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张韶在我国二胡艺术史上的地位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艺术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论张韶在我国二胡艺术史上的地位

张韶先生出身和早期成长在我国二胡历史发展最为肥沃的土壤氛围之中,这种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艺术环境,以及他的天赋和终生不懈的努力,最终使他成为二胡艺术的一代宗师.二胡发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近现代以来,在江南长江下游地区形成的一种音域宽广、音区适中,声音醇厚、温润而富于表现力的品种,即被称为的“南胡”,意即江南地区流行的胡琴简称“南胡”.“南胡”这种二弦乐器自更名“二胡”后,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不仅成为一件出色的独奏乐器,而且以二胡为主的弦乐声部,业已成为了我国新型民族乐队的基石,而江南地区也就成为我国现代民族音乐成长的摇篮.正如19世纪俄罗斯形成民族音乐学派的“强力集团”,他们以提倡民间音乐为基础的民族风格,并在不同程度上实践了他们的主张.我们中国人不称“集团”而称“派”,江南地区形成的无锡(包括江阴、常州、吴县、宜兴以及周边的苏州、昆山等地)派,就犹如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强力集团”,虽然传承关系不一定那样直接,但是,人才济济、辐射广远,强有力地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民族器乐的发展.特别是南胡这一乐器,民族音乐先驱吕文成仿制它而改革成功为高胡(粤胡),又极大地影响了岭南广大地区的音乐发展,致使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成为我国近现代以来最主要的两大乐种.近现代无锡地区的音乐大家人才辈出、熠熠生辉,如清代的昆曲大家吴畹卿(无锡),笛箫、胡琴、琵琶等乐器无所不能,他是现代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曹安和的老师,戏曲与民族音乐的造诣极其深厚;郑觐文(江阴),在上海发起成立“大同乐会”并首任会长,组成的乐队是我国现代最早的准民族乐队,乐会改编且由郑命名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器乐曲;周少梅(江阴),被誉为“三把头胡琴”演奏家,对二胡演奏的出新功不可没.他是最早将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正规学校的先驱之一,曾教授过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华彦钧(无锡),传曲的《二泉映月》现已誉满全球,成为最为经典的二胡独奏曲之一;刘天华(江阴),作为现代最负盛名的国乐大师,集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于一身,把二胡提升成为中国最富于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之一,并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及其他乐曲,具有前无古人、后有承者的创举.同时,开创了我国器乐练习曲写作之法门.这一切,都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而成为二胡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杨荫浏(无锡),精通笛箫、琵琶、小三弦等乐器,最终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学大家,著有宏篇《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储师竹(宜兴),先后向刘天华习琴九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张韶先生1946年起就从师于他学习二胡;刘北茂(江阴),刘天华的小弟,继承其兄的事业,在二胡演奏与教育上多有建树;吴伯超(武进),从刘天华学艺多年,是刘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1942年任青木关国立音乐院院长,在民族音乐领域成绩斐然;曹安和(无锡),随刘天华学琵琶,成为现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音乐学家,张韶曾随其习琵琶;王沛纶(苏州),1933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曾受刘天华之托,在校内设立国乐改进社上海分社,后入台湾发展,编有《音乐辞典》等;蒋风之(宜兴),随刘天华学习二胡,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另外,还有较年长于张韶的陆修棠(昆山),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作有二胡名曲《怀乡行》;钱仁康(无锡),学贯中西,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王乙(吴县),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曾培养了闵惠芬等学生;项祖英(苏州),曾任上海民族乐团首席,后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等等.在如此强力集团式人物的艺术氛围之中,张韶(武进)在这片热土上,作为后起之秀,上承开创近现代二胡艺术传统的刘天华等大家,下开一大批中青年二胡演奏家之端绪,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二胡艺术领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传人,成为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中坚领军人物.

