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方面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东莞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经济适应性有关论文例文

关于免费教育专业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教育专业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东莞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经济适应性

陈卫平

段 渊

胡帼一

【摘

要】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吻合.本文结合广东省东莞市产业结构现状,对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分析,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地方经济适应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0-0027-03

作者简介:陈卫平,本科,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段渊,硕士,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胡帼一,大专,广东科技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一、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把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作为提升企业和地区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中,职业教育也很发达,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其中美国发展是“合作教育”.美国是个年轻而又发展较快的国家,能后来居上,持续领先的原因,是职业教育为其崛起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3 年德国拜仁州率先颁发了“拜仁州教育与培训法”,明确地规定“职业学校的开设必须以和学校外部机构,尤其是当地企业紧密的合作为前提”,这些都说明德国自始至终从法律角度规定,职业教育应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日本政府推行的“产教结合”,强调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日本注重教育与企业界携手合作,企业界为职业教育募集资金,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供学校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而学校则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配备讲师进行巡回指导,并接受企业界的科研委托项目,双方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进行双向交流.日本职业教育很好地将高校“培养人才、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都说明日本职业教育服务于日本的经济.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7年黄炎培赴英国考察,同年5月6日,他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他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开始.但是后来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原因,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83年“职业技术教育学”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正式列入专业目录,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学科正式成立.

1998年,第一批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开辟了先河.从此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并存的局面正式开始.2013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已有700多万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就业率只有77%,而此时美国的高等职学校就业率为92.1%.但是另一方面大量的用人单位招不到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轨,这种由于毕业生专业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供给相对过剩的矛盾将会随着产业升级继续加剧,因此,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专业调整与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今职业教育行业所面临的一种重要课题.

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所形成的就业结构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目前,根据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从东莞市的产业升级与产业布局看,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在高端产业无人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IT行业、移动终端、物流等产业链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物联网、电子商务、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因而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应紧紧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这对实现双转型是有很大的影响,且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东莞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经济适应性现状分析

1. 东莞市地方经济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顺利实施30多年,广东省总体的经济发展取得较大进步,而东莞市在2013年经济总量达5000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GDP跨入“5000亿俱乐部”的地级市.

从2016年开始,东莞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作为改革发展总抓手,市委、市政府制定按照“服务优先、高端带动、适度重化、新兴培育、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突出建设国际重要现代产业制造中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大重点,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东莞制造”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整体产业发展规划以提升产业水平和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以稳定现有优质企业为前提,以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为重点,以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引进高端企业和发展总部经济为手段,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强化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服务支撑,稳定提升食品饮料、制鞋玩具、造纸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适度重型化,努力实现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双突破.

2. 东莞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专业布局以及办学水平,必须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东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中职、高职、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逐步建立起公办、民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然而,东莞十几年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制约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系列问题.

(1)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突出,布局不合理,缺少统一规划,缺乏职业型、复合型的专业特色.

(2)教育理念落后.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上的普通大众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职业教育的不正确认识,有重普教、轻职教的社会现象,歧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称为二等教育,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东莞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太过落后.没有和市场社会接轨的内部环境,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条条框框太多,不利于学校的职业化教育,政府和学校太过注重表面效果,校舍漂亮,但是没有内涵和品位,没有公平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4)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协调.东莞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中支柱产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肩负着更重的培养人才的任务,以使人才的供需协调、同步发展.这种结构性矛盾应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各层次,特别是高级职业人才来满足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对新一代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

(5)教育改革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管理模式也相对陈旧,新的教育改革措施仍在探索与实验阶段,是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的简约版,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强调职业性特点,从专业规划到专业设置,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都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新科技发展.

(6)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没有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没有认识到技术岗位、技术工种对我们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也不想做技术,这样的社会氛围对发展职业教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7)双师型的教师力量不够.职业院校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有很多老师是一边学一边教,另外有一些很专业的老师,进了学校就没有走出校园到企业了解,他对企业属性,各种先进设备、设施的认识达不到要求,所教的知识有很多和实际操作脱节,这就直接影响到我们教育质量.另外就是缺乏技能,有学历又有动手能力的教师还是比较少,目前东莞职业教育双师型占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目标要求起码要达到60%以上,所以差距比较大.即使是高校毕业分配过来的,也是传统模式下走过来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教学模式都是沿用原来高校体制下的方法.

