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关论文如何写 与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性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课堂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性

【摘 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成为心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最需关注的问题.针对心理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多方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并给出实例,为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性提供指导.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6-0055-03

【作者简介】林少玉,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210029)教师,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主要的途径,它以课程的形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训练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品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对于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很多专家学者注重从理论层面给予引领,一线的心理教师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总结实践经验,课堂的实效性不断提高.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心理课堂的几个主要问题入手,对问题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例,提出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课堂上学生很配合教师,经常按照教师的预期给出答案,学生的“真我”难以在课堂上呈现.

分析:课堂安全性不够,学生的心理防御较强;教师有很多预设和期待,学生接收到教师的期待,习惯性地配合教师;开展活动前教师没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适和引导,学生没能跟自己的内心真正联结起来.

应对策略1:教师本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要的有效因子,教师应用自己的真诚、尊重、信任和接纳来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

一位心理教师在上课前情绪不佳,于是她坦诚地跟学生说:“我心情不太好,不是因为你们,是因为其他的事.我希望自己能调节好情绪,不把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如果你们发现我不知不觉把不满情绪发泄在你们身上,请你们提醒我.”教师坦承自己的脆弱,展示真实的自己,这是对自己的接纳,也是对学生的信任.教师表里如一的表达,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示范,有助于营造信任接纳的课堂氛围.

应对策略2:当课堂出现“少数派”时,往往是学生“真我”呈现之时,但“少数派”常常意味着“非主流”“不正常”“不对”,从而被“主流”“多数派”排斥.因此,当心理课堂上出现“少数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支持,营造非批评的“场”,传递对多样性和多元化选择的接纳与尊重.

教师调查学生对周末全班外出游玩的态度,让赞成的学生站在教室的A区域,不赞成的学生站在B区域.学生们迅速根据自己的态度站好了队,结果不赞成的只有三位学生.从A区域传出了不满的声音,持不赞成态度的一位男生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这么少,转向要站到A区域去,教师及时拉住了他,关切地问:“你现在站在这里,感觉怎么样?会不会觉得挺有压力?”B区域的三位同学同时点头,教师分别询问了他们的感受,然后说:“我非常欣赏你们能真实地表达自己.当人们发现自己成为少数派的时候,会惊慌害怕,担心被排斥,所以,你(教师把手搭在那位男生的肩上)刚才想去到另一边,因为你不想被孤立,这很正常.”随后教师询问A区域是否有同学曾经也成为“少数派”,请这些同学分享当时的体验并请他们站在教室的C区域.随后又邀请没有“少数派”经历的几位同学,站在B区域体验“少数派”的感受.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少数派”同学说,没有被大家排斥,他们很感动;“多数派”同学说,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也理解了“少数派”坚守自己、应对群体压力的不易.

这节课上,教师敏锐地觉察到“少数派”学生的压力,及时给予支持,用行动营造了尊重、非批评的安全环境.在安全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们敞开心扉,在教师的引领下体验不同的境遇,既有感性的触动,又有理性的觉察和反思.

应对策略3:教师要对自己保持觉察,放下自己的观点和期待,对学生保持好奇,协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而不是期待学生接受教师预设的观点.

课堂上有学生说昨晚和妈妈吵架了,不开心.教师先做一番引导,然后问:“后来呢?你跟妈妈道歉了吗?”学生感觉到了教师话中的意思——你不应该跟妈妈吵架,于是支支吾吾地应付了教师的问话.中立的问法应该是:“后来呢?你们是如何解决的?”“用这样的方式解决,你有何感受和想法?”

应对策略4:学生只有和自己的内在真正联结起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因此,在开展活动前,可以通过冥想、正念、深呼吸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好活动状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促进学生情感和行为的投入.

在开展“小组内相互欣赏”这一活动前,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以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放松自己,然后用一段话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被赞美,也许你以前很少被公开赞扬,也许你也不太习惯直接表达对别人的赞赏,今天,我邀请你做一些尝试和突破.下面的活动中,作为欣赏者,你要真诚地、直接地表达对同伴的欣赏,这也许对你是一个挑战;作为接受者,请你坦然接受同学的赞美,如果你做不到自如地接受赞扬,也不要责怪自己,要告诉自己‘我值得、我配得到’.请先欣赏一下自己,给自己愿意尝试新行为点个赞吧.当你准备好时,请慢慢睁开眼睛.”这样的引导可以降低学生的防御,让学生更加真诚地投入活动,减少活动的无意义行为.

问题二:课堂活动看似热闹,但浮于表面,为活动而活动,实效性差.

分析:教师没能以学生为本、以课堂的“此时此地”为本,没能抓住课堂的“现场”并有效地加以引导.一些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是因为活动好玩,而不是被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所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设计的目的不一致.活动结束后缺乏学生的分享和教师的总结引领.

