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有关论文范例 跟日本21世纪项目暠评审委员会构成分析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项目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日本21世纪项目暠评审委员会构成分析

刘 牧,林 芸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

摘 要:21世纪COE项目是日本政府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针对若干高校优势学科进行重点财政资助的一项政策,项目遴选引入了第三方评审机制.通过对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其成员结构虽然力求多样化,但从最终学历出身和职业经历来看,日本国立大学特别是七所旧帝国大学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存在性别、学历、职历高度集中现象,评审过程中相互庇护和内部利益输送行为的发生概率增加,影响评审的客观、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日本21世纪COE项目;学科评价;学科建设;第三方评审;评审委员会构成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7)06-0043-10

进入21世纪后,日本科学研究系统中的财政性经费从平均分配模式,逐渐转向引入审查·评选机制的竞争与业绩指向型分配模式[1-2].此变化在财政性科学研究资金分配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引人瞩目的是“21世纪COE( Center Of Excellence)项目”.日本21世纪COE项目以培育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形成世界一流研究成果.培养世界领导人才、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3].21世纪COE项目评选导人了以第三方审查·评选为基础的竞争性选拔机制,通过严格的申请、审查及评价,对日本30所顶尖大学的优势学科领域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因此,21世纪COE项目申请的成功与否,对大学的经营将产生重大影响.

近十年来,21世纪COE项目始终占据着日本科学研究系统财政性资金分配改革的风向标地位.获得21世纪COE项目的支持,不仅意味着获得巨额财政性资金,还有利于提升大学的声誉、地位等无形资产.因此,用实证的方法从政策的某一方面,深度展现该制度的真实状态,无论是学术的观点还是对政策的评价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着眼于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构成,以达到明晰日本高等教育世界一流研究基地资助评审人员组成特点的目的.

一、21世纪COE项目评选概况

日本21世纪COE项目,是在2001年6月通过的《大学结构改革的方针》(又叫远山计划)基础上,2002年开始实施的顶尖大学研究基地国家财政资助政策,其目的是力求打破日本长久以来僵化的高等教育体制,使日本大学系统通过公平竞争充满活力,促使一批高校及学科成为世界一流.21世纪COE项目的评选,日本文部科学省不直接参与,而是由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术振兴会负责组织成立,由大学、研究机构和民间企业的学术职业人和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有识之士组成“21世纪COE项目委员会”、“综合评审委员会”、“各学科审查·评价委员会”,具体负责研究基地的遴选,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选遵循以下四个方针:(1)大学所申请的学科领域具有一流的研究成果,并有持续发展的前景,有能力形成最优秀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2)在校长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下,具有强有力的战略发展执行力,集中人力、物力支持,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教育基地;(3)开拓特色研究领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取得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4)获批基地能在21世纪COE项目资助结束后,作为世界一流研究教育基地,开展各项研究和教育活动‘5].

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选实施以来,已经分别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评选过三次,其包括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情报·电器·电子、人文科学、边缘·交叉·新领域、医学、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机械·土木·建筑·其他工学、社会科学、革新件学术领域等10大学科群,如表1所示.

21世纪COE项目的评选通过听证会得以实施,力图体现其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根据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规定,评选过程如图2所示‘6].

可以看出,日本21世纪COE项目的评审摆脱了行政部门的直接干预,实行“21世纪COE项目委员会”、“综合评审委员会”、“各学科审查·评价委员会”审查制度,评选过程追求公开、透明、严格.

日本21世纪COE项目各学科三次申请通过情况如表2所示.总体而言,申请数为1 395件,274件评审通过,通过率为19. 6%.分年次通过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2002年(24. 4%)、2003年(21. 8%)、2004年(8.8%).虽然日本日益严峻的公共财政形势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也充分反映了COE项目评审趋于更加严格,这对评审委员会成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出COE评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多样性,把成员按照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外国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所、其他部门进行了分类,力求从年龄、性别、学历出身与职业经历特点等方面,明晰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构成特点.

