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百代文宗韩愈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百代文宗韩愈相关论文范例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百代文宗韩愈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百代文宗韩愈

讲中国古代文学史,韩愈是个绕不过去的重量级人物.在诗歌创作上,韩愈与另一位大诗人孟郊开辟了一条“奇险冷僻”的登峰蹊径.在散文创作上,韩愈与另一位散文大家柳宗元共同倡导并推进了“古文运动”的勃兴.韩愈以他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成就赢得了当世的尊崇与后世的推重,成为唐宋散文创作“八大家”之一,并享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的美誉.

公元768 年,韩愈生于河南河阳,也就是今天的孟州市.韩愈自谓郡望昌黎,说他祖籍在河北昌黎,缘此他被世人称为“韩昌黎”;又因韩愈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世尊其为“韩文公”.

韩愈命苦“少孤”,出生仅3 年时间,父母相继离世,所以,韩愈“唯兄嫂是依”,是大哥韩会和大嫂郑氏一手拉扯大的.大哥由起居舍人被贬韶州刺史时,10岁的韩愈随兄嫂入粤;大哥在任所病逝后,韩愈随大嫂北归河阳.当时藩镇割据势力反叛朝廷,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为避战乱韩氏家族“百口偕行”举家南迁至宣州,也即今天的安徽宣城.

韩愈从小就是学习从来不用大人操心的好孩子.到13岁时,他已是诵读百家、能诗能文的小“学霸”了.一日,他发现大嫂正在翻看字书,便问查找何字.

大嫂说:你都这么大了,还没给你起学名,我正在找一个合适的字做你的学名.

韩愈问:大嫂可有什么主意?大嫂答道:你大哥名“会”,你二哥名“介”,都有一个“人”字在上头,含有“人首”之意.我也想给三弟找个类似的字.

韩愈笑道:若如此,大嫂就不必再查字书了.我以为,以“人”为首,“愈”字最佳.

大嫂问:何以见得?

韩愈答道:“愈”者,胜出也.我一定胜过古代先贤,以光大韩氏门庭.

大嫂虽然内心觉得韩愈的口气有点大,但还是拍手称是,对韩愈鼓励嘉勉了一番.

韩愈不仅爱好诗文,而且关心政治.他后来回忆少年时的兴趣时说:“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公元786 年,19 岁的韩愈意气风发地奔赴京城,意欲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名显天下.结果很意外,毫无背景无人举荐的韩愈竟三试而不第,次次名落孙山.公元792 年,第4 次科考,韩愈总算拿了个第13 名,但在吏部主持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中仍然连续3 次落榜.心有不甘的韩愈3次给宰相上书求援,均无片言回复;3次登临权贵之门求助,均被拒之门外.

盘缠耗尽食宿无着的韩愈只好移居洛阳向友人告贷以解燃眉之急.在洛阳,经友人搭桥引介,韩愈与河南府卢参军相识.通过接触,卢参军发现韩愈是个难得的人才,将来必成廊庙之器,便有意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韩愈.韩愈对才貌双全的卢小姐一见倾心,两家遂结秦晋之好.

一日,韩愈谈及科场受挫官场无缘的伤心往事,不禁大发了一通生不逢时命运不济的牢骚.卢小姐听后含笑问道:相公学识渊博却屡屡受挫,可从自身找过原因吗?

韩愈笑答:除了怨天尤人,还从来未想过自己有何过失.夫人有何见教,但请明示.

卢小姐说:相公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只知求进不知求退,结果自然欲速则不达啦!

卢小姐的一番话令韩愈脑洞大开,他十分钦佩地坦言道:夫人冷眼旁观一语中的,点到了我的要害处,真吾贤内助也!

卢小姐又取过纸笔,写下了16个字赠给韩愈: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卢小姐的赠言令韩愈大为警醒,遂将自己的字改为“退之”.

公元796 年,韩愈应邀在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帐下任推官,由此踏上坎坷不平荆棘丛生的仕途.

公元800年冬,韩愈第4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终于榜上题名.第二年,34岁的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迁任监察御史,总算享受了“斗斛之禄”.公元802年,忠于职守以监察朝政为己任的韩愈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叫《论天旱人饥状》,递给了唐德宗李适,请求德宗皇帝下令减免灾区民众的赋税和徭役.没等德宗皇帝表态,早有佞臣先进谗言:韩愈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实则指斥朝廷诋毁陛下.此人居心不良啊!

缺乏主见的德宗皇帝想想也是,于是御笔一挥,将韩愈远贬至广东任阳山县令.在阳山任上,韩愈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有时甚至参加耕作与渔猎劳动,深得民众拥戴.一大批文学青年亦慕名投奔韩愈门下,拜师求教,吟诗论道.阳山3年,韩愈多有著述,仅见于《韩昌黎集》的就有20余首诗作和数篇散文.

