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情境论文例文 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相关论文例文

本论文为您写问题情境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 要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教育回归到生活中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229-01

随着近些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设问题的情景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师和学生非常青睐的教学策略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需要进一步的开拓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设置悬念,调动求知欲

设置悬念,是一种引发学生求知的一种主要的方式,一个好的学习课堂,也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设置问题的悬念,从而引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想要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尤其是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如果就能够设置一个具有悬念的问题,那么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想要快速的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够被很好的调动出来;在课堂的结束环节,如果能够将悬念布置出来,总会给学生一种“欲知后事,请看下集”的感觉,他们也会更加渴望得到这一知识,感觉到余味无穷,有效的激发他们进行课下预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激发起下一节课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在元旦的联欢晚会上,班长买了很多气球,他按照两个红气球、两个黄气球、两个粉气球的顺序布置教师,请问第20 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非常想知道答案,于是他们开始掰起指头数,可是数着数着总会数错,这时他们非常想受到教师的点播和指导,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除法的余数.因为气球的顺序可以被归纳为6 个一组,因此在20 个气球中,一共出现了20÷6等于3……2,也就是说在前20 个气球中,一共出现了三组完整的气球搭配,第20 个气球是第四组搭配的第二个,每一组的第二个气球是红色气球,答案就这样揭晓了.这样的问题非常简单,但是却能够很好的带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教师可以在导入一些较有难度的知识点时采取这样的办法,从而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开发他们心智、促进当前阶段学习状态的综合效果.

二、巧妙表达,勾起好奇心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语言,可以故意设置一些语言的矛盾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动力,也可以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拉近亲密感,也可以采取幽默的表达方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例如,创造一些矛盾的问题,能够将学生完全吸引,让他们乐在其中、欲罢不能,正所谓“疑虑,思之始学之始”,只有产生矛盾,才能够让学生一直到学习知识的必要性,来解决这一问题矛盾和冲突,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再比如,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一般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容易接纳一些关于感性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开展教学.例如,已知小明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 岁,小明多少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明的3 倍?因为不论怎样,两人之间的年龄差是一直不变的,所以首先需要求出爸爸和小明之间的年龄差,也就是34-8等于26,因为题目要求解的是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 倍,也就是爸爸跟小明的年龄差是小明年龄的两倍,因此第二步要求出年龄差相对应的倍数,26÷2等于13,最后根据前两步的计算,就能够解决最后的题目,当小明是13 岁时,爸爸的年龄是13+26等于39 岁,这时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学生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兴趣非常浓厚,自然也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快速的解决问题,掌握解题方法.

三、运用媒体,激发起兴趣

多媒体能够很好的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是一项有力的学习工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着重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利用一些投影、录像、模型等手段,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学生的多重感官,来实现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例如,在探究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周长一定,请问是什么图形的时候面积是最大的呢?”对于学生来说,已知周长,能够设计出很多个不同的平面图形,仅仅是矩形就能够得到好几个,要逐一计算他们的面积大小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各种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进行动态的比较,学生慢慢就会发现,虽然周长是不变的,但是如果边长越多,面积就会越大,尤其是当边长趋近于n 时,得到的图形越来越像一个圆,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当最终成为一个圆时,面积最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快速的观察到随着图形的变化,其面积的变化方式,并且还能够完全了解是如何得出最后的结论的,既知道了结果又知道了原因.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的探究知识,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来“诱导”他们进入探究,保持学习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问题情境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问题情境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问题情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