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道德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本文关于教育思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道德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杜瑞霞

(张家口学院 人文社科系;张家口学院 学生工作处,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 要]《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升几方面论述《道德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心理学思想;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67-02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是春秋时老子李耳所著的文化名著,是一部集哲学、文学、美学、政治学、管理学与伦理学为一体的百科全书.《道德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燕国材认为《道德经》中包含着关于认知过程、心理、学习心理和知人之法等心理学思想.[1]1-9《道德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如谢军和赵琼认为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对情感、人性、人际关系和诚信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131-133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等方面论述《道德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试图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借鉴与启示.

一、《道德经》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启示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情合一、内心和谐统一的个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3-183,即万物都是阴阳统一体,一阴一阳为之道,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成熟的个体可以将理智的男性化的一面与情感的女性化的一面整合起来,自我强大的个体可以较好的处理好本我与超我的矛盾达到内心和谐统一.心理学家荣格强调心理健康的个体可以同时整合内心的各个部分最终达到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心的和谐与统一[4]48-53,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中得一就是指和谐统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在于培养得一的个体,最终能够“载营魄抱一”、实现内心的和谐统一.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关注内在成长与精神生活、非盲目外求的个体,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即启发我们心理健康的个体并不盲目追求外在的浮华,而是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能够知足常乐,因为“知足不辱”,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能够“处其实,不居其华”,荣格也认为人只有不断向内看才能获得更多觉醒,不断向外看只会逐渐被假象蒙蔽本心.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自我独立的个体,老子这样描述自我独立的圣人“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即健康的个体能够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并勇敢的做自己,而不盲目从众,表现出大智若愚、心静如水、“唯道是从”.荣格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性化,即实现自己、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独特性.

二、《道德经》对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启示

 《道德经》中蕴含着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顺应自然,助人自助,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资源自然而然的实现心灵成长,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的个体,当个体成长后并不觉得是被塑造的而是借助了自己的内在资源,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居功、不掌控、充分信任和尊重被教育者,即“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处”.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非强制灌输的原则,要教会个体接纳自我、与内在的问题与不完美讲和,坚持中立的原则去调和内心矛盾,积极疏导情绪而非压抑情绪,对内在的各个部分都要尊重和爱护,这样个体才能发展出生命的完整性.老子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即只要对内在的阴影与负面情绪采取尊重、信任和关爱的态度,内在的阴影与负面情绪自然会臣服.纪伯伦也认为我们的灵魂就像战场,理性与会在此斗争,内心要有一个先知来调解,调解的方式是价值中立、爱自己的每一部分.[5]83

三、《道德经》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启示

《道德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之一是教会个体调整情绪保持清净心,比如进行放松训练、专注力练习等,教会个体全然的活在当下.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静为躁君”、“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静胜燥,寒胜热,清净,可以为天下正”.庄子说“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6]87都是在讲修得清净心时,自然明心见性,可以看清实相,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健康.克里希那穆提认为静心的实质是专注,需要不断的觉察自我当下的每一份意念与情感.[7]165因此,教会个体静心实质是在培养一种专注的、安处当下的积极态度.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之一是以柔克刚,即通过对个体充分的包容、接纳与理解进行如春风细雨的感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全部的教学与生活中才能潜移默化的产生最深远和持久的影响.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采用赏识教育,让个体在成功中成长,在愉悦的体验中积极成长.

四、《道德经》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的启示

《道德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内在经验的开放性、放空自己、做到包容万物.这种开放性是一种没有防御的完全自然的生命状态,即老子所说“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这种朴素的状态如婴儿一样单纯自然,“圣人皆孩之”、“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而恰恰是这种最单纯自然的状态可以包容一切,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好的容器,为被教育者提供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当教育者将个体的一切容纳进来时,就会潜移默化的发生教育作用,即可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修炼自己的平等心,对所有教育者一视同仁、无分别心,培养积极的共情能力.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不放弃任何一个个体.此外要具备共情当事人处境的能力,因为共情是一切工作展开的首要前提,即“同于道者,道亦乐得知,同于德者,德亦乐得知”.

五、结语

总之,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理念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因此,我们更应该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道德经》,从中吸取更多教育的精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入新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燕国材.老庄道家学派的心理思想探索[J].心理科学通讯,1986(4).

[2]谢军,赵琼.《道德经》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初探[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84(3).

[3]贾德水.老子译注[M].三联书店,2013.

[4]荣格.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M].三联书店,2009.

[5]纪伯伦.先知﹒沙与沫[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6]李欣译注.庄子译注[M].三联书店,2013.

[7]克里希那穆提,胡因梦,译.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M].译林出版社,2011.

教育思想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育思想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2、思想教育论文

3、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4、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5、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6、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