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跟《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类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教学设计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第一课时)为案例,探讨借助文言文特征,在指导学生自感自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晓意悟情,关注文言文词句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关键词】《伯牙绝弦》画面情境朗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80-02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如何让小学生打下良好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这是本课例研究的方向.本课例的设计是想充分地借助文言文的文本特征,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并在学生自感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再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晓意悟情,关注文言文词句表达上的特点;采用想象画面和情景引领,拓展文言文句式,带领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品读,试图让学生掌握古文表达上的一些文体特点,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古文的停顿,读出节奏.

2.想象画面,读懂古文内容,了解古文词句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3.初步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古文停顿,读出节奏.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读懂古文内容,了解古文词句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这是发生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题?(师点拨:注意“弦”字的正确读音,咱们一起来读课题)

2.师:题目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

(师引导:利用注释来解读难懂的古文,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第二次学习课文里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导入时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文里的注释来理解古文中词语的意思,教会学生掌握古文学习的方法,也为理解全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古文的停顿,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2.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这个同学读准字音了吗?读出古文的停顿了吗?(指名生读,生评价)

3.师:老师发现课文中有两个句子的停顿不好读.

(出示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师:谁愿意读第一句,大家听,看看他在划横线的什么地方停顿了一下.是谁停顿的地方不一样?他在什么地方停顿了?(师出示课件的节奏划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2)师:这句话节奏读好了,却还少了一些古文的味道.你们看,这句话里有哪两个是语气词?“哉”和“兮”在这里都表示赞叹,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把这两个字的字音拉长来读,古文的味道就浓了.看老师的手势!(师范读,用手势动作比划停顿和抑扬顿挫)大家伸出手比划比划,练习读一读,试着把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设计意图】经过多次试教后,教师发现课文中这两句带有“哉”和“兮”字的句子,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读准字音的层面上,没能读出古文的停顿,原因就在于学生不理解这两个语气词的意思,也不明白该如何断句.教师则以学定教,发挥主导作用,直击重点,在尊重学生自我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句子里的感叹词“哉”和“兮”,从而让学生正确划分古文的节奏,初步读出古文的感觉.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并没有止步于读出古文的感觉,而是通过范读并配上手势动作,点拨学生利用停顿和延长音的方法来读出古文的味道.

(3)师:谁再来读一读?(指名个别学生读,请男生来读,女生再齐读)

(4)师:第一句大家能读好了,第二句能读好吗?自己伸出手比划,练习着读一读.谁来读?(指名生读,请生评价)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句带有“哉”和“兮”字的句子,教师以第一句为例子,着重教会学生朗读古文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方法自己尝试品读第二句,不仅高效地检测出刚才学习新知的效果,而且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读懂课文,领会文境

1.师:我们把最难读的两句话读好了,现在把它们放回课文中,大家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读出古文的节奏和感觉来.请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生汇报,师板书:伯牙子期)

2.师:课文讲了伯牙和子期之间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插图,看看能不能把故事的内容读懂.可以跟同桌讨论讨论,开始吧!

3.师:哪位同学读懂了故事的内容?(师点拨:同学们,借助注释和插图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的大概意思.请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是小学语文衔接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通晓文义是学生觉得比较难的地方.教师恰当的点拨,让学生明白除了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还可以结合插图进行形象化的文意解读.

4.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伯牙和子期的特长?抓住哪个词最能读出这两个人的特点?

生:善.

师:“善”的意思是?

生:善于、擅长.

师:真会思考,请你抓住这个关键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朗读句子)

师(小结):抓住关键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朗读起来也会别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朗读不仅要读正确、流利,更应该读出节奏,读出感觉,读出味道.教师在这个环节里进一步地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突出重音来读古文中的句子,使古文朗读有音律美,变得有滋有味.

5.师:这两个人都非同一般啊,伯牙是宫廷的大乐师,他善于——弹琴,子期虽只是一介樵夫,却善于——听琴.(板书:弹琴听琴)

(1)师: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子期善于听琴,用横线画出来.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师:这两句话中的“善”还是“善于”的意思吗?是什么?师(点拨):像大家说的,这里的“善”可以理解为“好啊”,这是一种赞叹的意思,我们现在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对别人的赞叹?(生答略)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解读都很合理.古文中的一个字可以有多种解释方法,我们在翻译古文的时候,也要做到灵活变通.

【设计意图】现代人学习古文,理应随着时代语言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做出适合当下的语言释意.教师在本环节中不满足于学生简单地理解“善”的意思,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还能用哪些词语来表示赞叹,丰富学生对于“善”的理解,懂得如何灵活翻译古文字词的意思,并了解到古文中的一个字可以有多种解释方法.

(3)师: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的这几处“善”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古文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不一样.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表达言简意赅,存在着一字多义的现象.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观察“善”字,让学生自己发现两处“善”的意思不一样,从而体会到古文中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的意思也会不一样.

(4)师: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一句,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5)师:句子中哪个词语写出山很高?

(6)师:杜甫曾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就是这峨峨泰山(出示课件:泰山图片).泰山是我们中国的五岳之首,是山之最.谁试着读出泰山的气势来?(生个性化地朗读)

师(小结):读古文,不仅要读出节奏,如果还能把文中的画面感读出来,古文就有韵味了.全班一起来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朗读要有循序渐进的梯度层次.当学生已经读得正确流利又富有节奏感的时候,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想象画面,进而采用观赏泰山图片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走入文境,丰盈学生脑海中的图意画面,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

6.师:自己读一读第二句,看看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想想怎么把这样的画面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自己试试?

(1)师: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

(2)师:你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读)

(3)师:读古文,我们就要读出你心中所想和眼前的景象.大家一起来读,读出这洋洋江河的感觉来.

(4)师:孔子曾说“登泰山而晓天下”,李白曾言“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读出这山河的豪情.(生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在教会学生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朗读的方法后,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想象、思考、品悟、朗读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运用已学习的方法来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体现了教师对于重难点先扶后放的过程.

7.师:课文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不仅能表现峨峨高山、洋洋流水,还能让子期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大家想一想,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出哪些景象呢?(生自由想象并畅谈)

(1)师(引导):还可能是——(课件出示图片和词语,生接读: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

(2)师:假若现在你就是子期,我是伯牙.当我志在明月时,你会怎么赞叹?

(出示课件句式: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______,______若______!”)

当我志在清风之时,子期会说——

当我志在炊烟之时,你会说——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个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迁移的过程.本篇古文短小精悍,却蕴含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创设伯牙弹琴与子期听琴的情境,充分挖掘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丰富想象,并对文本句式进行二次创造,从而在师生多重的情境诵读中,加强了学生对伯牙与子期情感的理解,也为下文对于知音的体会积淀了情感.

师(小结):高山流水也罢,清风明月也罢,我心里所想,你都能听懂,这就是——(课件出示,生齐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可不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啊!这叫——知音!(板书:知音)

四、教师总结,激趣存疑

同学们,其实这一次只是伯牙、子期的第一次相逢,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伯牙为何破琴不复鼓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在第一课时结课的环节上,才进行文本补充:这只是伯牙、子期的第一次相逢,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伯牙为何破琴不复鼓呢?通过留下两个疑问来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的第一次相遇就能互通心声的情谊,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第二课时的兴趣.

注:本教学设计参加“七彩语文”杯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得广西赛区选拔赛一等奖.

(责编黎雪娟)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小学教学设计杂志

2、外语教学期刊

3、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4、毕业设计说明书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