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解密中医学哲学基础从科学角度解读中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文关于中医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解密中医学哲学基础从科学角度解读中医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体系,即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科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辩证关系.医学研究生命运动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健康与疾病的运动规律,医学就必须以先进的哲学思想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气一元论?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总之,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中医学以气一元论为其宇宙观和方法论,因此,中医学理论体系也必然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气范畴的特点.中医学在阐述生命运动的规律时,往往是抽象的哲学概念和具体的科学概念并用,注重整体生理功能的研究而忽视人体内部结构的探讨,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模糊性.

中医学的气具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具体的科学概念双重意义.在中医学气一元论中,气作为哲学范畴的含义已如上述.作为医学科学中具体的科学的物质概念,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将气一元论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并以此阐述了人体内部气化运动的规律,精辟地论述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回答了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如果说,中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并不为过.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形气转化过程,包括了气、精、血、津、液等物质的生成、转化、利用和排泄过程.“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是说人体必须不断地从周围环境摄取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否则,生命就无法维持.故曰:“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平人绝谷》).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这类气化运动,并从中获取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而排出无用或有害的代谢产物.人体的气化运动是永恒的,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由此可见,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其本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气的运动称之为“气机”.而气化运动的升降出入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故又有脏腑气机升降之说.人体通过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把摄人体内的空气和水谷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等,完成“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这种气(元气)、精(水谷精微)、味(营养物质)、形(形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建筑在物质(气)运动转换的基础之上的.脏腑气化功能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方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新陈代谢,保证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不断自我更新.

气在于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故气的生理,贵在乎“和”.“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元气充盛,则能宣发周身,推动气血之运行,主宰人体脏腑各种功能活动,使精气血津液生化不息.脏腑经络之气机旺盛,从而维持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间活动的相对平衡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功能根源于气,故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

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五脏六腑皆赖气为之用.气贵于和,又喜宣通.故曰:“气血以流,腠理以密”(《素问·生气通天论》),“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灵枢·脉度》),“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金匮钩玄·卷一·六郁》).凡疾病之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所致,所谓“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故“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病变,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景岳全书·诸气》).因此,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的生成和运行失常有关.

3.指导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面:中医诊断学中,四诊无一不与气密切相关.“有诸内者形诸外”(《丹溪心法》),审察五脏之病形,可知真气之虚实.因此,正气的盛衰可以从面色、形态、声音、神志、脉象等方面表现出来.其中以神志和脉象尤为重要.神气的存亡是生命活动的标志,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故曰:“神者,正气也”(《四诊抉微》).“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大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篇》).故望气色又可知内脏之盛衰、气血之虚实、邪气之浅深.

“寸口者,脉之大会”(《难经·一难》),“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故气之盛衰可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人之元气为脉之根本,故曰:“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难经·十四难》).中医在诊断中,审查“胃气”如何,是决定疾病顺逆、生死的关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治疗方面: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取决于邪气和正气双方的矛盾斗争,正气在发病上居主导地位.故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治疗的基则不外乎扶正和祛邪.祛邪为了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治疗的目的旨在疏其血气,令其和平.气得其和为正气,失其和为邪气.治气贵在于“调”,这里的“调”,是调和之意,不仅仅是用理气药来调畅气机,而是指通过各种治疗方法来调整脏腑的阴阳失调,使机体重新建立阴阳气血升降出人的动态平衡,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气一元论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疾病的预后

应用气一元论,从形气关系来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和预后,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形以寓气,气以充形,“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素问·玉机真脏论》).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素问·三部九候论》).所以,元气是疾病顺逆的根本.

中医学根据“形神合一”的观点,强调望神色以决死生.“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冲明论》),“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以合于神明也”,“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素问·移精变气论》).“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脉气主要是胃气,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素问·方盛衰论》).说明了脉有胃气的.

何为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的图式.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的准则.如当今博得世界赞叹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理论和实战经验的总结,其将阴阳义理在军事行为中运用至极,已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

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作了具体划分.如:

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总之,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阳匀平谓之平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生理学的应用主要是:

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属阴的物质与属阳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所产生的机能表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阳)是以物质(阴)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化活动是生命运动的内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气化活动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阳虽主升,但阳中之阴则降;阴虽主降,但阴中之阳又上升.阳升阴降是阴阳固有的性质,阳降阴升则是阴阳交合运动的变化.人体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气化活动的过程,也是

阴阳的升降出入过程:死生之机,升降而已.气化正常,则升降出入正常,体现为正常的生命活动.否则,气化失常,则升降出人失常,体现为生命活动的异常.由于阴·阳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两者之间的升与降、出与人也是相反相成的.这是从阴阳运动形式的角度,以阴阳升降出入的理论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的.

不论是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还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都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与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一个有利于生命活动的相对平衡的协调状态的.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主要是:

分析邪气和正气的阴阳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常与邪气对称.邪气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六淫中的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1)阴阳偏盛:即阴盛、阳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盛则热: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热的病变.阳邪致病,如暑热之邪侵人人体可造成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阳盛往往可导致阴液的损伤,如在高热、汗出、面亦、脉数的同时,必然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的现象,故曰“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的疾病的性质;“阳盛则阴病”,是指阳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阴液).

