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成因与探析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成因与探析

[摘 要] 校园欺凌行为包含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等不同涉事主体,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文章针对校园欺凌行为,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体缺少积极的生活环境、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缺失积极的人格特质.并基于此,提出通过为学生营造阳光的成长软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提高学生的乐商水平这三种策略.

[关键词] 校园欺凌;积极心理学;软环境;情绪体验;乐商水平

[作者简介] 张玉晴,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历史与文化(无锡 214122)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国家印发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要求全国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1]与此同时,学界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也不断升温,内容涉及对校园欺凌的界定及其成因的分析,对校园欺凌的干预与解决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既包括理论的分析与阐释,也有实证的调查与讨论,研究的视角也涉及了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及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研究都注意到了校园欺凌与学生的人格、心理等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当前,心理学界正在兴起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它不再单纯地强调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应对与干预,而是注重“研究和塑造积极的心理能量,倡导和探索人类的美德,恢复人性的积极面,致力于激发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我们审视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校园欺凌的涉事主体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当前,学界对于校园欺凌的主体及其标准等方面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校园欺凌虽然是发生在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的恶性事件,但在欺凌事件中还包括其他主体,日本学者森田就指出,除了欺凌者、被欺凌者之外,在欺凌事件中还存在着“观众”与“旁观者”[2].因此,本文将校园欺凌的涉事主体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三类,并分别探讨不同主体的心理特征.

(一)欺凌者

欺凌者是指在校园欺凌中,在力量关系上占据优势地位,对他人主动实施欺凌行为,并造成伤害的一方.有研究表明,“一些中小学生自身自尊心较强、同时带有极强的嫉妒心和报复心理,在遭遇问题时容易产生欺凌行为.一些中小学生由于在家中缺少关爱或被过度溺爱,而造成心理偏激、攻击性强等多种心理问题,也易引发校园欺凌行为”[3].部分欺凌者是在学业上存在着自卑心理,往往希望从其它方面获得同学的认可甚至是崇拜;还有部分欺凌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较冲动,无法理性控制自身情感,有些还会出现排斥自己厌恶的事物的特质.这些欺凌者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心理援助来扭转他们扭曲的人际链条.

(二)被欺凌者

相对于欺凌者而言,被欺凌者是在力量关系上处于劣势地位,被动承受欺凌行为的一方,受欺凌者一般具有自卑、敏感、内向的心理特征.这些学生往往比较胆小懦弱、孤僻自卑、又对他人言行过于敏感.可以说部分欺凌行为中的受害者往往自身存在着一些“吸引”欺凌者对其实施欺凌的特质.

校园欺凌行为中的受欺凌者往往存在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低自尊、孤独感和自杀信念等内化问题行为,也会导致其日后产生违反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外化问题行为.[4]

(三)旁观者

旁观者,主要是指在欺凌事件中,不直接参与实施欺凌,却同样给被欺凌者造成伤害的一类人.

第一类是起哄者,其性质更加接近欺凌者.他们大都认同欺凌行为,在欺凌发生时甚至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帮助欺凌者拍摄欺凌的实施过程并将其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而导致更加恶劣的影响.这类旁观者, 一般来说兼具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可能认同施虐者的权威,另一方面,他们也畏惧、害怕自己会成为受欺凌者.

第二类是冷漠的看客,他们可能为避免成为欺凌的目标而消极、被动地追随欺凌者,也可能为了寻求同伴的认可与归属感而默认欺凌行为;也或许仅出于纯粹的看热闹心理.这一类旁观者,往往会表现出缺乏正义感,胆小怕事、漠视生命等性格特征,有些时候,事后会对自己的懦弱行为感到不耻和愧疚,长期发展会形成懦弱、缺乏责任感等不良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的成因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支柱,即积极的情感、积极的人格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后者主要研究“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在怎样的运作方式下才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也可以看作积极的外界环境.积极心理学被普遍应用到解决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以此来审视校园欺凌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校园欺凌中各个主体的心理状态,更有助于我们从积极的角度,避免或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一)缺乏积极的外界环境

1.不良的家庭环境

从我国近几年新闻媒体的校园欺凌事件来看,欺凌的当事者较多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随迁子女.这些儿童长期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结构中,父母的失位使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教育与约束,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扭曲的心理.总之,家庭结构变迁和家庭的失能,也是校园欺凌现象日渐频繁的重要原因.

