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教学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文化识字,召唤汉字教学回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这是一篇与汉字教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文化识字,召唤汉字教学回家

一、一个有意思的追问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经常追问一个问题:我班上的孩子喜欢识字吗?如果喜欢,是因为汉字本身的音韵、结构、意义的吸引力,还是教材本身编排的吸引力?抑或是我教学的吸引力?这样的追问很有意思.

在一年级教室里,老师教学韵文《春天来了》.课结束前,老师指导学生写两个字:“花”和“桃”.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师:小朋友们,怎么记住“花”字?

生:草字头加像“北”的那个字.

师:好!请大家书空一遍,注意“化”和“北”字的不同点.

(生书空)

师:草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系?

生:和植物有关系.

师:木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生:和树木有关.

师:我们来看“桃”字,怎么记住“桃”字呢?

生:木字旁右边也像一个“北”字.

师:“花”和“桃”两个字都有像“北”的部分,但是,是有很大不同的,请大家在习字册上描红,并仿写一个“花”字、一个“桃”字.

这个环节中,老师力图区别“花”“桃”的写法,并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我们发现,老师教了两个偏旁的区别,目的是让学生把两个字都记住.其实,草字头和木字旁是很有意思的,老师作为重点提了出来,但是没有和本课主题“春天”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形旁作为意义的符号,和欣欣向荣、春天、林木森森的生命活力联系起来,错过了最佳教学时机.不妨换一种教学思路,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学过的或者即将学习的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比如“草、荣”“林、梅、杨、柳”等,接着猜想:为什么表示植物的字的偏旁部首是“草”和“木”?为什么同是植物,有的字是草字头,有的字是木字旁?不同的部件难道有不同的意思吗?学生一旦感悟,就不仅能在汉字的字形里找到万物生长的春天,而且可以学会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留下的是一种文化印记,回归了母语文化的“家”.

我听过一些老师上识字课,他们经常采用笔画记忆的方法,或者采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的方法识记生字,或者编一些歌谣、韵语识字.比如“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我在很久以前也这么做过.现在我明白了,“碧”字从玉从石,白声,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老师编的韵语跟“碧”字的本义没有联系.这样教,只会把一个错误的汉字文化信息植入孩子的脑海里.等他长大了,教自己的孩子识字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从汉字的本源出发教识字,不教错,不教漏,是我们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入学起步从识字和阅读开始

新的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先识字,再学拼音.先从常用字学起,再学拼音,这表明教材更关注儿童的需求.

当年我入学第一天没有学习汉语拼音,学的是“万岁”.我自己记不清楚汉语拼音是如何学会的,反正老师没有教.我记得阅读课文时,特别想遇见我的姓——“祝”,想象着学到“祝”这个字时老师会把我的名字说出来,我有多自豪.然而没有,一直没有,一年级教材中没有这个字.

其实有许多字,是我们在阅读文章与练习写作时认识并学会运用的.这是一个整体认知的过程.汉字一字多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理解.老师教学生学习拼音的时候,阅读韵文很重要.比如,教学韵母“ang eng ing”,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小韵文“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不仅运用了三个后鼻韵母,识记了汉字,而且充分利用韵文情境,想象了画面,培养了语感.

我一直以为,汉字重情境.字虽然可以单独识,但是,即使识了,学生也未必能读书看报.任何字的真正意义都必须看上下文而定.就是已识的字,换一个新位置,也许意义就大不相同.汉字的多义性,使你根本没法用一个字义理解所有的语境.我们常常会问:识字、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吗?是不是只有识了字才可以阅读?事实上,即使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了,也未必能应付语文考试,因为现在的语文考试,几乎是专找那些你可能“不识”的字、词来出题.

在我看来,识字与阅读、写作不是天然地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听、说早于书写,而且识字与读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过程,有时甚至会产生相互冲突.我在做“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时,发现学生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阅读,相反,因为读书不断识记、辨认、了解意义,错别字逐渐减少,识字只是成了认识形和音的过程.可是,仅仅专注于形和音,又会影响阅读速度,让读书变得无趣.好在,如果一篇文中或一本书中有若干字不识,只要大意可懂,尽可以不去管这些不识的字;至于字的音不识更不重要,可以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这是非常高明的读书方法.因此,学生在入学一开始就阅读,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

三、在一个大大的“审美场”中识字

识字教学,能把儿童带进大大的文化场,使他们从一笔一画一声一调中感受汉字的青春活力.要让儿童从多角度感知汉字、识记汉字、书写汉字,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不管是汉字的动画演变,或者是偏旁的巧妙“瘦身”,多媒体都会让汉字那么形象、那么通透、那么直观地呈现.这是有声音、有画面、有意义的立体画卷,充满了磁铁般的诱惑.以“鱼、高、贝”为例,三个字,从象形字起步,从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山有山的样子,水有水的模样,学生感悟到汉字是一幅幅画、一首首诗.汉字字形越来越简单,要感知其音、形、义之美,需借助文化背景,给儿童以历史文化的视野.

