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和援川十年有关论文范文集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十年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援川十年

□本刊记者 由卫娟 陆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猝然袭击.山崩地裂、满目疮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4人受伤、17923人失踪.震波触动了中国的每一个神经.512之后,我们都是四川人.

灾难催生了民族精神新价值,整个民族被激发出了自我拯救意识和强大凝聚力,把苦难沉淀为“种族价值”,生成了民族精神的新的因子和内涵.

急公好义的山东人民再次一马当先,走在了援川的前列.两年多时间,3万援川大军援建各类项目369个,形成实物工作量估值123亿元,再造了一个新北川.十年之后,北川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幸福起来”的完美蝶变,趟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跨越发展之路.

这些山东援建人,是和平时期的英雄.他们赋予了“山东人”这一品牌以新的时代内涵,丰富、拉升了山东气质,给大山东创造了丰厚的精神资产.

在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山东援建人应邀回到了北川,回到了自己的另一个故乡.北川人民表达不尽他们的感激,而分享到他们创造的品牌效应的山东父老,在欣慰于新北川的蒸蒸日上之外,也不会忘记那些优秀的齐鲁儿女所创造的奇迹、更加自豪于他们所展现的智慧和才干. (本专题4-27页)

“两年援建一座城,一生回忆这座城”

在北川的每一天,记者遇到的每个北川人,一听说是山东人,亲人、恩人、欢迎回家……山东人的这份殊荣弥足珍贵.是什么让陌生人瞬间亲如一家?

地震后,“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的史上最大规模的灾后援建行动吹响号角.在采访中,山东援建者谈到,当年是按照经济总量排行和受灾程度来分配对口援建地区的.而山东省主动提出要援助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这是山东人的担当和自信.

速度体现真心.地震后的第8天,即5月20日,山东省援建联络组就抵达成都,山东也成为地震后第一个抵达绵阳开展对口支援的省份.

24日,山东省援川前线指挥部挂牌成立.

29日,山东省对口援建工作会议召开,确定由17个市分别援建北川的20个乡镇,分配落实板房规划建设任务.

……

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震后4个月,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目标.

2008年6月27日,山东成立了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北川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北川工作指挥部设在灾区一线.

山东的援助和山东人一样实在贴心.当时的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来,要把北川作为山东的第141个县,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来建设.山东人援助不是交支票式,而是交钥匙式,现在看来援助的标准远远超过国家规划.北川人惊叹:北川不仅是“山东一个县”,还是“山东第一县”!

北川新县城的建设是512特大地震后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它是北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也是援建的重中之重.新县城从2009年6月份正式开工,到2010年9月份所有项目竣工完成,创造了一年多建设一个新县城的奇迹.当时,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立着230多台塔吊,3万多名施工人员、1000多辆工程机械,日夜奋战.北川人自豪地告诉记者:北川新县城是唯一一个总理选址、总书记命名“永昌”镇的县城.应该说,山东援建的这座城与这样的殊荣相得益彰.

目前,北川县城功能齐全,文化特色突出,科技低碳环保,产业发展配套,成为城镇建设的典范.

5月12日,记者登上了北川县城的最高建筑——“巴拿恰”羌族民俗特色街区的碉楼,整个城市顿收眼底,一廊一环一带一轴俨然:安昌河河谷生态廊道美不胜收;沿新北川大道和新川路形成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环错落有致;永昌河城市景观带亮彩纷呈;包含羌族特色商业街、抗震纪念园和文化中心等重要设施的城市空间轴线人气旺盛……

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又处处保留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因素,宜居宜游,充满魅力.先后荣获了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县城等殊荣.2017年,接待游客已经达到了600多万人次,增长24.4%,实现旅游收入51.7亿元、增长27%.

时任山东省援川办主任李关宾在《三年援建一座城,一生回忆这座城》中写道:我们绝不允许援建项目水土不服……

这座城市的美好,足以承载所有山东援川人一生的回忆.

从输血到造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

一组数据帮助我们认识十年后的北川:

截至2017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超预期突破50亿元大关,是震前的4.65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6%,以上四项指标增速居绵阳各市(县)第一位,成功跻身四川省51个少数民族县前十强.