阴盛则寒:阴盛是病理变化中阴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寒的病变.阴邪致病,如纳凉饮冷,可以造成机体阴气偏盛,出现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表现,其性质属寒,所以说“阴盛则寒.”阴盛往往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如在腹痛、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的同时,必然出现阳气耗伤而形寒肢冷的现象,故日“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阴盛则阳病”,是指阴盛必然损伤人体的正气(阳气).

用阴阳消长的理论来分析,“阳盛则热”属于阳长阴消,“阴盛则寒”属于阴长阳消.其中,以“长”为主,“消”居其次.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阳气虚损,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液亏损,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

用阴阳消长理论来分析,“阳虚则寒”属于阳消而阴相对长,阴虚则热属于阴消而阳相对长.其中,以消为主,因消而长,长居其次.

(3)阴阳互损: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虚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

临床上,为了区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乃致阴阳两虚,均属虚寒虚热范畴;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且暂时处于均势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低水平的平衡是动态平衡,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主次.

(4)阴阳转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也是阴阳转化的体现.

在病理状态下,对立的邪正双方同处于疾病的统一体中进行剧烈的斗争,它们的力量对比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邪正斗争,是疾病自我运动转化的内在原因,医疗护理是促使转化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证和阳证虽然是对立的,有显著差别的,但这种对立又互相渗透,阳证之中还存在着阴证的因素,阴证之中也存在着阳证的因素:所以阳证和阴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4.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

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之目: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脏腑辨证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不外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之分,前者属阳虚范畴,后者属阴虚范畴.

总之,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

5.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者泻之.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有余之证.由于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或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补阴即所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称壮水制火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降火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如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此非火之有余,乃水之不足,故当滋养肾水.《》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如肾主命门,为先天真火所藏,肾阳虚衰则现阳微阴盛的寒证,此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故治当温补肾阳,消除阴寒,《》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补阳配阴,补阴配阳: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的治疗原则,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治阳要顾阴,即在充分补阳的基础上补阴(补阳配阴);阴损及阳则应治阴要顾阳,即在充分补阴的基础上补阳(补阴配阳);阴阳俱损则应阴阳俱补,以纠正这种低水平的平衡.阴阳偏衰为虚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或“虚则补之”.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物质的浓淡对比而言,浓属阴,淡属阳)故屑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药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疗目的.

何为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五行学说认为大干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

五行学说是说明世界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所以,五行学说不仅具有唯物观,而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宇宙,解释宇宙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法则的一种学说.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与哲学上的五行学说日趋分离,着重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和属性,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即五脏互藏规律,揭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五行胜复规律示意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的实际意义.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更进一步系统化.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中医学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又以类比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从而为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医五行学说对五脏五行的分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和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用五行相生说明脏腑之间的联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

就五行的相互关系而言,除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胜复外,尚有五行互藏.五行互藏又称“五行体杂”,“……既有杂,故一行当体,即有五义”(《五行大义·卷二》).而明代张景岳则明确提出了五行互藏,“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类经图翼·五行统论》).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如木行中更具火土金水成分,余类推.中医学根据五行互藏而形成了五脏互藏理论,即五脏的网络调节机制.

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2.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发病:五脏外应五时,所以六气发病的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受邪发病.由于五脏各以所主之时而受病,当其时者,必先受之.所以,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长夏的时候,脾先受邪;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主时之脏受邪发病,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也有所胜和所不胜之脏受病的.气候失常,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太过之气;时令已到而气未至,属不及之气.太过之气的发病规律,不仅可以反侮其所不胜之脏,而且还要乘其所胜之脏;不及之气的发病规律,不仅所胜之脏妄行而反侮,即使是我生之脏,亦有受病的可能.这是根据五行所胜与所不胜的生克乘侮规律而推测的.这种发病规律的推测,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实践,但它说明了五脏疾病的发生,受着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

传变: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之间又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因而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从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传变和相克关系传变.

(1)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母病及子系病邪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如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其临床表现在肾,则为肾阴不足,多见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等;在肝,则为肝之阴血不足,多见眩晕、消瘦、乏力、肢体麻木,或手足蠕动,甚则震颤抽掣等.阴虚生内热,故亦现低热、颧红、五心烦热等症状.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现水不生木,其病由肾及肝,由母传子.由于相生的关系,病情虽有发展,但互相滋生作用不绝,病情较轻.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子病犯母系病邪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如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炽盛,有升无降,最终导致心肝火旺.心火亢盛,则现心烦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肝火偏旺,则现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状.心属火,肝属木,木能生火.肝为母,心为子.其病由心及肝,由于传母,病情较重.

疾病按相生规律传变,有轻重之分,“母病及子”为顺,其病轻;“子病犯母”为逆,病重.