应对策略1:学生的内在冲突、渴望、应对方式、能力等都会在课堂的“此时此地”表现出来.“此时此地”既是学生内在生命的真实呈现,又是联结学生内在需要、促进生命成长的通道.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此时此地”为本,关注课堂的“现场”,和“现场”对话,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生命力所在.

在“制订学习计划”一课中,教师调查学生以前制订学习计划的情况.所有学生都曾制订过学习计划,但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以前制订的计划都没有被执行.为什么制订的学习计划得不到执行?显然,这是学生当下的困惑,如果教师关注课堂的“现场”,应该就此询问学生:你以前的学习计划是谁制订的?怎么制订的?你执行计划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哪些因素阻碍了你执行计划?随着这些问题的展开,学生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中的真正问题会越来越清晰具体,才有可能被讨论和解决,课堂因贴近学生的需要而增强了实效性.如果教师并没有回应学生的这个需求,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到这节课的最后,教师问学生们觉得自己的计划制订得怎么样,一个学生说:“计划制订得很好,但我不会按照计划去做.”这既是教师没能关注学生内在真正需要的结果,也是学生内在困惑的再次表达.这节课上,可能很多学生都制订出了完美的学习计划,但这些计划依然难逃它们以前的命运——仅仅是贴在墙上.制订学习计划的活动就只是流于形式,课堂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应对策略2:在活动过程中,当发现学生有不当行为时,应及时干预.

在“解决冲突有妙招”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就亲子、师生、同学之间的几个冲突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但学生把角色扮演当成了夸张的小品表演,和孩子冲突的父母被塑造得滑稽可笑、凶狠可恨、无理无知,引来全班同学的爆笑.角色扮演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显然课堂已经完全偏离此目标.此时教师应立即加以干预,可以直接向学生说明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用心体验;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搞笑”和“从心出发”两种方式的不同,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用玩笑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隔离开来.这些引导可以阻隔热闹的表面活动,让学生回归内心.

应对策略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和感悟,需要通过活动后的分享来促进反思和整合,使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知.

每一个体验活动结束后,都可以问学生以下问题:你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是什么?什么触动了你?你有什么感悟?听了其他同学的分享你又学习到什么?这些感悟和学习会让你变得怎样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体验进行整理,也让学生有机会聆听别人的分享并从中拓展自己的学习.

问题三:学生在心理课堂上学习到的很多方法,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很少能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分析:课堂上缺少对方法的具体指导和练习,缺乏对方法的不断强化及跟踪反馈;心理课堂上介绍的方法是教师的方法、别人的方法,难以与学生的个体需要相契合;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发掘学生自己的经验,没有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法,学生主体性不足.

应对策略1: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方法是什么”,而且要对方法如何使用进行具体的指导,并在课堂上加以练习;要布置课后的行为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跟进和反馈.

为了让学生掌握表达情绪的正确方法,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的讲解和具体的示范,而且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就“自习课上有同学太吵”“发现自己的日记本被妈妈动过了”等情境下如何表达情绪进行练习,一位同学表达,一位同学倾听并反馈听后的感受,表达者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直到找出最佳的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方式进行沟通,并在下一节心理课上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沟通情况.

应对策略2:倾听每个学生使用这些方法时的困难,通过针对性的探讨,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阻碍.

在“如何结交朋友”一课中,师生共同讨论出结交新朋友需要有欣赏的眼光、主动的态度并能帮助他人等.要让学生真的能够用这些方法去结交新朋友,不仅要对以上每一个方法如何使用进行讨论和练习,还要询问学生:你擅长的方法是什么?很有信心去尝试的新方法是什么?使用哪个(些)方法对你是有困难的?是什么阻碍了你去尝试这个方法?很多学生都认同交往中要主动但是实际上做不到,因为他们认为别人可能不喜欢自己,如果主动一定会被拒绝,不主动是对自己的保护.教师的这些问题让学生的困难有机会被揭示、被解决,这样学生才能把这些方法更好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应对策略3:激活学生自己成功应对的经验,找到自己拥有的资源,彰显学生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的动力.

在七年级“学习的新世界”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学会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困难、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的变化,让学生把每一个变化写在一张便笺上,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两个不同颜色的小盒子.教师问:“这些学习的新变化,哪些是你已经能够适应的?哪些是暂时觉得有困难的?请把它们放在不同颜色的盒子里.”教师询问学生:“你是怎么适应这些变化的?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这些问题帮学生看到自己成功应对困难的经验.学生在不断赋能的过程中,更有信心寻找合适的方法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课堂论文范文结:

关于课堂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高效课堂论文

2、父母课堂杂志

3、课堂内外杂志社

4、新课堂杂志

5、课堂内外杂志

6、父母课堂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