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发球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弹力带协助训练在青少年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网球发球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弹力带协助训练在青少年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向林波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收稿日期:2016-06-26

作者简介:向林波(199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网球发球技术是唯一一项由运动员自己控制不受外界限制的技术,同时作为1分的开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员在网球发球技术上存在动作不合理、发球的速度慢、落地角度不可控等多方面问题,发球技术成为了青少年运动员的软肋.本文通过对24名青少年网球学员的发球技术进行分组实验,旨在论证弹力带协助训练在网球发球技术训练的有效性,为今后教练员对少年儿童的发球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弹力带协助训练在青少年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从海力健身会所选取24名青少年网球学员.现场调查、测量其年龄、身高、体重,经SPSS19.0统计得出:24名男生的平均年龄为13.58&plun;0.515岁,身高为147.50&plun;3.825cm,体重为55.83&plun;3.129kg.其年龄、身高、体重离散程度较小,符合统计学要求,因此24名男生均为有效测试对象.24名学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正、反手技术和发球技术,但其发球技术均不理想.将身高采用蛇形分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实验时间与实验地点:2016年3月3日~4月3日,在四川省成华区熊猫基地挚友众力网球俱乐进行实验.(2)实验仪器与实验用品:若干弹力带、一筐网球、实验记录本.(3)实验场地设置:左右发球区域各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区域,两区域的边长均为1.5m的矩形边框,训练与测试前用胶带布置好场地.(4)实验流程:让学员清楚实验流程,并同意参与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开上课,每课时2h,每星期2个课时,每次课抽出1h进行发球练习,训练时间总共为4个星期;8课时结束后,对学员发球技术进行初测,隔日进行再测.在教练员的指令下,每名运动员完成20次发球,左、右区各10次,发球落点分为A区和B区,记录成绩,得出结果,如图1所示.

1.2.2数据统计法对实验数据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数据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发球技术动作教学统一

为了控制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验教练员将所有学员的技术动作教学模式进行统一,均采用4步教学法进行动作技术讲解(1)抛球举拍阶段:球与球拍分离时刻——膝关节屈曲最大时刻.学员进行发球动作练习时,抛球是关键,抛球臂充分伸直,抛球的最高点均控制在2.8m左右,持拍手侧向引拍,形成明显的背弓姿势.(2)向后挥拍阶段:膝关节屈曲最大时刻——球拍在身后最低位置时刻.此阶段要求学员充分蹬伸,拍头向上迎击球,击球点位置控制在最高点,动作充分舒展.(3)挥拍击球阶段:球拍从身后最低位置——出球瞬间.要求学员协调好向上向前的力量,均采用侧上旋的击球方式进行训练.(4)随挥阶段:出球瞬间——双脚触地.此阶段要求学员包裹球的姿势明显,重心前移,左脚迈进球场.

所有学员发球技术动作采用以上标准,实验组采用弹力带协助进行发球训练,两组学员练习时间均为1h.

2.2实验计划与实施

在实验前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初次测试,经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保证分组科学.

对照组的网球发球技术教学安排采用常规教学形式.每次用1h进行发球练习,教练员在进行常规技术讲解之后开始训练,计划如下:空拍练习10次/组,共10组,组组之间进行10次发球练习,轮流在A、B区域进行发球练习.要求学生在练习时注意身体姿态和抛球等细节.

实验组的网球发球技术教学安排采用循环训练法,计划如下:弹力带协助训练10次/组,共10组,组组之间进行10次发球练习.要求同对照组一样.整个实验教学实验过程中,对错误动作进行细致讲解,尽量使学员的技术动作标准化.

2.3实验前测试结果分析

在教学实验前,先对2组学员发球成绩进行初测,在A、B两区域各进行10次发球,发进指定区域为有效发球.得出数据如下.

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A区命中率平均值为4.3个,而对照组A区命中率平均值为4.2个;B区域结果显示实验组均值为3.3个,对照组平均值为3.8个,2组测试对象在A、B两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A、B两区域共20次发球中,P等于0.580,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了实验分组的有效性.20次发球测试(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球平均值均在8个左右,发球命中率仅为40%,这说明学员发球命中率不高.

2.4实验后数据结果分析

为期1个月8课时的发球训练后,对学员发球稳定性进行初测,数据如表2所示.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数据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区发球的平均值分别为:7.4和5.6,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区发球的稳定性具有显著性差异;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B区发球结果显示:其平均值分别为:5.8和4.7,P等于0.755>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B区发球的稳定性上不具有显著性;实验组在A、B两区域发球的P值为0.01,说明实验组在A、B两区域发球稳定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A、B两区域的P>0.05,说明发球稳定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0次发球整体来看,实验组平均值为13.4,而对照组平均值为10.4,其P值为0.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发球稳定性上存在显著性;而比较A、B两区域发球的稳定性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区发球的稳定性明显高于B区.

隔天对2组实验对象进行再测,得出数据如表3所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区发球的平均值分别为:8.1和6.9,P<0.05;在B区发球的平均值分别为:6.8和5.1,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A区和B区发球的稳定性上都具有显著性.实验组在A、B两区域发球的P值为0.006,在A区发球稳定性明显高于B区.对照组在A、B两区域发球的P值为0.002,其在A区发球稳定性也明显高于B区;从20次发球整体来看,实验组平均值为14.8,而对照组平均值为11.9,其P值为0.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发球稳定性上存在显著性.

再次测试和初次测试实验结果趋势存在一致性,说明实验结果数据稳定可信,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在发球稳定性上已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讨论

弹力带协助训练属于一种抗阻训练方式,在网球发球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上能起到重要作用.实验证明,弹力带在发球技术动作上的协助运用,能使学员在掌握发球动作的挥拍击球阶段产生稳定效果.

从力学角度来讲,弹力带衔接了上肢与下肢的动力链系统,能使学员在技术动作上形成较好的背弓姿势,同时在膝关节屈曲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用力向上拉伸过程中,由于要克服弹力带所带来的阻力,不仅能促使学员提高核心肌肉力量与手臂力量,而且能更加明显地体会向上用力的感觉,这正与纪仲秋等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纪仲秋在其研究中还指出:弹力带的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肩关节的最大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发球的稳定性提供了支撑,在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前提下,运动员的发球技术会随着抗阻训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明显地体现出了这种变化,也证明了弹力带协助训练在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反向阻力给正向动作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目前并没有理论支撑这一现象,但其方法已被诸多教练员应用于网球发球教学中.

4结论

弹力带协助训练作为一种抗阻训练方式,对发球技术及发球稳定性有极好的帮助.通过弹力带协助训练后,右区内角发球稳定性明显高于左区外角区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志基.弹力带运动[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

[2]许月云.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新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51):50-51.

网球发球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网球发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网球发球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