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农民社会融合中的教育实践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关于免费教育实践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教育实践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农民社会融合中的教育实践

摘 要: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分步实现了农村富余动力的转移,农民有序融入城市社会.在推动农民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通过教育手段的介入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这其中也包括科技教育的普及.教育使日本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改造和提升,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为日本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现代化;日本;社会融合;教育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09031

作为一个地域狭小的岛国,日本物质资源十分匮乏,但却巧妙地运用教育手段成功开发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所需的充足劳动力,并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实现了农民的社会融合.日本的成功,是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进行顶层设计和强力干预的结果,这使之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追赶型”成功的典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总结这一发展经验时,前首相吉田茂指出,“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1\].因此,教育干预是日本最终得以在战后废墟上重新发展起来的重要秘诀.

1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社会融合的历程

从1947年农业人口比重达53%,到2003年农业人口比重只占3%\[2\],日本完成了从农业弱国向工业强国的演变.日本运用工业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势吸纳,加速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改变了人口分布结构,为最终实现农民社会融合奠定了基础.

11农民社会融合的起始阶段(1868—1945年以前)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结构性流动不畅.1868年的明治维新打破了社会的现有格局体系,开启了农民的社会融合之路.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废除了“士农工商”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二,废除了职业选择、流动和居住等方面的限制;第三,重视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但是在改革之初,由于日本封建封闭思想,农民普遍安于贫苦、固守农业,农民的流出数量有限.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日本广泛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适合日本农业发展现状的生产技术并加以总结和改进,普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于是在明治维新后期,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不断流出农村,非农业产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是这一趋势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化刚起步,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拉动作用还未充分体现.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一度影响了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日本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例在明治维新初期占到80%,在技术进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农业劳动力就业的比例比明治维新初期下降了30%,农业劳动力就业比例占到50%\[3\].1910—1940年的30年中,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从16383万人减少到14192万人,平均每年减少73万人左右;农业就业者比重由643%下降到440%,下降了203个百分点\[4\].与此同时,日本的城市化得到快速发展,1888—1892年,日本的城市化率仅为100%,到1944年时已经达到了将近38%\[5\].

12农民社会融合的中期阶段(1945—1970年)

资料显示,1947年,日本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然高达534%,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劳动力比重的差距比较突出.到了1950年,农业劳动力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45%\[5\].农民的家庭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来源为主,贫富悬殊,农民生活困苦.面对战后初期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运用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引优势,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推动,迅速改善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日本政府充分运用劳动密集型工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强的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60—1969年的10年,日本的机械工业增加了5倍,钢铁工业增加了32倍,化学工业增加了26倍\[6\].1945年以后的近10年中,日本的出生率迅速降低,有效地避开了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增长形成的就业压力,为农村现有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充足的缓冲时间.此外,日本政府通过一些法律制度,如《农业改良助长法》(1948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1953年)、《农业基本法》(1961年)、《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1961年)等,提供各种农业机械,加强生产技术改进,降低了农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此后,日本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入了良性互动,工业化为农业生产提供设备,农业现代化释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工业化提供了人力资源.

13农民社会融合的成熟阶段(1970年至今)

1970年之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比重、农业与非农业从业人口数量继续发生着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继续引导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演进、良性发展.1971年日本政府制定的一项法案中,更是直接规定了工业区的销售总额与吸纳农村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关系,如规定销售总额为9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582元人民币,2018)的各类工业区要吸纳60%来自农村的工人\[7\].到1975年8月,日本全国有813个城镇实施了这项计划\[2\].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社会融合中转移农村人口的阶段性任务.1980年,日本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09%,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则分别上升到334%和554%\[8\].在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具体管理制度上,日本实行“户籍随人走”的制度,这种制度使农民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自己的合法身份,便于社会融合.灵活的人口管理制度,既便于流动农民享受流入地的各种社会福利政策,产生社会归属感,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继续完善城市社会服务,加大公共职业介绍、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的支出,1998—1999年上述两项开支所占比例就达到了10%\[9\].

2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社会融合的教育作用

日本遵行了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发展轨迹,成功实现了农民的社会融合.这一过程中,日本顶层设计和政府干预痕迹非常明显,而政府干预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就是教育,尤其是科技教育.教育赋予了农民以社会融合的能力,增强了农民社会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农民素质

(1)大力普及农村基础教育.1872年,日本第一部《教育法》中就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义务教育普及目标,教育普及广泛惠及当时还处于贫穷落后的日本农村.1886年首次明确规定,小学实施4年义务教育;1907年又延长至6年.后经不断努力,日本在农村逐渐普及了义务教育,1907年,日本小学就学率就已经达到了974%.日本政府又于1947年颁布的《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中规定,适龄人口义务教育从6年延长至9年,1980年又普及了高中教育\[10\].为改善城乡地理原因造成教育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日本政府运用法治手段振兴偏远农村的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法律,如《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孤岛振兴法》等.到了1979年,日本政府的努力收到成效,农村儿童就学率也接近了100%\[11\].

(2)灵活地发展高中教育.日本现代化的发展对就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后续教育,高中教育将为农民提供将来非农业就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为此,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普及了高中教育.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转变对农民知识的需求,日本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了已经过时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增设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技领域的新内容,如工程、化学等.高中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内容的增强,使农村青少年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现代化的继续推进培育了科技后备军.此外,日本的农业高中通过契约的方式确保为农业提供了稳定的人员保障,并积极鼓励学生获取农业执业资格认定.

