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跟学科交叉下国际经济和贸易人才培养方面论文例文

本论文为您写人才培养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学科交叉下国际经济和贸易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学科交叉”或“交叉学科”名词源于美国科学研究历史会于1930年正式提出并使用的“Interdisciplinary”,含义上类似“跨学科”、“复合学科”或“多学科”,一般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类科学之间以及学科内部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所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故可以分为学科间交叉和学科内的交叉.

  国外的关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研究较多,主要有Christopher Bajada,Rowan Trayler(2013)研究了利用合作课程实现学科交叉的商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Günter Bl schl,Gemma Carr,Christian Bucher(2012)研究了学科交叉的水资源系统专业博士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问题.Maura Borrego,Margaret J Foster,Jeffrey E Froyd(2014)研究了学科交叉的工程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问题.Martin Dies,Marcia Devlin,Malcolm Tight(2010)研究了跨学科高等教育的实践和展望.

  国内关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则更多,以中国知网为例,以“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关键词对1998-2018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找到131篇.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关键词对同期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找到178篇.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中主要探索的是理工类学科交叉(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对经贸类学科交叉(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相关文献较少,主要有谭俊杰(2018),毕鹏、魏吉才、尚东昌(2012),陈莹(2013),王春平、韩冰(2011),李业、林养素、梁经锐(1996)等学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或金融类学科交叉人才的研究.目前系统深入地探讨基于学科交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较少,故笔者将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二、基于学科交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现实困境

  (一)必要性分析

  其一,利用学科交叉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召唤.当今时代,不仅自然科学向综合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而且经济贸易也呈现全球化和创新化的不断扩大趋势.高校培养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熟悉专业技术知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才能胜任技术贸易与交流、技术管理与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其二、学科交叉领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科交叉的知识学习与实践研究,能优化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三、利用学科交叉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截止2017年我国1219所本科院校中,约有740所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且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相似,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供应充足、人才知识结构相似但和市场差异化需求不适应,导致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规格类型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进而提高高校人才应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其四、学科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顺应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历史发展趋势.学科交叉创新人才模式能提高人才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满足多范围的自由择业或创业的需求,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现实困境

  1.按单一学科专业强化培养人才方向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现了高度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分类性,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关联度很小,而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又大同小异.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实行了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专业目录(合并世界经济、工业外贸、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推行学分制等项改革.但是按单一学科专业强化培养人才方向、强调专业对口的思想观念依然十分强烈,专业名称统一、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不同学科间的沟通较少且文理分割、重理轻文,制约着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开展.

  2.单科性或专业性高校的广泛存在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

  由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等原因,我国综合性类高校数量较少,单科性或专业性高校比重较大.虽然从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新一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原有的高校的数量、层次、学科专业门类进行了调整,使得综合性大学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本科院校的总量也有所增加,单科性或专业性高校的比重依然较大,使得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缺乏多学科专业和基础学科的大力支持.

  3.学科专业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固化

  我国高校教学组织主要是以学科专业为类别进行划分和设置的,并基本形成了“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梯级管理体系,专业教研室成为高校最基层的实体性组织.虽然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始试点按学科大类招生,入学第三年按专业分流,或试点部分优秀大学生大二时在校内转换专业,但大多数大学生入学前仍要选定专业方向(入学后基本上不能更换专业或自选专业),并按专业类别被安排到固定的班级学习.教师也按专业归属到特定的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研讨.教学资源和经费的分配也主要根据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进行分配.以上模式使得专业被强化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不同专业的利益彼此分割,造成了学科专业的关联度降低,学科专业壁垒强而相互沟通合作少,学生的交流也被限制在院系、专业、班级范围内.另外,虽然我国的教学管理体制由僵化的学年制改成了灵活的学分制,希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主讲教师、上课时间和毕业年限等的权利.但是在执行学分制过程中仍然出现了教学计划单一、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必修课和专业课比例较大、任课教师固定、每学期最低选修学分被限定、学习年限弹性小等问题,使得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难以有条件和精力进行交叉学科学习.

