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亮丽新通辽,文化馨香沁草原类硕士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亮丽新通辽,文化馨香沁草原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辽人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文化惠民春潮涌动,文化活动风生水起,精品创作花繁叶茂,表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这是一种实力的自信,更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策划等于尹英希

本刊综合报道

编者按:

跳过安代舞?听过乌力格尔?弹奏过蒙古四胡……若是有你未曾欣赏到的,不妨到内蒙古通辽市转转.

通辽市,背靠大兴安岭,深处科尔沁草原腹地,草原、森林、沙漠、湖泊、山峰等自然资源丰富.孝庄文皇后、抗英名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在此出生,这片土地,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宛若繁星的杰出人物,一处处记录着远古文明的考古发现,让世人震惊的文化遗存,向人们讲述着通辽文化的悠久与辉煌.

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蒙古族尽管在生活领域与汉民族融合同化,但其独特民俗民风保留得十分完整,得到继承和延续.特别是扎鲁特旗北部牧区的蒙古族,在饮食、服饰、婚俗和生产方式都承袭了蒙古民族原始的习俗,使这块土地充满古老神奇的色彩.那达慕盛会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盛会,由过去的摔跤射箭三大竞技演变为集体育、文化、商贸为一体的民族聚会,每年夏季在草原举行,通辽市每年一度的“818哲里木节”就是定期那达幕的一种形式. “大青沟民俗文化旅游节” “科尔沁诗人节”等地方特色鲜明的品牌文化活动,已经成为通辽发展草原旅游业的亮丽名片.通辽还有很多文化代名词:“中国马王”之乡、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版画之乡,在科尔沁草原上结出美丽的文化之花.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几十年来,通辽以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通辽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了蒙东乃至东北的前列.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辽人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文化惠民春潮涌动,文化活动风生水起,精品创作花繁叶茂,表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这是一种实力的自信,更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科尔沁草原上的无限“风光”

科尔沁,蒙语意为“带弓箭的人们”,最初是成吉思汗护卫队的名称,后来演变成了护卫队首领,能征善战的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所属各部的部落名称,随着数百年来部落的不断游牧迁徙,也逐渐演变成了今天以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为核心的一大块辽阔地域的名称.

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地处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坡,松辽平原西端.其宽从大兴安岭到松辽平原东半部,其长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个省区交汇的狭长结合部,它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这里既有内蒙古大草原的神韵,又有东北黑土地的粗旷.清澈的泉河、翠绿的草地、湛蓝的天空,伴着遍地的牛羊和座座毡房,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科尔沁草原不仅地域辽阔,其悠久的历史、多彩的风光、丰富的物产,更是书写着蒙古族灿烂的地域文化.

雄浑壮阔的文明历史

历史上的科尔沁草原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5000多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基本原始公社氏族部落制度——早期的城邦制国家,这个古王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原夏王朝以前.从牛河梁考古遗址发现的女神头像看,她的平额、高颧骨、塌鼻梁、短下额、面部圆扁等生理特征,明显带有生活在东北亚的原始蒙古利亚游牧民族的面部特征.早在5000多年以前,辽河流域的科尔沁大地上已经孕育出了高度的人类文明.大兴安岭以北的渔猎民族,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迁徙至科尔沁草原,并在草原的南端交汇、融合,接受了华北传入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牛河梁城邦制国家.原始的氏族制度正向奴隶制王朝过渡,由西辽河养育出的人类文明已经出现,并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南北遥相呼应.由此,科尔沁草原开启了它雄浑壮阔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上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上古到春秋前期,科尔沁草原上居住的是来自蒙古高原蒙古利亚种系的部族和来自贝加尔湖、西伯利亚以及内外兴安岭之间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和狩猎民族等多个部落群体.这里出现了多个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交往、融合,到战国至秦汉时期,各氏族和部落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部落联盟,被称之为“东胡人”.战国和先秦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东胡人”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体的部落联盟国家,并创造了辉煌的“东胡文化”.继之以后的则是乌桓和鲜卑活跃在科尔沁草原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柔然、敕勒,隋唐以后有突厥、契丹、女真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13世纪以后,蒙古人彻底控制了科尔沁草原.这些民族相继在这块土地上出现,并由此内迁入驻中原.

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称帝后,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他以哈萨尔为指挥者,负责大汗营帐的警卫和警戒.由此,“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逐渐演变成哈萨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形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蒙古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尔沁、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茂明安、乌拉特及青海和硕特等部族均属科尔沁部分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嫩科尔沁部.到明嘉靖三年(1524年),哈萨尔的14世孙系为躲避战乱,率部从世袭领地南迁游牧于嫩江流域,嫩科尔沁部名称由此开始固定.明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二十,内蒙古24部49名封建领主与后金满蒙汉文武官员百余人在盛京召开大会,共推后金国主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改国号为“大清”.从此,嫩科尔沁所属4部10旗分左右两翼会盟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的哲里木山下,形成哲里木盟,又称嫩江十旗.

