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史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艺术史翻译的新维度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这是一篇与艺术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艺术史翻译的新维度

艺术史及理论的翻译出版物已林林总总,但我们还是执意创编这本《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因为我们基于一种新的翻译维度.

自20世纪20年始的艺术史及理论翻译至今已近百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翻译至今也有三十余年.不计其数的翻译成果不仅向曾经封闭的我们传播了西方艺术史知识,更在美术史的书写方式、艺术史观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新的塑造.艺术史及理论翻译将中国的美术史学界与国外的知识环境衔接起来.

衔接总是基于某一时空坐标,即维度,而维度又总是始于某一基点而展开,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维度对于那个整体而言都是一种片面观.而今天的艺术史学界,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专注历史个案研究的趋势正在形成.这越来越使那些翻译过来的理论型艺术史著作,渐渐回归到其以西方艺术史为背景知识的位置上,渐渐失去其方法论及艺术史观的指导意义.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合理的趋势,我们也未尝不可以为那一个个艺术史个案研究击节鼓掌.无细节即无整体,艺术史的图景就是由无数个案的确立而丰满绚丽起来的.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那生命之树不正是由一条条枝干、一片片绿叶构成的吗?如果说,以往的翻译已经把一棵艺术史的宏观之“树”种植起来,那么,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这一簇簇具体而鲜活的“枝叶”去拥抱那棵长青之树吧.基于此,我们的《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即尝试对“艺术理论”或“宏观艺术史”翻译界域有所超越,而从“艺术史个案”的维度来细致观看艺术史的壮丽图景.

如果说“艺术史个案”是我们确立了的一个翻译维度的话,那么,这个“艺术史”的地域及文化属性也同样关乎另一个展开维度.我们关注的是指向中国问题的艺术史个案研究,而在以往的翻译丛书中,“中国艺术史”的份额其实是极少的,这也不能不说是此前艺术史翻译维度的另一个单面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艺术史”为名的翻译丛书,基本上是将“艺术史”等同于“西方艺术史”了,如《美术史的形状》( 范景中主编) 、“艺术史名著译丛” (范景中主编)、“西方艺术史丛书”(常宁生、顾丞峰主编)、“牛津艺术史”丛书(易英主编)及“美术史里程碑”丛书(陈平主编)等,无不如此.这些艺术史翻译丛书,向我们打开了通向西方艺术史的一个观看维度,让我们遍览了西方艺术史丰富而多样的景貌,中国艺术史学者也通过这一维度的观看而拥有了世界视野.

但我们也需要在这个世界视野中来反观艺术史的中国经验.曹意强先生在前述那个慨叹后指出:“中国的美术史、中国古代的画论具有这样的能力,为世界艺术史吹进一种新的生命空气.”中国美术史的独特价值,即在于它提供了有别于西方美术史的观看方式及文化体验方式,这种文化体验方式在当今的图像时代仍具有直指人心的情智力量.那么,就让我们从艺术史上的中国问题研究起吧,就让我们把艺术史研究中关于中国经验的国外成果翻译过来吧.从艺术史版图来看,中国艺术是世界艺术的一部分;从艺术史研究版图来看,中国艺术的研究力量也遍布世界各地.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偏要把“中国艺术史”搬到“艺术史”的版图之外.

尽管是少量的,尽管比之以西方艺术史为主体的大规模翻译这还只是一些星星点点的存在,将中国艺术史纳入“艺术史”翻译视野的工作,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是时而有之.这一方面体现在散见于《美术译丛》《新美术》《世界美术》及《美术史论》等杂志的单篇论文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汇编形式的出版物上.这几部丛书尽管鲜明地体现着以中国艺术史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指向,但它们的研究主体来自本土,其所构筑的也就不是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国外维度.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本文的“翻译”维度,我们才刻意区别研究主体的国内与国外身份;而我们知道,这种区分其实丝毫没有价值判断的意义.事实上,我们是非常激赏这些丛书中所收录的中国学者对于中国艺术史异彩纷呈的研究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寻找,在洪再辛之后,那种汇编外国学者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成果的翻译出版物哪里去了.尹吉男主编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三联书店的“高居翰作品系列”等,可以看作是在十多年后,对这一翻译脉络的承继,而前者更将作者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中国画之外的中国艺术史.于是,一个以专著形式构建的以“中国”为视点的艺术史翻译维度,终于在一片“西方”维度的笼罩中渐渐呈现.我们想在这一维度上开始我们的工作.

但我们的工作不是从专著,而是从论文入手.我们对于原文的选编原则之一,是近年在国外艺术史刊物上发表的全新研究成果.与以著作形式为主的丛书不同,我们计划以年度出版的形式,动态地捕捉国外艺术史学界有关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新动向,并把它们尽可能及时地传递给国内读者.同时,我们也将有意识地推介对我们有启发价值的新生力量的研究成果.李清泉主编的《艺术史研究》辑刊,以艺术史个案、中国捐向及冷峻的学术风范,集中展示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论文,我们就做一部国外版的《艺术史研究》辑刊吧.我们同样追求艺术史个案、中国指向及冷峻的学术风范,只是它们是通过国外学者的研究来呈现的.

我们注重的是中国美术史问题的展开,因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学术建设,需要各国学者共同参与.西方现代形态的艺术史研究比我们的起步要早二百多年,他们长时间积累的研究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要从他们那里获得艺术史研究的智慧启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现代学术版图,是由多个板块构成的,我们需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研究块面进行拼接.而一旦拼接,那邻近块面的图案肌理便活络起来,那整个版图的形象也便清晰、鲜活起来.

当然,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在这一阶段,我们只能把已经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翻译过来,这属于原作者学术成果的二次发表.而随着今后持续的工作与努力,我们希望逐渐加大原作者在本系列图书第一发表的论文比重,以使其成为世界学者有关中国艺术史研究成果的原发地.这样,《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就将在“艺术史个案”“中国的”“最新的”之外再展开一个维度—“原创的”.这既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勤勉与认真,同时也更需要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史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关爱与支持.这也是我要在此特别拜托与鸣谢的.

(本文原为《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一书序言,刊发时有删节.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责任编辑:刘光

艺术史论文范文结:

适合艺术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艺术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