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中国和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天然橡胶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和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橡胶对外依赖性越来越高,中国天然橡胶安全受到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与东南亚橡胶产业合作现状,并为深化中国与东南亚橡胶产业合作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

DOI: 10. 13856/j. cnll-1097/s. 2016. 12. 02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中国天然橡胶的自给率在不断下降,橡胶工业对橡胶进口的依赖性也在增强,这就导致了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受制于国际市场,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当前,通过贸易手段合理控制橡胶进口量或建立橡胶储备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橡胶安全.这要求中国橡胶企业效仿欧美等国向橡胶生产国投资,与东南亚各产胶国进行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从根本上控制橡胶资源来以保证中国橡胶供应安全.

1 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同时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来源地,占中国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90%以上.中国在天然橡胶贸易方面与东南亚有着极高的贸易依存度,加之中国与东南亚地缘相近,使东南亚成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最重要的对象.

1.1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从1996年的54. 6%下降到2013年的20. 6%,比橡胶国际安全线还低9.4%[1].国内天然橡胶的供给问题日趋严峻,来自国外天然橡胶市场的问题亦不容乐观.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积极推动橡胶工业化,限制橡胶出口以提高利用率.如马来西亚已由以前的橡胶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泰国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已从10%提高到15%.此外,欧美发达国家为控制天然橡胶资源,早已开始了橡胶业的“圈地运动”,纷纷抢占国际天然橡胶资源.

中国天然橡胶自给增长空间有限.根据国际传统理论,北纬15.以北不适宜种植橡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天然橡胶年产量仅为200t,而天然橡胶被西方国家列入禁运物资.1952年,中国科技人员在海南、雷州半岛等地尝试规模化种植.经过广大农垦职工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天然橡胶种植突破纬度的限制,将天然橡胶种植北移至北纬18.~24.[2].目前,中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等省份.但是,中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面积为97万hm2,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7.5万hm2,剩下的土地资源已被种上其他作物,即使全部种上橡胶树仍然低于马来西亚的种植面积.中国天然橡胶种植受到了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中国在天然橡胶国际定价领域的缺位.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30%以上[3].然而,中国在国际橡胶市场上没有定价话语权,甚至成为天然橡胶上涨的“替罪羊”.目前,天然橡胶消费大国都通过各种方式争夺天然橡胶的期货定价权或加紧对天然橡胶资源的实际控制,以此来保证天然橡胶的供应安全.橡胶产业关联度较大,如果中国不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橡胶资源,势必会对汽车工业、建筑业、医疗等行业很大冲击.

1.2 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橡胶工业的经济安全主要受到天然橡胶进口量、进口国别和进口3方面影响,而中国在这3方面对东南亚的依赖度很高.首先,在天然橡胶进口量方面,东南亚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来源地.近年来,中国进口的天然橡胶有90%以上来源于东南亚.其次,在天然橡胶进口国方面,中国天然橡胶进口主要依赖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中国天然橡胶进口总量中,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3国占80%以上[4].在天然橡胶进口方面,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通过国际橡胶联盟(IRCO)掌握着天然橡胶的定价权.国际橡胶联盟通过设立储备金、限制出口、适时减产和建立联合收购等机制控制天然橡胶.由此可见,中国不仅在天然橡胶资源供应方面严重依赖于东南亚,而且在定价权方面也受制于东南亚.

在天然橡胶进口量、进口国别和进口3个方面,东南亚在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问题上都处于关键地位.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南亚各产胶国.从天然橡胶资源安全角度来看,中国应加强同东南亚各产胶国的合作,保证中国天然橡胶资源的正常供给和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现状

为了摆脱中国天然橡胶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3大农垦集团已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寻求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机会.21世纪初,3大农垦集团就开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到东南亚各国租地种植橡胶、建立橡胶加工厂等方式,控制了东南亚部分天然橡胶资源.如今,以3大农垦为主导的中国橡胶企业,已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建立橡胶园、加工厂,通过开展境外植胶与加工等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果.

