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角度看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摇漾春如线从线条的角度看中国传统书画相关论文如何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角度看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摇漾春如线从线条的角度看中国传统书画

摘 要:相较于西方绘画注重块面的理性写实,传统中国书画有很大不同.统而言之,中国古典绘画注重以线造型,而中国书法更是纯粹地依赖于线条的艺术.对线条的重视是数千年来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之一,而属于我们东方土地的哲学感知、人文精神亦于其中得以显现.古往今来,中国书画的线条从未背离其文化属性,也从未停止探索和变化,可以说,线条的发展史是中国书画艺术史研究的重要线索.书画艺术的推陈出新,往往是从线条开始,而最终也常以线条上的呈现最为引入瞩目.

关键词:线条;中国书画;意蕴

谈到中国书画,凡是对我国文化有相当了解的人,心中生发的都应当是毛笔、宣纸、丹青敷彩、水墨黑白这一类的联想;更进一步的,可能还会想到琴音孤鸿、流云竹影等,这些元素在传统文化语境下被赋予了人文性.此种联想所引起的感情响应,跟我们提及蒙克的《呐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或是欣赏马蒂斯的色彩绚烂的画作时的结果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质,应当说是源于这片土地的文化特质,若我们承认艺术是人的感情的表达和延伸的话,那么就更容易理解这句话.说到中国书画的线性,决不仅是走笔成线或以线造型这么简单.创造这些书画作品的人,他们生于斯学于斯哀乐于斯,其作品自然也就打上了这方水土的烙印.因此离开对文化背景的讨论来谈线条意蕴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书画的线条,从形质到内涵,都是非常丰富的,恰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句曲词:“姹紫嫣红开遍,摇漾春如线.”

先来讨论一下艺术领域里的“线条”.在中国文人的世界里,世间万物,耳听之为声,目遇之成色,“线”是个有画面感、有感情的存在.不仅有“万条垂下绿丝绦”“一衣带水”以及数竿修竹、雁过成行、云霞一缕等自然物象被抽象为线,声音也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情意也可“眉眼如丝”以线作喻.直至“蒲苇韧如丝”及前文所引“摇漾春如线”等语,让人感叹“线”的意象内涵之丰富.若是再想到“命若琴弦”和“千里姻缘一线牵”,就不免更让人感慨了——这些语句里的感情分量让它们不仅是关于“线”的比喻而已.塞尚认为所看到的东西都能用球体、圆柱体、锥体来概括,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绘画,形成了一种在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风格.对比于他的几何体,中国式抒情里的“线”显得更细致也更感性的.虽然文学或美学语境下的“线”也不必然是对书画作品中线条的描述,但在中国文化里对“线”这个意象的敏感不会是无源之水、空穴来风,这也使我们相信,中国传统书画的线条一定是有丰富意蕴的.

毛笔、宣纸是国画和书法都要用到的工具.笔有“尖、齐、圆、健”四德,又有软、硬、兼毫之分,纸则有生、熟、半生熟甚至燥、润、绵、脆等诸多品性,对工具材料之熟悉与挑剔,甚至成了中国书画家的修为之一.也正因如此,笔落于纸,水墨交融,聚点成线,奇变迭出,方为中国书画里线条的丰富性创造了条件.形态不循故常,在可控不可控间,意蕴的表达才有依托,“纸墨相发”即是孙过庭在《书谱》里对书法创作条件提出的要求之一.吴道子不仅可用线表现衣饰达到“吴带当风”的效果,连嘉陵江水波涛汹涌之状也能用线描来传达.后人评怀素书“悲喜双遣”、张旭书“悲喜双用”,最直接的感知对象也是他们的作品在纸上所呈现的不同形质的线条.赵孟颊谈书法有“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之说,对这个论点,后世虽然有不同解读,但都不能否认中国书法里“用笔”的重要性.其实,暂不论用笔结字孰轻孰重,对任何朝代用毛笔写字作画者而言,都不能违背毛笔的物理特性和人手的生理特征,墨蓄于笔,毫衬于纸,提按转折,起倒迟速,都在这些前提下进行.再如,用笔论里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之说,复有藏锋露锋,中侧偏逆,不厌其繁,而每种用笔造就一种线条效果,各不相同.若再考虑到纸性墨性之影响,则线条效果就更为丰富,完全可以为“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提供载体.

在中国文化语境里,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这也容易理解,先是工具上即无差别,再则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从事书写、绘画的群体,他们的主体都是传统的文人,这也使书和画在艺术精神的追求上殊途同归.如元代柯九思画竹,“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这是卓越而独特的创造,他笔下的墨竹“各具姿态,曲尽生意”.不独如此,宋徽宗赵佶的书法,则多有兰竹画意,览之如闻飒飒清音.