这样的成绩,的确如时任省援川办副主任孟雷在“鲁川同心携手共进”真情恳谈会上所言:为北川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十年来,正如北川县委县政府在感谢信中所写的一样:“最好的铭记感恩,就是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北川通过大力实施“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创新驱动、开放黏合”战略,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精品农业示范区、通航经济创新区、应急产业先行区,朝着加快建成“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的目标笃定前行,趟出了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如今,北川正在加快转换新旧产能接续,持续扩张工业经济规模,山东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通航产业园、智慧家居产业园、农特产品加工园“五大园区”活力初显.目前,北川规模以上企业达36户,过亿元企业达6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

北川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其首期启动区和核心区“北川—山东产业园”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作为经开区的起步区,该产业园承载起北川经济发展助推器的重要职责.产业园自2009年6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以来,集中了一批高新项目,山东老乡带来的先进技术,大大促进当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2008年,北川天讯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驻山东产业园.它是地震后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号召的首批援川企业之一,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体新型屏蔽材料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最早入园的企业、园区龙头企业,近年来天讯科技发展迅猛,为北川当地解决了1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010年,由山东省蓝星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北川蓝星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在山东产业园正式投产.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总投资规模超过6000万人民币,提供劳动就业岗位超150个.据董事长王建军介绍,企业建立之初,北川工人说,每个月能收入2000块钱,我们就不用离开家乡和孩子去打工了.而事实是,该公司的员工月收入已经达到5000元左右,越来越多的员工开着20多万、10多万的车上下班.

一份资料显示,2017年北川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06亿元,是2007年的2.32倍.2017年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效益稳步回升,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7亿元,是2007年的2.8倍.

在产业重建中,北川把做强做大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建成中羌药材、高山蔬菜、魔芋、茶叶、果品等“五大特色基地”75万亩.各类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到2017年末,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个,比2007年增加25个.累计创建“三品一标”35个,北川白山羊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北川苔子茶”“北川花魔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荣获全国魔芋产业基地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四川马铃薯种薯基地县等称号.

安昌镇金龟村第一书记介绍,该村流转给西羌莫尼山庄园1800亩土地,形成了精品溯源农业、牡丹花卉基地、康养游乐为依托的农旅结合综合基地,年实现营业收入102万元.而农民除了在庄园打工收入外,每亩土地流转费用已经从280元涨到了340元.

在桂溪镇伊纳羌寨,民宿女主人梁蓉介绍,地震前寨民们主要依靠种桑养蚕外出打工勉强温饱.而现在,全村有100多户都利用新建的洋房从事旅游产业.2017年,相关产值达到了100多万.梁蓉家可同时招待20多人,一个旅游季下来,可以收入三四万元.这个村的村民一听说山东亲人来了,在寨子门口擂鼓相迎、咂酒满上、沙朗跳上……

在新县城的巴拿恰商业街,到处都是马槽酒的招牌.马槽酒是北川马槽乡出品,被一位领导人誉为“北川人民的五粮液”.在某种意义上,马槽酒的发展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山东之于北川的经济再造.

在山东援建之前,马槽酒每斤只卖七八元钱,也只有位于“红四军”旧址的一家酒厂.但如今,整个马槽乡却诞生了20多家马槽酒厂,也从几十元到二百多元不等.马槽酒老厂经销商寺格堂女老板刘胜燕一听说记者是山东人,分外热情,她说,是山东人的情谊,让水也变成了酒.

2010年9月,山东全面完成北川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后,两地情谊却愈发浓厚.随着《山东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合作协议》的签署,山东对北川的援建由输血转为造血,由对口支援转变为对口合作,两地交流合作互动频繁.不久前,省委书记刘家义还对鲁川合作表态:是亲戚就要经常走动.

2014年,北川成为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基地.此后的每年的三月,北川上空都会出现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风筝,吸引数万人来这里实现“天空梦”.今年年初,山东发展投资集团负责人一行到北川县片口乡考察,对此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印象深刻.如今,山东发展投资集团与北川共同设立5亿元规模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投向北川区域内的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特色农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优质项目.5月11日,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又与北川签署了北川老片口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协议.