2.1 中国橡胶企业“走出去”战略发展现状

2.1.1 广东农垦集团公司(简称广东农垦)

广东农垦有种植天然橡胶60多年的历史,为境外橡胶产业布局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近些年来,广东农垦提出了境外开垦发展战略,重点建立东南亚天然橡胶基地.从2004年起,广东农垦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投资天然橡胶项目,在东南亚已初步形成了集橡胶种植、管理、采割和加工于一体的橡胶产业体系.

当前,广东农垦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建设了11个合作项目,初步建成了一批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基地,截至2013年年底,广东农垦在东南亚各国资产总额达到了25亿元,境外销售收入突破了50亿元.在天然橡胶种植方面,2010年,广东农垦在马来西亚租赁橡胶园4 000hm2,并启动了未来5年租种4万hm2的计划.2011年,广东农垦与集大国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柬埔寨投资了4. 25亿美元的天然橡胶种植协议,规划种植橡胶60万hm2,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协议的一半任务.在天然橡胶加工方面,广东农垦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设立7家橡胶加工厂,形成年产橡胶30万t的能力.在橡胶研发和流转方面,广东农垦与马来西亚、泰国的农业科研部门合作,分别在两国建立了橡胶良种种植中心及现代橡胶科技园.

2.1.2海南农垦集团总公司(简称海南农星)

海南发展天然橡胶种植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海南农垦经过50多年的发展,天然橡胶业务已经形成了从种植到生产全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海南农垦以东南亚各国为合作目标,2011年,收购泰国泰华树胶(大众)有限公司25%股权,进军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2012年,海南农垦与海胶集团共同出资,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雅吉集团75%的股份,通过对雅吉集团的收购,大大增强了海南农垦对国际天然橡胶贸易的资源控制力.此外,近些年,海南农垦还在大力发展线上技术,利用线上贸易,与东南亚多国电商建立了国际化的天然橡胶线上交易平台.

2.1.3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南农垦)

云南与缅甸、老挝等国相邻,使云南农垦“走出去”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云南农垦首先在老挝北部合作开发种植3. 33万hm2橡胶,总投资1. 54亿元.云南农垦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承担了其他农垦所没有的重任,即在金三角地区开展替代种植工作.云南农垦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边境地区替代种植效果比较明显.截至2013年年底,在缅甸、柬埔寨边境地区替代种植天然橡胶1. 13万hm2,还建成了2座年产10万t的天然橡胶加工厂.云南农垦实施的替代橡胶项目,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联合国禁毒署的肯定,为中缅、中柬关系开创了双赢的局面.

2.1.4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国际公司)

中化国际公司是中化集团旗下企业,其业务范围涵盖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加工、营销和增值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事国际国内一体化经营.截至2012年年底,中化国际拥有海内外天然橡胶加工能力63万t,年实现天然橡胶销量77万t,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第一、全球前三.在生产加工方面,2013年,中化国际先后并购了马来西亚OMA橡胶公司与新加坡的GMG公司,大大提高了其橡胶生产能力;在资源控制方面,2011年中化国际在印度尼西亚获得了10万hm2的橡胶种植土地.至此,基本上中化国际在橡胶种植、生产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延伸到东南亚地区.

除了上述4家主要以天然橡胶业务的公司外,延长石油公司、北京银橡联橡胶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积极进军东南亚橡胶产业,这大大提高了境外为中国供应天然橡胶的能力,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积累了丰富经验.

2.2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看,中国橡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3种有效的投资方式:一是在橡胶生产国直接投资建立橡胶加工厂或是控股、参股当地橡胶企业,然后将相关橡胶产品返回国内.二是直接到橡胶生产国收购、租赁或合作经营橡胶园,从源头上保障天然橡胶的供应.三是在橡胶生产国从事橡胶流通、贸易或参股到相关企业等,在橡胶流通环节控制天然橡胶资源.中国橡胶企业在毫无跨国投资经验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情况先在东南亚主要产胶国投资设立橡胶加工厂,在橡胶加工方面站稳脚跟后,才依次投资橡胶种植业和橡胶流通、贸易等行业.

