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冬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今天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只有时令标记的意义,并且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人们已很少有对隆冬的深刻体验了,寒冬不能构成致命威胁,冬至自然也就难以引起常人的注意.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冬至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不仅将其视为时气变化的坐标,将冬至所在的月份奉为“天正”,而且它在古代也曾长期被视为可以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小岁”.其实,冬至在上古就是新年,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天象观测,很早就发现了冬至点,并以此作为年度时间循环的起点.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在古人观念中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节俗中的诸多年俗内容就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冬节与春节在岁首民俗方面有着明显的联系,人们常将冬至与大年对举,民间至今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俗语,可见冬至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

冬至又称“长至”.冬至这天,离开北回归线的太阳到达了最远点,由于照射角度的关系,冬至日北半球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短,因此,这天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冬至开始,太阳北归,北半球接受日照的时间越来越长,白昼也就越来越长,这就是湖北民谚所说的“冬至日头升,一天长一针”.古人从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光照与季节寒暖的变化,生发出阴与阳的观念,并以此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根源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四季气候的变换来源于阴阳的消长,阴阳始终处于相反相成的变化之中,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阴阳协调,万物和顺.在古人的观念中,人作为宇宙的一分子,自然应遵循宇宙的节律,顺应阴阳的变化发展,特别是在阴阳转化的关节点上,人们应该主动顺应和助长生气,否则,就可能遭遇时疾.正是由于季节变化容易造成人体的不适,因此人们特别注意阴阳交替的时刻,在这种时日里采取种种方式促成阴阳的顺利转化,于是这些关键时日的人事活动逐渐成为特定的岁时习俗.夏至与冬至正是一年中阴阳变化的两大时间点.夏至阳盛阴生,夏至节俗的中心是抑阳助阴;冬至与此相反,阴气盛极而衰,一阳来复,冬至节俗自然围绕着顺阳与助阳的方向展开.在以冬至为岁首的时代,冬至还是一个盛大的年节,从后述冬至节俗中,我们不难发现冬至节中的诸多年俗内容.

拜天颁历.古代阴阳家认为,天阳地阴,对天地神灵的祭祀亦顺应着不同的时气.在阳气发动的冬至,礼敬天神人鬼;在阴气始生的夏至,祭祀地祇物怪.《周礼·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从历代宫廷祭祀看,人们依照天圆地方的原则,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泽祭地,北京的天坛就是明清帝王南郊祭天、亲迎冬至的神圣处所.帝王号称上天之子,他们作为上天的人间代表,依照天的意志管理人事,因此与天神的沟通是帝王的重大政务之一.冬至时节的祭天活动就是一种特定的天人沟通仪式,历代帝王均将冬至视为盛大的朝仪活动日,冬至节仪被称为“国之大典”,在冬至这天到南郊祭天,朝会群臣与各国使节,共贺佳节.冬至时节,北斗星柄初昏时北指子位,即《尚书》所说:“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在以北极星为时空坐标的古代,冬至是推算历年的重要天文点.因此,不仅历法的编订一定要考虑到冬至点,而且历法的颁布也大都在冬至日.元朝,“太史院以冬至日进历”,此后市面上才有新历流行.这种习俗播及周边国家,朝鲜在冬至日不仅颁发历书于百官,而且有“冬至之历,吏献于官”的俗习.此种馈送历书的风俗还扩展到“乡曲亲知,墓村田庄”,颇似我们今天年终互送挂历的风气.

祭祖贺冬.冬至月在古代曾在较长时期内作为岁末之月或岁首之月,殷代年终大祭“清祀”即在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清祀是以祭祀祖妣为主、兼祀百神的祭礼,类似于周人十月的年终祭礼“大蜡”,汉代改用夏历后将大蜡礼移至冬至后立春前的十二月,但具体时间无论是在孟冬、仲冬还是季冬,年终祭礼的祭祖典礼都是围绕着冬至这一时间点形成的.在阴阳交战、寒风凛冽的时日,人们为了顺利度过新旧交接的时间关口,需要有集体的信心与凝聚的核心,因此他们求助于与自己关系至为密切的祖灵,在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中返本归宗,对族群关系进行了再确认.这种年终祭祖习俗历代传承,东汉时人们在冬至节前数日就清洁斋戒,冬至之日,以黍米与羊羔祭祀玄冥六神(北方水神)与祖宗;宋人在冬至“祭享宗禋,加于常节”.明清以后,南北民间依然以冬至为祭祖日,“清明扫墓,冬至祭祖”成为通行的民间俗语,清代北京的旗人在冬至祭“祖宗杆子”,祭后亲朋围坐,分吃祭过祖宗的“白肉”.南方的福建在冬至节这天,以一种米粉做的团子祭祖,有的还在门口挂两个米团.传说它源自一个孝子的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人在山中迷了路,碰上一只母猿,并和她住在一起,母猿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就带着儿子回家了.这个儿子后来做了大官,他想让妈妈回来和自己一道生活,就让家人到山里去,在通往他家的大树上都挂上米粉团,当然,家门口挂得更多.又老又饿的母猿追随着米团来到家门口,这时儿子出来迎候她,并留下她一起生活.为了纪念这个孝顺的儿子,从此有了冬至节挂米团的风俗.这个人与动物的婚姻故事,未免荒诞,但却生动地体现了人们在冬至时节对祖先的感恩情意.