1.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采用数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1)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根据日本学术振兴会网站“21世纪COE项目委员名册”获得.基于此名册,对委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历等进行分析.(2)通过日本“全国大学职员录”,且参考“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数据库”对各委员的基本特征进行信息搜集.(3)利用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科学研究费资助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情报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推广网站“Science Portal”等公共机构公开发表的资料,进一步搜集相关数据.

2.基本情况

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各学科领域男性的比率和平均年龄,如表3所示.

总体而言,评审委员会成员中男性比例高达89. 2%,几乎是男性一统评选委员会.学科领域中,男性比率最高的是“机械·土木·建筑学”,比例竟然达到了96. 2%.“化学·材料科学”、“情报·电器·电子”、“数学·物理·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综合评价委员会(2002年、2003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群都超过了90%.而男性比率最低的是“边缘·交叉·新领域(2003年)”,比例也达到了83.6%.其次分别是“2004综合评价委员会(84. 1Y)”、“2002年边缘·交叉·新领域(88.1%)”、“医学(88.2%)”、“革新性学术领域(89. 3Y)”.可以看出,不论在哪个学科领域,男性在评审委员会中都占有压倒性比例.

从年龄结构来看,评审委员会成员的平均年龄为65.3岁.平均年龄前三位的分别是:2004年度综合评价委员会(,-0.2岁)、2003年度综合评价委员会(69.8岁)、2002年度综合评价委员会(69.1岁).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委员的成员年龄较高.在学科领域方面,最高的是医学,达到了68.7岁、最低的是边缘·交叉·新领域,为61.2岁,相差7.5岁.

由此可知,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以高龄男性居多,且平均年龄均超过了60岁,在61 70岁之间,呈现高龄化趋势.

进一步把视角转向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承担评审职能时的机构所属,来看成员机构来源是否实现了多样化.总体来看,来自国立大学的成员占比最高,达到了32. 6%.其他依次是研究机构(26.2%)、私立大学(23. 4%)、民间企业(8.2%)、其他机构(6.5%)、国外大学(1.8%)和公立大学(1.3%).这也反映了日本科学研究体系中,国立大学和研究机构占据主要地位‘s].私立大学由于学校数量多所以担任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比例也较高,公立大学的职责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科学研究实力整体较弱,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人数较少.评审委员会成员机构所属情况,如表4所示.

而来自“民间企业”、“其他机构”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在“医学(32. 8Y)”、“情报·电器·电子(28. 4%)”、“机械·土木·建筑学(27.8%)”、“2003年边缘·交叉·新领域(18. 9%)”等四个学科领域占比较高,可以推测这几个学科领域非大学教授职的委员较多‘10].相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来自“民间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委员为零.

虽然非大学教授职的委员广泛参与了多数学科领域的审查、评选与评价活动,但大学教授职仍占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全体成员的85. 3%,即使排除“研究机构”的26. 2%,仍占59.1%.然而,日本以“理化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与高等教育系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研究人员基本都有大学教授学术职业身份.因此,也很难将“研究机构”排除在高等教育系统之外.

3.经历分析

如前所述,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大部分都为高龄,而且他们属于某个或者某一类型大学机构的可能性很高.然而,一般而言,学术评审委员会成员结构多样化会有利于促进委员间的价值和利益多元化,使评审结果更加公平.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是否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进一步从学习及工作经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把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最终学历教育情况进行分类,按照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外国大学四类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其中,评审委员会成员中近4%的委员最终学历不明,这些委员不包含在统计分析之内.从评审委员会成员们最终学历教育来看,81.6%的委员最后学历来自国立大学,依次是外国大学(9.5%)、公立大学(4.9%)和私立大学(0.5%).

从学科领域方面来看,国立大学占据压倒性优势.“医学”、“生命科学”和“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三个领域的委员会成员毕业于国立大学的比例都超过了90%;“边缘·交叉·新领域(2002年、2003年)”、“综合评价委员会(2002年、2003年、2004年)”、“革新性学术领域”、“化学·材料科学”、“情报·电器·电子”等学科领域评审委员会成员80%最终学历教育来自国立大学;而“人文科学(60.1%)”、“社会科学(56. 4%)”两个学科领域,国立大学毕业生比例相对较低,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外国大学的成员,分别达到了34. 9%和30.1%.