中国橡胶企业应结合以上3种投资方式,未来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下,应该注重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中国与东盟合作日益密切的情况下,着重加强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力度.二是在除了上述4国之外,扩大在东盟其他诸国的橡胶投资,以分散风险.三是选择非洲作为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后备对象,进行跨区域天然橡胶产业投资.总之,中国橡胶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重点在东盟的传统产胶大国,在取得一定投资成果后进行分散化投资,尽量获取更多的境外天然橡胶资源.

2.3 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面临的问题

2.3.1 中国橡胶企业“走出去”缺乏政府的实际支持

虽然,中国政府将天然橡胶资源提高到战略高度,并号召橡胶企业积极“走出去”,但是,中国“走出去”的橡胶企业一直缺乏政府在政策、外交和战略规划等多方面的支持.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国政府对橡胶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使得中国橡胶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到东南亚发展的欧美诸国橡胶企业均享有一定的政府政策性补贴,而中国橡胶企业的政府补贴不仅数额少而且期限短.在外交沟通方面,中国驻东南亚国家的大使馆与外国政府沟通协调不够,面临来自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农垦企业无力自身解决政治问题.在战略规划方面,中国橡胶企业“走出去”战略缺乏整体规划.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提出了农垦企业“走出去”的初步设想,但对于橡胶“走出去”战略缺乏总体的规划,对国外橡胶产业缺乏科学调研,各个农垦企业各自行动,缺乏沟通,导致橡胶产业国外投资分散重复,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2.3.2 东道国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总体而言,东南亚地区营商环境稳定性较差,面临着较多的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在政治法律风险方面,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政局不稳,针对中资企业的排外倾向较为严重.同时,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招商优惠政策、法律法规的连续性不强,容易导致中国橡胶企业经济受损.如柬埔寨土地体系在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存在大量与土地产权相关的纠纷,故中国橡胶企业在柬埔寨订立土地使用或租赁合约时,应谨慎核实土地持有人的所有权属,以免陷入土地产权纠纷而使项目搁浅[5].在经济风险方面,主要是来自于其他国家橡胶企业的商业竞争压力以及对外投资的、汇率等风险.在自然风险方面,橡胶作为长期性经济作物,投产和经营周期较长,自然条件变化易给橡胶企业带来风险,虽然东南亚各国的自然灾害较少,但洪水与病虫害还是对橡胶种植存在着潜在风险,

2.3.3 东道国劳动力资源短缺,中国国际化人才不足

中国橡胶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东道国相关劳务人员短缺,国内劳务输出亦困难重重.割胶工作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活动,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很多年轻劳动力不愿意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短缺现象较为突出,如马来西亚早已出现胶工短缺问题,而且现有的胶工队伍严重老龄化;印度尼西亚橡胶种植业受其他行业发展的影响,胶工流失也很严重.由于东南亚这些国家对劳务输入较为敏感,政策也比较严格,从中国派出劳工则成本太高,操作起来极为不易.另外,在中国境外橡胶企业方面,普遍存在着国际化人才匮乏的问题.精通橡胶、擅长管理、又懂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人员匮乏,而天然橡胶种植一般处于偏远地区,加上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这类国际化人才很难招进,即使招进也存在输出困难.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影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度.

2.3.4境外企业返销天然橡胶面临双重税收问题

近年来,中国境外橡胶企业加工的橡胶产品,在返销国内时面临着双重税收问题,严重挫伤了橡胶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2008年12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2009年关税实施方案,继续对进口天然橡胶实施选择税率,其中对烟胶片和技术分类的天然橡胶按20%或每吨2 006元从低征收,对乳胶按10%或每吨720元从低征收,对其他初级天然橡胶按20%税率征收[6].因此,中国境外橡胶企业自产天然橡胶返销国内时,仍然按照一般的进口商品对待,这就使得中国境外的橡胶企业要承担所在国的出口税与中国的进口税双重压力,由此导致这些产品不仅失去了优势,还会加重中国橡胶企业的经济负担.

3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对策

3.1 从国家层面做好政策协调与支持

(1)政府加大对天然橡胶“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中国与东南亚进行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既离不开东南亚各产胶国的支持,也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2010年1月1日,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为中国橡胶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契机,中国应积极在东南亚开展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首先,中国政府应加强与东南亚各产胶国的政策沟通,尽量保障天然橡胶产业合作领域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中国政府应强化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宏观支持力度.当中国橡胶企业在东南亚受阻时,政府应该及时出面,以政府的名义来协商解决,确保中国橡胶企业的合法利益.

