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相关论文范本 跟用乡土地理试题铸就乡土情怀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乡土地理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用乡土地理试题铸就乡土情怀

摘 要:乡土地理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信息,以乡土地理素材和情景设置试题,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乡土情怀.

关键词:乡土地理试题;区域认知;自然情怀;人文情怀;发展情怀

高考地理试题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以乡土地理素材和情境设置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思考乡土地理问题.笔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地理为素材,选取或命制高考模拟试题,尝试利用乡土地理试题铸就学生的乡土情怀,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一、乡土自然情怀

例1:(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1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每小题4分)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2)与其它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参:(1)C(2)B(3)B

该组高考试题是以贺兰山东麓(宁夏境内)洪积扇的分布和物质组成为题材的以自然地理为主的试题,主要考查地貌形成的因素、影响地貌物质组成差异的因素、形成耕地的自然原因等相关地理知识.宁夏2017年高考选择的就是全国Ⅱ卷,当宁夏的考生看到这组试题时为之振奋,感到自豪,浓浓的乡土情怀油然而生.

在命制以宁夏地区为题材的试题时,可突出宁夏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由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贺兰山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屹立在宁夏西北部,守护着宁夏平原;宁夏北部为地壳断裂下陷、黄河冲积而成的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就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大范围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减少,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宁夏北部等.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区域的各种自然要素特征和区域差异,感受其自然之美和自然环境所包含的自然地理知识,明确人居环境和发展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存在的自然地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自然环境、投身家乡自然环境保护和改造的乡土自然情怀.

二、乡土人文情怀

例2:(原创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北起石嘴山,南至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宁夏平原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宁夏葡萄种植主要分布在石嘴山以南的银川平原黄河灌溉区.历史上黄河不断在宁夏平原改道,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湿地美景,到明清时有“72连湖”之说,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从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计划,经过恢复和治理“72连湖”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图2为宁夏北部简图.

(1)简述宁夏平原引黄灌溉的意义.(6分)

(2)简析宁夏平原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3)宁夏平原耕作区局部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甚至弃耕,分析其原因.(6分)

(4)评价宁夏平原湖泊湿地的恢复和治理对宁夏平原和黄河的影响.(8分)

参:(1)引黄灌溉、浇灌干旱的宁夏平原,使平原能够发展种植业,使其成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形成以稻田为主的农田景观,增加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土地承载力(6分)(2)(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答对2点得4分)(3)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尤其是地势低洼的区域;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自然界洗盐作用差;深层土壤中的盐分随地下水上移蒸发而不断在地表积累,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无法耕种(作物无法生长)而弃耕(6分)(4)有利影响:增加蓄水能力(蓄水防洪);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大气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补给地下水;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答对2点得4分)不利影响:大量消耗黄河水,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少,加剧黄河下游用水紧张的状况;使地下水位升高,局部地区可能加剧土地盐碱化(4分).

该题以宁夏平原和宁夏平原上的引黄灌区为背景,主要考查与引黄灌溉相关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受生活在宁夏平原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成就,宁夏引黄灌区的悠久历史和引黄灌溉的巨大作用,以及宁夏平原地区的人地关系,从而感悟乡土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培养乡土人文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人地协调观;探究乡土地理环境问题,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三、乡土发展情怀

例3:(原创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宁夏南部山区的66万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平原灌溉区.其中,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累计迁入19.5万人,昔日的沙荒地变成了万亩良田;红寺堡多年平均降水量251mm,年平均蒸发量2387mm;年平均气温8.7℃,日温差13.7℃,全年大于等于10℃积温可达3200℃以上;全年日照时数2900~3550小时;年平均风速2.9~3.7m/s.宁夏继续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和加大精准扶贫力度,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让他们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图3为宁夏部分地理要素简图.

(1)描述宁夏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简述宁夏生态移民对南部山区的积极影响.(6分)

(3)为红寺堡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8分)

(4)有人提出继续扩大红寺堡扬黄灌溉面积,把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继续迁入红寺堡开发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6分)

参:(1)宁夏太阳年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自南向北递增;同心以西、石嘴山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泾源一带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答对2点得4分)(2)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有利于宁夏南部山区脱贫致富;改善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居环境(答对3点得6分)(3)研究制定合理人口容量;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植树种草,修建防护林带,防治土地沙漠化;合理灌溉,节约水资源,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选育耐旱作物;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促进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培育新的产业,实现多种经营(答对4点得8分)(4)赞同宁夏中南部还有许多生活在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居民;红寺堡一带还有平坦的可供开垦的沙荒地;可引黄河水灌溉;红寺堡一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农田单产高(答对3点得6分)不赞同红寺堡一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力低;大面积开垦沙荒地,如果利用和治理不当,会加剧土地沙化;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黄河水资源供应紧张,会加剧其下游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答对3点得6分).

该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轮廓图和经纬网图为背景,以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等降水量线、生态移民为信息载体,突出对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和乡土发展情怀的培养.由于受区域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宁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宁夏北部的土地荒漠化、宁夏南部的水土流失、生活在“西海固”生态恶化区的贫困问题等,通过选取或命制该类乡土地理试题,让学生明确宁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哪些不良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措施提出解决对策;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即按照区域差异,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宁夏西吉县的马铃薯、中宁县的枸杞和硒砂瓜、宁夏平原的葡萄种植等;要紧抓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环境;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促进人地协调等.通过这类试题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和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乡土发展情怀.▲

乡土地理论文范文结:

关于乡土地理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乡土地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国家旅游地理杂志

2、地理杂志

3、地理论文1000字

4、地理小论文

5、地理教育期刊

6、国家人文地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