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相关论文范本 和国有林场苗圃调整经营方略尝试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有林场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国有林场苗圃调整经营方略尝试

山地城镇绿化模式的研究

马宝川

(陕西省子长县中山川林场,陕西子长 717300)

[摘 要] 我国山地地区面积较大,因此城镇的绿化建设意义重大,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下,其绿化模式也有所创新.本文以我县为例,提出了绿核、绿廊、绿网相结合的绿化模式,以期为我国城镇绿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子长县 绿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10-0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给我国山地地区的城镇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山地地貌比较常见,很多省份、城市都属于山地,总体来看,已经发展成为了自然资源、经济文化、生物物种的中心,而且保护了平缓地区的生态环境,山地地区的发展情况关系到了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状况.本文以陕西省子长县为例,详细探讨山地城镇的绿化模式.

1 陕西省子长县的自然情况

子长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处于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山地地貌,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在城镇绿化的设计中,多会种植市树(柏树、苹果树)和市花(山丹丹花、牡丹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2 山地城镇绿化模式的主要特点

2.1 适应性强

我国在平原地区的绿化建设中,以环状和楔形为主,适合平原地貌的绿化,给人一种辽阔的即视感,但是绿核、绿廊、绿网等结合的绿化模式更能够突出山地地貌,更适应于千奇百怪的地形,而且注意将零散的地域连接成统一整体,能够充分地融合人为绿化因素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效地改善城镇环境.[1]可见,山地城镇的绿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适应性较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子长县空气.

2.2 渗透性好

子长县的绿化建设遍布了县区的每个角落,可以用见缝插针和遍地开花来形容,绿地植被具有很强的渗透性.由于是山地地区,子长县的街道多数属于劈山而筑,有些地区甚至是一面靠悬崖、一面倚深渊,在这样的地貌情况下,不能种植普通绿化植物,但是可以利用攀岩类植物作为基础绿化植被,并辅以矮小植物,如爬山虎和灌木,既使用,又产生了错落有致的景观.

2.3 系统性高

山地地貌有着明显的错落性、差异性,子长县的很多区域成碎块状,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地貌系统,也就给绿化建设带来了挑战,一般的山地绿化模式是无法整体覆盖城镇地区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的系统性,促使该地区的生态结构建设成为统一整体,提升城镇的完整性.[2]

2.4 文化性高

一个地区的文化层次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情况,子长县内有瓦窑堡会议旧址,是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革命老区,因此,子长县的绿化建设也就被提高到了较高的重视地位,并且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绿化建设必须与特色建筑和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构成城市文化的“绿网”,并注重与现代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共同服务于城市文化主题,提高文化性、突出文化内涵,充分考虑人类情感,打造红色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3 子长县绿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子长县区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地形峁梁起伏,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低,温差大,因此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到地形地貌问题,还要考虑温度问题,选择适宜的绿化植被.具体来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绿化建设上出现了城镇绿化用地的零散性,而且由于地势不平坦,难以建设大面积“环状绿地”,在绿化面积上的统一管理是比较困难的.针对此种现状,绿核、绿廊、绿网相结合的形式是更适合于子长县的绿化模式,将山地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结合起来.绿廊指的是绿化地区在呈现宽窄有别的廊状结构,绿核指的是将宽窄有别的廊状结构连接起来以至“绿网状”结构的块状.可见,子长县绿化建设充分考虑了山地地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考虑生态系统特点,体现了与平原绿化不同的山地绿化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以子长县未为例探讨山地城镇的绿化建设问题,研究发现,山地地区绿化在复杂性和规律性两个方面都有较好体现,并在改善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覃悦明.山地城镇绿化模式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08:195.

[2]杨国繁.浅谈兰坪县城绿地系统功能区规划[J].绿色科技,2014,05:38-40.

苹果树病毒病特点及传播途径

邱 琳1 王韦骁2 李 媛3

(陕西省宝鸡市园艺站,陕西宝鸡 721001)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11-01

1 苹果树病毒病特点

1.1 病毒病类型

根据调查,我市苹果病毒病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苹果花叶病,二是苹果锈果病,三是苹果衰退病.花叶病发生重,锈果病较重,衰退病为潜隐病害.

