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蒙古语借词歹之历史文化考察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免费历史文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历史文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蒙古语借词歹之历史文化考察

史 慧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

摘 要:“歹”,与“好”相对,音义源于蒙古语,字形本自藏文字母.自南宋借入汉语,相沿习用,经历了从单用到复音化最后退却而成残留的发展历程.在现代,“歹”仅见于现代汉语个别复音词,现代汉语方言保留了其特殊单用法,并在方言地理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

关键词:歹;借词;历史;文化;方言

中图分类号:H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07-03

“歹”,蒙古语借词,自南宋末借入,长期在汉语中相沿习用,很少有人怀疑其来源,几乎都“认为是亲子(同系语),实际上却是养子(借词)”.①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笔者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之上,理清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并尝试探究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一、南宋借入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李思纯先生发表论文《说歹》,徐复先生发表《“歹”字源出藏文说》《歹字形声义及其制作年代》,对“歹”字来源与本义作了详细的考证.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字音源于蒙古语,字形本自藏文字母.

1237年,南宋彭大雅撰写徐霆作疏《黑鞑事略》记载:“鞑靼人言及饥寒艰苦者谓之 ”,这是文字上首次创作“ ”,用以记录蒙古音tai(另一说dai).后来,八思巴制蒙古新字,用藏文字母中的第九个“ ”拟蒙古音, 与 同音且字形更为省简,于是“假借为之.其后异心及恶逆之 ,亦简写作歹,世遂忘其原本,袭用为好义之反之专字耳.”②文献中再现此字,是在文天祥的《指南录》卷三上《江难诗序》,不过已经写作“歹”而非“ ”了,此后,藏文字母“歹”完全取代了 “ ”.

第二,本义“反侧奸细”,并非“好之反”.

通过蒙古本《元朝秘史》与汉文本对照可知“歹”并非表“不好”的泛称,而是有其本义“反侧奸细”,汉人在使用过程中引申为不好的通称;另一个原因是,蒙古语中表不好的词是“冒乌”和“卯危”,表反逆的词是“歹亦真”,但是汉人不能分别“冒乌”“卯危”“歹亦真”这三个词,于是混淆了词义,无论不好还是反逆,一律泛称“歹”.

二、元代扩展

有元一代,文化交流频繁,语言环境宽松自由.借助蒙古族的统治地位,蒙古语盛极一时,作为强势语言对汉语造成了渗透,蒙古语语法成分与蒙古语词汇嵌入汉语结构,形成一种特殊的白话,即“蒙式汉语”,又叫“汉儿言语”,至今,蒙式汉语依然是近代汉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史有为先生曾说:“外来语词中单音节的外来语素极少,而能单独成词,即单独使用者尤少,一般都要与其他语素配列后才能自由运用.”③在元代蒙式汉语里,“歹”字常常单独出现、独立成词,俨然成为常用语.

元代白话碑与元曲是研究元代语言面貌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元代白话碑完整保存了当时语言文字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研究元代语言的珍贵的原始资料.元曲真实再现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元代北方人民的口语,也反映了汉语和北方各民族语言特别是和蒙语融合的事实,其中杂有不少蒙语借词.”④

据考,元代白话碑全国共存有40块.基于蔡美彪先生《元代白话碑集录》,统计发现,元代白话碑共出现“歹”15处,全部单用.其中,两处作形容词,表“坏的、不好的”,分别是:“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合只你识者”(《一二二三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你每为了与了这金宝文字,却隐匿做贼说谎歹人呵,不反那甚么”(《一二五〇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其余13处为人名记音,依次是:“忙兀歹”(1处)、“答烈赤迭卜歹”(1处)、“月古歹”(8处)、“月阔歹”(3处).⑤

作为单音节词,“歹”在元曲亦有鲜明的体现.如:

例1 元·王晔《桃花女》二折:“只是你在我家这许多年,我也不曾歹看承你.”⑥(副词,表“怠慢”、“轻薄”,修饰“看”)

例2 元·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咱兀的做夫妻三个月时光,你莫不曾见您这歹浑家说个谎?”⑦(形容词,表“糊涂”,修饰“浑家”)

例3 元·杨文奎《翠红乡儿女两团圆杂剧》一折:“将的去.我吃他做甚么.如今好便好.歹便歹.”⑧(形容词,表“坏”、“差”)

例4 元·无名氏《争报恩三虎下山杂剧》二折:“我可也不殢酒不贪财.我不争气不放歹.”⑨(名词,表“不好的事情”)

在例2中,“歹”作定语,修饰其后的名词,这种用法在近代汉语十分常见,类似的还有“歹孩儿”“歹夫妻”“歹嘴”“歹弟子”“歹人”“歹姐姐”“歹勾当”等.