其次,孩子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越轨、暴力的言行,也都是习得的结果.在家庭中经常遭受暴力的中小学生,极易形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心理和习惯,同时也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家庭中不当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溺爱、过高期望等,也易使孩子成为欺凌中的一员.父母无疑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当的教养方式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使孩子一步步走向暴力,学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另外现在家庭结构残缺现象频繁,许多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变得孤僻、冷漠,也易受到欺凌或去欺凌他人.

2.竞争的学校环境

近些年,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分数论英雄”的诊断式教育,使得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艺术课程等都要为文化课让步,导致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严重失衡.各类成绩排名则使部分学生愈发抵触学校.有研究表明,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实施欺凌行为的比例更高一些.特别是出于成长中归属感的需要,这些学生往往会自发地走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与同伴亚文化,逃课、逃学、迷恋网络游戏、暴力、谩骂等身体和语言的攻击行为,往往成为这些学生赢得认可的一种方式与手段.而由于学习压力等,本应成为学生避风港的学校,反而被学生视为囚笼.学校生活的乏味,“鸽笼式”的课程,各种考试的压力,使得部分学生抵触校园生活,逐渐与学校纽带断裂,向往外面多彩的世界,进而产生诸如网瘾、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5]而原本美好的同学情、师生情,也在学校中消失了.生动鲜活的德育,也变成了单调、无聊的道德教条与道德知识的灌输.

3.暴力的社会环境

现代传媒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数字王国原住民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受到网络与媒体的影响与干扰.尤其是现在社会上暴力美学的过度传播使得青少年学生更易形成暴力攻击性倾向.例如,在艺术界,竟有人打着“美学”的旗号为暴力摇旗呐喊,甚至有一些颇受好评的电影,也都有很多的暴力场面,并且通过艺术化的加工与处理,给并不具有明确分辨力的青少年以误导.网络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青少年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这种暴力文化的恶性传播下,极易使青少年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出现各种暴力攻击性行为.

许多校园欺凌行为都是学生们从外界模仿而来的,他们并不清楚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而本来应该成为青少年成长防护网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不同程度上未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未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

(二)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是指高兴、满足、自豪和爱等.这些情绪体验能够构建和增强人的自身资源,如增强人的智力、体力、社会协调性等[6].但是,校园欺凌中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积极的成长环境,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很少感受到来自家庭、教师与学校的关心和爱护等,相对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

而是积累了很多消极的不良情绪.

首先,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多为未成年人,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从欺凌者的角度来看,一些有着极强报复、嫉妒等负面心理的学生,在家庭中缺爱或被过度溺爱的学生,在遭遇挫折和不公平对待时,容易产生欺凌行为.欺凌的实施使得欺凌者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使其感觉自身在同伴群体中获得了一种权威,进而不断对他人实施欺凌行为,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优越感.他们缺乏正确的积极情绪体验,获得的是一种歪曲的主观幸福感和快乐.这样一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不到愉悦,所以盲目追求短期的甚至是无原则、无道德标准的快感和愉悦,这些都是其产生欺凌行为的主要动因.

其次,对于被欺凌者而言,部分是源于自身生理原因,如过于肥胖、矮小瘦弱或身有残疾等,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经常遭受讽刺或歧视,逐步导致其产生过于敏感、自卑甚至是自闭的心理特征,从而易成为被欺凌者.另有一些学生则是由于性格原因,对外界事物过分敏感,且生性孤僻、懦弱,也极易遭受欺凌.被欺凌者本身就处于劣势地位,自卑、内向,带有抑郁质特征,对一些积极的情绪体验本就较为“冷感”,当其不断遭受欺凌之后,被欺凌者的心理不断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使其不断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打击,剥夺其年少时光的快乐体验,甚至带给受欺凌者终生的创伤.