张韶早在1946年就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即音乐学院前身),导师杨荫浏先生,并师从刘天华弟子储师竹和蒋风之学习二胡,同时向曹安和学习琵琶、向曹正学习古筝、向高步云学习昆曲和三弦.1950年储师竹教授偕张韶与蒋咏荷在常州举办音乐会,张韶以二胡、琵琶、古筝三种乐器的独奏全面展现了他的音乐才华.1953年他出任广播民族管弦乐团首席和二胡独奏演员.广播民族管弦乐团是新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专业民族管弦乐队,在国乐大师彭修文的统帅和带领下,借鉴西洋管弦乐团管弦法、吸收前人改革成果基础,确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打击四个声部组合的中国现代民族乐队编制构想,使民族管弦乐队进一步扩大音域、增大音量、优化音色,成为独立于世界标准管弦乐团之外、又一支大型的富于中国民族乐器特色的、具有特殊音乐表现力的现代化管弦乐团.而作为乐团首席的张韶不仅二胡演奏出色,而且具有较为全面的音乐知识和组织才能,为我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开拓组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在民族乐队成立的初创阶段,由于乐器组合上的不甚成熟,必须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乐器改革.1948年至1949年他与同仁张子锐合作,欲将二胡丝弦改为钢丝弦;1950年又与北京民族乐器厂专业制弦师合作,成功研制出二胡钢丝弦,后又相继研制了铬弦、铝弦、二泉弦、汉宫弦、外缠弦等;1955年将木轴改为铜轴;1993年他66岁时又研制出微调固定千斤等,一直为改进二胡及其制作而不遗余力.这是自20世纪20年代吕文成创制高胡以来,在二胡自身改革上所取得的又一硕果.正是他与乐器制作家共同努力研究改进,致使现代的二胡乐器比起传统来,质量有了极大的飞跃,真正成为一件中国式的、富于极大表现力的弓弦乐器.其次,在演奏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虽然江南地区的二胡艺术有着传统正能量的一定优势,但是那时我国民族器乐的总体发展还处于由不自觉向着自觉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甚至连“民族音乐会”这一形式,以及像“广播民族乐团”等这些字眼对国人来说也是十分的陌生.因此,张韶等新中国第一代民族音乐传人,肩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和无比重大的责任.由于他既有二胡独奏的能力,又有其他前辈较少有的大型民族乐队的参奏经验,加上他不懈的努力,因此,在开掘与发挥二胡演奏的领域上,终于有了惊人成就和建树.

在提及张韶对我国二胡演奏与发展事业的贡献时,莫过于对二胡技法较系统、科学的总结和推广——那就是他所编著的《二胡广播讲座》(1956年编写,1959年出版书籍).显然,这是广播民族乐团一个率先由他承担下来并在诸乐器中首先试水成功的学术成果.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二胡曲集及演奏法之类的书籍极少,除了华彦钧曲集和刘天华作品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借鉴与学习.张韶在人民广播电台以广播形式来向全国乃至境外推广、传播民族乐器及演奏,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家.这一创举,影响之深广是空前的.张韶在总结传统二胡学派的基础上,在立足于无锡地区二胡发展的根基上,广泛吸收、博采众长,集全国各二胡风格、流派之大成,创立了二胡技法理论体系,把二胡的演奏、教学推向了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阶段,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同时也奠定了他在二胡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该说,《二胡广播讲座》以及后来出版的同名书籍,产生影响的广泛、深远程度,怎么评估都不为过.活跃在新中国二胡事业上数代一流的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乃至理论家都深受其影响;同时,很多业余二胡爱好者就此走上了专业二胡演奏的道路.《二胡广播讲座》是一本最早深入浅出地、系统地介绍二胡历史、二胡沿革及演奏法、二胡练习曲和乐曲等的讲座著作,既具有普及性、知识性,又能条分缕析、总结规范,极大地提升了二胡艺术的实践理论.对二胡史上的名师大家,除了介绍和推广华彦钧、刘天华等演奏、创作的作品以外,也介绍了前辈储世竹、刘北茂、陈振铎、蒋风之等的作品.同时,在练习曲方面,在刘天华练习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了F调63弦、C调26弦、?B调37弦等练习曲与小曲,这在当时二胡界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我们知道,在华彦钧和刘天华时代,二胡乐曲几乎是15弦和52弦一统天下,刘天华创作的十首二胡曲,七首是15弦,三首是52弦,没有其他调性的乐曲.那么,像张韶所处的广播民族乐团,就曾移植改编过如《瑶族舞曲》那样的羽调式乐曲,二胡上就必须用63弦来演奏.虽然,在过去已经有了像俞鹏的《d小调即兴曲》那样的63弦演奏的乐曲,但影响甚微.实际上,二胡采用15弦和52弦以外的调性来创作乐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的事.由于张韶等第一代传人的创作、推广,才使二胡在调性使用上灵活多样而各具特色.而且,在《二胡广播讲座》的“转调”一节中,他又把在乐队中演奏《瑶族舞曲》的西洋同主音大小调互转,用二胡15定弦演奏D调,转入?3?7定弦演奏B调并转回,充分说明了他把工作中遇到的实例,用于二胡的练习之中,取得了很大的功效.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可以说为后来的二胡作曲大师刘文金创作经典性的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等新型的二胡独奏曲的诞生,奠定了启发思维、创作示范等坚实的基础.