汉语从中古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复音化的质变期,借词进入汉语后,不可避免地受到同化,以适应汉语语境.在传播过程中,“歹”字转化成为一个构词语素,由单音节词扩展变为复音词,出现了一些固定组合,不再独立.如:

“歹斗”:一谓凶狠毒辣,二谓惹气争斗.《渔桥记二折》:“你个好歹斗的婆娘,可便忒厉害.”⑩

“歹事头”:好惹事的人,简作“歹事”“事歹”.《单刀会》二折:“恼犯云长~,周仓哥哥快争斗.”

“歹人”:坏人,多指盗贼.元·李文蔚《燕青博鱼》一折:“哥,您兄弟不是~.”

“歹口”:说话不中听.《黑旋风》楔子:“你好~也!他听着哩.”

“歹斗毛”:面生横毛,凶恶的相貌.《曲江池》二折:“连上生那~,手内有那握刀纹.”

“歹做出”:坏行为,亦作“歹做作”.《赵氏孤儿》三折:“连我也战战摇摇,直恁般~.”

“好歹”:又作“好共歹”“好打”,犹云总之也,与长短及左右义相近.《窦娥冤》三折:“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其中,“好歹”一词使用频率最高,一表“好和坏“,二表“无论如何”.《元曲选》共出现240处“歹”及其组合,仅“好歹”一词就有91处.据《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统计,“好歹”在现代汉语依然是常用词.

蒙古语词“歹”嵌入汉语句法结构以后,对汉语固有词“恶”、“劣”、“坏”等造成了排挤、替换.语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平衡系统,借词往往是因缺而借,以此填补语言表达中的空白,而“歹”却是不缺也借,与汉语固有词“恶”“劣”“坏”形成同义词,打破了汉语词汇结构的内部平衡.最终,汉语固有词“恶”、“劣”、“坏”让位于蒙语借词“歹”.

三、明清退却

明清时期,“歹”字单用频率迅速降低,至明后期《西游记》,86处用“歹”之处仅1例单用;清中叶《红楼梦》101处用“歹”之处仅5例单用.如:

例7《西游记》七十二回:“退步泛肩妆,钩儿只一歹.顺篓下来长,便把夺门揣.”(动词,相当于“抖”)

例8《水浒传》十回:“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形容词,表“坏”)

例9《红楼梦》十一回:“秦氏也有好几日好些,也有几日歹些.”(形容词,“身体不适、状态差”之意)

学者方欣欣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她把借词与本族语的融合比作进食和消化:越是细嚼慢咽,消化得越细致,营养吸收就越充分;越是狼吞虎咽,越消化不良,最后落得个草草处理.笔者以为,“歹”字单用的迅速退却与蒙元政权的失势密切相关.依托政治强势,蒙古语词强行嵌入汉语句法结构所形成的“蒙式汉语”难免生硬,不符合汉语语境下的交际习惯,有违于汉人习以为常的语法规则.当蒙元政权失势退居漠北后,蒙古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如昙花一现,其崇高地位随汉族政权的恢复重新让位于汉语官话.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却有高低之分,终元一朝,“蒙古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只是输入一些词,汉语的稳固性还是不可怀疑的”.

这一时期,除“歹人”、“歹心”外,元代固化产生的“歹”字复音词大都代之以新的复音词.如:

“歹不中”:最坏不过,最损.指对情况的最坏估计.明?《醉醒石》八回:“~是差官,带有钦给的银两,也是地方干系”.

“为非作歹”:做种种坏事.《西游记》:“教他等候那取经人,不许为非作歹”.

“歹意”:坏念头.《三国演义》:“卞君请关某,是好意,还是歹意?”

“歹处”:坏处.《水浒全传》十八回:“你只管追我做甚么?我须没歹处!”

“歹事”:坏事.《水浒全传》二十一回:“我又不曾做了歹事!他自不上门,教我怎地陪话?”

“歹毒”:狠毒.《红楼梦》六十五回:“奶奶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好歹”:总之,无论如何.《红楼梦》六十六回:“我该死胡说!你好歹告诉我,她品行如何?”