  4.部分教学科研人员对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强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容易形成按学科专业分割的管理体制、学术资源分配和学术评价机制,使得部分教学科研人员习惯于固守于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愿跨越学科壁垒扩大研究视角,这种意识讲束缚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

  5.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与服务体制也不太完善

  目前虽然有部分高校试点部分学生学科大类招生、校内换专业、主辅修、跨学科实验班或双学位等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仍然存在操作流程复杂、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受限、设置的双学位专业少、费用成本高、主辅专业的课时较多等问题,影响着学科交叉人才的高效培养.另外对学生的多学科学习的指导与引导不够,虽然很多高校实行了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制,以弥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较大、无暇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业多样性发展等问题,但是由于大学生数量扩招,导师数量明显不足,且很多高校存在多校区运行,学业导师住地和校园较远,也会影响学业导师制的效果.

  三、国外大学利用学科交叉模式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人才的实践经验

  (一)美国

  二战后,美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跨学科的研究不断出现,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在此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于2000年颁布的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目录(CIP-2000)做出了重大改革,大力度鼓励交叉专业的设置,鼓励培养学科交叉人.如在25个学科群设置了跨学科专业,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类为工商管理类学科(我国将该专业归类为经济学学科),并允许学校自主设计跨学科专业,加快发展与国际化相关的学科专业.以上政策推动了美国大学加快拆除学科间的壁垒,进行跨院系人才培养合作,开设新的跨学科专业,安排新的跨学科课程计划,建立了有效的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形成了如下特点:其一、专业口径宽且具有灵活性.其专业“Major”它仅指一个系列柔性的课程体系(Program)或课程学习计划(Academic Plan),专业并不对应具体的实体(如中国的教研室),没有单独归属的教师、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其二、推行跨学科通识教育模式,美国多数大学一般都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两年跨学科选修文史艺术、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大学科的课程,学生在大学后两年才能选择个人感兴趣的主辅修专业课程.其三、加强文理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建设,成立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中心.其四、降低必修学分的比重和总量,本着“更少才是更多”(Less is More)的原则简化课程数量,以鼓励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或参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五、学生能自由选择或转换专业,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可以不选定所学的专业,入学后可以自己设计跨学科专业,也可以在校内或校际跨专业转学.其六、大学生海外交流机会多.大学期间有至少1个学期的海外交流项目学习,或参加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计划.如南加州大学的世界商务本科专业 World Bachelor in Business (WBB),该专业四年本科课程将在美、亚、欧三个大洲的三所大学(南加州大学及香港科技大意大利米兰大学)完成,并且获得这三所大学的学士学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全球商业视野和创新精神.

  (二)英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全球化经济竞争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英国先后发布了《高等教育的框架》和《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等系列白皮书,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要从重视专业类人才培养的观念转变到重视综合人才的新教育观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英国很多大学提倡宽口径的开设学科交叉专业、开出交叉课程(如经济学与工程科学,生理学与哲学等课程),执行跨学科群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理工科学科群人文和社会学科群),推动半年以上的海外交流与实习项目,在教学管理上多用学科交叉的学院层级代替传统大学中的系或学部指导教学工作,简化管理层级,进行平面管理,系下面一般分学术研究组而不是教研室.如曼彻斯特大学国际商务、金融和经济学(BS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and Economics with Industrial/Professional Experience)本科专业,其课程体系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允许大三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参加带薪实习项目,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学习,大四学生主要学习选修课,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

  (三)法国

  法国的高校强调用多学科性办学原则培养跨学科人才,这样既考虑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同时又考虑到人才的全面发展需要,多学科性培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学科、应用技术学科、非技术学科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波尔多—马赛高等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具有跨专业特征,同时也和全球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

  总之,以上美英法三国学科交叉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基本上反映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启示我们要按照现代科学的发展规律及科学世界的整体性,重视跨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人才的培养,并结合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更高效地学科交叉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基于学科交叉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教育机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构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及其实现方式,包括针对创新人才的独特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利用学科交叉方式改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结合现实困境和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积极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设置

  2013年起,我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得以颁布执行,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行业背景,试点学科交叉类试点专业或实验班,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机电,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二外语(法语/德语/西班语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或者对大一学生按经济学大类招生,大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兴趣等条件分流到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或者多开设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双学位、主辅修专业跨学科学位或国内外大学双学位,给学生更多地多学科学习机会.

