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其对中国社会建设

摘 要:在物质财富极度繁盛的今天,社会逐渐拉大贫富差距、部分人精神道德层面缺失,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凸显,这些都是牵绊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荆棘,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则是披荆斩棘的利器.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概念及内容的研究,透析其内涵,掌握其本质,将其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引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解决社会发展的民生问题,以科学化的人本思想将更好的助力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社会建设;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1;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1-0063-03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基于对黑格尔批判法与费尔巴哈唯物论的批判继承而产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囊括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追求三个维度,是对人的发展与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强调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关注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发展,强调以实践角度理解人、关注人,而这些都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内核相契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西方不良思潮充斥其中,有些人在思想道德及精神意识层面出现偏差,人们开始遗忘对全面自由发展的最终追求.此外,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也出现各种矛盾,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就是“人”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正是解决人的问题的科学指导.近代以来,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做了深化与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精华,解决社会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民生发展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促进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与人、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核心内容

(一)人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指出,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现实存在物,这种社会属性,使人与动物明显的区别开来,人在社会中以实践方式而存在.马克思在人本思想中从自然意义、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三个层面将人的存在进行区分.第一,自然层面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存在的首要前提.人源于自然,靠自然生存与生活.换言之,自然界是人得以生存的载体.人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都需要依赖于自然,与自然界难以分割.因此,人首先具有的就是自然属性,属于自然人.第二,社会层面的人.人的存在是一个立体化形式,不仅需要外在的自然需求,还要为自然需求而与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这一联系说明人是社会上的人,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人现实的存在基础,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然的存在,人为获取生活资料,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建构密切的联系,人在社会中的劳动与联系,使人得以在社会与自然界中生存与发展.第三,现实层面的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个人是怎样的有赖于其生产的物质生活”,现实的物质生活与物质条件决定着个人.因此,马克思强调人是现实的人,且处于现实活动之中.人从事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从而使人与动物有了更为明显的区分,人是极富独特性质的人.人可以利用主观思维活动,认识改造现实世界.此外,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就是实践性,这种实践性正是通过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得以体现.

(二)人的本质

在人的本质理论上,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是劳动与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首先,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类存在”,人的类存在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劳动与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提出人可以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人有意识的进行实践活动,进而满足自身需求.但是,动物的实践则不是有意识、有思维的活动.譬如,猩猩会用石头砸坚果,这种行为是之前有猩猩无意间用石头砸开坚果而积累下的经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可以根据是否有意识的活动,或根据宗教及其他方式进行区分.

人在生产生活资料时,便与动物存在明显区别了.即可见,人的本质在于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改造世界.人的实践是社会性、现实性的活动,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利用实践关联起来的,在这种关联中人的实践本质深入发展.其次,人的本质还在于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综合.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不是单个的抽象物质存在,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人在社会等级中,会与其他人形成密切的联系,从而决定自己的地位.人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称为真正的人.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群体关系,便缺失了交往的乐趣,缺乏精神世界的交流,思想精神都会愈发贫乏.就如脱离人类社会的狼孩,因为没有在人类社会关系中成长,他们缺失了人类应有的思维、意识与生存技能,生活、思维方式与动物无异,这种脱离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人便不能称为人.因此,人的本质正是在于是社会关系总和.

(三)人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在人的问题的研究上,归根到底都是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旨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囊括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社会关系发展、个性发展能力.在劳动能力的发展上,人的劳动活动源自于动物活动,但是人的劳动活动是有意识性的,人在劳动中发展.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智力与体力的劳动,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又为人提供新的劳动形式.可见,人都是在劳动中不断发展自己.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上,人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完善人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人的社会地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继而促进社会和谐.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发展,才能促成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在人的个性发展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相较都有明显的差异性,既人的自由个性.人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中自由个性高级发展状态.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个性是人的自主性,是对自身思维、思想、情绪、时间的自由控制,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自由王国发展.另外,自由个性也寓意人的独立性,即人的唯一性.因此,解放个性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的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转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理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在中国建设的实践运用中,应充分利用好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即明确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肯定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人民当家做主,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更要切实为人们服务,使人们群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分享者与受益者,成为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改革要充分顾及人们利益,关切人民思想意见,将人民意见、想法作为改革依据,一切以人民为本位,充分保障人民利益.

