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方面论文如何写 跟高中元曲教学现状与出路类论文如何写

本文是一篇关于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中元曲教学现状与出路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但是在现有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和课堂实际教学中这一地位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虽然在必修和选修课本中都有一定的元曲篇目,但数量相比于唐诗和宋词很有限.这既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重诗词而轻元曲,也与元曲自身的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包括元曲的体式特征和语言风格.由于元曲的体式特征和语言风格与学生熟知的格律诗和宋词有较大的区别,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阻拒感,造成学生不太喜欢学习元曲的现状;在教学上很多老师也较轻视元曲,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使得元曲成为诗歌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进一步疏远了学生和元曲的距离.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对元曲的一些理解,谈谈对高中元曲教学的一点个人见解.

学生对元曲的阻拒感首先来自于元曲的体式.相对于学生熟悉的唐诗和宋词来说,元曲的体式会让学生有强烈的不适应感,调动不起学习探究元曲魅力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元曲就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接受元曲的体式.其实不管是格律诗还是宋词都有自身体式上的一些要求,而元曲作为一种在宋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文学形式自然也有跟自身特点相对应的体式上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元曲的体式,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宋词作为切入点,这样更易于拉近距离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再讲解曲的体式格式的时候可以先从词的词牌和题目入手,进而再进入曲的宫调、曲牌、题目的介绍,这样学生接受理解起来就更自然和有亲近感了.内容方面,在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中元曲部分的篇目选取最多的是散曲,杂剧则很少涉及到.而散曲又以小令为主,套数次之.因此,教师在元曲教学中应以散曲中的小令作为最主要的方面,让学生接触了解散曲的体式,进而再推广到套数上.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逐步拉近学生和元曲的距离,只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散曲的魅力,理解散曲的体式结构,那么再上升到套数和杂剧的教学将容易很多.

另一个让学生不太适应的方面就是元曲的语言特征.包括语言的风格和句式的特点.语言风格方面,诗和词都是工整而严格的书面语,句斟字酌,用词考究,惜字如金.诗词虽分为诸多流派,但语言上大都追求高雅含蓄.而曲由于主要兴盛于北方的市井民间,因而富含生活气息,大量使用方言俚语,语言更加生活化,这也是散曲与诗词区分俗雅的重要特征.在诗和词中多用严谨而高雅的书面语,且字斟句酌,用词考究,正所谓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在元曲中则包含了众多方言俚语,生活中的口头语,嬉笑怒骂信手拈来,似乎“不正经”,与学生接触较多的诗和词显得格格不入,这让学生读起来显得很不适应.如睢景臣的作品《高祖还乡》从沛县乡民的立场和皇帝并不神圣的观点来描画的.在诗词中都是用“车驾”“銮舆”指皇帝乘坐的车子,但是在这首元曲中却不是这样称谓的,由于该曲是从一般民众的视角去观察表达的,因而用了很多通俗的语言,用“一面旗蛇缠胡芦”和“曲柄黄罗伞”来表达这位高祖皇帝的御驾.

句式方面诗虽分古体和近体,但同属唐诗,句式工整;词的句式相比于诗要灵活很多,句子主要介于一到十字间,句式变化较为灵活.但相比于词,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灵活度则更进一层,句子长短变化更多,也更为自由,对人物情感的抒发,情意的表达也更淋漓尽致、生动自然,使得曲为众多市井百姓所喜爱.这也是曲在元朝能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元曲的教学手段而言,也应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改进,探索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像诗词那样一句一句的教元曲,那自然是难以体现元曲的特色和得到学生的喜欢.而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则为我们改进元曲教学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广大教师应从这反面多下功夫,以更形象的方式展示元曲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兴趣.

元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加以重视.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元曲定可以在高中课堂中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唐诗、宋词一样成为高中诗歌教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参 考 文 献 ]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卜晓宇.元曲中的艺术语言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4]王星琦.《元曲艺术风格研究》[J].古典文学知识,1997,(02):27.

[5]王文书.全唐诗 全宋词 全元曲[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教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