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共建一门创客课程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课程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共建一门创客课程

未来已来,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在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寻找一种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让教育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面向未来,基于儿童成长规律,探索将“创客”理念融入课程整体建构,开设以“玩”“做”“造”“创”为建设轨迹的阳光创客课程,寻找适合现代儿童成长的教育,形成适应未来的教育新生态.

形成特色“生长链”

特色课程的发展如同一株植物的生长,根植于合适的土壤,运用合适的方式才会拥有生长的力量.基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5个要素:时空的未来性、生命的独特性、儿童的可能性、学科的融合性、文化的民族性,学校凝练出构建特色课程的核心思想.在构建阳光创客课程中,我们回归教育最重要的元素“儿童”,把课程建设支点落在“适合”,在“适合”的时空,应用“适合”的资源,为每个儿童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

基于儿童成长和学习规律,融合学校办学理念,我们构建了两大模型:一是核心素养对应图.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阳光创客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自信”“实践”“创造”“乐享”等4项素养.二是以“玩”“做”“造”“创”为脉络,根据儿童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特点改变学习形态.

清晰的课程目标、明确的实施路径催生了课程实施的分层属性,学校按照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3个板块进行设计和实施:

将面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纳入课表,以落实国家课程为主,在学科课程中进行嵌入式整合,做到普及中有整合.

选择性课程更具校本化和探究性.利用高校资源和现有资源,设置了蚕宝宝生命探索课程、机器人课程、船模航模课程、银杏文化课程、创意工坊课程、阳光小创客21日成长课程等6个“STEM+”项目课程群,培养学生生物科技、传统手工艺、计算机编程等技艺技能.

比如在阳光小创客21日成长课程中,我们传承学校实践30余年的德育品牌统整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统整中融入博物馆之旅、“一元钱挑战行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带着探究的课题走入自然、走进社会.针对有特长的学生,我们组建课程群,建设以培养“小科学院院士”为主的“少年科学院”、培养以文学素养为主的有书法特长、写作特长的银杏书院,培养艺术特长的“金阳光艺术团”,做到拓展中有深化.

阳光创客课程的特点之一是乐于分享,学校借助江苏科技大学开发的创客科技平台,开设“阳光创客空间”互动平台,同享资源、加强互动,今后还将建设创客教师、创客学生、创客家庭三位一体的创客互动平台,让每个儿童都“带着太阳的气息”成长.

营建立体“互动场”

阳光创客课程的核心是基于创客文化的项目化学习,是建立在“大数据”“互联网”基础上的可随时学习,是充满真实情境的立体“互动场”.在这个“互动场”里,每一个参与课程的人都可以发现、体验、创造.

4个项目化创新实验室是我们对构建“互动场”的一次探索,创新实验室凸显学科性、交互性、操作性、发展性:结合生命探索课程,与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共建蚕宝宝生命体验馆,馆内设操作台、配套工具,成为学生养殖生物、运用生物科技实践创客项目的场所;结合“STEM+”玩创空间课程的玩创空间,配备工具箱、工具台等操作设备,添置有标准化赛道的设施,可进行竞技测试,拥有可进行编程、测评、直播的数字化交互体系;结合青花瓷课程的“创意工坊”,将瓷器制作与儿童画相结合,添置专业制作器具;结合银杏文化课程的“银杏文化探究馆”,以学校古银杏树为项目,是一个可以进行书法、诗词等传统文化体验的空间.

建设创新实验室让课程建设拥有了适合的场地,也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一部分.但对于整体打造有特色课程的环境而言,仅仅建设几间创新实验室远远不够,我们还将结合校安工程对学校进行整体优化,拟结合市智慧校园、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在校园设置可动手操作的科学壁挂长廊,建设二十四节气探究园、改建雨水收集、海绵地面等环保生态设施,彰显“绿色生态”“智能互动”“创新乐享”特质,让环境与儿童互动,使校园成为互动的乐园.

学校教育办得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们深挖家长资源,组建阳光创意导师联盟,让家长担任课程的参与者、指导者,更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阳光创意导师联盟中博士占43%,高素质家长带来大学实验室、企业开发区、农场种植园等资源,方便学生直接接触现实问题和真实工作场景,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建立了有效连接.

学校是一个缩小版的世界,但世界绝不局限于学校的“一亩三分地”,而学生可以互动的对象也一定是世界性的.所以,学校结合课程开发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小创客研究中邀请外国友人积极参与,带领学生与国外友好学校建立关系;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提升课程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交流功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与整个世界互动.

构建管评“综合体”

建设阳光创客课程是一项需要全程、全域、全员的行动,需要管理作保障、评价来促进.基于此,学校在建设阳光创客课程初期便成立了学生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做好服务、研究等指导工作;成立了“STEM+”项目部和阳光创意联盟,提升课程建设效能.学校还成立了8个项目课程组,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实践、开发团队.

在项目组团队建设中,不同专业教师联合起来,围绕一个项目开展工作,这种超越不同知识体系、关注共同要素的实践减少了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阂,教师的关注点不再是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点放在学生各项关键素质的提升.

这样的改变形成了教师合作的新文化,也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尝试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以更科学的方式评价学生:教师设计的阳光小创客成长评价手册,可以动态记录学生成长过程,采用“闯关升级”等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低年段,教师还设计了与学科结合的能力阶梯闯关,真正实现了无纸笔测试;在过程性评价中注重了同伴互评、专家导评、网上共评等多种形式,发现学生的特质,为学生成长提供科学的支撑.

评价不限于学生,师生共进才是评价的目标.当教师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一改传统,设立阳光“STEM+”教师团队成长档案,同样关注教师发展的多元因素,以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伴随阳光创客课程建设的深化,未来我们将营造课程新生态,融合“个人需求”“项目情景”“审美操作”“团队协作”“测评反馈”“乐享成果”于一体,让儿童更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程建设更加多元、融合,探索建立小学创客文化发展的途径和范式;创新学习方式,以创客精神为指引,打破教师授课制为主导的形式,逐渐实现以创新、实践、分享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创新互动平台应用,建立起互联网技术支撑的互动平台,达成合作互助、成果同享的现代合作关系.

阳光创客课程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 探索了一门课程对优化学校内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价值,我们不断研究、实践、改变, 面向未来“ 一砖一瓦”地建造以自信坚毅、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乐于分享为特质的课程文化新生态,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的成长路径.

( 摘自《中国教师报》2018年9月5日)

课程论文范文结:

适合课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新课程编辑部

2、新课程刊物

3、课程教学杂志

4、新课程导学期刊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6、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