祭祖活动常常与新年连在一起,从北半球回归年角度看,冬至才是真正的新年,历史上,人们在较长时期内以冬至为新年(周朝以冬至所在的斗建子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白族历法以十一月为岁首,认为“冬大年小”,其冬至节十分隆重,杀猪宰羊,邀集亲朋好友,接出嫁姑娘来家过节),因此冬至节在古代及现今一些民族地区仍然是年节,民间的“贺冬”实质上就是“贺年”,现今民间冬至节中诸多习俗正是传承自古代年俗.

古代,南北方居民都很看重冬至.中古时期年节、寒食、冬至并称三大节,冬至被视为“亚岁”.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出了“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宋人最重冬至,冬至在民间生活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谚.事实上,宋人将冬至作为年节来过,孟元老在《梦华录》中追忆(今开封)节令生活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祖先,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人们在冬至节互相馈赠节物,在冬至前一夜要守冬,如年节守岁,因此将冬至前夜称为“冬除”或“除夜”.宋金盈之《醉翁谈录》有“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说法.冬至很早就有了祈寿添岁的民俗.在原始的民俗观念中,人与自然同禀一气,在一阳复始的时节,人们只要能与自然同步相应,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老人是家庭的尊长,在小孩添岁的同时,尤其要为老人延寿.为老人祈寿的民俗之一是,妇女给家里的长辈奉献新作的鞋袜,古代称之为“履长至”.此俗兴起于阴阳观念浓厚的汉代,五代的《中华古今注》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曾作《冬至献袜履颂》文,北魏崔浩在《司仪》中说:近古妇女常以冬至日进履袜给公婆;北朝人不穿履,当进靴.无论靴履,都有“践长”的象征意义.靴上的文辞,正体现着其“祈永年,除凶殃”的巫术动机,这种文辞有“履端践长,阳从下迁,利见大人,向兹永年”等.在一阳新生、白昼渐长的时节,年轻后辈及时给老人奉上新鞋新袜,其显见的作用是帮助老人过冬,但背后更有深刻的民俗礼仪意义,通过这样的献履仪式,使他们在新岁之始,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唐代洛阳人冬至戴“一阳巾”,明冬至宫服绘绵羊图(以羊代阳)等,都与新鞋新袜一样是冬至应节的服饰.我们今天在春节拜年时还要换上一套新衣服,以新的打扮迎接新年,虽然我们已不太注意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但仍传承着这一岁时生活的习惯.

庆贺冬至的食品与冬至服饰一样,也有着顺阳助长的象征意义.最典型的冬至节令食品是馄饨,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现今四时皆吃的馄饨在过去是冬至的专门食品.古人认为冬至时节阳气虽生,但阴阳包裹,阳内阴外,正与夏至相反,夏至食粽是为了剥阳释阴,冬至食馄饨却为了破阴释阳.馄饨形如鸡卵,颇似阴阳未分时的一团混沌,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人们食用馄饨,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以助阳气生长.乾隆《河南府志》岁时民俗条记“冬至,祀先祖,食馄饨,取阴阳胚胎,包孕浑涵”.民间还因馄饨谐音混沌,意即糊涂不开窍,于是说吃掉馄饨“可益聪明”.在以米食为主的南方,冬至日吃米面制成的圆形食品,称为“团子”或“汤圆”.人们在冬至日凌晨用它献祖祭祖,然后阖家团聚共食,称为“添岁”,犹如今北方春节吃饺子.南朝时荆楚地区冬至吃赤豆粥,这是一种有特殊攘疫功用的节令食品.根据冬腊节俗的内在关联,后世的腊八粥很可能即由冬至的赤豆粥演化而来.

