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沫若论文怎么撰写 与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郭沫若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

1927年3月,郭沫若发表了《请看今日之》一文.一时间,郭沫若名声大振.这是大革命成败关键时刻一篇重要的战斗檄文.看到后勃然大怒,于5月10日发出了《通知军政长官请通缉趋附共产之郭沫若函》,指责郭“甘心背叛,开去党籍,并通电严缉归案惩办”.5月21日,蒋又以总司令的名义向全国颁发通缉令《电令所属一体严密缉拿郭沫若一名,务获归案惩办》.此后,郭沫若开始转入地下.1928年2月,郭沫若东渡日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海外流亡生涯.

郁达夫从中斡旋调解

郭沫若亡命海外,朋友们却没有忘记他.1936年11月15日黄昏,郭沫若在创造社的好友、时任福建省参议的郁达夫借着到日本采购印刷机的机会,来到近郊须和田郭沫若的寓所探望.两人虽是故知旧友,但自1920年代中期,因对政治形势和国共两党的认识发生了严重分歧,一度反目为仇.两人在这次见面之前,已经中断交往了十年.其时,郭沫若隐居于附近的市川市,以他的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的姓氏安家,全家生活费依靠创造社每月资助的100元钱.

郁达夫开门见山地说他是奉陈公洽(陈仪,辛亥革命元老,时任福建省省长)之命,来问先生是否愿意回国.郭沫若回答:“我没有一刻不想回到祖国,虽然现在有朋友照顾,生活还可以,但每天都在日本警员的监视下,最多是个三等公民,但是我还回得去吗?……前些日子西园寺公望(日本皇宫元老)还出面希望我加入日本国籍,但被我拒绝了.我宁可去死,也决不加入日本国籍……”

郁达夫此番赴日,其实是奉命专程策动郭沫若归国参加抗日的.对此,郁达夫之子郁飞曾记述道:“那次行程,据他说是应日本各社团及学校之聘去讲演的,但实际上负有一项秘密使命:向亡命日本已近十年的郭沫若,转致南京国民党政府为抗日战争终将爆发而要郭伺机回国之意.”

郁达夫回国后,向自己的上司陈仪反映了郭沫若的情况,请陈仪帮助请求最高当局让郭沫若归国.陈仪随后致信行政院政务处处长何廉,请他探询意见.何廉等人也正有此意.在接到陈仪信之前,何廉和翁文灏在为准备参加庐山“国是会议”的人员名单时,大胆地将郭沫若的名字列上了.看后表示认可,说“我对此人总是十分清楚的”,并详细询问了郭沫若的近况.何廉接到陈仪信后,向汇报并得到允许,但条件是郭沫若回国后在福州居住,由陈仪负责监视,不得有“越轨行动”.虽然应允了,却形同软禁,郁达夫只得继续努力.

这年4月底5月初,郁达夫前往上海、杭州、南京一带活动,与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侍卫长钱大钧宴游,借机请钱大钧等人向进言.钱大钧等人委托郭沫若的老乡、的结拜兄弟张群向提出此事——当初要求国民党通缉郭沫若的,正是张群.5月17日,张群见到,提及郭沫若归国之事,得到了蒋的应允.

展开秘密行动

设于南京的国际问题研究所承担了具体策划郭沫若秘密回国的任务,这个研究所系对日情报机关,直属侍从室.研究所主任王芃生是湖南醴陵人,国民党内首屈一指的对日问题专家,真正的“情报王”.除了王芃生,国际问题研究所还集中了一批对日研究专家,其中就有担任国际问题研究所京沪区少将主任的顾高地.

顾高地曾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少校兼蔡廷锴将军的秘书、中校参谋.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兵进攻闸北,十九路军将士奋起反抗,他们在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五军支持下,与日军血战一月有余,没有后退一步.顾高地在“一·二八”事变中的表现,引起了王芃生的注意,他任命顾高地担任当时情报工作最重要、最复杂的京沪区主任,交给顾高地的第一项任务便是营救郭沫若归国.

顾高地仔细分析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提出要使郭沫若平安归来,必须做三件事:一是让正式撤销通缉令;二是让郭沫若作好归国的准备,为了保证他的绝对安全,他的日本夫人郭安娜与五个孩子暂时就不能回国了;三是不能让亲日的国民政府驻日大使许世英知晓,郭沫若要乔装化名秘密归来.

