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我的素质教育观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教育观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我的素质教育观

文/ 张廷波

我国提出、倡导、探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在实践、认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这一大背景下,“素质”“素质教育”在相当广的范围内(不仅教育界)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表述也不一致.笔者认为对其内涵外延的深入研究、科学表述仍显不够,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不相适应.

关于素质的概念

二十多年前,素质教育刚刚提出时,人们曾对素质这个概念质疑、争论,主要原因在于原有的素质定义是指心理学上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比较稳定,似乎不能通过教育而改变,因而提素质教育是不科学的.现在素质教育中提到的素质这个概念怎样界定,它的内涵和外延是怎样的,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论证.

关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的定义,笔者认为:

所谓素质,是指人的内在品质与内化品质的统一.所谓人的内在品质,是指每个人原有的、先天遗传的品质,或平常所说的天赋.所谓内化品质,是指每个人在其内在品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家庭影响或教育,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各种教育活动)影响所转化为自身比较稳定的品质.

可见,常说的人的素质,无论高或低,强或弱,全面或比较单一,综合素质怎样,都是指他的内在品质与内化品质的统一或总和.任何人的素质都是内在品质与内化品质的统一,只是具体到每个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种种原因,其内在品质与内化品质的强弱、结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内在品质与内化品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内在品质具有深厚的基础,多元的发展潜能.因此并因现代社会的发展条件,内化品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元多维的发展方向,极其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所有这些内化品质既可能是正面的,积极健康的,有益于社会和自己的,也可能是反面的,有害于社会有害于自己的;也有可能内化品质是正值(即对原有优秀品质较好的开启、开发、丰富、提高等),也有可能是负值或零值(即对原有优秀品质抑制、扼杀、磨灭等).这或许正是后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受各种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的意义所在,是个十分复杂的生命过程.

这个定义比较简明,但内涵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周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

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符合于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提高的客观规律的教育活动,是把人的原有的优秀品质科学地开启、开发、丰富、提高并使之内化的过程.可见,素质教育是极高的、最为理想状态的教育,需要的条件很多、很高,现实中极难达到,人们所做的只能无限接近这一理想状态.

这个定义,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必须围绕人的健康成长或发展提高进行.其中包括人的身体品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品质、知识能力品质、个性特长品质等诸多方面品质的健康成长或发展提高.健康成长这一词语内涵极其丰富,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和特长、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都是它的应有含义.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凡是背离这一根本目标的教育都不能称之为素质教育.这里之所以使用健康成长和发展提高两个词,一是这样内涵更加丰富全面,二是健康成长较适合于青少年的提法,发展提高则较适合于成年人的提法,两者合用涵盖了所有的人及其所有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因为素质、素质教育已由起初主要指青少年,进而延伸至所有的人及其几乎所有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

第二,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提高有着客观的规律.无论整个人类本身,还是自人类诞生以来所有的个人成长发育、发展提高都有自身规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年龄特点,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提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或叫特殊性.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提高的客观规律,既包括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共同规律,也包括每个个体的发展进步的规律.其次,人的成长、成材、成功的机遇高度,最关键是青少年时期打下的基础;青少年各方面的基础如何,决定着将来的发展、成功的峰值.每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虽然教学教育风格可能不同,但必然努力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最大限度地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而每个杰出人才的成功也必然得遇适合他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虽然各类人才成才成功的具体条件各有不同.

另外,无论就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所能提供、所能培育的人才的标准、规格、层次绝不是唯一的,必然是多元、多维、多层次的,正所谓天生其人必有材,天生其材必有用,这是合乎社会客观实际,合乎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的.

第三,只有符合于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提高的客观规律的教育活动,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反之则不是,甚至是摧残人们优秀品质,激活或助长不良品质的教育.可见,真正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十分艰巨复杂而又光荣神圣的教育活动.因此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探讨、研究、总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是一种理想状态,真正做到不容易,只能无限接近这一理想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推行素质教育没有必要,没有意义.恰恰相反,推行、实施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大有意义,大有作为.因为要求高,所需条件多且高,推行实施难,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客观规律,不断明确方向,明确目标,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干扰,坚持不懈努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迈向目标.实践已经证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对其客观规律研究越来越深入,认识越来越深刻,方向越来越明确,成效越来越显著,遭遇的制约因素看的也越来越清楚,由此采取的方针措施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务实有效.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很低,再加上新时期、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问题积累很多,多重矛盾叠加,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也愈发显示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不可抗拒性.

第四,素质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活动.其中从大的方面讲至少包括家庭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社会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等等.学校教育活动不仅包括课内教育活动,也包括课外教育活动.关键是这些教育活动要力求做到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严活适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第五,素质教育是把人的原有的优秀品质科学的开启、开发、丰富、提高,并使之内化的过程.这句话是对“素质教育”定义中上一句的补充和展开说明.如果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含义,以及以上的论述,这一句话较好理解.每个人的内在品质都有优秀的,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至于每个方面的多少、强弱、构成结构均有差异.所谓素质教育,就是科学的开启、开发、丰富、提高其好的方面(优秀品质),并使之内化——即固化成自身的品质.做到了这一点,相应的必然使其不好的品质得到抑制,甚或消失.这就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反之,就会形成远离素质教育的各种状态和后果.

总之,健康成长和发展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教学规律是素质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里讲的“符合”就是研究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所说的教育活动就是科学的开启、开发、丰富、提高人们优秀品质并使之内化的过程.

从以上所述可知,关于素质及其素质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探讨和研究,实际上涉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能否科学准确的理解这两个概念,关系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全局.由于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面深入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同时又由于素质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期待,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许多制约因素、种种困难和障碍会逐步得到减弱、克服甚或消除.当然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并努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努力实践奋斗的过程,需要每个人和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理想.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育红实验学校)

教育观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教育观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育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我的教育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