(三)缺失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的人格特征,包括两个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 individuali);(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7].这两者主要是指在不同外界环境下,可以认清自身所处环境,能积极应对来自外界的挑战,具有明确正向的生活目标,

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可以给予他人一定的帮助或可以获得来自他人的帮助,即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

由于缺乏积极的外界环境和积极的情绪体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未养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如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等,这些都会使孩子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懦弱、孤僻或者蛮横、偏执等消极的人格特质,而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容易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

研究表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各自都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欺凌者本身就具有蛮横、偏执等消极的人格特质,具有较高的精神质倾向,校园欺凌更滋生了欺凌者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的人格特质,更助长了欺凌者的攻击性倾向.这种固执、狭隘及易怒等不健全的心理特征往往使欺凌者产生一种以暴制暴的思维定式,认为只有暴力可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致使欺凌者逐渐脱离正常的社会轨道,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受欺凌者一般具有孤僻、自卑、内向的消极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导致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后往往采用自我压抑的方式默默承受.因为害怕自身反复遭受欺凌,受欺凌者采用消极退缩的方式去应对欺凌,且长期处于焦虑恐慌之中, 使其心理更加畏缩胆小.这样长期处于消极人格特质的桎梏和欺凌的不断打击,甚至会致使受欺凌者产生人格障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由此可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主要与欺凌主体双方所处的外界环境、情绪体验及个体人格特征相关,而这三者之间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来应对校园欺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成长软环境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启示我们,孩子从小在积极快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种耳濡目染的积极情感体验可以使孩子与家庭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纽带,并且可以促使孩子养成极强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家长应该在家庭中保持正向、乐观的态度,构建快乐、宽松的家庭氛围,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既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要过分专制;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动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处理问题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与想法,彼此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这样可以逐渐增加与孩子之间的心理相容,消除孩子的攻击性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鼓励孩子多与同辈群体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逐步掌握控制情绪和避免冲突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分享、悦纳、尊重他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良好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积极乐观、良性的心理状态,学会遇到事情以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与人交往用和善的态度去交往.

2.营造友善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把学生的幸福、快乐作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的第一目标,将“分数制”评价模式改为“全方位立体综合”评价模式,营造充满正能量的和谐校园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沿着我们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首先,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开展主题班会或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互动、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营造团结友爱、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学校还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适当增设生活与娱乐设施,以满足学生生活、娱乐需求,使学生可以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其次,应该优化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统筹管理,相关人员应该注重关注学生宿舍的最新动态,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并妥善处理,缓解宿舍内部矛盾,改善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才可以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应和政府部分统筹下,强化和优化校园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各区域和自身内部的巡查,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8]

3.优化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加大力度干预和整治校园欺凌.在社会环境下营造出反校园欺凌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增强社会各界对反校园欺凌的法律意识.

首先,青少年各方面还处在习得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中的暴力行为和网络暴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网络媒体应减少宣扬暴力美学,避免中小学生受暴力、攻击行为的不良影响.其次,还应该转变社会的功利主义氛围,反对“唯分数是举”的功利主义教育取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而不是披着素质教育外衣的强制性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应该为矫正青少年暴力行为出一份力,注重生命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来修复校园断裂的“社会腱”.社会这个大环境应该为青少年注入积极正能量,引导他们纾解各种消极情绪,逐步培养其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迅速回归主流社会.

(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大多数都有着不健康的情绪体验,因而,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的心理干预,也是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一种有效措施.

1.注重成长中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能拓展与激活学生的思想与行动,能增加学生对他人做出积极行为并与他人发生积极关系的可能性,因此,通过拓展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心理.[9]同时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多的积极心理资源,可以使其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校园欺凌行为.