(二)解决民生问题

1.以人为本,确保“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解决教育问题开始,使人民充分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确保“学有所教”.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缩小教育差距,扩大教育覆盖面,实现人人受教.在城乡教育上,要统一教育发展理念,实施公平、平等的教育政策,对于乡村等贫困地区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让教育覆盖每个地区.在高考自主招生上,也可向乡村倾斜,根据教育差异划分分数线,给更多的乡村孩子开辟深入高校学习的机会.

2.以人为本,保证“劳有所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极为重视物质财富,即保障人的物质权利.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建立在社会财富自由的基础之上.保证人民利益必须从人民实际生活的柴米油盐等问题着手,保证“劳有所得”.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这就需要我国完善就业体制改革,鼓励创立,拉动就业.完善分配机制,实现劳动公平,做好分配管理,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加大对行贿受贿、侵占公共财产、权钱交易、非法获取钱财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确保分配公平;完善税收体制,做好征收管理,减轻税收压力,实现税收与个体收入的平衡.

3.以人为本,确保“病有所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人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石.为此,必须解决移除在人民就医问题上的三座大山,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首先,切实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城市医疗事业发展的基础上,要带动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制,合理安排用药、合理收取费用,打击药品回扣,确保药品合理.其次,协调医患关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平等对待患者,减小医患矛盾.再者,完善医疗报销制度,扩大报销种类,使人们看得起病,病不致穷.最后,简化就医程序,利用网络减少就医与医疗报销环节.

4.以人为本,实现“老有所养”.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强调人的权利,这其中当然包括老人的权利.无论是基于社会公平角度,还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现代社会都应该完善养老问题.尤其是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更应不断完善养老保证体系,完善国家养老系统及养老金制度,使人们真正实现老也有所养.

5.以人为本,做到“住有所居”.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所追求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而人的住房问题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问题.为此,需加大住房制度改革,调控房地产行为,引导房价趋于正常;此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公平公正的住房分配;对于保障房实现多元化供给,充分利用住房资源.使人民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们赖以生存之所,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优质的自然环境可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恶劣的自然环境则威胁人类正常的生活,进而危及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时下,我国工业化、市场化飞速发展,人类对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费使得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减弱.自然环境这一支撑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旦坍塌,人类将失去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人类社会必须加大对自然界的关注,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恩格斯曾强调:“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每一次的胜利都是得到自然界的报复.”自然与人类本就是协调统一的客观存在,人类一味的认为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认为资源是取用不遏的,大肆的砍伐树木、排放有害气体、排放污染用水,最终导致大山脚下泥石滑坡、雾霾弥漫、川江河流不复清澈,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需要金山银山,更离不开绿水青山.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是不会随着人类意识的发展而改变的,倘若人类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强行变动自然规律,必然会激起自然界的动荡,给人类带来自然灾难,因此,人类必须明确在自身自然界中的地位,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其内在规律,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唯有如此,自然才可慷慨地向人类馈赠自然资源,才能促使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此外,完善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保证机制,以法律的权威性与强制性提高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劳动及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持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关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乎人的解放,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思想.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精华,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本思想覆盖到社会改革方方面面,切实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医疗问题,助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肖勤福.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性[J].理论研究,2011(01):49-54+84.

〔2〕董同彬.人民本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J].前沿,2011(01):44-46.

〔3〕赵诤.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J].人民论坛,2013(02):212-213.

〔4〕翟乐.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对自然中心主义的超越及其意义[D].西北大学,2016.

〔5〕孙正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6〕贺团卫.古典经济学派与马克思财富伦理思想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03).

〔7〕舒心心,刘晓燕.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启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责任编辑徐阳)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马克思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马克思主义方面论文范文。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2、马克思主义投稿

3、马克思主义论文

4、马克思主义杂志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