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类毕业论文范文 跟关于地方人大代表角色认知偏差和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这篇人大代表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关于地方人大代表角色认知偏差和

王刚锋 王睿莹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7.06.025

摘 要: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影响着代表们能否积极履职.本文首先解释了角色认知这一概念,进而把目前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观大致归纳为六类,其中第四、五、六类认知观出现了偏差.接着分析了地方人大代表认知观出现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纠正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人大代表;角色认知;偏差

地方人大代表是地方人大的主体,肩负重大的职责.他们在地方政治运行中以什么身份表达以及如何行动,直接影响着人民代表大会功能的发挥,并最终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实现,而这些又依赖地方人大代表对于自己的角色认知.因此研究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及形成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角色理论的渊源、角色认知的内涵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原指规定演员行为的脚本.20世纪20—30年代,社会学家米德(G.H.Mead)从戏剧中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并开创了角色理论.因其独到的研究视角和一系列富有解释力的概念,角色理论很快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并被广泛运用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和其他领域.①

近些年,一些学者或者人大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尝试把角色理论应用在中国的人大代表研究中,这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另一个是研究代表的角色冲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个体在角色占有后到角色实践之前,个体按照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类型对与自己所处地位有关的社会角色规范和角色评价信息进行不断加工和处理,在心理上确定相应的社会反应模式的过程.②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是指人大代表对于自己在人大这一特定社会组织中所拥有的关系、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的认知.③

二、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

自从1978年我国重新确立各级地方人大制度,地方人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依然有部分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还存在着偏差,最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类观点认为人大代表只是获取个人利益的政治手段或者资源.这类代表对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并不关心,他们热衷于当代表主要考虑到代表是“接触领导人的平台”“保护伞”“个人荣誉和无形资产”等因素.④这类代表往往是一些私营企业家,追求的多是个人利益.“这些私营企业家既没有本阶层利益代言的角色认同,也没有和其他同为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家联合起来通过人大提出动议的意愿.”⑤

第二类观点认为人大代表仅仅是一种荣誉.“对于许多人大代表而言,他们往往注重的是在本职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本行业的表率——参加人代会是对他们在本职工作中优秀表现的肯定,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⑥在他们看来,本职工作比人大会议更重要.至于开会期间与闭会期间真正应该做什么他们并不关心.

第三类是把人大代表当作挂名代表.这样的代表往往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一些错误的认知,认为代表只是“花瓶”或者“橡皮图章”.他们对于是否当选代表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即使当选之后,也是消极履行代表职务.

这三种角色认知观不符合《宪法》和《代表法》的精神.第一类观点纯粹是为了代表的一己之私,甚至都懒得考虑私营企业家整个群体.而后两种观点没有对代表的身份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对于履行代表的义务和职责漠不关心.

三、角色认知出现偏差的原因

为什么一部分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观出现了偏差?笔者认为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存在缺陷.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人大代表选举基本上采用受控的选举机制.即“地方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党委政府从多个方面控制着选举.其中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控制候选人提名——地方党委通过选举委员会得以掌握最终提名名单.”⑦在这样的选举机制下,有些地方党委和政府为了完成经济指标,引进一些大型私营企业,往往会把人大代表作为礼物送给私营企业家.另外有时为了照顾代表性,经常按代表群体结构把具体名额强行分配到各选区进行选举,却忽略了代表的愿望和想法.这种选举机制上的缺陷,必然会有部分代表的角色认知出现偏差.

其次是监督机制的缺失.目前各地对地方人大代表的监督比较薄弱,也容易导致代表的角色认知出现偏差.现行的《选举法》和《代表法》并没有对如何监督代表作具体详细规定.有些地方人大虽然制定了一些监督制度,但并没有严格地去督促落实,例如: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这也导致一些代表认为“代表”这一角色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最后是保障机制的不足.虽然《代表法》明确规定对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提供必要的保障,但在代表履职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各种保障不足的情况,导致他们对这一角色的认知出现偏差,例如:在物质保障方面,由于是,并没有工资收入.代表所获得的财政补贴与正常开展代表活动的需要有较大差距,例如:据潍坊市2008年鉴显示潍坊市人大代表每年活动经费才1000元,还不到职工平均年收入的1/20.⑧另外代表还会顾虑是否会受到打击报复、自身工作任务的进度是否会受到影响等.

四、如何纠正代表的角色认知偏差

笔者认为应该针对上述原因采取措施来纠正代表们的认知偏差.

第一,渐进的改革选举机制.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地方政府面临着多重压力,组织控制下的候选人提名制度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渐进的改革增加代表的代表性,进而提升代表的角色意识和认知观.例如可以逐步引入自荐制.

第二,加强监督机制.很多学者和人大工作者针对如何加强监督机制已经提出了很多意见.笔者认为最好的监督是首先公开人大代表的信息和履职情况.“公开”是一切监督的前提,作为人民的代表,人大代表理应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向选民公开其基本信息、以及每一份议案或建议等等.只有公开,监督才有依据,才能倒逼代表改变其认知观.

第三,完善履职保障机制.实践表明,当前我国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有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大代表履职保障制度不完善甚至形同虚设.试想,当代表在履职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不配合、不认真执行,他还会认可人大代表这一身份吗?另外代表履职的时间、物质以及人身安全保障措施也应该加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各级地方人大代表积极履职,而人大代表履职又依靠代表正确角色认知的指引.因此,有必要改进各项制度,进而提升各级人大代表的角色认知.

引文注释

①[英]伊文·奈,维克托·杰卡斯.角色概念:描述及评价[M]//.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397.

②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合与功憾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106一111.

③黄曦鹏.代理人与建议者:中国地方人大代表角色的新分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8):109.

④王龙飞.政治资本:作为县级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115-116.

⑤王龙飞.政治资本:作为县级人大代表的私营企业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121.

⑥封丽霞.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J].人大建设,2006(7):30.

⑦张长东.在商言政: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民营企业家[J].学海,2014(2):45—46.

⑧刘月甫.地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潍坊为例[D]. 青岛:青岛大学,2009.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地方人大代表角色认知和依法履职状况研究”(编号:L13BZZ006)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大代表论文范文结:

关于人大代表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人大代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