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述评方面有关论文如何写 跟《麦田里的守望者》述评类本科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研究述评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述评

摘 要: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之一,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文章对其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孤独主题 塞林格 综述

J.D .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小说之一,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心灵的极度孤独.国内外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很多,但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品主人公霍尔顿的形象阐释、叙事与语言特色、异化与成长主题等几个方面,而对作品的孤独主题关注较少.

一、国外研究概况

在美国,《麦田里的守望者》刚刚问世,便出现许多相关评论研究文章,甚至在作品于1951年7月16日正式出版前,读者评论文章便见诸报端.但是最早的评论文章数量多,质量差.这些评论武断臆测,随心所欲,风靡一时.直到一些很有研究价值的评论文章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后才慢慢平息下来.到20世纪60年代,塞林格在文坛上的地位已经确立,他被认为是“一位天才和有趣的作家”.《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成了大家一致认定的经典作品.有大量的评论文章研究《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塞林格及其其它的中短篇小说,竟有“塞林格工业”的说法.1963年,评论家沃伦?弗兰契甚至夸张地说有关《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章已超过任何当代美国小说.国外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

在2 0 世纪5 0 年代, 评论家主要关注作品的主题.Arthur Heiserman和James C.Miller是最早的研究者,他们将霍尔顿与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进行比较,认为他们都是在流浪中获得成长.Charles Kaplan 将霍尔顿与哈克进行比较,认为他们都是逃离现代文明去寻找自由.他着重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原罪,不信教,拒绝伪善,需要获得新生.Edgar Branch则肯定了哈克与霍尔顿的文化联系,认为霍尔顿是对哈克精神的继承.Aldridge着重探讨了哈克与霍尔顿的不同,认为霍尔顿并未像哈克一样去践行他所渴望的价值观.语言分析方面,Costello研究了霍尔顿的语言,认为霍尔顿语言的塑造是艺术的进步.霍尔顿的形象方面,Hassan认为霍尔顿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是个局外人.Tom Dis第一次阐述了东方哲学对作品的影响,指出“守望者”其实是东方慈悲的菩萨的化身,到凡间帮助别人免受轮回之苦.John M.Howell认为霍尔顿像佛教中的菩萨,是一个无私的拯救者,最后菲比乘坐的旋转木马象征了生死之轮.

60年代后期,评论家开始用心理学分析霍尔顿.DidJ.Burrows分析了霍尔顿的焦虑、死亡情结.他认为霍尔顿送给妹妹菲比的唱片变成了碎片,这些碎片代表了霍尔顿脆弱的意识与破碎的人格.心理分析的方法为作品及人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70年代则侧重以各种理论为基础进行批评研究.JamesBryan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霍尔顿对性与死亡的态度.马克思批评学派则采用政治立场来解析作品.1976年,Carol和Richard Ohmann调查分析了过去20多年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批评研究,认为其主题不是要与社会达成和谐统一,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对资产阶级生活的强烈批判.Gerald Rosen则用佛教的理念来诠释作品.他认为霍尔顿的故事是按照佛陀的生活轨迹进行架构的.霍尔顿同佛陀一样思考了年老、疾病、死亡等,只是霍尔顿最后没有达到佛陀的圆满境界.

80年代以来,研究理论、研究方向更加多样.EdwinHil和 Miller认为霍尔顿弟弟艾里的死亡塑造了霍尔顿的世界观.霍尔顿不能处理好这件事情反映出他有严重的心理疾病.R.J.Huber采用的是奥地利精神学家Alfred Adler的理论,认为霍尔顿有严重的自卑倾向.霍尔顿讽刺别人是对其自卑心理的补偿.他认为霍尔顿想成为“守望者”的愿望表明霍尔顿患有神经强迫症,想把自己变成权威人物,将自己凌驾于人类之上.Nadel认为霍尔顿的语言反映出冷战时期普遍流行的压力与矛盾.霍尔顿的挣扎反映了麦卡锡时代清纯与罪恶,忠诚与背叛的斗争.JamesM.Mellard用拉康的理论进行批评研究,他指出霍尔顿要经历疏离、挫折、绝望,然后才能找到新的身份,一个新的自我.Mc Sweeney认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成功的关键是第一人称的使用.他还将其与《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比较,认为他们都是经典的美国小说.Whitfied则着重从社会不同阶层对作品的反应来进行考察.直至今天,塞林格及其作品仍然是评论的热点,历久不衰.

二、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麦田里的守望者》在20世纪60年代由施咸荣译为中文,内部流通,作为批判研究材料使用.施先生的中文译本在1983年由漓江出版社公开发行.

30多年来,《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国的研究蓬勃发展、不断深入.在国内,比较常见的研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阐释霍尔顿的形象,研究霍尔顿在现代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如罗世平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局外人的形象》,认为霍尔顿是社会的局外人,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孤独者.王万兵、陈辉的《美国50年代的学生叛逆形象》则将霍尔顿定位为社会的反抗与叛逆者.

研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能给我国的青少年的教育与发展带来启示.张碧竹、潘丽的《战后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历程》结合美国二战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研究霍尔顿的心理发展历程.李征戎的《逃逸与反叛》研究了霍尔顿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矛盾所采取的逃逸与反叛方式,指出引导青少年发展应该注意的方面.

