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创作特色探究相关论文怎么写

这是一篇与纪录片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创作特色探究

二十年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越来越繁荣,同内地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电视台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特别推出反映香港回归20年历程的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该纪录片由《开启归途》《神圣时刻》《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同心圆梦》五集构成,每集30分钟,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展现了今日香港魅力.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紫荆花开》以时新的创作理念、成熟的表现手法和精良的制作水准完成了一部高水平的叙事作品,为这个特殊纪念日献上了最深的祝福.

一、以“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为主题,回顾历史,观照现实

对于影片创作而言,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至关重要.主题提炼就是对材料进行研究,从中挖掘出深刻内涵.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寻找角度、分析事实、寻找线索的过程.⑴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正值20年节点之际,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应运而生,登陆央视,关注香港自回归以来20年的风雨历程.它以“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为主题,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由来,展示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宏大的叙事主题需要精心布局叙事结构.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从现代意义上来阐释,不仅是纪录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秩序的统一,同时也是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体验,以各种手段有层次、有逻辑地安排纪录片内容,并使之成为严密、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⑵《紫荆花开》在整体的创作构思上坚持“以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回溯历史”,通过分集设计,前两集回顾历史,后三集聚焦现实,每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精心设计结构布局,形成连贯的“叙事点”.具体来看,前两集《开启归途》和《神圣时刻》从历史记忆入手,故事化地讲述了香港回归的历程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由来.后三集《凝聚共识》《同舟共济》和《同心圆梦》则从现实思考的角度切入,呈现了自香港回归祖国20年以来,在“一国两制”指导下的伟大征程.全片串联起“从‘一国两制’的来历、如何设计出‘一国两制’路线,到香港回归如何靠谈判和平地达成,再到讲述回归的过程以及在宪法、基本法框架之下,‘港人治港’如何进行,直到香港目前的发展现状”.⑶整个谋篇布局可谓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显示了国家主旋律纪录片的艺术高度.另外,值得肯定的是,该片并没有回避香港回归20年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如第三集《凝聚共识》中直面问题:还有一些人未能正确理解“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本质,还有一些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问题上的不正确观点影响着香港社会发展;第四集《同舟共济》回顾了历次香港金融危机;第五集《同心圆梦》提到了2013年非典疫病危机.当然,关注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和共同进步,《紫荆花开》正是利用这些现实问题引发受众思考,并且彰显“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对香港的包容、支持与关爱.

明确且应时的叙事主题,精心布局讲述史今的叙事结构,站在历史的长河审视今天的香港,片子显得郑重而自信.《紫荆花开》在整体创作框架上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彰显了国家级纪录片的恢弘气量和开阔格局.

二、故事化叙事策略,设置悬念,展现细节

充满悬念和冲突的故事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在故事化的情节中安排适当的冲突、设置适当的悬念,能引起观众观看的.(4)这一叙事策略在《紫荆花开》纪录片中的运用尤为巧妙和突出.

《紫荆花开》以“事”吸引人,用真实的素材去讲故事,故事情节步步推进,关键之处设置悬念,激动之余引发冲突,起承转合间极大地拓宽了受众的想象空间,也为纪录片赢得了更多的可看性,摆脱了以往宏大叙事主题纪录片模式化的窠臼.例如,在第一集《开启归途》中关于“世纪谈判”的叙事呈现着实精彩.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回归问题提上日程,中英两国间将有一场令世人瞩目的外交较量,当影片讲述到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时,解说词写到“碰撞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同时配有相应的电视画面剪辑,整个叙事氛围瞬间紧张起来,片子在疑虑与激动的情绪中带领受众进入了接下来的这场世纪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则是冲突——击破——再冲突——再击破,两国国家领导人“铁汉子”与“铁娘子”为香港问题的激烈交锋在一个个悬念冲突中紧张上演.这场充满“味”的会谈以冲突为故事主线,逐步推进揭开故事面纱,配合解说词、主观音乐、同期声、影像资料以及人物采访完成叙事,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又如第二集《神圣时刻》,关于香港回归盛典以及交接仪式的具体细节在与英方磋商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和障碍,不管是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准时奏响中国国歌和升起五星红旗问题,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提前入港的问题,片子都采用设置悬念—问题解决的叙事策略,有收有放,充分调动受众情绪.尤其是在最后的回归仪式上,整个叙事情节以具体的时间节点推进,为后文的一项议程意外延时做铺垫,“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行礼”,一项项议程井然有序进行着,“23时48分,英方代表查尔斯王子发表致辞”,然而这一项议程却足足延时了23秒,一下打乱了仪式进程,可能的后果接踵而至.能否将五星红旗准时升起是一个未知数,由此,将受众的紧张情绪提到了最高点,最终通过时任庆祝回归活动组委会活动联络组副组长安文彬的采访回忆,向受众解开了疑惑,原来是通过调控、加快中英方司仪宣读解说词的语速挤出12秒,而后双方护旗手加快入场,才将查尔斯拖延的时间赶了回来.整个叙事节奏在以秒计算的时间进程里完美把控,在设置悬念与揭示谜底之间将香港回归仪式的历史细节生动呈现.