“做好做歹”:做这做那,想法设法.《红楼梦》一百三十回:“家人们做好做歹,压伏住了”.

近代汉语基本上奠定了现代汉语的整体面貌,这一时期新创造的“歹”字复音词大都被现代汉语所吸收,进入通语词汇系统,转而为现代汉语所继承.

四、现代残留

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通过借用,都可以渗入另一种语言结构,沉淀为底层,即底层语言,其中尤以词汇最易残留成为底层,即底层词.在现代,歹仅见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个别复音词及现代汉语方言的一些方言点之中,已经沦为汉语底层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保留“歹”字单用法,歹仅存在于个别固定复音词与成语当中.《词汇》一书收集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含有同一个汉字的全部词,其中以“歹”为语素之一的词有“歹人”“歹毒”“歹徒”“好歹”“作歹为非”“不知好歹”“不识好歹”“为非作歹”“说好说歹”“做好做歹”“是非好歹”等11个.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个别方言点继承了近代汉语中“歹”的单用,还有以“歹”当好的反训用法.东北(哈尔滨),华东(南京、牟平、徐州),华中(洛阳),西北(银川、乌鲁木齐)等四大方言区的七个方言点仍使用歹,粤闽客三大方言区至今不用,未见资料收录,方言地理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过渡特征:东北、西北和华中一带比较流行,长江沿岸仍在使用,长江以南几乎不用.方言的空间分布是横放的历史,这样的格局与历史上北方汉族人民因贸易、战争、迁徙等原因不断与朔北的少数民族接触而南方接触相对较少的史实不谋而合,民族的广泛接触伴随着语言的不断融合,北方方言较多沉积了蒙古语借词.

现代汉语方言保留了一些特殊的“歹”字用法.在南京老派方言和新疆乌鲁木齐方言里,可以作程度副词,表“很、特别、太、非常”之义,如:芝麻掉在针眼里——歹巧(特别巧);在南京方言里,能够表“多”,有夸张之嫌,常与语气词连用,如:我这酒歹哩(酒多);在陕西中部方言和新疆伊宁方言里,歹字可美恶同名,如:电影歹完了(电影好极了);银川方言有一个作后加成分的“歹了”(或“歹乎了”)的组合,作动词、形容词的程度补语,表“极了”,有“美歹了”“坏歹了”“气歹了”等组合;南京方言还有“五歹”一词,表“蹩脚、差劲、质量次,长相差”,如:“你卖的衣服五歹的很”(质量不好).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歹”在现代汉语及其方言的各种用法共同构成了近代汉语在共时平面上的不同投影.

注释:

①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64﹒

②李思纯﹒川大史学·李思纯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5、28﹒

③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266.

④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16.

⑤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2、16、31、36-66.

⑥许少峰.近代汉语词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37.

⑦元曲选外编(上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9﹒12.

⑧臧晋叔﹒元曲选(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459﹒

⑨臧晋叔.元曲选(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62.

⑩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第1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78.

王瑛,曾明德.诗词曲语辞集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96.

臧晋叔.元曲选(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234.

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07.

傅民,高艾军.北京话词语[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6﹒55.

向熹.简明汉语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19.

刘源,梁南元,等.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0﹒944.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西游记》统计.单用:歹(1处).复音:歹人(15处),为非作歹(1处),歹意(1处), 好歹(68处).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红楼梦》统计.单用:好一句、歹一句(1处),歹话(2处),好一阵、歹一阵(1处),事好事歹(1处),好也罢、歹也罢(1处).复音词:好歹(86处),作好作歹(4处),做好做歹(2处),为非作歹(1处),歹毒(2处).

吴承恩.晓晨校点.西游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864.

施耐庵,罗贯中.潘渊校点.水浒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27.

[清]曹雪芹,高鹗.潘渊校点.红楼梦[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1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681.

许少峰.近代汉语词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23.

吴承恩.晓晨校点.西游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72.

罗贯中.潘渊校点.三国演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221.

施耐庵,罗贯中.潘渊校点.水浒全传[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218,249.

曹雪芹,高鹗.潘渊校点.红楼梦[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356,766,1211.

宋长庚,赵玉秋.词汇[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4﹒82.

据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统计.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历史文化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历史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2、企业文化期刊

3、中国文化论文

4、企业文化杂志社

5、企业文化的论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