研究作品的叙事、象征、语言特色,并且将叙事技巧、象征手法及语言特色与作品的主题相结合,研究作家在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主题意识.如张桂霞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通过对霍尔顿形象塑造过程的文本研究,指出青少年所遇到的迷茫、彷徨是成长的必然.水彩琴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分析》分析了作品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手法的使用来烘托作品的主题.徐普良在《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题与叙事艺术》中研究了作品中限制性叙述视角的使用,指出限制性叙述视角打破了全知视角的话语垄断,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并指出作品中“低俗”语言的使用打破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界限,体现作品的反异化、反主流文化的主题.

研究作品所体现的社会危机与异化主题,如任伟利的《论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对“异化”的再现》,孔秋梅的《忧患意识:探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方军、蔡红梅的《现代文明中个体存在的困惑及存在的方式探询》,张欲晓的《悬崖边上的人生困惑》等探讨了作品中的异化主题及人在现代异化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在研究异化主题的同时,有的研究者也指出了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对真、善、美,对爱的追寻与渴望.孔秋梅的《以爱换爱》研究了主人公霍尔顿心态的转变,由追寻爱到付出爱,并逐渐实现了自我的觉醒.王长才的《爱与真的艰难探寻》研究了霍尔顿对真的艰难寻索,对爱的苦苦探求,并指出主人公对真与爱的追寻都带有悲剧色彩.

此外,联系到作者塞林格的犹太人身份,有的研究者探讨作者身份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之间的关系.王立宏的《塞林格犹太及半犹太特征在其小说中的折射》研究了塞林格的身份及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将尴尬的生存身份反映在了其作品中.朱新颜的《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犹太性》认为作品反映出了流浪、拯救、边缘等犹太文学母题.

此外研究方法也突破单一的社会历史研究,研究理论、研究角度更加多元.学者们利用现代文学理论,分析作品,扩展了研究视野.用精神心理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罗世平的《精神病症情结透视》;新历史主义评论作品,如刘萍的《反叛的悖论——新历史主义文学功能论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从后现代文学理论的视角切入,有张群的《从塞林格、贝娄等作家的小说看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演变》;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的运用,如唐姿的《话语权利的规范与主体行为的叛逆——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镜像期幻灭》;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阐释了塞林格的文化立场,如袁小明的《文化场域中的“占位”与“雅趣”生产研究——以塞林格及其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等.

由此可以看出,对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理论不同,方法多样,成果丰硕.但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品主人公霍尔顿的形象阐释、叙事与语言特色、异化与成长主题等几个方面,而对作品的孤独主题关注较少.

对作品的研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在研究《麦田里的守望者》时,很多研究者以中文译本为研究基础,没有读过原著,又对美国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导致理解不全面.二是许多研究者主观臆测,超越文本,断章取义,以推测而不是以文本为基础,缺乏整体的判断.三是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流于表面,不深入,不持续,多为单篇论文,依靠经验得出结论.

所以我们在研究塞林格及《麦田里的守望者》时,要对美国20世纪40、50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有全面的把握,避免文化误读;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文本细读,不能超越文本,主观臆测;并且要用多元现代的文化理论,对作品进行深入、持续、多角度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孤独主题,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

塞林格的作品以短、中篇居多,大多数主要写美国中产阶级出身的青少年,反映他们的痛苦和孤独.他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客观地描述人物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他的作品一般使用第一人称和内心独白来叙述,语言诙谐风趣,伤感中透露出幽默,讥讽中流露出同情.其中许多作品表现出禅宗和东方哲学对他的影响.小说一出版,就受到美国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的校园都掀起了模仿霍尔顿的风潮——他们模仿霍尔顿的语言动作,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的鸭舌帽.甚至在60年代初,一跟美国学生谈到美国文学,学者们马上就会谈到《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始终都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孤独.塞林格通过霍尔顿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受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个人身份、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孤独主题是塞林格整个创作的重心.《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作品的孤独主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霍尔顿内心的孤独迷茫与引导者的缺位、感情的孤独无着与慰藉者的缺位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为烘托作品的孤独主题,作者采用了限制性视角、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纵横象征系统等复杂、高超的艺术手法.塞林格并不仅仅将孤独这一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暴露出来,他也在思考造成孤独的根源及摆脱孤独的途径.《麦田里的守望者》揭示出在单维度物质文明发展的异化社会中,整体对个体的消解、人对自我本质的违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是造成孤独的根源,爱的给予则是摆脱孤独的途径.塞林格尤其擅长通过青少年的视角观察社会,揭示他们痛彻心髓的孤独.其作品中的孤独主题引起人们的思考,体现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麦田里的守望者》十分深刻地揭示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及当时的社会异化对心灵的戕害,同时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出版距今已有60余年,其影响历久不衰.小说在美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也日渐巩固,越来越受到文学史家的关注.

四、结语

鉴于对作品的孤独主题研究关注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作品的孤独主题,能够拓展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视野,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作品中孤独主题的呈现方式、强化孤独主题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塞林格对孤独的根源和解决途径的思考.有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主流文化与亚主流文化夹缝中艰难生存的青少年的孤独痛楚,并进一步思索人的精神困境、人的本质与人生的价值意义.我国现在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状况存在相似之处,全面了解孤独的成因及解决途径,对我国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milton,Ian.In Search of J.D.Salinger[M].New York:Random House,1988.

[2]施咸荣译,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1988.

[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5]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孔秋梅.忧患意识:探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J].外语研究,2006,(5).

[7]李敏.霍尔顿的文化意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7,(10).

[8]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研究述评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述评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