诸如此类故事化讲述香港回归20年征程的历史事件还有很多,《紫荆花开》用真实的影像素材,采用故事化的叙事策略,通过不断激化的矛盾冲突、戏剧化的情节将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细节呈现在受众眼前.

三、巧妙纪实还原历史,多元拍摄记录现实

对于一部成功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和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记录现实,并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考验着纪录片工作者对影像素材的摄取和叙事整合能力.《紫荆花开》作为一部反映“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的主旋律纪录片,既涉及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忆,又要展现香港当今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其中,多元的纪实手法和拍摄技巧不可或缺.

第一,巧妙纪实再现历史.香港回归20年以来,从回归前后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再到香港在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风雨兼程,所向披靡,这些历史无疑需要被铭记.近几年来,对于大型历史纪录片,如《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系列文献纪录片《长征》《长征纪事》《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多采用珍贵影像资料、历史文物展现以及情景再现等纪实手法.而对于《紫荆花开》,一些宏大历史场景是根本无法再现的,那么如何还原历史呢?一是采用珍贵影像素材,还原历史真相.《紫荆花开》在叙事中,尤其在前两集中大量运用了当年真实拍摄的影像视频、音频、历史图片以及各类珍贵文件等,极具历史价值.“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这是1982年与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针对香港问题的坚定态度,珍贵的原音重现让受众领略到当时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在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回归仪式上,23时58分,中英方军队在威尔斯军营进行交接,“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中英防务交接中方指挥官谭善爱掷地有声,随后电视画面切到会展中心,上演着最后的香港回归时刻,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真实历史画面,将受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二是结合历史当事人亲口讲述,重温历史.《紫荆花开》在纪实手法上缺少了情景再现的弥补,但是巧妙运用香港回归历程亲历者的口述,真实而有温度.其主创团队奔赴英国以及我国的北京、香港、杭州、广州等地进行相关拍摄,共采访了50位左右香港回归历程的亲历者,他们当中有英国、中国内地、香港的政界要员、香港社会精英代表、知名人士等,也有餐饮业者、渔民等基层民众,依托亲历者之口,或解读,或回忆,周全而具有代表性,从不同的视角道出了香港回归历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纪录片增添了更多的立体感.

第二,多元拍摄记录香港最新影像.为展现香港回归20年最新影像,《紫荆花开》摄制组在香港组织了大型直升机航拍,从空中到海上对香港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拍摄,“背负青天朝下看”的鸟瞰式角度将香港国际大都市的高楼林立和海港的繁忙景象一一呈现给受众.除此之外,纪录片中还大量采用了高速、延时摄影手法,不论是街头车水马龙,还是天上云卷云舒,每一个镜头都将“东方之珠”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与过去历史中的香港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之中彰显了在“一国两制”制度的“保驾护航”下,今日的香港紫荆花开正绚烂!

四、匠心独具的视听元素,呈现精美之作

画面和声音是构成纪录片的基本叙事元素,要想呈现一部高艺术水准的纪录片,还需要在视听语言上精心打磨.纪录片《紫荆花开》独具匠心,采用电影化语言辅以叙事,从片头构思、影片色调到解说词和主观音乐的运用,为受众打造了一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盛宴.