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都曾到东北巡幸祭祖,他们把祭祖省亲、稽查地方、了解民情与游乐狩猎结合在一起,科尔沁草原也就成了他们的必经之地.乾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四次到东北来祭祖,三次路经科尔沁草原,体现大清皇帝对科尔沁蒙古的厚爱,进一步巩固了和科尔沁蒙古的姻亲和盟好关系,使科尔沁蒙古王公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在血统上、心理上都与满洲贵族建立了牢固的依从关系.

绚丽多姿的草原风光

科尔沁草原水草丰美,是蒙古民族的天然牧场,地貌特征既有浅山丘陵、疏林草地,又有冲积平原,更有山地平台,无数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宛如玉带游动其间.每年夏季牧民从村落迁徙到小河两岸,立包为营,放养牛羊,当地牧民把这里称之为“夏营地”.水丰草茂的平川上,蒙古包接连不断,清晨与傍晚,座座蒙古包升起缕缕炊烟,放牧的牛羊,天边映红的云霞,展现了科尔沁草原的神奇韵味.

科尔沁草原的风光还呈现出四季不同的美.丹枫秋叶多姿多彩,通辽有两个自然保护区,即位于科左后旗境内的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位于扎鲁特旗境内的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大青沟是科尔沁沙地的又一特殊地貌构成的自然奇观.春花雪域绚丽圣洁,塞外的春天总是跚跚来迟,草原五月,当万物复苏,树木吐绿,草原依然是满目枯黄,然而扎鲁特境内有两大亮点,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盎然春意.科尔沁的冬天又是另一番景观,大雪来临,银装素裹,玉境琼山,成为圣洁的世界,大雪覆盖的大地,仍有牧羊人赶逐羊群放牧的场景,偶尔也能见到冬季未迁走的蒙古包.

科尔沁草原的沙地景观韵味无穷.科尔沁沙地由通辽市境内四条沙带构成,据说科尔沁沙地历史上大部分为固定沙丘,由于人为、气候和过牧等多重因素推进了沙漠化进程,特别是塔敏查干和苇莲苏沙带已成为真正大漠,大漠的韵味虽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美丽,但却令人神往,在库伦境内的塔敏查干沙漠你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沙漠景观,也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抗争——绿色锁黄龙的壮观.

科尔沁草原所在的内蒙古通辽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草原、森林、沙漠、湖泊、山峰一应俱有,独具特色.尤其是地下原始森林、地上原始草原、以及如珍珠般遍布的湖泊等原生态资源,特色鲜明,非常适宜都市消费群体“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以草原风光、森林奇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的草原文化旅游已经成为都市消费群体“回归自然、休闲草原、品味蒙古族风情”的首选之地.以大青沟国家AAA旅游区、珠日河、山地草原旅游区及孝庄园、奈曼王府、三大寺、莫力庙、金界豪、古方城等历史古迹为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示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的迷人风采.

丰盛富足的物产资源

科尔沁草原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天然牧场,被人们称为“黄牛之乡”,是重要农畜产品基地、供港活牛基地,不计其数的科尔沁牛羊在这里生存繁衍.以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微量元素丰富、蛋白质含量多著称的“科尔沁肥牛肉”现已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同时,科尔沁区也是“内蒙古粮仓”,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和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经济作物以蓖麻、玉米、向日葵、水稻、蔬菜为主.

科尔沁草原囊括了绰尔河、洮儿河、归流河、霍林河等240条大小河流和莫力庙、翰嘎利、察尔森等20多座大中型水库,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河流中生长的淡水鱼种类多、肉质好,肉鲜味美,广销各地.

科尔沁草原所在的内蒙古通辽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是林木深加工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业开发宜林基地.同时,通辽又是远近闻名的草地白鹅之乡,理想的羽绒加工基地,也是皮革工业的绝佳原料资源.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近200处,存在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其中,煤炭的储量最多,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霍林河煤矿就坐落在科尔沁草原北部.除此之外,科尔沁有装机容量达百万千瓦的通辽发电厂,那里的民众可以享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电价.

神奇的科尔沁大草原,用宽广博大的胸怀展现着它无限的风光.置身其中,让人忘掉城市的喧嚣,体验大自然最原始的宁静.

科尔沁草原上的

“文化之花

科尔沁文化经久不衰的活力源于其在基层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也源于当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的传承教育.

文等于郭冠东

浩瀚的科尔沁草原、雄伟的大兴安岭、辽阔的松辽平原和流淌不息的西拉木伦河造就了科尔沁地区富饶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科尔沁民族文化.近些年来,科尔沁民歌、安代舞、马头琴、乌力格尔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让科尔沁名扬四海.4月初,我来到通辽市,探寻科尔沁文化的独特魅力.