贺冬犹如贺年,冬至前夕,亲友之间相互馈送节令食品.宋人是“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往费心机”,人们为冬节应酬颇费思量,但这些节物往往转来转去,又转回自家门下.虽然节物转回不免令人尴尬(宋人的这种遭遇,在今天也不时出现),但节物在馈送传递中已实现了亲友之间的“互惠”原则,完成了它强化亲族联系的职能.清代吴地,冬至节前,人们“提筐担盒”往来于道路,在当地称这些冬至食品为“冬至盘”.人冬至日,亲戚间互相拜贺,特别要拜贺尊长,称为“贺冬”或“拜冬”.唐人杜牧以诗的语言记述了他在冬至日接受小侄拜贺的亲情:“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冬至祝拜的习俗在南宋更为热闹,临安(杭州)最重一阳贺冬,五鼓时分,华丽的贺冬车马已奔涌于九街之上.清朝吴地还传袭着这一清晨拜冬的习俗,吴歌云:“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趋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看来冬至在吴地民众生活中有着特别的位置,似乎那里还保留着周朝冬至月为岁首的古俗.

观兆测年.冬至是时气的起点,二十四节气始于冬至,所以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是冬至,如立春在冬至后的第四十五天,民谣就有:“冬至离春四十五”;人们推算清明在冬至后一百零六日,因此说“冬至百六是清明”.冬至作为新岁之首,自然容易被人作为预知未来人事、年成的特殊时间,一如后世的元旦.越是在不能把握自己未来命运的时代,人们越是想预知未来的情况.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尤其关注未来天象气候的变化.冬至日,人们有许多观测天象、预测年成的俗信.有据日影预测.冬至立表测日影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民国时河北雄县人仍传承着这一方法:在冬至日树起八尺的表木,以测验来岁水旱,大抵以表木长度的中分点为基准,日影中正则丰,不及则旱,过则水.这与汉代“晷进则水,晷退则旱”,中晷则“岁美”的判断标准完全一致.这种中长期的年成预报,应该说有它的经验根据.有据日出日落时的云气变化预测.汉代《易纬通卦验》日:“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青者饥,赤者旱,黑者水,白者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此其征也.”还有据冬至天气晴雨判断年节天气好坏,浙江民谚有:“晴冬至烂年边,邋遢冬至晴过年.”

民间的数九游戏,也是从冬至开始数起.冬至是接受阳光最少的一天,但它还不是最冷的日子,由于地面热量发散的时间效应,冬至之后才迎来酷寒,民间数九习俗即从冬至开始,俗谚有:“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进九”意味着严寒的到来,有民谚为证:“冬至前后,冻破石头.”冬寒对于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来说的确是个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将从冬至开始的“数九九”的游戏作为冬令时间的习惯表达,虽然立冬是进入冬季的时气点,但人们从身体感受出发,将冬至作为冬天到来的真正标志.

数九九的游戏包括九九歌诀与九九消寒图两种.从宋元开始,九九歌诀就流传于南北各地,最早见诸记载的大约是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收录的那首:“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种九九歌,在近千年的传承中,虽有着历史与地域的变异,但其记述冬春交接时间的方式没有变化,我们从最近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中可得到明证:“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它描述的是劳动人民冬日里的时节感受及户外生活;消寒图则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着由冬向春的时间过程,主要为闺阁女子、文人雅士所习用.染梅与填字是描画消寒图的两种流行方式.染梅是逐次涂染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这种梅花消寒图最早见于元人杨允孚的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成杏花,即暖回矣.”胭脂红是美人的消寒图,而一般人大都是用墨色涂染梅花花瓣,从冬至日起,九九八十一瓣涂满后,人间已然又是春草绿,故近人常在消寒图旁题联曰:“试看图中梅黑黑,自是门外草青青.”还有与染梅类似的涂圈,是将八十一圈按九行排列,每行九个圈,从冬至日起每天涂一圈,涂抹的位置视天气状况而定,阴天涂圈上半部,晴天涂下半部,刮风涂左半部,下雨涂右半部,下雪就涂在中间,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消寒图称得上是天气变化的统计图.填字是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描,这九个笔画中空的字,大多组成一个独立的文句,一般是诗句,从冬至日起,每天依笔顺描画一笔,九天成一字,九九则文句成.清朝宫廷内曾有帝王御制《九九消寒图》,这种消寒图就是填字图,其九字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文字典雅而寓意深远.

无论是九九歌诀还是九九消寒图,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计算冬时的游戏,但其初兴的动机未尝没有巫术的意义:它们均以九为时间单位,从传统的阴阳术数观念看,九是阳数,九字的叠加意味着阳气的增长.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自冬至起,阳气滋长,《史记·律书》云:“日冬至,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在阳气上升的时节,人们念叨九九歌诀,特别是涂染傲寒的梅花与书写象征春意的垂柳,这原本是一种招引春天的巫术仪式,用感应或模拟巫术的手段,促使春天顺利降临.随着人们知识的进步,生存能力的提高,神秘信仰淡化,原始的巫术仪式早已蜕变为游戏娱乐了.

(选自《文史知识》)

冬至论文范文结:

关于冬至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冬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