第一,《紫荆花开》的片头别出心裁,特地选用油画笔触描绘出香港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通过一镜到底将油画版的香港维多利亚港红帆船、会展中心、、老街头、中银大厦等代表性视觉符号一一拼接,在一幅幅精心绘制的油画中打上了只属于香港的烙印,令人赏心悦目,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次,五集纪录片中全部采用的是香港老电影的色调.《紫荆花开》邀请新影集团的职业电影摄影师进行拍摄,调色用的是香港电影的色调.并在后期调色阶段,采用了“正片负冲”的效果,加强了影片胶片质感.⑸这种香港老电影化的视觉呈现无疑勾起了无数人对香港的回忆,展现了香港独特的风貌和味道.除此之外,在视觉呈现上,《紫荆花开》还在多处融合了精美动画特技,如第四集《同舟共济》从一分五十秒处开始运用3D动画,从动态杂志到动画地图再到三维立体数据图,生动直观地说明了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的态势.别具一格的视觉设计赋予了《紫荆花开》别样的内涵,也带给了受众别样的视觉享受.

第二,《紫荆花开》在听觉艺术上的表现同样值得称赞.香港回归20年风雨历程,不论是悬而未决的关键时刻,还是激动人心的难忘瞬间,抑或攻坚克难后的欣喜之时,《紫荆花开》中平实却有力的解说词配音和恰到好处的主观音乐的烘托陪衬,再加上相应画面的有机相融,使纪录片达到了绝佳的传播效果.试举一例,第五集《同心圆梦》,当讲述到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悬挂在灯杆上的、香港路边的‘香港北京奥运同心’标语、马会门前的木马模型、地铁站里的奥运倒计时牌,夜临,尖沙咀钟楼广场上的五彩灯亮了起来,伴着海风,赞叹之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奥运协办城市的热情,2008年也成为香港历史性的一年.”真切而温暖的解说词,以及节奏轻快、充满希望的音乐,配合电视画面切过的一幕幕当时的影像图片,完美地解读出当时香港对于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以及作为协办城市的自豪与热情.这种反复斟酌的视听语言,为纪录片营造了独特的叙事空间,提升了纪录片的艺术水准,同时也体现了电视人为呈现一部精美之作的匠人精神

艺术的魅力在于如何言说,叙事是其根基.《紫荆花开》通过全新的叙事结构、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多元的叙事手法以及匠心独运的视听元素,清晰勾勒了香港纵观史今的图景,有力地传达了“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的叙事主题,使这部纪录片“上有国家高度,下有历史深度”,同时也为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堪称时代佳作,值得纪录片工作者品鉴和学习.

五、问题与反思

《紫荆花开》作为一部值香港回归20周年应运而生的国家主旋律纪录片,在作品叙事中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矛盾与困惑,主要表现在叙事空间中的两个平衡上:一方面是宣传性与客观性的平衡.主旋律纪录片通常肩负着政治宣传与舆论导向的重大使命,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有过多的主观介入.《紫荆花开》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画面直观承载意义的客观性,影像叙事在政论化表达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审美体验和意识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意志和个人命运的平衡.《紫荆花开》尤其在后三集中,多处在宏大叙事背景下,以小切口带入大文章,以个人命运的发展有力论证主题.然而在每一集有限的叙事时长和限定的叙事框架下,如何圆满完成个体人物的微观叙事,既不突兀又不游离主题之外,保证叙事的连贯性,还有值得探索的空间.

注释:

⑴侯良健.浅析主旋律纪录片的主题表现.传媒,2016(15).

⑵蔡之国.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6).

⑶苗春.央视纪录片《紫荆花开》揭秘中英谈判细节,有故事有悬念,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4411.

(4)田维钢,张仕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东南传播,2017(1).

(5)张章.紫荆花开20年,以新视角感受立体香港|央视推出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http://bestmay.cn/article/596615.html.

作者分别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晶

纪录片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纪录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纪录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