(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又称木横克土.木旺乘土,即肝木克伐脾胃,先有肝的病变,后有脾胃的病变.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响脾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肝气横逆,则现眩晕头痛、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等症状;及脾则表现为脘腹胀痛、厌食、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之候;及胃则表现为纳呆、嗳气、吞酸、呕吐等胃失和降之证.由肝传脾称肝气犯脾,由肝传胃称肝气犯胃:木旺乘土,除了肝气横逆的病变外,往往是脾气虚弱和胃失和降的病变同时存在.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木气有余,相克太过,其病由肝传脾(胃,).病邪从相克方面传来,侵犯被克脏器.

相侮:又称反侮,是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临床表现既有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过旺之证,又有咳嗽、咳痰,甚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肝病在先,肺病在后.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今肝木太过,反侮肺金,其病由肝传肺.病邪从被克脏器传来,此属相侮规律传变,生理上既制约于我,病则其邪必微,其病较轻,故《难经》谓“从所胜来者为微邪”.

总之,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及其传变规律,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如肝脏有病,可以传心称为母病及子;传肾,称为子病及母.这是按相生规律传变,其病轻浅,《难经》称为“顺传”.若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传肺,称为木侮金.这是按乘侮规律传变,其病深重,《难经》称为“逆传”,

3.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分类归属形成了一定的联系,这种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为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从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推断脏腑相兼病变:·从他脏所主之色来推测五脏病的传变.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等.

推断病变的预后:从脉与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

4.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体现于药物、针灸、精神等疗法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疾病传变: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一脏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脏,如肝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他脏有病亦可传给本脏,如心、肺、脾、肾之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肝: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易于痊愈.这是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至于能否传变,则取决于脏腑的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疾病在发展传变过程中的生克乘侮关系,藉以根据这种规律及早控制传变和指导治疗,防患于未然,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而辨证施治,切勿把它当作刻板的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2)确定治则治法: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综合四诊,推断病情,而且也可以确定治疗原则和制订治疗方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多属母病及子,其次为子盗母气.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所谓“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补母:补母即“虚则补其母”,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肝阴不足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其治疗,不直接治肝,而补肾之虚.因为肾为肝母,肾水生肝木,所以补肾水以生肝木.又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脾之健运而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土生肺金,所以可用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针灸疗法,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肝虚证取用肾经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来治疗.这些虚证,利用母子关系治疗,即所谓“虚则补其母”.相生不及,补母则能令子实.

泻子:泻子即“实者泻其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肝木是母,心火是子,这种肝之实火的治疗,可采用泻心法,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针灸疗法,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这就是“实者泻其子”的意思.

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除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外,还有单纯子病,均可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治法的运用,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它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凡母虚累子,应先有母的症状;子盗母气,应先有子的症状;单纯子病,须有子虚久不复原的病史.这样,三者治法相似,处方则有主次之分.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养肝肾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者肝阳偏亢之证.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目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等.

益火补土法: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纳减腹胀,泄泻,浮肿等.

这里必须说明,就五行生克关系而言,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但是,我们所说的“火不生土”多是指命门之火(肾阳)不能温煦脾土的脾肾阳虚之证,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是用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候.·该证表现为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粘,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舌淡脉弱等.

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时病论·卷之四》).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表现为咳嗽气逆,干咳或咳血,音哑,骨蒸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酸腿软,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由于相克规律的异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虽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之不同,但总的来说,可分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因而,在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一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克土,用疏肝、平肝为主.或者木本克土,反为土克,称为反克,亦叫反侮.如脾胃壅滞,影响肝气条达,当以运脾和胃为主.抑制其强者,则被克者的功能自然易于恢复.

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郁滞,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功能.

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必须分清主次.或是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治子为主,兼顾其母.或是抑强为主,扶弱为辅,扶弱为主,抑强为辅.但是又要从矛盾双方来考虑,不得顾此失彼.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抑木扶土法: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属此法范畴,适用于木旺克土之证,临床表现为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或秘或溏或脘痞腹痛,嗳气,矢气等.

培土制水法: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候.

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常见于水肿证,这是水反克土.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所谓培土制水法,是用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所致的水肿胀满之证.如以脾虚为主,则重在温运脾阳;若以肾虚为主,则重在温阳利水,实际上是脾肾同治法.

佐金平木法: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又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中带血,急躁烦闷,脉弦数等.

泻南补北法: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该证表现为腰膝酸痛,心烦失眠,遗精等.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本法为泻南补北,这是水不制火时的治法.

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亢,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也称水不制火,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3)指导脏腑用药: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按五行学说加以归类:如青色、酸味人肝;赤色、苦味人心;、甘味人脾;白色、辛味人肺;黑色、咸味入肾.这种归类是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

(4)指导针灸取穴:在针灸疗法上,针灸医学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荥、俞、经、合五种穴位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精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情志疾病.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所以;隋志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由于在生理上人的情志变化有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在病理上和内脏有密切关系,故在临床上可以用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所谓以情胜情.

由此可见,临床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用五行生克这一规律来治疗,不要机械地生搬硬套.换言之,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1.气与阴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

2.气与五行

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白虎通·卷二》曰A

中医学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中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中医学方面论文范文。

1、中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