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类有关论文范例 跟善学和巧导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历史课堂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历史课堂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善学和巧导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自学·议论·引导”是南通市启秀中学李庾南老师在1978年原创的中学数学教学法,在改变课堂生态和提升学生学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历史课堂嫁接“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法,在鼓励学生高效自学、真实议论和教师适切的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索,收到良好的效果,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学会自学;真实讨论;适切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50-03

【作者简介】杨志冲,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李庾南老师是南通市启秀中学走出去的著名教育家,她研究的“自学·议论·引导”数学教学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日臻成熟.受李老师的指导,笔者尝试在历史课堂“嫁接”这一方法,通过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课堂议论的真实性和教师灵活的适切引导等方面的实践,课堂生态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提升的效果有了较大的改善.

一、教会方法,提高“自学”的有效性

教育家周培源认为,自学很重要,自学历来就是许多著名科学家以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成才的重要途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这样界定“自学”的: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李庾南老师将“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认为自学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自学.

经过长期的实践,李老师认为课堂自学是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独立地开展学习的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倾听”“操作”“笔记”等方式完成自学,继而参与小组、班级讨论.自学的关键是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孟子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说明一个人欲求深造,就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弄清道理,这样才能懂得透,记得牢,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

历史课堂中让学生有效地开展自学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学力.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老问题是教学内容多且繁琐.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安排,初中阶段学习通史,六本教科书;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史,必修三本,选修六本.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每个年级每周两课时的安排完成教学任务都比较紧张,更不用说开展深度教学.而开展自学,初中学生可以自行掌握故事性强的历史过程和教科书中补充的阅读材料;高中学生则可以进行前后知识的整理,并自我进行一些因果分析.这样,学生通过常态性的自学,初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升了学力,也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其次是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会自学的学生,学习的效率高,反之,在没有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状态下的自学,是一种放羊式的低效自学.例如看课本,容易出现前前后后乱翻,看书本中插画的时间多于阅读文字的时间;通过网络阅读历史材料时,进入非历史网站的概率特别高;等等.

如何教会学生自学?有三个基本方法:一是提高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没有目标要求,没有方法指点,自学必然是流于形式.学习的动力来自自身的积极性,学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调动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是真实学习的前提.二是提倡确定学习的范围和设置思考题的“任务式自学”.任务式自学是指自学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从达成本节课教学时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的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历史课堂自学的基本方法着手,在起始年级尤为重要.学成展示是自学有效性的及时检测,展示的对象和内容选择要精心考虑,有一定的样本价值.当然,课堂展示也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及时评价.自学能力经过自学活动的实践检验和锤炼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自学加以总结,使其不断提升自学能力.

李庾南老师认为,教师运用点拨、解惑、提示等方法,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生成课题,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或者是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模仿.通过及时的引导使学生自学有内驱力、有内容、有方法,使议论有、有深度、有见地,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二、精准设问,追求“议论”的真实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讨论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实践中,许多有识之士对课堂存在着的假议论、假热闹现象深表忧虑.这些现象究其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议论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对于议论的效用、设问的控制和学科特性的理解等方面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首先是议论的方式和目的.课堂议论有两种主要方式,小组讨论和全班议论.前后座位四个人在召集人的组织下进行的议论是小组讨论,全班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的议论是班级讨论,这两种讨论方式根据教学的进展灵活变化.李庾南老师认为班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通过全班共学,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再次整合.讨论的环节,就是在教师引领下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第一,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在相互的讨论中,学生还可以学会如何有效地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第三,讨论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相互合作与相互妥协中达成共识的能力.小组讨论因为范围小,学生参与程度高,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感强,特别是当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时,学生会积极地思考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当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近距离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得反馈变得更加及时和高效.