1.感知形美.

文化识字始终贯彻一个理念:汉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对这些儿童未必有感性认识,然而,对这种演变过程的认识,就是一种全景感知,可以成为老师教学的起点.当然,也可以巧妙地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比如认识“乌鸦、海鸥、杜鹃、麻雀、老雕、大雁”等词语,可以先认识鸟字旁和隹字旁.鸟是飞禽的总名,隹是短尾鸟.“鸟”和“隹”,这两个不同读法、不同写法的字,本身就充满意趣.这是汉字本身的魅力,千万不能忽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用比较法来鉴别.鉴别方法很简单:依然看汉字的演变.这种看,是让儿童的眼睛一点点地“醒”来.原来,每一个字的构造是有独特规律的.原来,汉字的构造是这么神奇美丽.此时的汉字不再是一个个由笔画构成的符号,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我们经常会遇到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还有一些笔画繁多的汉字,要在短时间内正确认读与书写,确实需要儿童有相当的专注力、记忆力与思维力.依靠这种演变的方式,化静止的汉字为动态的变化过程,让每一个汉字都说话,不失为一种识字教学的好方法.

2.体会音美.

词串识字是老师们喜欢的教材编排方法.其实,汉字的读音是充满美感的.有的响亮,有的舒缓,有的声调昂扬,有的低沉柔美.当一组组词,手拉手,排成排,变成词串的时候,词语的味儿就出来了,画面就出来了,情感就出来了.比如词串“乌鸦、海鸥、杜鹃、麻雀、老雕、大雁”,虽然放在一起读不像其他词串那么押韵,但还是朗朗上口,充满画面感,节奏也非常明快.教学中,老师没有必要做烦琐的讲解,可以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感受词串的特点,积累语感.读读词语,找找鸟儿,学生在有情有趣的反复朗读中渐渐熟悉鸟名,熟悉它们的长相,从而让鸟儿的名和形象完全结合在一起.这有点类似古代文化中的“正名”.这样不仅识了字,认了鸟名,还长了知识.

3.感悟意美.

文化识字还要贯彻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识字要与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把平时从书本、电视等各种途径阅读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多途径学习知识,发展学力.语文学科价值也提醒着我们要始终从语文角度去思考教学.“乌鸦反哺”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儿童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唱过《小乌鸦爱妈妈》.教学《乌鸦喝水》等相关题材课文时,如果在恰当的时候让汉字学习变成综合性学习,势必会带来整体的效应,让知识“活”起来、“敞亮”起来.当然,综合什么很有讲究.比如可以把杜鹃的别名、有关杜鹃的诗句进行综合,而不是综合鸟的知识.杜鹃的别名叫布谷、子规、杜宇,这些名字散见于许多诗句中.比如“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识字时可以综合学习这些诗句.这就是语文课做语文课的事.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但绝不是把所有的资源一股脑儿堆在一起,增加学生负担.在诵读诗句、讲述故事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和见识.自然界中的鸟儿在文人眼里,变得会说话,每一声啼叫成了诗人内心的呼唤,这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儿童由此也会获得陶冶,内心变得细腻起来.如果老师一直有这样的综合意识,或许知识的链条就会越来越长,学生情感也会越来越丰富.

当然,识字也可以和说话结合,比如:

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

)(

)和(

),我最喜欢(

),因为(

).

这个填空练习把学生习得的词语和语言进行整合,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凝神静气,练好书写“童子功”

识字写字历来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童子功”.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课标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汉字一笔一画的力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意蕴,方方正正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音调,都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理.汉字本身的形美不需要多讲,而要多写,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感悟.“童子功”是需要天天练的.每天10分钟,日积月累,就能练就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习惯.每天练习,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摒弃浮躁情绪,静心求实.每天在古曲的伴奏声中练字养性,良好的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在袅袅的音乐声中,在一笔一画的练习中逐渐养成.老师可以编韵文帮助学生书写.比如:雕,左右瘦长互谦让,笔画繁多写紧凑;雁,两个单人比高低,“隹”字半藏又半露.又如教学“团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大口框”和独体字“口”在书写时的大小区别,而且要认识“大口框”蕴含的圆满之意.识字写字,不能简单地被当作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掌握字形与书写技能的过程,还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规范意识、提高辨识正误美丑的能力、提高审美趣味的过程.

文化识字课堂,要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借助汉字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窗户.让孩子们看到汉字背后活的文明的世界.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教学也是百家争鸣.相信基于汉字文化的识字教学,会让学生迈过一道道识字的“坎”,顺利步入阅读和习作的大门.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文化语文教育研究所)

汉字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汉字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汉字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