此外,北川还与潍坊峡山区签署了《峡山-北川友好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峡山绿色科技集团与北川禹羌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30亿元开发迪梦小镇项目.

山东与北川情义,像窖藏的马槽酒一样,年份愈长愈醇厚.

文化重建与精神重建

北川古名”石泉”,是巴蜀文明、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留存着大禹的诸多传说,而从大禹时期便定居于此的羌民,至今生生不息,保留了绵延几千年的羌文化.时至而今,北川现有羌族九万多人,占全国羌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援建中,山东人对于羌民族的文化保护和展示用足心思.整个城市随处可见羌民族的石砌碉楼、吊脚楼、羊图腾等建筑符号.北羌民俗博物馆毁于地震,全部文化被埋入废墟.而新建的博物馆在城市景观轴上,是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从羌族的起源解读整个羌族的t文化特征,突出羌族民俗和文化主题,寄托了羌民族的民族情感,已经成为羌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活力在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座城市,在大地震之后,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所谓向死而生, 在死亡面前,一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会归零,由此重新发现生命与日常的意义.地震就是这样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改变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改变了我们的救援体制,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基因.

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就在北川中学原校址上,那些永远定格的钟表、永远找不着主人的鞋子,永远提醒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而那些志愿者、战士、医护人员的事迹物品展示,则永远记录并激励这个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

北川老县城被建成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灾难遗址.它的存在,对这个民族生命观的修正,是一个永远的警示.

北川人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在新的北川中学,校园内所有建筑均由抗震8级标准建造,每一栋教学楼还专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方便特殊人士行走.在新北川宾馆,每一个房间都有火灾逃生面具.

在伊纳羌寨,家家户户都把家训写在新建的小洋楼的外墙上.这个家训是是6颗星来评价的,做不到,就要减少一颗星.记者在北川桂溪镇发现了这样的标语——“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北川人的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

新县城建好以后,北川人曾想以山东的地名来命名街道,山东拒绝了这美意,认为还是用北川本地乡镇的名字来命名更能保持这座羌城的文化肌理.北川依然把一条连接新老县城的道路命名为“山东大道”,这条在大山中开辟的道路,不仅连接起新县城与老县城,更见证了山东与北川的友谊之情.在新北川宾馆,齐鲁厅、泰山厅、临沂厅的名字也表达了这座城市的感恩之情.

在北川,每年5月,都会举办“感恩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大爱无疆·感恩感动”为主题的宣讲和演讲、征文比赛,并邀请山东援建单位的亲人们“回家”看看.

继禹羌文化、红色文化之后,感恩文化和抗震文化一起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精神丰碑.

在陈家坝小学,记者看到了孩子们的感恩作文.四年级的刘琴同学在作文《感谢山东》里这样写道:我长大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别人,一直保持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去帮助别人,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好习惯.如果哪一天,什么地方或其他人需要帮助,我会学山东的叔叔阿姨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所有的困难.

在北川中学,记者见到了独特的校训:爱国、感恩、朴实、勤奋.这所学校有两面独特的爱心墙,铭刻着所有援建者和单位的名字.

在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山东援建各级指挥部的木牌、胸章、交房钥匙、安全帽等等都被一一摆上展台.大众或许只知道一个敬礼娃娃,但在北川,向部队官兵、志愿者、援建者致敬的各种形态的手,从来都没有放下.

当然,这不仅是北川精神的丰富和重建.对于援助者山东人而言,在付出中收获的信任和肯定贵逾黄金.记者到达之处,无论是县城还是山村,无论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乡间羌民,一听说是山东人,往往脱口:恩人啊!亲人啊,欢迎你们回家.感谢你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在这样的情感面前,任何人的心灵都会得到净化.山东的无私援助本身,也给山东人这一品牌实现了升华,增加了山东人的美誉度、自豪感和向心力,为山东精神树立了新的时代丰碑.

十年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十年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十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论文十二章翻译

2、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3、人生十六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