王芃生完全同意这番意见,他告诉顾,年前他已通过陈公洽(陈仪)让郁达夫赴日,他会让郁达夫再给郭沫若写一封信,将准备归国的信息传递给郭沫若.两人协商后,决定由顾高地与中国驻日本横滨总领事邵毓麟联络,请邵毓麟跟郭沫若通消息.一系列的秘密行动悄然开始……

归国之途有惊无险

1937年7月初,郭沫若收到了郁达夫的一封信.信上写道:“沫若兄:今晨因接南京来电,嘱我致书.谓委员长有所借重,请速归……强邻压迫不已,国命危在旦夕,大团结以御外患,当系目下之天经地义……”“中国情形,与前十年大不相同,我之甘为俗吏者,原因也在此.将来若得再与同事,为国家谋一线生计,并设法招仿吾亦来聚首,则三十年前旧梦,或可重温.临函神驰,并祈速复.”

这时“七七事变”已爆发,日本警方在郭宅周围增派了监视的和宪兵,邵毓麟以身份与郭沫若接触已变得很困难.顾高地另行安排了与自己有着特殊友情、同时认识郭沫若的寓日画家钱瘦铁作为联络人.

7月10日左右,郭沫若的一个学生金祖同来到,他是前来参加诗人俱乐部举办的文化交流会的,担任主讲的就是郭沫若.此次聚会遭到日本浪人的破坏,郭沫若险些被打,金祖同与另一位学生拼死拖出郭,将他护送回家.7月15日,金祖同又来到郭沫若家里看望,劝他抓紧时机逃回中国去.郭沫若告诉金,从报纸上的动向分析,日军将很快并吞华北,考虑到在这里可能会受害,决定写下一篇“遗言”,大意是:临到国家需要子民效力的时候,不幸我已被帝国主义者拘留起来了,不过我决不怕死辱及国家.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唯有以铁血来对付它……写毕,郭沫若让学生们一定设法转交给最高当局.

第二天一早,金祖同将“遗言”交到钱瘦铁手里,钱瘦铁大喜——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契机.他告诉金祖同,事不宜迟,郭沫若回国之事要抓紧进行,一切手续由钱本人代理,金祖同负责来回接洽.随后,钱瘦铁通过秘密途径,将郭沫若的“遗书”送到顾高地手里,再由顾高地转交王芃生.

1937年7月17日,金祖同告诉郭沫若,在10日之内一定安排他回国,但有一个条件:回国之事不能告诉任何人,作为掩护,您的夫人与孩子这次就不能同行了.郭沫若听到此消息,心如刀绞,他与郭安娜(佐藤富子)于1916年结婚,妻子随着他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为他生育了四子一女,至今已整整20年,怎能忍心将他们留在虎狼之窝而独活?临行前,郭沫若为安娜及四子一女分别写了留言,给大孩子们写的是“勤勉”二字,特地贴在墙上,希望他们以此为座右铭;给最小的儿子写的,是盼望他无病息灾地健康成长.

一行人要乘坐的是从温哥华经日本横滨、神户再往上海的加拿大邮船.7月24日,台风肆虐了湾,狂风大作,豪雨倾盆,但第二天转而风平浪静.25日清晨,郭沫若起了个大早,他着和服木屐,连饭也没吃,仿佛出去溜了个弯就会回来似的,躲过了日本宪兵的监视,匆匆赶到了钱瘦铁家里.钱的夫人早已为他准备了早餐,沐浴更衣后,郭沫若穿上早已备好的衬衣、西服与皮鞋,提上了一个当时有钱人旅行用的皮圆筒旅行包,戴上巴拿马凉帽.钱瘦铁还特意替他印了“帝国大学杨伯勉教授”的名片,亲自伴同,坐上计程车,一路疾驰,来到横滨火车站.他们购买车票跳上了“燕号”特快列车,一路上有惊无险到达神户,登上了“日本皇后号”的头等舱.

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终于抵达上海.安排住进了沧州饭店.次日,中国各大报纸都刊出了一纸公告,这份由林森主席与共同签署的文告,宣布撤销于“国民十六年(1927年)五月二十一日发布的通缉令”.

近些年,有些人撰文述说郭沫若归来,是由秘密策划安排的,其实不然.(摘自《同舟共进》吴基民)

郭沫若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郭沫若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郭沫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关于郭沫若的论文 郭沫若女神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