在《二胡广播讲座》演奏技巧介绍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拘一格吸收西洋小提琴的一些演奏技巧,如颤弓、快弓、跳弓、顿弓、点弓、断弓等右手弓法技巧;人工泛音等左手按指技巧.还有对揉弦技巧不仅介绍了传统的压弦式方法,更明确引进西洋小提琴的腕动式方法.这对二胡演奏技巧的提升,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问题是,在我们现在看来谈及这些问题,包括有些练习曲、乐曲以及演奏技巧上的突破运用,似乎很平常,不足为奇,但是,我们永远应该记住的一句名言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远大眼光与巨大勇气的!当我们现在回顾这一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时,还是异常的清晰且令人激动.1989年他重新修改出版的《二胡广播教学讲座》,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充,理论性更强且更具有操作性,仍然是当今影响非凡、不可或缺的二胡教材.

张韶1981年调至音乐学院任教,从此为培养二胡艺术的接班人而殚思竭虑,桃李满天下,比较著名的有甘柏林、蒋才如、刘长福、王曙亮、张连生、姜建华、张方鸣、张玉明、于红梅、黄晨达、辛小红、辛小玲等等,间接受其二胡书籍影响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了.更主要的是他的学术成果,总结了二胡技法的理论,并将其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在完善和发展了刘天华二胡学派的传统基础上,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二胡发展的新的领域.如果说西洋小提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努力,才走上了一条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而我国二胡的系统化、科学化进程,经过张韶等第一代传人的短短几十年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定型,并且前途光明.回顾张先生的一生,硕果累累,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有20余首他演奏的二胡独奏曲;1984年香港出版发行其独奏专辑CD唱片;多年来创作有《花鼓调》《大河涨水》《喜丰收》《感怀》《秧歌变奏曲》《欢乐的草原》等等二胡独奏曲和60多首二胡练习曲;先后出版10多本二胡著作,200多万字,总销量达300多万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方便盲人学生学习,他还编写了《盲文二胡讲座与练习》(1983年盲文出版社岀版),这是对我国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华彦钧最大的尊重与缅怀.他是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的发起人和首任会长(当时叫“北京二胡研究会”,后改名为二胡学会),任会长达20年之久,也曾担任过十几次全国二胡顶级比赛的核心评委.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及的是,张韶先生高尚的人品和道德情操,为人诚恳,热情谦虚.笔者每次去京总是抽空上门看望他,而他也总是在他住所附近的一家普通餐馆便菜便饭招待之,一边吃饭,一边共同探讨、交流一些二胡学术问题,其乐融融!尤其使笔者无法忘怀的是,2009年笔者拙著《音海琴韵》底稿杀青准备交出版社付印之际,拟请他撰写一篇序文,他二话没说,欣然同意,在认真审阅了笔者所有论稿后,赶在出版前夕,发来一篇热情洋溢、读后使人受宠若惊的手书稿序文,使笔者深刻、真情地感受到一个长者、一个真正的好伯乐、真伯乐对一个晚生、一个事业上的同仁无比的关怀、无尽的鼓励和由此带来的无限的温暖!使笔者终生铭记、没齿不忘!

在我国二胡艺术飞速发展和取得具大成就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新中国二胡第一代传人尤其张韶先生的丰功伟绩.在纪念张老仙逝二周年之际,让我们深切缅怀他艰辛的艺术历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我国二胡事业卓越的历史性贡献!

张韶不愧为我国集二胡演奏、教学、著作、革新于一身的,在二十世纪二胡艺术发展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演奏家、教育家、改革家和艺术大师!M

艺术史论文范文结:

适合艺术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艺术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