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探微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这是一篇与实践活动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探微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有效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育人价值;品德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9-0007-03

【作者简介】周海青,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连云港,222000)教研员,高级教师,长三角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家,江苏省优秀教研员,连云港市名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伴随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受到了众多学校和教师们的关注.笔者结合十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实施经验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内容,对该课程在育人中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做简要梳理和阐释.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课程.

《纲要》中第一段话就指出了开设这门课程的价值:“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包含“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四个方面,其中“价值体认”和“责任担当”这两个方面和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密不可分.而《纲要》正式颁布之前的十几年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确实将立德树人的作用很好地发挥了出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都和德育密不可分,通过探究自然、融入社会、关注自我的主题探究,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最终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程.

目前,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从问题意识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般通过主题活动来实施,学生的学习一般都从“发现问题、梳理问题”的选题指导课开始,在选题指导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思考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种种要素、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并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周密的策划.此外,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考核,问题提出与解决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在活动的总结阶段,教师往往也会引领学生通过对活动的反思生成新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门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课程.学科课程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系统的知识逻辑线索,因此在《纲要》中没有明确的知识目标的表述,相关的知识目标因主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在对学生各种能力目标的落实,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通过主题活动的参与,提升各种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在十几年的课程探索实践中,不同地区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培养进行过研究.就江苏省而言,省教研室的万伟博士带领团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培养的各种能力进行探究,梳理了八大关键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规划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反思与自我管理能力.这八大关键能力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几乎都会涉及.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主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相关指导.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不仅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助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当前,我们的德育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的实效性不强,存在说教的痕迹,一些德育活动实施方式较为单一,知行脱节,不能切实起到助推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基于十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经验,发现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解决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这一问题,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提升认知.

德育课的实效性不高,问题出在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基于“纸上谈兵”——在封闭的教室空间,师生交流某个问题,学生似乎都懂,都知道正确的行为如何做,而到了生活中却不能践行正确的行为,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恰恰证明了学生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认知.由问题可知,德育要能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真情,由有情转化为行动,学生真正的、深刻的认知很重要,这是提升德育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解决此问题,应改变道法课的实施方式,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在丰富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

  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师一般都会用两课时完成该课的任务,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学生也能够知道不能浪费纸张,知道节约纸张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生态环境.这种基于课堂学习的活动,学生明白道理是没问题的,但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学生可能又做不到主动践行节约不浪费,因为学生的认知是不深刻的.如果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体验活动,那么学生的收获将会是丰富而深刻的.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了解纸张在生活中的作用,参观造纸厂,自己动手造一张纸,纸张浪费情况小调查,征集节约金点子.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链接,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中的浪费对地球环保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节约的意识,激发保护环境的主动意愿.由于探究、实践和体验,学生眼睛看到了,耳朵听到了,内心震撼了,情感升华了,此时的认知才是深刻的、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的认知.

  2.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在深度的体验中升华情感.

德育课程是一门有情的课程,如果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教育就能真正地发生.然而,我们发现在很多课堂上学生无动于衷,情感得不到升华,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体验肤浅,浅尝辄止,无法产生情感共鸣.德育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链接实施,教师将此打造成主题活动,以主题的形式融合多元内容、多样化活动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度体验,从而自然地升华情感.比如,德育课程中有关爱弱势群体的内容,教师们也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验活动,如让学生蒙上眼睛走路、单手穿衣,体验残疾人的不易等,这些活动不能说没有效果,这些体验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感受弱势群体的需求,但这样的体验活动又是浅层次的体验.如果教师将这节课开发成一个关爱弱势群体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弱势群体进行调查了解,真正地走进身边的弱势群体,观察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那么在这样的深度体验中,学生对弱势群体又如何能够无动于衷,他们的内心又如何能够平静?学生对弱势群体的真情实感一定会在这样的深度体验中得到升华,这些是浅尝辄止的表演式体验所无法达到的.

  3.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转变行为.

道德教育要能够让学生的行为真正向好的方向转变,这才是教育的成功.如果学生良好行为的转变是暂时的、短暂的,不能持久,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很多教育在作秀、走过场,对学生的行为转变没能跟进督促.如德育过程中对于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往往也会设计一个评比活动,看看哪些学生能够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教师一周后能够组织评比,而有的教师一周后早已忘记.实践证明,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不间断地坚持21天以上,因此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引导学生长期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注重后续的评价和反馈,前期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不良的生活习惯,从内心认识到这些坏习惯带来的危害,产生要改掉坏习惯的决心,后期教师引导家长参与督促、小组互相评比,采取各种方式记录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如日记、照片、漫画、评价监督表、家长感言,等等,组织定期交流,引导学生坚持一两个月,从而真正地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导之以行才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唯有积极地践行,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具备各种综合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实践活动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实践活动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活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社会实践论文2000字

2、翻译实践报告论文

3、会计实践论文

4、教育实践和杂志

5、经贸实践杂志

6、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