公元805年,韩愈离开阳山,调任江陵法曹参军.赴任途中,韩愈不长记性,又写了一首诗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在后来写的《归彭城》中,他也记述道:“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所幸,这两首诗无人告发,韩愈自然也就没有因言获罪.

公元806 年,“窜逐蛮荒幸不死”的韩愈奉诏返京.此后韩愈的职务多有变动,其中有段时间被下派出任河南令.在此期间韩愈写了一篇有趣的《送穷文》.当时民间有正月初五祭送穷鬼的习俗,韩愈便以此为题材,借主人与穷鬼的对话表白自己40 余年深陷穷鬼缠身的悲惨命运.他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韩愈欲借机送“五穷鬼”出门.岂料,“五穷鬼”“虽遭斥逐,不忍于疏”.啥意思?40余年朝夕相伴,“五穷鬼”和韩愈有了感情,根本就不忍疏远他.“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人家对你一往情深不离不弃,你只能说“谢谢啊”!

清人林云铭看得明白,说《送穷文》“总因仕路淹蹇,抒出一肚皮孤愤耳”.他称韩愈“觉得世界中利禄显贵,一文不值.茫茫大地,只有五个穷鬼是毕生知己,无限得力.能使古往今来不得志之士一齐破涕为笑,岂不快绝”!

发牢骚发得如此有文化,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韩愈还有一篇发牢骚的文章《进学解》也很有名,是公元812 年从职方员外郎再贬回国子监博士时所作.这篇文章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表达了作者自宽自解、自夸自嘲的满腹牢骚.

文章开篇即说,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教诲学生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今君明臣贤,法令完备,铲除凶邪,选拔俊良,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得任用,哪里还有贤能之士不得提拔重用的呢!

话未说完,有学生站起来笑着说:先生您别哄骗我们了!我们做您的学生也有好几年了,知道您精通六艺之文百家之编.若论先生对知识的追求,可谓勤奋刻苦;若论先生对儒学的贡献,可谓劳苦功高;若论先生的文章,可谓博大精深;若论先生的为人,可谓交口称赞.然而,这些年您磕磕绊绊,动辄得咎,不时遭受挫败,以至落得如今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结局.你对此不加反思何以能说服别人呢?

借别人之口发心底之怨,这大概是韩愈创作《进学解》的初衷吧!

公元817 年,唐宪宗李纯任命宰相裴度为前线“督师”,意欲结束用兵3年而尚未取胜的淮西讨逆战争.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行动,为平叛积极出谋献策,深得裴度赏识.淮西藩镇之乱平定后,韩愈因功升任刑部侍郎.

韩愈一生尊崇儒学排斥佛法.他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治理国家的“原道”.公元819 年,唐宪宗准备以盛大的仪式迎接佛骨入宫,以彰显对佛祖的景仰与对佛教的推崇.朝中百官或心有异见但装聋作哑三缄其口;或唯上是从曲意逢迎谄媚取宠.唯独韩愈不识时务不思悔改,居然上疏《论佛骨表》欲加阻止.他说你看古代的三皇五帝,不仅个人寿命和在位时间都很长,而且“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要知道,那可是“佛法亦未入中国”的时候.自东汉明帝“始有佛法”,此后便是“乱亡相继,运祚不长”.韩愈的结论是:“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他请求唐宪宗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韩愈妄议决策,令唐宪宗“怒甚”,“将加极法”.幸亏裴度、崔群等大臣出面相救,韩愈才免于一死,被贬到岭南任潮州刺史.

南下途中至蓝田关时,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写下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迷惘心态.他预计此生很难活着返回京城了,嘱咐侄孙将来到岭南为其收拾尸骨.

出人意料,韩愈在潮州和袁州两地任刺史仅17 个月,便于公元820 年奉调回京,先后出任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公元824 年,韩愈因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韩愈一生宦海沉浮三起三落郁悒不得志,但在文学领域却“文起八代之衰”,成为唐中期勇立潮头的领军人物.韩愈所力推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贯道”文道合一.这个“道”,就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按韩愈的说法,就是“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他反对内容苍白风格靡弱的六朝骈文,倡导学习三代两汉时期的文风,主张“唯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进而实现“元气磅礴”“笔墨淋漓”的浩大气势.“古文运动”将中国古代的文学之舟重新引入雄奇奔放的正途,当是韩愈一生最大的贡献.

百代文宗韩愈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百代文宗韩愈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百代文宗韩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韩语论文题目大全

2、医学论文代

3、艺术百家杂志社

4、韩语毕业论文

5、韩语论文

6、韩语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