关于语文教师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独立思想之于语文教师的特需性与其磨砺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文教师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独立思想之于语文教师的特需性与其磨砺

◆独立思想之于语文教师的特需性

“我思故我在.”尼采的这句话被引用过千万遍.对此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一个人不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就等于这个人不存在.人的价值在于思想.每个人都应该是思想者,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当然应该是思想者,而语文教师更应该是思想先行者.

●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使命

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古代的文化和教育,文、史、哲不分.现代的语文,虽然分了,但文、史、哲的界限也很模糊.《诗经》不但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儒家文化的经典.《论语》采用的是对话、语录形式,是笔记散文,也是哲学著作.“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看,短短的一段对话,包含了多么深刻的哲理!“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o"眼光是多么的深邃,境界是多么的高远!《庄子》就更不用说了,不论是《齐物论》《逍遥游》,还是《大宗师》,哪一篇不是兼具哲学和文学作品的特色?《史记》是历史著作,也是文学经典,特别是里面的人物传记.中国的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有着极大的融合度.历史上凡伟大的作家都是文学家和思想家.语文学科文、史、哲难分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是思想者.语文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任务.因而,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是有独立思想的人.

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这可以说是一个缺憾,但在“课程目标和任务”中有这样一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里的“发展个性”和“创新精神”不妨解读为对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

●教材所反映的是不断更新的意识形态

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什么教材?是历史和语文.教龄长一些的教师会发现,语文教材更换速度最快,每次更新内容最多.自然科学中许多定理、公式、规则几乎一直不变,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知道变了多少回.把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本与2006年浙教版课本相比,现代文相同的只有以下6篇课文:《再见了,亲人》《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鲸》《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现代文篇目100篇,分别是:五(上)27篇、五(下)25篇、六(上)27篇、六(下)21篇.课文大量快速的更新,意味着找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在快速变化,思想观念非常活跃.这对语文教师而言,不仅仅需要与时俱进,还必须会独立思考.

●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与感情具有多元性

除了课文更换数量大、速度快,课文的内容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前的课文,其人物、思想、感情大多为二元结构,非黑即白,要么是假、恶、丑,要么是高、大、上,一眼就能看到底.随着人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选人教材的课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物形象、作品主题逐渐趋于多元化.这不但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为教学者提供了自由思想的广阔空间.《军犬黑子》中的黑子和训导员,究竟谁是谁非?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带给我们的思考则是:教育孩子需要走极端吗?一个说“精彩极了”,另一个一定要说“糟糕透了”吗?假如是单亲家庭,那么该怎么教育孩子?总之,现行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多元的、复杂的,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判断.

●写作以表达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为最佳

什么样的文章是优秀的?就是能够表达独特的思想与感情的.写作不是纯技术性的活儿,不能单靠技巧取胜.思想和感情才是文章的灵魂.鲁迅的《狂人日记》之所以振聋发聩,是因为它第一次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郭沫若《女神》中的《凤凰涅粲》之所以独领中国现代诗之,是因为它表达了对祖国新生、民族觉醒强烈渴望的思想感情……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与它独特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着的.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一个高中生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作文没有结尾,可最后还是得了满分,原因是他表达的思想独特.作者对“就应该是多数人做主”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多数人做主的可能造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或者伤害,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据.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在当今美国乃至世界具有很大的争议.评判者认为,一个高中生敢于涉足这个领域,并能够有理有据、清晰准确地表达与主流认识不同的看法——质疑的缺陷,体现出的不仅是勇气,更是高人一等的见识.作文无结尾之“瑕”,掩盖不住有创见之“瑜”,应当给满分.

●思想的发展往往不是递进的而是颠覆性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在哪里?自然科学的发展大都是台阶式、递进式的,它往往有一个由低到高、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人文科学,特别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一般是林立式的一种与另一种并列而存,好比儒、释、道、法几家的思想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优劣之别.思想的发展有时还是颠覆性的,即后者对前者的彻底否定.原先我们强调人定胜天,如今我们提倡顺应自然,这是颠覆;原先我们强调“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现在我们倡导“宁可放过一个坏人,决不冤枉一个好人”,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颠覆;原先我们强调“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现在我们强调“保护个人权利”;原先的“钉子户”多少带有贬义色彩,而如今这个词已经走向中性了……凡此种种,思想观念的发展是快速而剧烈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保持高度的敏感,始终走在思想发展的前沿.

●语文教师所教的不只是教材更是自己

阅读教学虽然以教材作为载体,但教师对教材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这个自由裁量权是其他自然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或者说,语文教师可以对教材作更富有个性化的解读,年级越高,解读个性化越强.有的教师使用自编教材,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其个性.这个自由裁量权,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语文教师所教的其实不只是教材而更多的是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语文教师有什么特色,他的学生往往也会有什么特色,语文教师有没有自己的思想,往往也决定了他的学生有没有思想.想让学生有独特的思想,语文教师本人首先得有独特的思想.磨砺思想的基本认识和路径

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这是许多人的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和期盼.什么叫有思想?有四个要件:一是自己经常独立思考,二是有新颖和新锐的思想产生,三是这种思想能形成正能量,四是敢于和善于表达.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有思想的语文教师.磨砺思想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可以从认识和技术两个层面来谈.

首先是认识层面一

1.与他人的理论、思想经常碰撞.