1.2 苹果花叶病

一般多从小叶脉上开始发生,出现最早、最普遍.在自然条件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可以在同一病株、同一病枝甚至同一叶片上混合发生.各症状类型之间还有许多变异和中间型,因而常出现病状的复杂变化与多种组合.春季萌芽后斑驳型症状集中出现于4月10~20日之间,4月初至5月初病斑发展极为迅速,一般在15~20天内均可达到高级症状(病斑占叶片面积1/2以上),此后发展速度减缓,7~8月基本停止.9月初苹果抽发秋梢,症状又有所发展,10月后变缓,11月停止发展.感病后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1.3 苹果锈果病

锈果病又叫花脸病.病原是一种“类病毒”, 有病株的果实小而畸形,表面生有锈斑,硬度大,风味变劣,失去实用价值.轻病果不耐贮藏,为害甚大.嫁接传播和病、健株根部接触传染是锈果病的传播途径.嫁接接种潜育期为3~27个月.

1.4 苹果衰退病

是由褪绿叶斑病毒、茎沟槽病毒、颈痘病毒等3种潜隐性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病毒病.由于这3种潜隐病毒只通过嫁接传播,高接后发病率很高,所以又叫苹果高接病.潜隐病毒一般不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影响嫁接亲和性,以及苹果树的发育和产量,其严重度取决于侵染苹果树的潜隐病毒种类数目、病毒株系、砧木类型和株龄.首先在根部表现为:发病初期,一部分细根产生坏死斑块,其后病变发展到大根和侧根,最终全部根系相继枯死.病树3-4年后衰退枯死.苗木发病有几种情况:一是嫁按后接芽不萌发而枯死;二是接芽虽萌发但不正常,植株矮化,节间短,叶片小,由上而下逐渐枯死;三是接芽萌发后生长受阻,多呈莲座状,不能抽枝生长.有的病苗头一、二年生长较正常,但3年后,枝条逐渐枯死.防治上只要改换抗病砧木就可基本解决问题.但是解决潜隐病毒的慢性危害,则必须从砧木和接穗两方面入手.

2 发生原因

2.1 土肥管理不当:果农不重视苹果地下管理,极少有深翻改土等土壤改良措施;且在施肥过程中,往往只施氮、磷、钾复合肥,有机肥施入少甚至不施,部分果农甚至错误地认为鲜粪、生肥就是有机肥,还有的是误施含氯肥料,最终导致果园土壤酸化、板结、养分吸收利用差,各种营养元素不平衡,树体衰弱,病毒病发生严重.

2.2 负载量过重:挂果过多,树体负载量过重;采摘不及时,对树体营养补充不足;采果后不立即施肥,而是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施;这些措施都会造成树体营养亏空,严重削弱树势,抗冻抗寒能力差,病毒病发生严重.

3 发病特点

苹果病毒病与其他病害相比危害有其独特之处:其一,果树是多年生植物,一旦被病毒侵染,则终生带毒,持久危害,它在细胞内增殖,干扰、破坏树体正常生理机能,导致长势减退,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发病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其二,病毒病具有创伤性传毒的特点,包括人为嫁接、接穗、苗木,修剪、工具,根系交叉损伤,刺吸式害虫等传播;其三,病毒病与其他病害不同,因为病毒结构简单,对药物不敏感,所以,果树染病之后难以用药剂进行有效控制.

4 病毒病对苹果树的危害

4.1 枝条发芽率降低,一般减少发芽率40%以上,严重影响果树的花芽发育.(2)减少分枝能力.(3)嫁接不亲和.(4)萌芽率和花芽分化率严重下降.(5)生长量减少.(6)产量降低,减产率一般为20%,严重的减产70-90%.(7)果实品质下降,甚至不能食用.一般病毒病的果实含糖量下降30-50%,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下降60%以上,其它各种品质指标都同步下降.(8)导致果树需肥量增加,但是肥效效果却很差.

5 发病规律

5.1 从地形地势看:在品种及栽培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凡在低洼地栽植的苹果,一般病毒病较重,而在地势较高的平坦园地病害较轻,水位低,排水较好,果园发病轻;水位高的积水果园(根系死亡率高)发病重.