说到线条意蕴,若是从作品中提取不同线条,抑或分门别类,说此表达哀怨愤懑抑或喜乐昂扬——这种做法,即使找到若干作品或是心理学理论为证,恐怕也不能令人信服.脱离了具体作品的线条,如同脱离上下文的语境,生命力会大打折扣,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了.对一段飞白线而言,它也就是墨量少的笔毫在纸上运行,或者是在作者娴熟技巧控制下快速行笔形成的干枯线而已,而涨墨就是笔路上留太多墨,在纸上洇化开而已,这是不同形状的物理线条.不能否认独立线条有其美感因素,墨落于纸,挥笔立就的一根线,也有可能具有屋漏痕之浑然,或折钗股之爽劲,或印印泥之沉着,从书法绘画的角度考虑,有质感优劣之分,亦能体现出速度感、力量感.但要讲到其文化意蕴,要于这些孤立的线条上附加太多情感因素、抽绎更多内涵,必然就沦为主观臆断了.这也不难理解,譬如一个桃子,在树上鲜活润泽,若是把它摘下来,其实从脱离树枝那一刻起,它也就跟母体失去了联系,不复昔时之生命活力.

那么,作品中的线,又如何表现意蕴呢?作品中的线是唯一的、不可替换的吗?它的形质跟位置哪个更为重要?

先来看怎样的线,是被中国书画所选择、为中国书画家欣赏的线.黄宾虹在《画法简言图解》中以“一波三折”来描述书画线条.黄宾虹认为,书画的线,应该是展开的圆.比如说一根横线,应该看成是两个弧线的上下错接.即一伏一起,如同山谷山峰,相接而成一个完整的波动动作.赵志钧在《黄宾虹论画录》中这样评价:“这种线条的表现方法,实为东方用笔之上乘,例如画树、画石、画波涛、画衣褶,非一波三折,即不足以尽其曲折变化之致.”

这使我们自然想到传为王羲之的《题笔阵图后》论用笔的一段: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 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繇乃叱之,遂三 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 竖,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 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翼乃读之, 依此法学,名遂大振.

可见,这种舍纵横直线而取起伏曲线的努力,是书法绘画的共同选择.自然、变化,是艺术的两个基本原则,先辈的艺术家们,应是早已认识到并向这个方向探索追求不已,为我们留下无尽财富.在阴阳向背之笔姿、起承转合之笔势中,线条意蕴得以生发.此肯定是西画刮刀或色刷、毛笔仅作为工具媒介所不能传达的.

这种笔墨形态带来连绵之势,从而突破了以线造型的局限,使气脉贯通,虽在二维平面之上,却能通过去粗存精、高度概括的线给人以艺术感染.也因如此,不能剥离具体作品来寻找线条意蕴.

熊秉明先生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中表示,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对书法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意义,从古至今,众多艺术家和思想家们做出了精到的阐述.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技法直到隋唐才算发展完备,嗣后各个朝代又各有创新和推进.而在这之前,魏晋南北朝之际,书法的用笔技巧和形式构成已经达到高峰,关于书法的艺术理论也蔚然盛哉.从这个角度看,“画生于书”是有一定道理的.

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开篇即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这即是其著名的“一画论”.其实不应将此作为石涛的天才创造,作为深谙传统书画精髓的文士,石涛是以此传达了对千余年书画精神内涵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无疑是相当精到的.在书论中,亦有“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成终篇之准”(孙过庭《书谱》),着眼于整体,不“谨毛而失貌”(《淮南子·说林训》),这种艺术见解,是艺术史上至今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一画论”,其核心仍是着眼于整体,下笔即“成竹在胸”“胸中有丘壑”“与造物者游”“预想字之大小、偃仰、平直、振动”,然后作字作画,聚点成线,手随心动,连绵不绝.吴冠中先生所说“风筝不断线”也是此理.

对这种流动的、呼应的、畅通的、服务于整体的线条感觉的追求其实蕴藏了深刻的文化意义,也许具有一定的集体无意识性,但也恰因为此,更反映出文化影响对传统艺术共通特性的作用.《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脱离中国文化精神就无法理解.相较于西方绘画注重块面的理性写实,传统中国书画是更为感性的,富于形而上的思辨色彩.若说西方理念是崇尚科学,达目之所见,追求“真”的话,那中国艺术的精神更多的是追求“善”,达心中之理想.中国绘画书法更多的是要追求心灵慰藉,表达作者之所想,而非服务于再现事物“本来的样子”.

总之,中国古典绘画具有以线造型的特征,而中国书法更是纯粹地依赖于线条的艺术.对线条的重视是数千年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之一,而属于我们东方土地的哲学感知、人文精神亦于其中得以显现.孔子在听过《韶》乐之后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大概就是中国书画这个线条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吧.

角度看论文范文结:

关于角度看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角度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