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青少年不做家务的代价有多大?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青少年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青少年不做家务的代价有多大?

很少有人追问:不做家务的孩子失去了什么?青少年不做家务的代价是什么?

有人会说:家务活很简单,孩子这么聪明,有必要时一学就会;不做家务,孩子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发展兴趣特长,将来更有可能成为拔尖人才;我家孩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鸡毛蒜皮的家务还需要亲自做?不做家务能有什么代价?你们这些专家是在小题大做、危言耸听吧?

笔者无意危言耸听,但很想心平气和地对“孩子不做家务”这个当代中国的常见现象多说几句.

不做家务可能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家务活很简单吗?家务活的学问大着呢!以前的语文教科书曾经收录过华罗庚先生以烧水泡茶为例写作的科普短文《统筹方法》,提示人们在烧开水的同时可以把茶壶茶杯洗好,据此呈现统筹方法在节省时间方面的妙用.70后的同龄人回想起这篇课文,都说“受益终身”.可是,不做家务的孩子从来是只管喝茶不知道前面还有这么多工序的,试问他们能学会统筹规划吗?顺着能力的思路说开去,分得清小麦和韭菜、炒菜时判断火候是否适当、在市场上挑选新鲜的食材,难道不算能力吗?做家务经常会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需要即时、灵活地应对,清扫房间、淘米做饭甚至给宠物洗澡,无一不是现实而非虚拟问题、开放而非封闭问题、复杂而非简单问题.当代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恰好都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得到培养.

不做家务可能失去充实情感世界的机会.欧美中产阶层非常流行“DIY”,刷墙、种菜、做衣柜,喜欢亲力亲为,他们并不是为了省钱,更多地是在享受做事过程中的乐趣:看着门前杂乱的草坪被自己修剪得整整齐齐,墙上因为自己的妙笔而增添了一道风景,吃着从自家果树上摘下的鲜果……其中的付出肯定比花钱要多得多,而从中得到的情感愉悦又岂是花钱购买所能相提并论的?换句话说,会做各种杂事的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向身边的人传达关心和温暖,而且也善于通过劳动来营造有情趣的生活,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空虚的、精彩的而不是无聊的.相比之下,那些不做家务的年轻人会把做家务看作烦人的负担,基本不可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乐趣,对他们来说,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又少了一大半.

不做家务可能失去发展创造性的机会.当代社会崇尚创新,但创新的源泉是生活,而且主要还是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很多名企所提供的产品都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如行李箱、刀具、种子、食用油等.而一个不须理会衣食俗务的年轻人尽管向往创新,但眼高手低,对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机会熟视无睹.中华文明发源很早,但几千年来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方式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水平上,蒸汽机、洗衣机、机器人等创意都产生于西方,原因何在?不得不说,中国教育文化中“不事稼穑”的传统害人不浅,因为它导致中国最有才华的人沉迷于书山题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关注民生日用,不了解日常劳作,这些与中国科技落后的状况有很密切的关系.难道,我们还要明知故犯,让21世纪的年轻人重蹈覆辙,沿着脱离世俗生活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吗?

更为严重的是,不做家务还让年轻人失去了自主自立的机会.衣食住行是每天生活的必需,但一个年轻人如果什么事都不会做,就必然要依赖家人、仰仗他人,凡事“等、靠、要”,遇到一点麻烦就六神无主、手忙脚乱.常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被抱大”固然有其“幸福”的一面,但也有凡事不能自主、凡事由家长说了算的另一面.在中小学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两种孩子:前者遇事胸有成竹,很有主见,能淡定地安排各种事情,是同学心目中的“智多星”和领袖;后者遇事犹豫退缩、不知所措.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前者往往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在家里做各种家务,他们的独立性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者则是“温室里的花朵”,凡事由家长代劳,他们的依赖性也是这样养成的.

因此,我呼吁家长和全社会正视不做家务的代价,引导青少年树立对劳动的正确观点.

(摘自《中国德育》2017、12)

青少年论文范文结:

关于青少年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青少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青少年期刊

2、青少年杂志排行榜

3、青少年文学杂志

4、青少年杂志

5、青少年科技论文

6、青少年科技大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