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新媒体背景下书法的传播方式和路径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媒体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新媒体背景下书法的传播方式和路径

摘 要:新媒体背景下,书法的传播不仅有传统的实物传播、口语传播、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传播,还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数字化出版物传播等传播方式.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作为当下书法艺术传播最重要的两大媒介,二者既有融合又相互区别.在移动传播、媒介融合、大数据等技术的包围下,书法传播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书法传播的优势,探索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书法传播;手机媒体

基金项目: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书法传播研究”(项目编号 :2016F02);吕梁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书法生存状态研究 ”(项目编号 :RWQN201610)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3-9481(2018)04-0031-03

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传播, 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模式与外界进行交流.“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 1 ] 书法的传播活动也经历了这几个发展阶段.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外化符号系统,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简木牍、石碑摩崖、帛、绢、宣纸等被视为书法艺术传播的雏形; 印刷术的发明, 可以使书法作品批量复制、生产; 电子传播时代书法艺术实现了远距离地快速传输.不同时代每一媒介都为书法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书法与传播媒介的关系, 一方面是有利于发挥书法艺术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是寻找新媒体与书法传播的契合点, 以便更好地拓展书法艺术的生存空间.

一、传统的书法传播模式

传统的传播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实物传播及图书、报刊、杂志等纸媒传播.传播学视阈下,传统的传播媒介如实物传播、图书、报刊、杂志仍在书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究其根本,在于书法艺术本身的独特性.文字依托于兽骨龟甲、青铜器、竹简木牍、石碑摩崖、帛、绢、宣纸等传承下来,没有这些原始材料,文字便难以承继.二,以广播、电视为载体的传播.在书法艺术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广播可以报道书法新闻、作品讯息等,电视有专门的书画频道以及电视节目中开设的书法讲堂、书法专题和书法新闻等栏目,这种声画合一、视听兼容、直观生动的传播方式让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得到广大受众的肯定,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如央视拍摄的《中国书法五千年》八集文献片,以中国文字五大书体篆、隶、草、行、楷这五种书法体式为主角,展示出书法的无穷魅力;春节联欢晚会将五位重量级书家的“福”字作品作为亮点等.电视使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书法艺术的整个创作过程,而且还可以与传播者形成互动,对书法艺术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传统的传播方式较为直观,优点在于阅读感、既视感;缺点也很显著,图书需要购买,欣赏字画要去博物馆美术馆,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足够的时间.

二、新媒体背景下书法的传播方式

当今时代,互联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互联网不但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引发了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诞生,借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书法网站、电子书法字典、高清的碑帖照片、各式各样的书法APP 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渐渐地,书法学习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高速的宽带或者4G 网络进行书法创作与批评.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让书法不再是过去精英阶层的专有,无论年龄大小或学历高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茶余饭后拿起毛笔任一挥洒,将作品发布到相关的网站或者APP,让书友欣赏.这一切,让书法创作者、书法作品以及欣赏者呈几何式增长,书法似乎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2]

新媒体背景下,书法传播方式主要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化出版物传播.

(一)以网站和论坛为载体的传播

网站是网络媒体中书法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地位显著.

网络媒体集传统媒体的优势于一体,且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如传播的广域性、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虚拟性等.“主要体现在书法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对象的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海量化以及传播效果的跨时空、个性化、信息化等”.[3] 网络传播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传播主体成分复杂,传播形式虚拟化,传播内容碎片化、同质化,传播对象界限模糊,传播效果无法准确评估” [3] 等问题.

同时,网络媒体整合性效果显著,不论是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书法艺术信息都可以综合整理,为书友提供全面、系统、丰富的书法资料库.著名书法网站发起人齐玉新指出,交互式网站或论坛给予了书法爱好者平等的话语权,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美院肖文飞认为:“中国书法网”大而全,偏重于理论和创作;“书法江湖”则侧重于书法的学术批评;而“中国书法家论坛”则是着重为中青年书法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等.由各级书法家协会、书画院以及相关艺术院校等网站和相关书法专业论坛借助互联网进行书法资讯报道、信息发布等,作为专业网站,具有其它信息平台所不具备的特征,如专业性、原创性以及权威性等.这些网站经常发布重要展会、学术交流会等的第一手信息,所发布的内容经常会被各类网站进行转载.

(二)以自媒体平台、通讯软件为载体的传播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互联网即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是书法艺术传播的另一支主要力量.这种传播模式除了具有网络媒体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 终端的普及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2017 年6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7.51 亿, 互联网普及率54.3%,手机网民规模达7.24 亿,手机上网率为96.3%.”[4] 可见,手机媒体的使用率、普及性较网络媒体高.在书法艺术的传播中,手机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2. 超强的移动性.手机作为手机媒体终端设备,最大特点就是携带方便,具有超强的移动性.

3. 传播的定向性.手机媒体集合了视听、上网、视频等多种功能,智能化、多媒体性凸显,是一种定向传播.手机媒体由于自身的灵活性、便捷性,具有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特点,受众相对明确,书法艺术的传播中手机媒体更具有精确性和更强的定向性.

4. 传播的局限性.手机最大的优势是轻便、快捷,同时这些因素也制约着手机媒体的发展,运行的有限性,包括存储空间、显示频幕小,不适宜存储大量信息,进而影响用户阅读体验.同时,手机媒体因自身运行特性,逐渐走向碎片化传播模式,成为人们在碎片时间内的一个补充性媒体.