5.2 从树势强弱来看:我们通过考察发现,发生病毒病的果树,一般都是树势比较弱的,凡果树健壮一般不发病毒病.这种现象,如同人体携带乙肝病毒,体格健壮就不发病的道理.根据此道理的启发,我们做了多地试验,把携带病毒病的果树,进行合理的土壤调理,培肥地力,促进根系健壮旺盛,并通过科学营养搭配、足量施肥,带毒果树并不发病.这说明苹果病毒病的发病,与土壤酸化导致的根腐烂根、树势衰弱,也有间接的关系.

5.3 从环境条件来看:不良的外界环境是发病诱因.果园周边树木如用泡桐、洋槐围园则发病重;间作苗木、茄科作物等则发病重;苹果、梨树混栽园发病重.

6 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6.1 苗木带毒

建园时选用农户、私人育苗,重茬地育苗、建园内套育苗木,或者在繁育苗木时,接穗、插条或砧木带毒,则嫁接或扦插成活的苗木就100%的带毒,再通过带毒苗木、接穗的调运,远距离传播扩散.

6.2 修剪传毒

用剪刀修剪感病植株后,如果剪刀没有消毒,再去修剪健康树体,病毒会通过摩擦所造成的伤口、剪锯口传播病毒.

6.3 嫁接传毒

从已感染病毒的母本树上采集接穗,那么嫁接后,苗木或高接后的果树就会染上病毒.嫁接后该病毒的潜育期为3~27个月.带病接穗及带病苗木的调运,是该病扩大危害的主要途径.

6.4 根接传毒

随着树体生长地下根系交接,施肥时部分根系被挖断腐烂、根系新陈代谢,加之灌水病毒移动性加大,导致病毒通过土壤根系在地下传染蔓延.

6.5 虫害传毒

叶蝉、椿象、蚜虫、蓟马、叶螨这些昆虫和螨类具有刺吸式口器,在吸食寄主植物时,将病毒带到健株皮下韧皮部,通过筛管进入木质部导管中,再运送到树体其他部位,使树体发病.

6.6 混栽传毒

与梨树混栽的苹果园也会发生病毒病,梨树是苹果锈果病的带毒寄主,其外表不现症状,但可以传病,因此,靠近梨园或与梨树混栽的苹果园锈果病发生严重.

作者简介:邱琳 ,女(1982.3-),陕西省旬阳县人 农艺师 主要从事于果菜新优技术推广

国有林场苗圃调整经营方略尝试

李洪伟 李智超 张成文 王国祥

(吉林省东丰县大阳林场,吉林东丰 136300)

[摘 要] 地方国有苗圃经营在苗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下,是继续执行计划经济时代的调拨政策?还是调整经营方略,另谋出路?走出经营发展的困境,实现盈利创收,并在与个人苗圃的竞争中立足,是摆在每个苗圃面前刻不容缓现实问题.

[关键词] 国有林场苗圃 经营方略调整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112-01

1 苗圃的基本现状

国有林场苗圃在林场的发展建设中,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造林绿化,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提供了大量优质苗木,就地取苗,又缩短供苗时间,还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苗木销售的日趋市场化,国有林场苗圃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具体表现在:

1.1 苗木品种单一,没有或缺少庭院和街道绿化树种,更没有木本果蔬和木本粮油类苗木.

1.2 苗木库存量大,圃地利用率低,因为上述树种仅针对一般意义的造林.这是当年荒山造林和更新造林所需要的.

1.3 国有林场苗圃经营发展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没有融入或完全融入市场经济,资源利用率低下,包括人才、技术、土地、设施、设备都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

1.4 到2000年初,随着私人苗圃的发展,苗木市场的品种多元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庭院绿化和木本果蔬、木本粮油需求的升温,不断的冲击国有林场苗圃的经营与发展,总体呈下滑趋势.

1.4.1 2010年-2012年销售收入逐年下降,分别环比递减17.1%、26.5%,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在2010年-2012年各国有林场除了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外,没有其他的造林任务,外市县也没有对造林苗木的需求,因而收入呈下降趋势.而在2013年,销售收入达到峰值,环比递增了132%,是因为东丰县在2012年开始实施清收还林,在2013年又加大还林力度,苗木需求骤增.在2014年,环比递减了32.8%,是因为本年仅有迹地更新和清收还林地补植两项生产任务,所以苗木需求量回落,销售收入相应减少.

