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类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分析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该文是关于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分析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000)

摘 要: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深刻承受着心理因素的内在作用.政治认同危机在心理影响中的知、情、意和信念、信仰、行为方面有待厘清其缘由,并在心理干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国内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103-02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文化的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趋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也形成了从反对到淡然,从淡然到赞同等不同层次.从反对到淡然这一层次可视为政治认同的危机阶段,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是指大学生在政治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政治的信念、信仰、行为上对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坚持的指导理论和实施的治理制度的认同中所出现的偏差甚至背离的心理、心境或态度.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其政治认同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人格阶段分析

大学生这个群体主要处于成年早期心理发展期,这一时期个体发展从成长到成熟,智力达到全盛,并思考恋爱结婚.其主要的发展课题是建立亲密感,并着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一心理发展时期的部分大学生对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坚持的指导理论和实施的治理制度的认同容易表现出冷漠、不关心、没兴趣.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完全由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到辩证逻辑思维,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片面观念,他们更注重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关的理论而对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和意义思考不充分.

这一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重要时期,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和适应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1].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部分未完成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容易迷失自己的角色,便会对自己、自己承担的角色和对社会乃至国家的认识感到茫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影响机制分析

政治认同心理形成机制是在对政治认知的基础上,把带有自主性的价值判断内化为政治意识、信念并作用于实践的过程.新媒体时代中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淡化和缺失,受宗教等社会环境影响严重,对政治问题认识或不全面或偏激或有西化趋势,参与政治的热情不高,没有执着的政治信仰和追求等问题[2].在网络信息影响下,大学生心理认知模式、情感敏感程度、意志持续水平、信念内化力度、信仰坚持差异和行为控制方式对政治认同中的这些问题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在心理认知模式上的偏差

认知模式是主体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编辑信息等方面有自己独特方式的一种认知形式.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对自己有利的便认同,那些没有意识到对自己有利的便不感兴趣、冷漠甚至反感,在政治认同方面亦是如此.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专业课与政治课在大学生的认识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学们存在“趋- 避”冲突.学好专业课在就业创业中意义很重要,对个人的发展意义深远;对政治课的意义同学们普遍不了解,对国家政治认同的意义在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由此可知,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深刻影响着其政治认同.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在情感敏感程度上的波动

大学生处在建立亲密感、避免失落感的心理发展时期,网络使情感表达有更多的空间,从中可见其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多样性.在失恋、失业和失学过程中其情绪波动较大,表现在个人的情绪、心境和态度变化上,无心于学习,严重的会对自己、他人、社会乃至国家的认识出现刻板印象.在网络信息中,大学生对危害国家的外事颇感兴趣,也有很浓厚的情感注入,甚至会采取行动去响应.然而,一旦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与自己内心期待的行动不吻合,便会出现情绪化的认知偏差.这里,同学们的内心情感没有得到他们所认为的合理表达,敏感的内心体验便会带来政治认同上的偏差.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在意志持续水平上的定力

意志是人类高层次的动机.网络时代大学生更多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便会产生自我实现这一动机,追求这一动机会伴随着认同这一追求的态度.为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在有目标的意志行动中不断奋斗,便是对我国政治的认同.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便是人的意志品质[3].缺乏意志品质,意志力就薄弱,甚至出现意志减退.社会中存在的“啃老族”和“月光族”等类似的情况便是意志减退的表现.而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失去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接近网络或于己有利的信息,回避着学习或认为对己不利的信息,这就出现了对政治认同漠视之偏差.当然,在实现自我意志的行动中不乏挫折,外部挫折在意志不强的大学生中也左右着其政治认同的建构.

(四)大学生政治认同在信念内化力度上的差异

信念内化是指把对认识到的某事物折射出的事理坚信不疑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在意识中加工升华到潜意识中去的过程.在潜意识中对政治的认同是极高的认同层次.逆反心理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影响因素.太过显性的政治认同引导教育容易过犹不及,形成逆反政治认同心理.这与国外隐性的政治认同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网络信息中的资源折射出的事理对大学生信念内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政治认同程度上存在差异.正确的事理可促成大学生正确的信念产生并形成政治认同高层次,错误的事理带来大学生错误的信念并形成政治认同危机.

(五)大学生政治认同在信仰坚持差异上的不同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于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他一切意志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大学生对信仰的坚持差异对政治认同构建有着不同的作用,坚持马列主义信仰对我国的政治认同理解便会更深刻;坚持宗教信仰对我国政治认同可能存在不同意见;无信仰者对政治认同有着浅层次的理解.有研究表明,有个别当代大学生在这个网络信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缺失信仰.信仰的缺失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政治认同构建方面存在着塑造之困难.那些缺失信仰的同学更多地关注着自身的生活状况、自身的人生发展,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关注力不强.

(六)大学生政治认同在行为控制方式上的差别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主要从事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科学实验,同时学习处理人生发展关系的相关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塑造着一个人,决定着这个人的认识和觉知,当然也深刻影响着政治认同的构建.不少大学生缺少相关实践或深度不够,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认识不充分,对政治不敏感,对个人的发展产生茫然感.行为产生于人与人、人与事之中,每一人、每一事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都有“蝴蝶效应”般的影响.正确作为,这对现实中的现象有意义;对理论中的对象有认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干预机制分析

政治认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上受到外界或自身的负面作用从而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政治认同度降低,并接受心理咨询或政治教育帮助及自身学习来重塑政治认同感之过程.

在心理咨询和政治课教育帮助情况下,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采用认知疗法,明确其核心信念、中间信念,帮助其调控自动思维,促使其认识合理化.在通识课上,通过正确的案例分析,折射换位思考观点,感染同学们,帮助其去自我中心化,塑造主客辩证分析事物的思维.针对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的情绪性波动,及时稳定情绪.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去除其不合理的信念,帮助建立合理信念,稳定情绪,恢复理性.健全法制,合理规范网络中易引起群体不良心理反应的信息资源,减少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的情绪性心理反应.设置合理的政治认同情绪表达窗口,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社会事务的管理之中.

培养大学生政治意志品质,促使其自发承担社会责任,扮演好社会角色.采用角色扮演,模拟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民法庭等形式进行政治认同隐性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政治主题讲座、素质拓展训练和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意志力.把握信念内化内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优化通识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丰富的事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同学们对该事例的看法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事理信念,帮助其内化正确的政治事理,深化其政治认同构建.采用潜意识的暗示、引导和构建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信仰,以信仰促进政治认同建构.学校开设特色的文学艺术选修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以及美学,为处于大学时代的同学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此外,养成理性成熟的政治心态、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尤为重要[4].同时,大学生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发展.实现人生发展不仅要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还要创造别人实现其人生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四、小结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受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信仰和行为综合作用影响.大学生在其适时心理发展期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认知模式,稳定情绪体验,塑造坚定的意志品质,内化合理的事理信念,树立崇高的信仰,再充分作为,能减少政治认同危机存在的概率.本文主要从心理方面分析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因素和干预机制.在哲学、法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方面探讨大学生政治认同构建还有很大可作为之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雷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杨超.网络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责任编辑:姚丽)

收稿日期:2016-04-25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导向的研究”(JGYB201446)

作者简介:魏兴格(1990-),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张景萍(1978-),女,四川平武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王勤(1991-),女,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通讯作者]杨静(1972-),女,重庆人,教授,从事政治伦理与党的建设研究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结:

适合大学生政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学生政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