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江汉平原地区抑螺防病林对钉螺孳生与林木生长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影响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江汉平原地区抑螺防病林对钉螺孳生与林木生长的影响

摘 要:为给江汉平原地区血防林实验栽植区提供理论数据,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造林地类型、不同树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等因素对钉螺密度、林木生长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因素之间差异性较显著,其中,不同林地类型、树种、种植模式对钉螺密度影响差异显著,分别为3.69**、2.54**、7.55**,对林木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分别为2.74**、2.18**、6.48**,而造林密度对钉螺密度影响差异并不显著,F值为0.18.

关键词:林业血防工程;钉螺密度;林木生长量

1 实验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石首市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结合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2°14′~112°48′,北纬29°31′~29°57′之间.气候属于南方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造林地选择以及不同造林地类型对钉螺密度、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石首市血防林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三滩”地区,参照有关技术标准,选择东升镇民建渠、春风渠、红旗渠、两湖外滩、南河头外滩作为试点区域.按照不同造林地类型划分水网型47hm2,占本年度试点面积的70.50%,洲滩型19.67hm2,占本年度试点面积的29.50%.

实施血防工程后,进行林下精细抚育管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详见表1、表2),不同处理间即不同立地类型对林木生长量及钉螺密度变化差异性显著,F值分别为3.69**、2.74**.水网型的民建渠实施血防工程之前年均生长量(H/D)分别为10.4m/5.65cm,钉螺密度0.083/m2;实施血防工程后年均生长量(H/D)分别为13.2m/7.65cm,平均材积增加率为21.65%,钉螺密度下降率为100%.而洲滩型的两湖外滩、南河头外滩在实施血防林工程前后,林木年均材积增长率和钉螺密度显著低于水网型的民建渠、春风渠.林木平均材积增加率分别仅为7.32%、2.68%;钉螺密度下降率仅为42.10%、52.38%,据分析,这与林木生长旺盛的夏季,9至10月份洲滩型季节性江淹水3个月有关;江水退去后,溢流到沟渠的江水又助长钉螺繁殖.

2.2 造林树种选择以及不同树种钉螺密度、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对于树种的选择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针对不同造林地类型,树种选择侧重点不同.实施血防工程后对杨树林和香樟林,进行林下精细抚育管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详见表3、表4)不同处理间即不同树种类型对林木生长量及钉螺密度变化差异性显著,F值分别为2.54**、2.18**.实施血防工程之前杨树林年均生长量(H/D)分别为9.9m/12.0cm,钉螺密度0.09/m2;实施血防工程后年均生长量(H/D)分别为11.6m/13.7cm,钉螺密度0.02/m2,平均材积增加率达7.08%,钉螺密度下降率为达77.8%.在实施血防林工程前后,香樟年均材积增加率和钉螺密度显著低于杨树,经过分析,香樟人工林实施血防工程后年均生长量(H/D)为13.8m/8.5cm,年均材积增长率仅为2.84%,钉螺密度下降率为50.0%.

2.3 造林密度选择以及对钉螺密度、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造林过程中针对不同造林地类型科学设置造林密度,实施血防工程后,进行林下精细抚育管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详见表5,表6)不同处理间即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量影响显著,F值为3.58**,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钉螺密度变化影响并不显著,F值为1.08.在表8中可以看出,较小的栽植密度不利于近熟林生长,例如春风(D)、红旗二渠(E、F),年均材积增长率仅为2.84%和3.95%;反之较小栽植密度利于幼林生长,例如民建渠(A、B、C),年均材积增长率达8.09%.而林木密度大小对钉螺密度变化影响不显著,F值仅为0.18,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树龄增大,林下立地条件逐年改变,钉螺密度则逐年下降.

2.4 林下种植模式选择以及对钉螺密度、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采用林农、林药等多种新型经营模式,在林下栽植一年生益母草(栽植区域:A、B、C、G)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夹竹桃(栽植区域:D、E、F、H).实施血防工程后,进行林下精细抚育管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详见表7、表8)不同处理间即2种不同林下栽植模式对林木生长量及钉螺密度变化均差异(下转第99页)性显著,F值分别为7.55**、6.84**.在表-12中可以看出,“杨树+夹竹桃”的种植模式,林木年均材积增长率7.82%,钉螺密度下降率为100%;而“杨树+益母草”的种植模式,林木年均材积增长率6.13%,钉螺密度下降率为75%.“杨树+益母草”种植模式的两个指标明显低于“杨树+夹竹桃”的模式,这种差异可能与抚育管理措施有关.

3 结论

1)在实施血防工程中,不同的造林地类型对钉螺密度及林木生长量均差异性显著,F值分别为3.69**、2.74**.农田林网型和坦洲型,钉螺密度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00.0%、50%,高于后者50%.林木材积平均增加率分别为5.96%、5.0%,高于后者0.96%.

2)不同的树种类型对钉螺密度及林木生长量均差异性显著,F值分别为2.54**、2.18**.杨树林、香樟林及其它树种,钉螺密度平均下降率分别为77.8%、50%、50%.林木材积平均增加率分别为7.08%、2.84%、1.98%,分别高于后者4.24%、5.10%.

3)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钉螺密度变化影响并不显著,F值为1.08;而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量差异性显著,F值为3.58**.

4)不同的种植模式对钉螺密度及林木生长量均差异性显著,F值分别为7.55**、6.84**.“杨树+夹竹桃”模式、“杨树+益母草”模式,钉螺密度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00%、75%,高于后者25%.林木材积平均增加率分别为7.82%、6.13%,高于后者1.69%.

参考文献

[1] 常变蓉,李仁东,徐兴建,等.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对钉螺分布的影响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3):380-384.

影响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影响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期刊的影响因子

2、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3、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4、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5、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6、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