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牛的能力类论文范文例文

本论文可用于实验教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实验教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牛的能力

【摘 要】本文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从设计实验、鼓励大胆想象、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巧设实验疑问、开展课外活动等五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散思维、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实验是化学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实验能激发学生兴趣,诱发疑问,积极思维.

①设计兴趣实验.在九年级绪言课教学的时候,我精心设计了一些简单新奇易行的精彩实验.我首先演示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中和反应实验,当观察到红色液体瞬间变成无色液体时,全班同学瞪大了眼睛,不少同学脱口而出:“老师,你在变魔术”;接着演示了兴趣实验“捉迷藏”,当一只红色小猫很快出现在纸上时,每个同学的脸上都出现了迷惑的神色,眼睛瞪得更大了.还演示了“不点自燃的纸”、“玻璃棒点灯”、“水变牛奶”等几个小实验.学生的表情是那么的惊奇,而且学习情绪高涨、思维很活跃,他们的内心一定在思索:“这是怎么回事?”

②设计探索性试验.探索性实验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探究 CO2 与H2O反应的实验中,实验过程是先向水中通入 CO2 ,然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了,这个现象说明CO2和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疑问:是不是 CO2与紫色石蕊直接反应生成了红色物质呢?为了解除学生的疑问,我增加了这样一个实验:取少量干燥的固体石蕊于试管中,通入干燥的 CO2 气体.实验结果是固体石蕊并不变红.这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固体石蕊变红色.这样,学生就会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CO 2与 H 2 O 反应生成了 H 2 CO 3 .

③设计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鉴别时,课本只强调 BaSO 4 、 AgC l是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 HNO 3 ,但实际上 BaCO 3 、 Ag 2 CO 3 也都是白色沉淀,而且都能溶于稀 HNO 3 .为了使学生掌握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之间的区别,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 BaSO 4 、 BaCO 3 以及 AgC l、 Ag 2 CO 3 中分别滴加稀硝酸.实验现象是:BaSO4、AgCl不溶于稀HNO3;BaCO3、Ag2CO3溶于稀HNO3.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掌握了“不溶于水的碳酸盐可溶于稀 HNO 3 ”这个结论.更重要的是,对比试验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通过设计实验的演示,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答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实验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启发学生联想:使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取 O2、H2等气体;在教学CO2 的性质中,演示第113页实验6-4,向放置两只高低不同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这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存在于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启发学生联想:CO2可用于灭火,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我们要做灯火实验.我还展示了装过石灰水的玻璃瓶,放在空气中,内壁会变白;展示了一瓶敞口的石灰水,上面有一层白膜,这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启发学生联想:空气中含有CO2气体,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总之,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想象”,围绕问题想开去,打破常规,跳出旧框,任想象不受束缚地自由飞翔,达到深化拓宽知识的效果.

3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都有预定的目的,有的是建立某一化学概念,有的是阐明某一化学原理,还有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某一物质.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的知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从而只能得到片面或模糊的知识.

比如:教师演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一些学生只注意到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忽略白色固体物质MgO的生成.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成物,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镁带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又如:教师演示实验: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既要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如果酸过量,还会观察到铁锈消失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浅,最后由变为浅绿色.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细微变化,分析形成的原因,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

4巧设实验疑问,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学起于思,思缘于疑,疑能激发探索.教师要善于提出疑问,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实验现象,探索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课本上第107页,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实验完毕后,

①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然后才熄灭酒精灯?

②导管移出石灰水空气会不会从导管一端进入试管里呢?

③灼热的铜是否会被氧化?

④如果铜被氧化,怎样改进实验装置?

在我的课堂实践中,有些学生就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导管中间接入一段橡皮管,实验完毕后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实验改进后,导管不用移出石灰水,溶液不会倒吸;同时,灼热的铜也不会被空气氧化.通过巧设疑问,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敢于对课本上的实验提出质疑,提出改进意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开展课外活动,培养探索能力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探索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碳酸钙的性质后,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回家完成“鸡蛋飞舞”的实验,实验用品有:食醋,鸡蛋,玻璃杯.操作步骤: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分之二体积的食醋,将一个洗净的鸡蛋投入玻璃杯中.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和分析原因.

实验情况调查:90%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而且观察到的现象是:鸡蛋壳表面冒出气泡,鸡蛋反复上下移动.80%的学生分析其原因是:鸡蛋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与CH3COOH反应生成CO2气体,鸡蛋下沉,随着附在鸡蛋壳表面的气体越来越多,排开食醋的体积增大,浮力大于重力,鸡蛋上浮;待鸡蛋浮出液面后,气泡破裂,其表面的气泡减少,浮力小于重力,鸡蛋下沉.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家庭小实验,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样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是牢固的、永久的、是可以迁移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另外,要引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商场等地进行调查,指导学生写出专题调查报告,为工厂、企业、商场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帮助实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坚持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周兴夫 . 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 中学教学参考 . 2009 , ( 2 ) .

实验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实验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实验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实验教学和仪器杂志

2、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3、外语教学期刊

4、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