书法艺术传播搭借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以微信为代表的通讯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APP客户端内容丰富完善,微博、微信发展迅速,这类聊天通讯软件通过组织讲座、视频、语音聊天等形式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对书法艺术从章法到笔墨的浓淡,从飞白到润枯等进行多角度欣赏,短时间内就可以将感兴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做无限的信息连接,从而对其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诸多方面作出综合的判断.

(三)相关数字化出版物的传播

数字化出版物的传播适用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背景下,字帖、拓本、相关理论文章等经常利用网络进行出版物的数字化传播,大大降低了传播的成本以及受众阅读和学习的门槛.一些常用的碑帖以前需要到书店购买才能阅读,数字化出版物以扫描版PDF 格式或者其它图片格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如墨池APP、书法碑帖APP 等,通过APP 使受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欣赏与查阅,省时、省力、便捷并方便读者.这些数字出版物打破书法界固有的圈子,数字化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整体上看,以自媒体平台、通讯软件为载体的传播媒介,传播成本低廉,覆盖面广,给传播者和欣赏者都带来便利,让书法这种一部分人的艺术转变成大众化的“公开课”.

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方式更加迅捷方便,使受众足不出户可以阅读大千世界,使书法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发展,这也是对书法艺术历史性的挑战.中国书法应该运用好这个平台,这个人人必备、必需、随身的移动传播媒体,可以让中国书法艺术,走近百姓.

三、新媒体背景下书法艺术的发展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传播方式依然存在.同时,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化出版物传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快速发展并不断演化,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传播渠道、受众的欣赏方式等方面有了全新的变革,书法传播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体与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变得刻不容缓.

(一)进行多元媒介融合,构建书法传播网

在数字化技术大发展的媒介化社会,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并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论是传统的书法传播模式,还是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模式,我们应该兼收并蓄,互相结合起来使用.传统的纸质阅读给我们存在感、阅读感,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在闲暇时进行电子阅读,不同的阅读方式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如“书法屋”既有专门的门户网站,也开发了墨池APP、微信公众号、博客等.书法理论、书家作品展既可以在网站中进行展示,也可以在报纸、杂志、书籍中运用;书法讲座既能以文本形式进行记录,也能以图片、影像的形式进行传播.书法的传播的每一种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传播媒介互相融合.

当然,融合方式并非单单是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还表现为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如今,媒介融合方兴未艾,书法网络传播逐渐走向融合,借此,我们必须积极构建书法传播网,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

(二)重视书法传播内容,增强文字吸引力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播方式如何改变,书法传播的内容都是第一位的,没有优质的书法传播内容,书法传播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重视书法内容的传播,鼓励原创性的内容.当然,由于新媒体传播“短、频、快”的特点,书法艺术传播也会出现杂、乱、重复、同质化等缺陷.因此,发挥书法艺术内容上的独特性,注重书法内容的原创性,对书法资料进行逻辑梳理和深层解读时,力求在深度与广度、形式与内容形成完美统一.这就需要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以及书法爱好者坚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书法的书写水平和理论水平,积极进行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的学习,提高原创内容的质量,增强文字吸引力,使受众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播优质化

技术不断革新使网络媒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书法网站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传播方式整合于人的感官,进行全方位信息展示,增强现场感、立体感.例如古代书家作品、经典碑帖等,由于保存时间久远,字迹、笔画有些模糊,为了满足书友观赏、临摹等需求,则可以利用制图技术扫描处理,还原笔迹使之清晰.装裱上增添背景图案使之意境深远、更富有时代感,然后再上传至网络上进行展示.因此,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书法网络优质化传播.

(四)优化网络管理模式,展现书法独特性

目前,网络信息管理日渐成熟,但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技术的复杂性、空间的广阔性等,网络管理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对此,必须加强网络自身建设、优化网络信息管理与技术监管;完善管理模式,以净化网络环境,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更好的平台.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传播源远流长,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与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传播系统,所以说,书法艺术是具有不同水平的书写者和欣赏者在作品创作和作品传播中的精神创造,而不是少数人的审美创造,也不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书法艺术体现的精神内涵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人们在黑与白、点与线的书法创作中完成自身的精神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看到叛乱和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悲愤之情,不仅是一篇动人心弦的祭文,而且是一件苍雄郁勃的书法艺术杰作.无论书法的功能是如何变化的,也无论它是现实的还是艺术的,书法和传播都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它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之后,就与传播更加密不可分.传播将书法艺术带给更多的人们,促进人们进行审美创造和二度创作,便于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进行艺术宣传、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所以说,中国书法史亦可称为一部书法传播史.

从古至今,无论是政权更替或是时代变迁,书法的传承从未中断.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即一种精神体现.书法家有责任使传统艺术成为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展现书法的独特魅力,拓宽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领域的应用和传播范围.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章剑华. 中国书法的传统生存与发展方式——从传播的视角[J].艺术百家,2009(6).

[3] 张福朋.“ 互联网+” 背景下中国书法传播研究[J]. 吕梁学院学报,2017(01).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8-04)[2018-04-15].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672.htm

作者简介:

张福朋(1985— ),女,汉族,山西芮城人,硕士,吕梁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书法.

新媒体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新媒体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新媒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新媒体营销论文

2、新课程刊物

3、新经济杂志

4、新课程导学期刊

5、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6、农村新技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