  (二)积极转变传统的专业人才定位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按专业划分人才的思想观念,不要担心学科交叉培养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特色不显著,不要强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一定要成为单一行业的专家且毕业后能够专业对口,要突破传统的专业壁垒,鼓励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增强毕业后的就业适应性,实现可持续的个性发展.

  (三)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为了避免人才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和“千篇一律”的现象,不同的高校应该结合是要培养科研型的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及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分层次地多样化地设置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突出特色,鼓励一定特色的多学科交叉培养目标.

  (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突出学科交叉特色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经济与贸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定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提倡高校间课程资源共享”.因此要鼓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多选跨学科专业的通识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大力建立全校跨学科课程群,打通校内或校际选修课,减少国际经济与贸易类必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交叉创新,积极编写跨学科教材或讲义,使得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选修跨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知识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的学科交叉创新

  要重视教学大纲的修订,积极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创新.如通常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减少讲授的内容,更多地采取主题研讨、案例讨论、翻转课堂、跨专业微课程和公开课等方法,用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思考.在实践教学中多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验、到企业参与实习、大学生夏令营项目、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听取企业家讲座、支持学生参与多学科联合的创新创业项目或科技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综合性的学科大赛、试行多学科联合毕业设计(包含毕业论文,设计类项目,研究报告,创业策划书等)等方式实现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

  考核模式方面,鼓励学生获取素质拓展与实践学分,对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大赛成绩按级别认定创新学分,实现部分网络课堂成绩的认定,对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学分进行转化认定、降低期末考试和卷面考试的比重,重视平时多形式的成绩考核,鼓励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六)学科交叉型教学团队的提升

  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教师团队.故一方面在组建教学团队的时候要注重引进师资的科学多样性和互补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利用交叉学科课题组、跨学科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对在编教师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鼓励教师在本专业知识外广泛涉猎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学会用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七)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创新

  要积极对院系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拆除学科间的壁垒,鼓励跨院系合作培养跨学科人才,学院内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尤其是在主辅修专业时要做好多部门的协调和合作,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另外要提高学分制的弹性,不仅要降低最低毕业总学分要求,而且应该减少对每学年修读学分数量的限制,加大选修课学分的比重.允许学生按照个人能力和个人计划,适当延长在校的学习年限,自主安排攻读第二专业.探索暑假学期,以灵活安排时间相对集中的实验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专家讲座以及部分高级课程.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Bajada, Rowan Trayler. Interdisciplinary

business education: curriculum through collaboration[J].Education+ Training, 2013, 55(4/5): 385-402.

[2] Günter Bl?schl,Gemma Carr,Christian Bucher. 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the Vienna Doctoral Programme on Water Resource Systems[J].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2, 16(2):457.

[3] Maura Borrego, Margaret J Foster,Jeffrey E Froyd.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other develop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4, 103(1): 45-76.

[4] Martin Dies, Marcia Devlin, Malcolm Tight . Interdisciplinary higher education: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alities[M].England: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10.

[5] 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6] 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7] 陈 莹.学科交叉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8] 谭俊杰.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升级版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4).

[9] 毕 鹏,魏吉才,尚东昌.多学科交叉在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

[10] 王春平,韩 冰.多学科渗透交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双学位教育为契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11] 赖明勇,王 华,晶. 学科交叉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以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2).

[12] 李 业,林养素,梁经锐.“3+2”复合型国际贸易专业的创办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1).

[13] 陈 晋,肖东生.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外国教育,2001(6).

[责任编辑:马 欣]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2、企业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