人的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需要磨砺与碰撞.像钻木取火一样,只有思想与思想不断碰撞,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那么,学习他人的理论与思想,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事情.他人的理论和思想越先进越新锐,对自己的影响就越大.当下国内各大媒体有一个新趋势,就是纷纷开辟评论专版,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级大报,几乎每天都有一个版面的评论.像《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地方报纸也纷纷在重要版面开辟评论专栏.评论版面的逐渐增多,表明社会思想更加活跃,言论更加自由.这些媒体上的评论文章,一定程度上站在了思想的前沿.因而,经常阅读这些评论,有助于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甚至引爆新的思想.

2.多领略异域文化与风情以扩大视野.

思想的产生需要背景的映衬,需要不同文化的比较,特别是异域文化的强烈映衬.孤陋寡闻,足不出户,即便是互联网时代,对思想也是一种束缚.近几年,一些思想随笔被广大读者所看好,像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刘瑜的《送你一颗》《观念的水位》以及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这个社会会好吗》等,这些著作思想观念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些著作,与他们广阔的文化视野是紧密相连的.他们都是东方人,但部有较长西方生活的经历,或者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对西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假如没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也不可能写出这样高水平的著述.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尽可能走出国门,接触各种文化,汲取思想营养.

3.要敢于思考,更要勇于和善于表达.

思考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光思考而不想表达,思考力就会萎缩;只想表达而不作思考,这个表达肯定是粗鄙的.不敢表达或者不善表达,就会使思想的价值大大打折.久而久之,还会懒于思考:反正思考了也不去表达,还有什么必要思考呢?明确了这层关系,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敢于思考,还要敢于和善于表达.据笔者观察,眼下许多人缺少的不是见识和思想,而是不敢表达.有胆才能有识,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胆与识是紧密联系着的,而且是胆在前识在后.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大胆想象、大胆表达来促进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其次是技术层面一

1.对传统的观念、习惯要反思.

传统和习惯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如何化阻力为动力,就要反思.例如:中国的学校请人作报告,大多是请名人、模范等,而美国的学校请人作报告,三教九流均在邀请之列,如医生、护士、、消防队员、拍卖师、车行销售员等.何以有这样的区别呢?细加辨析,原来各自有着不同的目的.中国的学校请人作报告的重要目的,是树立榜样和模式,让学生学习,引导他们懂得什么是成功,应该怎样去追求成功;而美国的学校请人作报告的重要目的,则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百行百业,了解这些百业人士是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的.到底该请什么人作报告呢?涉及观念问题:是精英教育还是平民化教育.当然,对传统与习惯的反思,不是一概否定,而是更好地服务于现实.

2.对新情况、新事物要学会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事物会不断涌现.不要以为凡是新的一定是先进和完美的.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而言,对新的事物,他不会盲目地全盘接受,也不会刻意地排斥,而是会用自己的头脑科学地分析.如对小班化现象就要进行分析.由于人口结构和办学条件的变化,许多地方纷纷进行小班教学.小班教学究竟好不好?在看到利的一面时,也应该看到弊的一面——人数少,竞争弱化;活动多,可能影响知识落实;管理严而灵活性不足;交往少、贵族化而导致人格不够健全……又比如分析当下非常时尚的“先学后教”,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与先教后练是程序的变化还是有本质的变化?它适合于所右年段和学科吗?它的利弊各是什么?学会对新情况、新事物进行分析,目的不是抵制和扼杀,而是为了完善.

3.对时尚口号、热门话题要冷静剖析.

我们正处在创造时尚、追逐时尚、颠覆时尚的高速发展时代,新词汇、新口号、新提法铺天盖地.在基础教育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状况.对此,要适当保持距离,冷静剖析后再妥善处理.比如关于隐私,对隐私当然要尊重,但在这之前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隐私,如果连这个概念的内涵都没弄明白就妄谈隐私,那就要闹笑话.一位教师在大会上介绍自己的做法时说:“为了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学习上碰到不懂的问题,我要求他们悄悄地来问,我一定为他们保密.学生不懂,自然感到难为情.这也可以说是保护隐私吧o"学生在学习上不懂,觉得难为情,这是正常的.作为教师,怎么可以把它当作隐私悄悄地保护起来?你一保护,学生越不敢问了.只有把不懂看作是常事,大家才会碰到问题经常问.新的词汇、口号和提法,既可能是一种新生力量的前兆,也可能是泛起的泡沫.

4.对众口一词的定论要敢于翻案.

有些东西,一直是这么说的,大家都这么说,似乎是板上钉钉,是用不着商量的定论.其实,有些所谓的定论,不过是人云亦云,附和者众而已.作为思想者,要敢于怀疑,敢于翻案,有时宁可被人说自不量力,也要用自己思想的杠杆撬一撬定论的巨石.《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人们历来都把他当作是吝啬鬼的典型,并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相提并论.主要依据就是他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其实,综观《儒林外史》中有关严监生的篇章,吴敬梓也没有想把他刻画成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他也不吝啬.比如:严监生替哥哥还钱;妻子王氏病重时,他给王氏的兄弟王德、王仁各一百两银子;与赵氏完婚,为王氏办丧事——年之内,着实花了不少钱,单发丧就用去四五千两银子.这就是说,严监生在该出钱的时候还是出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因为临死前的那两个指头,他就被定性为吝啬鬼.这太不公平了!笔者曾就此写过一篇文章——《怎能如此刻薄地对待一位临死之老者》,为严监生翻案.文章在上海的《语文学习》杂志上刊发.诚然,翻案的前提是有理有据,不是心血来潮,不是信口开河.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楼塔小学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语文教师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语文教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语文教师方面论文范文。

1、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社

2、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3、小学语文教师杂志订阅

4、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5、语文天地杂志社

6、中学语文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