首先,学校应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角色扮演、情绪疗养等,让学生与所处环境积极互动,未成年人的情感较为丰富热烈,所以更需要健康积极的引导,并且需要具体丰富的直观经验来做支撑.在活动中应该多鼓励性格较为孤僻、自卑、偏执等的学生积极参加,当他们表现有所进步时要及时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公开的肯定和赞扬,逐步增强该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其与人和谐相处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家长也应该采取温和适度的教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多些尊重多些爱护,充分地信任他们,让孩子在家庭中多些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情绪体验,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

2.消解欺凌双方的消极情绪

欺凌者大多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怀他人,对自身的欺凌行为不负责任.所以对欺凌者进行简单的说教和处罚往往起不到作用,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及时了解欺凌者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机,了解他们真正的心理需求和欺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与移情体验,引发欺凌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反省,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情感, 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受欺凌学生,由于遭受欺凌的学生大多选择独自默默承受,不愿告诉家长、教师或同学,也就使得他们在遭受欺凌后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关心,长此以往,会对受欺凌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伤害.所以,应该针对受欺凌学生遭受的欺凌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其进行及时的和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给予受欺凌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促使受欺凌学生主动抒发出内心的情绪和感受;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团体心理辅导等,逐渐提高受欺凌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对不利环境的能力.

其实,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青少年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弹性力,即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危险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待自身所处的不利环境,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获得一定的提高.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书面知识上,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会换位思考,

为他人着想.[10]

(三)提高学生的乐商水平

乐商是指人乐观的能力,它既包括一个人乐观水平的高低,也包括个体从所经历的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的能力,以及影响或感染他人的能力.[11]根据积极心理学目前已有的提高乐商的研究,结合校园欺凌,可以从“四多训练法”入手来提高学生的乐商水平,即“多微笑、多品味、多感恩、多宽恕”.

首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多微笑.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即使笑容并非由衷而发,亦可带来快乐的感觉.微笑本身就是协调人际关系和获得他人支持的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多对自己微笑多对他人微笑,笑对人生,会大大增加自身的幸福感;其次,“品味”是个体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倾向,指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愉悦,并有意识地想要延长这种愉悦的感受,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事件中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例如,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生活中的美好、憧憬美好积极的未来、学会品味当下生活中的积极力量.只有习惯去品味美好的人,才会生活的更加幸福;再次,感恩作为一种持久性的积极情感,一些具有亲和力、比较随和,且易和社会产生积极关系的人,自身往往都具备较高的感恩水平.学校应该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多举办志愿活动提高实践机会,创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等.家长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从日常小事中耳濡目染,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帮助他人的过程可能比较辛苦,但是事后所带来的是一种深层快乐,会使心灵得到一种升华;最后,宽恕的程度会影响人的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与宽恕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宽恕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则越高.当欺凌行为即将发生时或已经发生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建立一种共情关系,帮助学生从新的角度重新建构认知,

多考虑和理解对方,加深对对方的同情,进而逐渐宽恕对方的所作所为.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让学生去逃避问题,也不是教育学生“盲目乐观”,而是更好地从学生的心理根源出发,要学会寻找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关联,通过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情绪和感受,促使消极向积极转化,逐步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格特质,防患于未然,将校园欺凌扼杀在摇篮里,这种解决方式远比等其严重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再去治理更为关键.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一股合力,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阳光环境,找准积极教育的切入点,逐渐使他们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那么校园欺凌也就不复存在了.

参考文献:

[1]杨岭,毕宪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2]森田洋司,清永贤二.いじめ教室の病[M].金子书房,1999:63.

[3]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4]刘艳丽.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第九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2016:1.

[5]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6]刘慧英.浅议积极心理学及其对幸福的阐释[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96-98.

[7]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402-405.

[8]李汉学.校园欺凌问题检视[J].当代教育论坛,2016(5):24-30.

[9]张诗雅,黄甫全.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7(3):103-117.

[10]龙石佑.中学校园暴力事件下的心理学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0):30-31.

[11]任俊,彭年强,罗劲.乐商:一个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命运的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3(4):571-580.

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积极心理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积极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

2、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3、设计心理学论文

4、设计心理学论文3000字

5、大学心理学论文

6、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