(8)专业性不强,专业设置不科学,缺乏新兴专业导致资源浪费.很多专业不适合我们的产业需求,也没有结合地方经济、特别支柱产业去开设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学体系方面,现在的教学和普通高校没有什么区别,没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换句话说就是和企业、行业、社会经济衔接不紧密,校企合作面临瓶颈.

3. 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几年来,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紧紧把握区域经济脉络,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有些领域仍存在发展的局限性.

(1)专业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覆盖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群.但专业仍较单一,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培养属性不明显,与地方经济产业对人才需求衔接不紧密.

(2)课程建设方面.课程体系没能很好体现复合人才培养要求.

(3)队伍建设方面.教师队伍中能精通计算机应用,又精通金融或会计或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少之又少.

(4)人才培养方面.毕业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弱,往往只是懂一些计算机应用,但没有财务等各相关业务处理的经验,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复合人才的客观需求.

三、以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研究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规划应以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相适应为前提,实现职业院校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所在,特色所在.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宽窄并举,特别是东莞现在面临经济社会双转型,企业对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应设置宽口径专业,面向通用性工作岗位,以覆盖尽可能多的职业岗位.要保持全市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并兼顾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企业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终端用户,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促进和企业优势互补,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1. 认真研究《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8年)》,围绕东莞“3568工程”以及东莞地区计算机类人才需求表,兼顾当前和未来趋势对计算机类专业进行布局,培养符合东莞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2. 根据东莞地区的人才需求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相关的行业领域专家担任我院的专业顾问,根据专业顾问的意见制订符合于该行业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专业的基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该行业需要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

(1)以东莞经济产业结构布局为导向,以新成立的南博研究院为依托,紧密加强与东莞地方产业结构与经济布局相关职能部门、东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构建横向研究机制.

(2)组建由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东莞市人力资源专家或产业(经济)研究专家、企业(行业)精英参加的专业研究小组,对计算机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进行研究.适度超前进行相关专业的论证和申报工作.

(3)建立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链与东莞地方产业链对接的动态、能动研究机制,与时俱进,按需办学,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或调整、就业岗位变化和从业人员的转岗及再就业要求,适时促进专业链的变化与调整.按照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充分调配、利用教学资源,使新老专业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3. 为满足东莞产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设置必须与东莞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匹配,从根本上扭转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不相适应的状况.学院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调整、规范和推动,搭建广东科技学院与企业沟通和协作的平台并深度合作.

4. 根据行业领域知识需要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实训的时间分配.根据行业领域知识的需要,学院可以聘请有代表性的行业领域的计算机技术骨干作为系里教师,邀请他们一起来制定该行业知识需要的课程标准.

5. 建立符合东莞经济发展需要的校企实训基地.这个实验基地分为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验基地,校内实验基地是为模拟企业的生产运作情况而设计,是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工作,而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用于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这样实施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更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6. 坚持“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打造一支双师型、专结合的师资队伍.注重动手能力,安排老师定期到企业体验,老师下企业锻炼应该看作老师日常工作量的一部分;同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来讲学,共同解决当前企业的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7. 优化计算机专业结构.结合计算机专业优势,重点优化和提升专业结构.结构优化应从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发展大局出发,在专业结构提升过程中,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稳定性、资源可利用性的关系,从而使学院计算机专业结构更符合东莞经济发展要求,更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

8. 借鉴境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东莞的实际,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借鉴、应用、推广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为东莞的职业教育服务,形成东莞自己职业教育体系,确保与东莞发展经济的适应性,促进东莞经济的顺利转型,加速东莞的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丽丽,蔡璐,崔岩.日本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5):33-34.

[2] 肖红.中山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5):5-6.

[3] 许桂灵,司徒尚纪.发展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5.

[4] 赵惠娟,刘晓萌.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研究[J].现代商业,2009,(36):166-167.

(编辑:王春兰)

教育专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教育专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2、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选题

3、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4、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5、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6、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