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查德塞勒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理查德塞勒:最懂你花钱那点小心思方面论文范例

本文关于理查德塞勒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理查德塞勒:最懂你花钱那点小心思

在去看电影的路上,你发现几天前花50元买的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重新花50元买票吗?

“你会怎么花费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10月9日,理查德·塞勤在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后,被问及这一问题.这位72岁的老爷子幽默地回答:“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塞勒是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除了这两个头衔外,他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身份:演员.在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中,塞勒本色出演,客串扮演了一名经济学家,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这一次,塞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是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成就.瑞典皇家学院的颁奖词认为,塞勒的贡献在于为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简言之,他靠分析人们花钱的想法拿到诺奖.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账户”

你准备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可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出现了两个小插曲:

插曲一:坐车时,你发现丢了50元公交卡,这时你还会按照原计划去电影院吗?

插曲二:你发现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重新花50元钱买票吗?

在前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看电影;而后一种情况,大部分人放弃计划.同样是损失50元,为什么感受不一样?

原来,遇到上述情况时,人们内心会不自觉地产生两个心理账户:“电影账户”和“公交账户”.第一种情况相当于“公交账户”受到意外损失,与电影票本身没有关系,也没有理由不去看电影.而电影票丢失,相当于“电影账户”遭受损失,人的感觉会是“我如果坚持看电影,就相当于花了多一倍的钱买票”,由于“超支”,最终导致大多数人选择放弃看电影.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并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决策.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运算时,普遍特点是并非追求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层面的“满意最大化”.

“心理账户”是塞勒提出的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也能解释为什么熊市人们不愿意“割肉”——人们容易将抛售后的股票亏损和未抛售的股票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感觉上,抛售之前是账面亏损,抛售之后才变成实际亏损.

开胃菜“腰果”的启示

塞勒一直喜欢琢磨、收集经济学中的“反常”现象.而这些有趣反常行为的来源正是其同事或亲朋好友.

1974年,塞勒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邀请同事参加晚宴,晚宴开胃菜是腰果,每个客人都很喜欢吃,但当他把这道菜撤入厨房时,客人们却为这一决定叫好.

塞勒在同事谢弗林的帮助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对晚宴中腰果插曲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人由两种心理控制,一种希望获得立即满足,另一种理智地权衡现在与未来.

塞勒身边有许多人选择牺牲现有价值获取未来12个月而不是9个月的价值,他们支持随机游走却一直试图在股票市场里进行波段操作;同时把退休基金投资于债券,尽管历史上它的回报率低于股票.这些人的反常选择又是源自什么?

塞勒对这些生活中反常现象的思考,构成他独特的研究视角.在研究工作中,塞勒运用博弈论、金融学、劳动经济学和心理学等众多交叉学科领域知识,在消费者选择、自我控制、储蓄行为和金融领域做出理论贡献.

这些理论并非只写在论文里,还已经应用在生活中.比如,我们想存钱,想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却经常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会向短期诱惑屈服.在塞勒的应用工作中,他展示了如何使用“助推”(nudging,他自创的术语)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自控.总之,这个拿到诺奖的“老爷子”最清楚你花钱的小心思.

(综合摘编自《经济学动态》、腾讯网)

理查德塞勒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理查德塞勒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理查德塞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学位论文查重

2、自考论文查重吗

3、毕业论文查重率

4、论文查重修改技巧

5、小论文查重

6、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