(3)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已经使整个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民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方能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日本农业高中向农民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既能提高农民的非农业就业能力,又能提高务农人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此外,农业者大学校、农业大学校和民间组织设置的教育机构也向农民提供继续教育.

22实施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

日本政府依据《能力开发促进法》来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对就业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日本政府注重开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潜能,使之为农村成人教育发挥作用.同时,日本政府对青年农民的培训予以资助,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系统和完善\[12\].为密切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日本确立了社会本位的职教模式,由学校、企业、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及私人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层次等均实现多样化,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的教育需求.

在农民培训方面,1961年《农业基本法》明确规定,“使农业从事者及其家庭得到适当的职业,以利于与家族农业经营相关的生活的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充实教育、职业训练和职业介绍事业,振兴农村地方工业,扩充社会保障”\[13\].为增强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参与进来,共同为农民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能力的机会.此外,日本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情况,实行具有不同侧重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政策:在重工业发展初期,由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日本政府就通过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农民进入非农业领域就业;当经济增长放缓以后,日本政府又开始通过培训鼓励农民向农业内部转移.

23运用科技教育培养农民融合软实力

日本农民社会融合进程中,农村青少年一代一直是社会融合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正好与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同步,日本政府认为,科技教育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和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是个体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为此,日本政府除农村教育之外,一直重视科技教育的全国性普及推广.早在明治维新之后,在“科技能富国,教育可强邦”思想驱动下,日本政府就把科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利器,放在了教育发展中的优先地位.1886年,日本公布了一系列“小、中学校令”,小学理科课程不再进行分科.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政府越来越倾向于改变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济世”之才.1941年《国民学校令》提出将小学的理科和数学合并为理数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自然观察课,进行理科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再次迎来.日本科技教育与普通教育相配合,在推动农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中发挥了独特的关键性作用.

3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社会融合的特色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农民社会融合的独特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教育投入创造融合的外部条件

日本历来重视农业教育投资,在日本政府制定的国家经济计划中,教育和科技历来都是关注重点.日本财政预算内公共教育经费比重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断强化.1945年是战后日本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国家拨款的教育投资占国家年度财政支出的178%,到1952年增至1945年的4倍以上.1953年增至1945的11倍,并达到国家年度财政支出的1063%,此后,一直保持这样的比例.1962年,教育财政拨款达到1952年的765倍.1965年高达1331%.1971年甚至增至1952年的278倍.1984年,则为1952年的130倍.期间1960—1970年教育经费增加37倍,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5倍.1930—1955年,日本国民收入25%由于增加教育资本取得\[14\].

32教育赋予农民社会流动资本

日本在教育上的慷慨投入,广泛惠及农业、农村、农民,一方面直接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了劳动力水平;另一方面使农民接受了基本的科学教育启蒙,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养,为农民从农村走进城市,进而完成从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市民转变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日本农村流出人口往往并非是原有的农业经营者,而是农家子弟,也就是农村青少年群体.与欧美不同的是,日本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后就不再返回农村就业,因此学校成为他们转移的跳板.研究表明,1965、1970、1975、1980和1985年5个年份,每年3月(旧学年与新学年的交替期)毕业并就业的农家子弟分别为598万、497万、312万、262万和194万人,而转入非农产业就业者就分别达53万、459万、302万、255万和189万人,在各个年份净转出的农业劳动力当中,他们占绝大部分\[13\].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往往是以各类学校为中间环节,教育赋予了农民社会融合的能力和资本,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家子弟社会融合的成功概率越高.教育成为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业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阶梯.

33教育渐进推进社会融合进程

一方面,日本人多地少,加上长期以来的农本思想,使农民都不愿意轻易脱离世代依存的土地.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初期,城市社会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都不成熟,这使得农民流入城市后缺乏基本的保障,生活没有安全感,由此导致农民在社会融合中兼业型为主的特征.面对农民社会融合步伐的停滞不前,日本政府加强农村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教育手段培养他们的现代意识和现代理念,以冲破传统农本思想的束缚.同时,日本政府积极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就业培训等.在农村教育产生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的合力作用下,农民社会融合的意愿不断增强,社会融合进程得以推进.在1950—1989年的39年中,兼业农户在农户总数中的比重由50%增加到856%(1975年曾高达876%),而纯粹的农业专业户却由50%减少到144%\[4\]

.于是,以农业经营为主、农外兼业为辅的兼业农户数量越来越少,而以农外兼业为主、农业经营为辅的兼业农户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融合在平稳中向前推进.因此,教育是日本农民社会融合渐进推进的条件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小劲大国复兴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

\[2\]车秀文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J\].党政论坛,2005(1):44

\[3\]张季风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特点\[J\].日本学刊,2002(3):8198

\[4\]吕红平,高金三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1992(12):4952

\[5\]郭利京,卞琦娟刘易斯转折点后日本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2(1):7475

\[6\]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2834

\[7\]江平美、日、印三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J\].绵阳农专学报,1995(1):2528

\[8\]张季风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J\].日本学刊,2003(2):7893

\[9\]胡小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济宁市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915

\[10\]李凌云,丁法营,王艳成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2001(1):2830

\[11\]焦必方战后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4

\[12\]熊桉日本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分析与借鉴\[J\].经济问题,2007(2):9395

\[13\]李少元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经验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5(7):6367

\[14\]禹硕基,等日本的改革与振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308

(责任编辑段丽君殷华)

教育实践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教育实践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教育理论和实践杂志

2、教育理论和实践杂志社

3、教育实践和杂志

4、教育杂志社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