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巴士底狱的历史回声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历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历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巴士底狱的历史回声

张兴慧

记不清是哪位翻译家说过一句话.其大意是如果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本质上讲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是不能被翻译的.

巴士底广场法语是Place-delaBastille,但许多人却将其译成了“巴士底狱广场”.这个赫然吓人的“狱”字从何而来?显然是受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因为在历史课本中讲法国革命时,其中的重点段落就是描述“英勇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故事.一位逛完巴士底广场的朋友说:“一提巴士底,我想到的就只有法国大革命和巴士底狱,没别的.”由此可见课本知识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但在他说这话时,无意中又暴露了另一个“翻译文化冲击”.那就是,在法国革命中塞进了一个“大”字.法语或英语文献大都会把这场革命称为RévolutionFrançaise或TheFrenchRevolution,并没有“大”字嵌入其中.

为什么西方语言称之为法国革命的历史事件,译成中文却成了法国大革命呢?善意的解释是,译者采用的是意译法,因为法国革命确实是规模大影响也大.但我觉得,以下两点更值得关注.一是中国的精英人士们用“大”字来表达,他们对这场法国革命的羡慕和支持.明白了这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为什么要模仿法国革命.另一点则是彰显了中国文化中“好大喜大”的嗜好.而这个嗜好给当代中国和中国人带来了“大大”的伤害和灾难.比如,大鸣大放、大、大跃进、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基于这一点苦涩的认识,在本文中一律抹去法国大革命中的“大”字.

位于巴黎城区东部的巴士底是一个地名,中心部位的圆形地带原来的建筑是巴士底狱,现在被称为巴士底广场.围着广场有11条街道向四面八方辐射,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而在广场矗立着的是一根高51.5米的柱状纪念碑,被唤作“七月柱”.

但需要弄清楚的是,虽然巴黎市民攻打巴士底狱的革命行为发生在1789年7月14日,因此这根纪念柱却并不是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修建的,而是为了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共持续了27日、28日和29日3天的法国“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

法国文豪雨果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就是以描述巴黎青年在“七月革命”中的革命浪漫主义行为开篇的;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也是为纪念“七月革命”所作,但许多人却误以为这幅画描述的是1789年的法国革命.画中袒胸露乳的自由女神,右手挥舞着象征革命的红白蓝三色旗,左手紧抓着带的,引领身后的人民奋起革命.

然而,人们来这里不是为了目睹有形的历史建筑,而是为了倾听无形的历史回声——那座1789年法国革命时的标志性建筑巴士底狱,在革命爆发后的第一年就被革命人民在一片革命声中夷为平地,踪迹全无了.巴士底狱始建于1370——1383年.当初建的并不是监狱,而是保卫巴黎城的军事堡垒.当时,法国和英国之间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即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为了阻挡英国人的进攻,法国国王下令在巴黎城外修筑了这座防御堡垒.随着巴黎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展,原来位于城外的堡垒变成了市中心建筑,自然失去了护城作用.到了17世纪,法王路易十一将他变成了一座政治犯的监狱.直到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时,这座监狱的主要用途依然是政治犯.其中,最著名的政治犯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1717年,伏尔泰被投入巴士底狱的原因是他创作讽刺诗,含沙射影无情抨击了奢靡的宫廷生活,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伏尔泰利用狱中的大把时间,创作出剧本《俄狄浦斯王》.在伏尔泰出狱不久的1718年秋,该剧在巴黎上演并轰动一时.

课本知识告诉我们,攻打巴士底狱是法国革命爆发的标志.

但革命者为什么要攻打巴士底狱而不是王宫?最流行的解释是,巴士底狱象征着王权和封建制度,而摧毁了它,象征着王权垮台和封建制度的瓦解.这个说法很动人,一下子把革命者的行为崇高化和伟大化了.这显然是革命理论家事后对这一事件意义的美化.真实情况是,1789年7月12日,巴黎市民上街游行时,与维持秩序的皇家军队发生了冲突.随后谣言四起,说国王路易十六正调集军队准备镇压.而游行者手里的武器只是些棍棒、斧头和长矛之类的东西,显然难以对抗用炮武装起来的军队.怎么办?寻找武器!哪里有武器?

巴士底狱!因为巴士底狱除了是犯人的牢狱,还是存放着大量和大炮的武器库.于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喊出了当天最响亮的口号:“到巴士底狱去!”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经过一天激战,巴士底狱最终被攻克了.从这一天开始,法国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激进和充满浪漫主义的革命.无独有偶,1911年10月10日,中国革命党人偶然在武昌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抢夺武器,所以第一个攻占的目标便是楚望台军械库.那些武昌首义的革命军人,先想到抢夺保命武器是自然反应,后来的理论家们拔高美化了一下,说他们“吹响了推翻了清王朝的号角”.

绕着巴士底广场转两圈儿,没看到巴士底狱残留的任何石头砖瓦,却清晰地听到从地下涌出了阵阵呐喊声:自由、平等、博爱!这是200多年前法国革命者的呐喊,但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许许多多的人,还在为把这句呐喊变为现实而奋斗.

历史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历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历史方面论文范文。

1、历史论文怎么写

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3、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4、历史杂志

5、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