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论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类论文例文

此文是一篇青少年犯罪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论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摘 要】文章将阐述家庭的教养方式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联系,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若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悲观消极,那么青少年的就很有可能出现违法行为.而年龄和性格的差异很难与犯罪建立联系,根据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作用在青少年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一般父母是不会轻易改变其教养方式的,但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却可能发生变化.个体的认知过程则起着二者的连接作用.众多的社会和心理专家经过长期的调查和论证提出了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的因素,如家庭,学校,朋友等,而家庭则被看做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刻而又深远的,稍有不当,就很有可能引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犯罪;研究

一 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共同点

所谓的教养方式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的总和.[1]如果家庭的氛围是温馨的,有父母的监督那么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就低,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严厉,过于散漫,那么青少年犯罪的概率就会提高.根据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往往对孩子存在多拒绝和少关爱的情况.肖玉珠经过调查得出,犯罪女青年的父母经常拒绝其合理要求,而女大学生的父母则是满足其正当需求,这种差别是很明显的.[2]赵山等人同样发现若一个父亲对孩子经常进行惩罚,那么孩子的暴力犯罪率也会高于一般孩子.家庭的教养方式有三种极端的表现:一是溺爱,二是放纵,三是矛盾.

另外,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也有差异,前者更加倾向于惩罚和严厉,而后者则是保护和宠爱.Anderlee发现女生和男生对父亲和母亲的态度有所不同.男生表示更愿意和父亲待在一起,和父亲相处可以得到比母亲多的关爱和支持,而且可以得到父亲的指导,而女生则表示更愿意与母亲相处,认为跟母亲比较亲近,父亲给人一种权威感,不容易靠近.

二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1.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作用根据大量研究显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必然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存在放任不管或过于严厉的情况,那么青少年就极有可能产生犯罪行为.Palmer和Hollin发现如果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经常拒绝自己.那么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就高,如果父母对青少年给予了更多的关爱,那么犯罪几率就低.Mak也同样发现了这个规律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那么青少年就不容易犯罪.父母拒绝则孩子更容易犯罪.Loeber发现若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较为良好,那么青少年犯罪几率就低.

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干涉过多或者过度关爱,与青少年的攻击性情绪存在关联.若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中经常的出现惩罚等方式,那么青少年就容易犯罪,并且在青少年长大成人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还会有影响.青少年会表现出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情况.邵海英表示母亲若对青少年采取了负向的教养方式那么这比父亲同样的行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大.

众多学者还发现性别的差异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系.不难看出,男青年对于情感感知能力低于女青年,男青年很难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但却更能感受到拒绝等负面情绪.

男青年和女青年对于教养方式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男生对于母亲的关爱感觉的更为明显,对于父亲则更多的感受到严厉.母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母亲的不当教养方式更容易导致青少年的犯罪.父母过于严厉过于冷漠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父母还经常言行不一致,忽视青少年的需求,那么青少年就更容易发生吸毒,反社会的违法行为.

2.犯罪年龄、类型与教养方式当儿童产生了一些问题后,父母可能因为这些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可能更为极端,更为严厉,那么孩子对于社会信息化的处理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如此反复循环,无疑增加了孩子的犯罪几率,且父母的不良影响还很有可能伴随孩子到成年,难以抹去.

3.青少年犯罪与父母性格对于青少年犯罪和父母性格的研究较少,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父亲的拒绝行为对男青年的消极影响大于母亲的拒绝行为.父亲的攻击性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其之大.如果父亲自身存在反社会的行为那么男青年未来也很有可能出现反社会的现象.在排除了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后,如果父亲表现的更为专制那么少年犯罪率就高.如果父亲和母亲两者都采取了消极的教养方式那么青少年犯罪的概率就会更大,如果父亲和母亲一方具有权威性,那么犯罪率就会降低.根据研究结果表明,男青年的犯罪行为与被忽略相关,女青年的犯罪行为与父母放纵的教养方式有关.

三 综合大量的案例,可以得出家庭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结构;二是家庭关系;三是家庭行为.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连接着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犯罪.若青少年处在一个冷漠,缺爱的生活环境里,必然会对他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助长不良情绪,会让青少年的敌对情绪不断滋长.而青少年犯罪则是认知过程的结果.父母对儿童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那么当儿童长大后就会因为这种教养方式影响他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4].儿童具备攻击性倾向的时候,当遇到某种刺激行为,就会唤起他的攻击性行为,从而产生犯罪行为.具有攻击倾向的儿童往往比一般的儿童更容易作出消极的评估.当其作出攻击性行为后,会形成攻击性的自我效能感.这主要是归因于父母的教养方式.Hart表示当母亲选用惩罚的方式后,儿童就更容易形成攻击性倾向.

2.人格 每种的教养方式都是存在于特定的气质背景下的.刘建榕表示,拥有不同气质的人对于教养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不同,也就是敏感度不同.一个乐观,情绪稳定,忍耐力强的人对于教养方式能够较快接受,能够明白父母的艰辛不易,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反之就只会体会到负向的教养方式.

小结

综合上述观点,并且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实际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青少年犯罪有着明显的关系,表现如下:负向的教养方式可以很明显地预测到青少年的犯罪倾向,拥有负向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都是拒绝型,少关爱的父母.但对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是否与性格和年龄有关还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考究.同时,对于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研究偏向于横向研究,对于纵向研究寥寥无几,因此在这方面有待加强,加强纵向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更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防范.目前我国对于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研究只针对于家庭结构正常的青少年,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的研究甚少,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留守儿童,还有城市青少年与农村青少年之间的差异等.认知结构是青少年犯罪和教养方式的连接环节.另外,人格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行为中也有影响.

为了减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首先家长要改变负向的教养方式,给青少年以关爱和理解,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犯罪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青少年犯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青少年犯罪论文

2、青少年文学杂志

3、青少年杂志

4、青少年科技论文

5、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6、青少年科技大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