然而,即使是在国立大学中,毕业于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等七所旧帝国大学的成员比例很引人注目.总体来看,学科领域方面“生命科学”和“数学·物理·地球科学”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出自旧帝国大学的比例超过了80%,分别达到86.3%和81.6%;“革新性学术领域、“化学·材料科学”、“边缘·交叉·新领域(2002年、2003年)”、“医学”、“综合评价委员会(2003年)”、“情报·电器·电子”等七个学科领域均超过70%;“综合评价委员会(2002年、2004年)”、“机械·土木·建筑学”学科领域的评审委员成员60%来自旧帝国大学;而最低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毕业于旧帝国大学比例也分别达到了49.8%和51. 9%.大学最为突出,其毕业生占全体成员的比例高达32. 9%,在绝大多数学科领域都占有绝对优势;京都大学也达到了近20%,并在综合评价委员会成员结构方面表现突出,比例分别到达了38.3%、30. 1%、25. 2%,连续三个评审年度超过大学.事实上,超过71%的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毕业于七所旧帝国大学,如表6所示.

从非大学所属委员的工作经历来看,来自企业研究所、研究机构及其他方面的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有大学职业经历情况如表7所示.这里所讲的“有大学职业经历”指的是在大学中有全职学术职业工作经历‘11].探讨非大学所属评选委员的工作经历,也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结构是否实现了多样化.

从数据来看,即使是来自非大学机构的评审委员会成员,有大学学术职业经历的也高达78%,其中,企业研究所中的79%、研究机构的100%、其他中的53%有大学学术职业经历.由此可知,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结构的多样化受到限制.即使是来自非大学机构的评审委员会成员中,也有近80%与大学有实质性全职工作关系,而且又高度集中在七所旧帝国大学,87.5%的非大学机构21世纪COE评选委员会成员有旧帝国大学学术职业经历.这些数据也表明评选委员会成员结构的多样化目标在表面层次都没有达成.

三、结

虽然,日本21世纪COE项目引入了第三方审查评选机制,兼顾了竞争性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原则[121118.这给那些综合实力不强,但在某些学科领域有顶尖研究成果的大学有机会参与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也使日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能与国立大学处于同一平台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一定程度的良性竞争[13].

通过探讨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基本情况后发现:委员以男性居多,且平均年龄均超过了60岁,呈现出高龄化的趋势.而且,大学教授占评审委员会成员的85. 3%,其中国立大学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2. 6%;私立大学为23. 4%;来自与日本高等教育系统职业交叉性很高的研究机构的成员占比也达到了26. 2%.这说明日本21世纪COE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存在“高龄教授化”现象.

而21世纪COE评审委员会成员中,最终学历教育出自国立大学比例为82%,其中毕业于七所旧帝国大学的竟然高达,2%,仅大学一校就占全体的32. 9%.而从职业经历来看,近60%评审委员直接来自大学,33%来自国立大学,而即使来自非大学机构的评选委员中,曾经有大学学术职业经历的也高达´-8%.这充分表明:日本国立大学,特别是旧帝国大学在一流研究基地的评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日本21世纪COE评选存在学阀支配的影子,特别是以大学和京都大学为代表的七所旧帝国大学的学阀控制不可小视.其影响有可能造成同一学校评审委员过多而导致在评审过程中相互庇护和内部利益输送行为的发生,有损评审的客观、公平与公正.

总之,各国对高等教育世界一流研究基地的财政性经费资助项目评选中,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选是一种趋势,这也是分配竞争性财政经费的一种有效方式[121118.但如何建构成员多样化的项目评审委员会,从而有效克服学阀等现象所带来的合理性危害,使财政竞争性资源分配真正朝着业绩指向发展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项目论文范文结:

关于项目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项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

3、工程项目论文

4、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5、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6、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