(2)逐步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税率.国家虽对境外橡胶企业予以政策支持,但境外橡胶企业面临的双重税收问题依然严峻,严重挫伤了橡胶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这不仅与国家的政策相矛盾,而且使“走出去”的中国橡胶企业在东南亚天然橡胶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针对中国“走出去”的橡胶企业面临的双重税收问题,建议国家对境外橡胶企业生产的天然橡胶返销国内时,给予免关税或减免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或采用“先征后退”的方式等,以确保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享有公平的市场待遇.优惠的关税政策不仅可以促进东南亚橡胶产品返销国内,而且可以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资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扩大中国橡胶企业在境外的橡胶资源规模,使中国的天然橡胶供给有保障.

3.2 从产业层面做好“走出去”战略规划

中国橡胶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合作的过程中缺乏良好沟通,存在投资分散、重复投资和投资规模较小等现象,难以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中国橡胶业应根据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部署和规划,合理制定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政策和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区域及其目标,同时做好境外投资评估,指导企业规避风险.这就要求中国橡胶企业和橡胶业协会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中国天然橡胶协会要承担起行业协会的职责,为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做好战略规划,加强境外天然橡胶产业规划的科学研究、合理布局,为中国橡胶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合作提供指导和服务.使中国橡胶企业投资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投资合作过程中的买方优势,又要实现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这样才能使橡胶产业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和3大农垦联合能够制定出相对统一的投资计划,在投资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行动,使橡胶产业对外投资合作产生最大效应.

3.3 从企业层面不断提升境外发展能力

(1)融入当地社会,实施本土化战略.中国与东南亚的营商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东南亚各国的营商环境又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中国橡胶企业如何适应复杂多样的东南亚营商环境,对于中国境外橡胶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本土化战略无疑是中国境外橡胶企业在国外市场成功的关键.中国橡胶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境外橡胶企业应积极支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如广东农垦利用企业自身的天然橡胶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带动和提升当地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水平,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二是中国境外橡胶企业应充分了解东南亚各产胶国的劳动力状况和《劳工法》,制定出一整套适宜东南亚各国的用工方案.三是中国橡胶企业应注意东南亚各产胶国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重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加强融合多元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克服文化差异,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双赢.四是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公益活动,与邻为善、深化友谊,使中国境外橡胶企业融人当地社会.如广东农垦赞助当地社会文化活动、设立奖学金资助当地居民子女上学、安排职工到附近学校讲授汉语等,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好感和尊重,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2)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合作空间.中国农垦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区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弥补不足,积极拓展在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领域.与非产胶国(如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在东南亚植胶相比,中国农垦企业具有从橡胶苗种培育到橡胶加工的实际生产经验,几十年的橡胶种植与生产的经验技术不宜偏废.但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业强国相比,中国农垦企业存在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和加工技术方面的劣势,应通过高层次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提高自身水平.因此,中国农垦企业及橡胶科研单位应发挥优势,向东南亚各产胶国特别是新兴产胶国,输出橡胶种植、割胶、管理、加工等技术及标准,向马来西亚等先进产胶国学习橡胶种植生产的经验技术,积极拓展在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领域,并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开发规模,完善、延伸在东南亚的天然橡胶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JOHN C.Long. The history of rubber-a survey of sourcesabout the history of rubber[J]. Rubber Chemistry andTechnology, 2011 (8): 181-200.

[2]祁栋灵,等.世界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科技对其推动力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3 (1):61-66.

[3]吴家政.我国天然橡胶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3 (3):19-21.

[4]王翊.中国天然橡胶行业“走出去”发展策略研究与分析[J].中国橡胶,2013 (13):15-18.

[5]张德生,傅国华.中国三大农垦企业天然橡胶种植加工走出去战略及其与东盟国家合作[J].经济问题探索,2009 (6): 78-82.

[6] NGO Kinh Luan.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report 2013[R]. Chemical Industry, May,2013.

天然橡胶论文范文结:

关于天然橡胶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天然橡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