1.4.2 2010年-2013年存货成本逐年增加,分别环比递增30.5%、18.2%、8.8%,存货成本在2013年末达到峰值.苗木库存量环比递增分别为54%、56.4%、-11.4%,总体呈上涨态势,但波动性大,在2012年末达到峰值.两者变动并不同步,存货成本和苗木库存量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逐年累计形成的,技术工人的短缺,物资成本的上涨,维护和管理费用的增加,是导致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大幅上升的原因,暨存货成本逐年递增.在苗木库存量方面,每年的播种、换床是必须的,因为要保证调拨,由于经营机制的原因,失去价值苗木依然留在圃地充数,造成库存量虚高.还林、造林面积多时、用苗量就多,苗木库存量就减少,所以库存量具有波动性是正常的.而实际普查并非如此,特别是大量樟子松、落叶松等上山造林苗木已失去利用价值,杨树病害严重,都面临淘汰,因此实际存货价值和苗木库存量还有待于核实.

1.4.3 2010年-2013年年投入逐年增加,分别环比递增43.5%、33.3%、13.6%.在年投入方面,其原因是人工成本上涨,燃油消耗增加,每年都必须对圃地设施进行维修和维护,所以呈上升态势.

1.4.4 2013年苗木库存比2012年下降了11.4%,销售收入增长130.6%,是因为当年东丰县清收还林进入阶段,退耕还林近10000多公顷,造林苗木需求量大,苗木销量大增,属于政策性因素.

1.4.5 通过历年苗木的千株生产成本与历年来的苗木调拨相比较,两者几乎是持平,还不包括企业管理成本和期间费用.所以单纯依托苗木调拨实现增产增收,实现苗圃可持续发展真就没有空间了.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累计2010年---2013年销售收入计158万元、年投入计151万元,通过4年的经营,毛结余7万元(不含企业管理费),年均毛利1.8万元,投入与产出几乎持平,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已不可能.

2.2 依附于营林生产靠苗木调拨来维持生产经营已经行不通了,要充分利用圃地的土地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必须转换经营路子,面向市场.

3 经营转变尝试

在资金匮乏,经营发展乏力的情况下,为苗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向市场化方向转化,因此我们决定在2014年初开始转变苗圃的经营理念,具体做法是:

3.1 盘点清理苗圃存货,淘汰无利用价值的苗木产品,避免继续扩大损失,并提高苗圃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3.2 通过竞价方式,合同招标,将苗圃的经营权与使用权转让给林场6名工人经营;并约定经营者接受现有圃地可利用苗木,以保证2015年的县局的苗木调拨任务,经营者必须足额支付给林场这笔苗木款;经营者可自行选择苗木品种经营,林场概不干涉,一切投资、生产费用、经营费用经营者自理,经营期限为6年;圃地所有苗木销售必须进入林场账户,林场收取销售收入31%,剩余69%收入支付给经营者.

3.3 实施现状调查

3.3.1 林场总投入16万元,比上年减少68%.其他经营者投资46万元.

3.3.2 苗圃的外观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

3.3.3 苗圃土地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43%

3.3.4 增加14个绿化苗木品种,定植留床培育,经营方向明显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

4 成效预期

4.1 通过转变尝试,在2014年底圃地销售收入达39万元,林场毛利率达143.8%[(39-16)/16]*100%,

4.2 苗木存货结构和市场前景

通过对111.7千株定植留床培育苗木的成本估测,预计每年投入约1.5万元,5年后达到出圃规格要求时,销售收入可达200万元以上.

4.3 通过引入6名经营者投资,为苗圃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缓解了林场的资金短缺的局面,扩大了苗圃经营规模.

结语

由于调整经营方式,增加经营品种,更便于向市场找出路,也通过经营品种的多元化,保证经营者的收入相对稳定.从而,在经营方略上改善苗圃的投入产出结构,加强了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连接,从根本上盘活了苗圃的土地、机械、管道设施等资源,能够进行为林业事业发展发挥效率.

作者简介:李洪伟,1972年5月,男,汉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研究苗木繁育及营造林工作.

国有林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国有林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国有林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国有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