其次是设问的精准控制.设问是议论的“起跑器”,课堂设问的失真主要是问题过大、过难、过简和过虚等引起的,缺乏精准性.同样一个问题,设计得好,应者如潮;反之,则应者寥寥.如何做到课堂提问的精准适度,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考虑提问的目的,是重点知识的强化讲解,还是检查学习的效果,或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不同的目的,在提问的语气和要求上是不一样的.二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准,控制提问的难易度.设问的切入点要小,设问要有延续性,前后有梯度.三是提问以后要给学生考虑的时间,讨论的机会,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

再次是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课堂讨论的议题分专业的史学知识(“专业类”)和普通的联系生活实际(“普通类”)两种类型.“专业类”讨论的内容直接与书本知识有关,包括历史知识学习、古董收藏、名人评价等,横向和纵向的知识联系比较多,价值观的教育比较突出.例如历史课“苏联解体”知识点研究,课程标准的知识点是几个领导人的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作为课堂讨论的议题,这些知识可能并不重要,相反,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研究更有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拓展知识的宽度:在苏联成立时有六个共和国,是第一类型,现在是北约东扩的焦点;波罗的海三小国是第二类型,它们加入时间短,方式特殊,所以独立的意愿最坚决,与西方国家走得最近;南部的几个国家又是一种类型,与我国联系密切,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普通类”是指满足现实生活需求的议题,例如对于影视作品欣赏的讨论.电视剧《芈月传》,描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作品中了解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同样,电影《老炮儿》上映以来,对于“老炮儿”概念的理解千差万别,这里有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代沟,关键是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方式以及影片传递的生活态度.

三、关注生成,重视“引导”的适切性

难于理解的概念、学习中产生的疑惑、讨论中存在的争议等都是课堂生成性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引导是点睛之笔,一是必要,二应适切.

历史课堂教师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是改变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法的需要.历史课堂“满堂灌”的教法较其他学科更“盛”一些,原因是历史知识结论性的东西比较多,直接讲授比较简单.加上中学历史教学课时非常少,历史课堂赶进度现象比较普遍,所以教法的研究比较滞后.其次,是解决“虚假繁荣”等“伪”课改现象的需要.新课改推行以后人们理解上有误区,认为热热闹闹就是好的课堂,结果课堂追求表面的繁荣,带来教学达成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现在的历史课堂客观上存在下列问题:一是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上课必用PPT,历史课堂上的视频、图片冲击力过于“强悍”;二是滥用历史材料,虽说历史课堂材料教学是历史的学科特点,但是材料的多少、难易程度要根据学情决定,过多的材料运用会加大学习的难度.再次,是历史课吸引学生关注的需要.一般的观点认为,历史课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学生.此话不假,但这只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方面,历史学科的材料理解、概念掌握等占比很高,也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很多知识还要学生灵活运用,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历史课堂教师的引导应该适切.何为“适切”?指恰到好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宏教授界定了两层含义.第一层诠释:有话可说且能根据听众需求临场发挥,以少胜多,似少实多.在有些场合,该长的还是要长,只要做到适时适度、干净利落、没有废话、精彩独特,时间再长,听众仍然会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这正是“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第二层诠释,即该长则长,能短必短,无论长短,都要掌握好“度”,关键是听众的“心理时间”长短.

适切的表现之一是相机意识.李庾南老师非常重视引导的时机选择,强调“相机引导”,对于通过自主学习不能掌握的,通过相互讨论没有结果的内容,必须由教师的教授解决.就历史学科而言,教师对于理解上有难度的知识,课堂小组讨论无法有效解决的内容,必须及时进行导学.教师引导时要把握课堂教学的主线,采用简约的、深入浅出的办法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及时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另外,关于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课堂气氛的培养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主要靠教师的相机引导.引导不是难事,方法也比较多,例如课堂导入、亮点设计等等,难的是“勤”字,即贯穿课堂始终的积极引导.

适切的表现之二是教与学的深度控制.学生素质提升需要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通过广泛阅读将相关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来寻求意义理解的过程.普遍的观点认为,深度学习是基于原有知识能力,以学习者主动参与为前提,重视知识结构建立的学习过程,以知识迁移和认知策略迁移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深度的控制问题.由于引导是基于课堂的生成决定的,所以应强化历史课堂对于生成的两个关键点,即预设和捕捉.生成性资源可以以预设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有意识地放大这些课堂的生长点,增加教学的活力.这样,可以将学生导入研究的新领域,拓展学习的深度,达成历史学习的“博见”.

【参考文献】

[1]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萧以何.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J].苏州大学学报,1983(03).

[3]孟祥菊,夏冰.课堂小组讨论与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06).

[4]周宏.有话则短,无话则长[J].中文自修,2004(11).

[5]李宝军.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J].学周刊,2013(19).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结:

关于历史课堂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历史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历史论文怎么写

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3、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4、历史杂志

5、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