服饰是一个族群最具特点的文化符号,科尔沁传统民族服饰具有鲜明的特色.在通辽科尔沁民族文化服饰有限公司,我不仅看到了有着精美黑底绣花的科尔沁传统蒙古袍,还见到了款式新颖又富有民族文化元素的时装.“这些年人们收入提高了,蒙古袍和批量制作演出服的客户越来越多,我们公司在呼和浩特和通辽开了两家店,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供不应求.”总经理尼玛说.近几年他们根据美观、舒适、耐用等要求,在面料、款式、剪裁等方面进行了敏锐的革新,又推出了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民族特色时装系列.“盘绣、刺绣这些蒙古族服装服饰传统工艺是电脑和机器做不到的,必须靠手工.”尼玛说,“我最担心的是以后这些宝贵的技艺消失了,下一步要抓紧培养年轻技术工人,让他们学习掌握传统技艺.”

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科尔沁版画曾被我国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誉为“草原之花”.在通辽市奈曼旗的奈曼版画院,63岁的画家安广有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创作,墙上挂着《诺恩吉雅》《草原雄鹰》等他近年的新作.说起科尔沁版画,他滔滔不绝:“我原来在奈曼旗文化馆美术组工作,一直搞版画创作,20世纪80年代我们一大批版画家被组织去电影《狼图腾》拍摄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乌拉盖牧区体验生活,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因为优越的创作条件又焕发出了艺术的第二春,他带着我们参观了版画院里宽敞明亮的木版工作室、铜板工作室和展厅.“这几年我要趁身体好多搞些创作.”安广有一边说,一边在画架上的版画底稿上又添了几笔.

来到奈曼旗义隆永镇西地村,宽阔的文化广场旁边党员活动室里传来阵阵丝竹之声,原来是村里的小剧团正在排练节目.团长刘世平告诉我,剧团是2003年村里几位农民自发组建的,后来陆续吸引了很多村民加入,以排演评剧为主,除了传统剧目外,剧团成员还自己创作了一些现剧、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他们创作的《葡萄熟了》《换戒指》等节目,宣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针政策以及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村党支部书记田伟也参与创作了很多剧本,“我们用评剧的艺术形式来反映新时期的农村,让村民自己演自己的身边事情,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宣传和教育效果也非常好,”他说,“群众爱看,群众爱演.”

在相邻的黄花塔拉苏木老年活动中心,“奈曼王”四胡协会的成员们也在热火朝天地排练着,在蒙古四胡悠扬的伴奏声中,几位老伙伴齐唱一曲他们自己创作的好来宝《歌唱奈曼》,节奏欢快的歌唱让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欢快了起来.这个协会也是2003年由几位热爱蒙古族民歌和四胡演奏的群众自发成立的.赵雪梅是协会发起人之一,2006年从小学教师岗位上退休之后,她投入更多精力积极组织大家排练演出,是协会的核心人物.她告诉我:“协会如今有16位固定成员,年纪最大的75岁,最小的40多岁,都来自附近各嘎查,最远的家住在25公里外,平时打车或者骑电动车来参加活动.”让她倍感欣慰的是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旗开展后,四胡音乐吸引了很多中小学生,学习四胡演奏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科尔沁文化经久不衰的活力源于其在基层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也源于当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的传承教育.来到通辽蒙古族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的诗词朗诵比赛正在多功能厅里举行,台上同学们身着民族服装,在马头琴的伴奏声中,用蒙语朗诵着文学作品选段,台下评委老师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意见.“这是我们开展读书月中的一项活动,我校把每年的4月定为读书月.”学校体卫艺主任韩元理告诉我.通辽蒙古族中学多年来坚持开设传统艺术类课程和课外活动,有版画、刺绣、皮画、乌力格尔、马头琴、蒙文书法、蒙古象棋等.“这些课程每周安排两个下午集中学习,其他课余时间都可以来活动室自由学习.”韩元理说,“新生入学后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但是要求每人至少要选学一门.”

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面积600多平方米的版画博物馆,翔实的展出资料全面呈现了版画的历史,电脑仿真装置还能让人现场体验一下“画”“刻”“印”的版画创作过程.说起学校的版画教育,校长郝平非常自豪:“我们这座博物馆既是少儿版画的教学场所,也是公共文化场所,经常举办各类版画展并向市民开放.”在博物馆深处,学校版画社团的同学们正在上课,他们有的在绘制底稿,有的用不同规格的刻刀在木板上进行雕刻,作品大多是动物、花卉等.社团老师周慧说:“同学们主要学习传统民族特色的科尔沁木版版画.”她拿起一张学生创作的名为《小试牛刀》的获奖作品,作品描绘的是一位拉马头琴的小男孩:“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文化论文范文结:

适合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