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安徽省黄梅戏的数字化传播现状与应略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黄梅戏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安徽省黄梅戏的数字化传播现状与应略

一、安徽黄梅戏概述

黄梅戏又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1926年黄梅戏传入安徽安庆,安庆为黄梅戏建立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稳定的演出班社,丰富了剧目、音乐和表演技艺等,为黄梅戏城市化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环境有了一定的经济助推、社会助推和文化助推,成为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文化精神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唱腔细腻婉转、优美流畅,表演声情并茂、细致淳朴,有强烈的感染力.随着黄梅戏代表作品《天仙配》《女驸马》等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传播,黄梅戏成为深受国内外人士好评的优秀剧种,影响十分深远.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十分重要.2017年1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在新时代,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难以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也不例外.在众多现代科技参与艺术的生产和传播中,黄梅戏艺术虽然有所创新,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媒介融合的数字传播环境下,传统的舞台等固态传播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黄梅戏的继承与弘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二、安徽省黄梅戏数字化传播现状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艺术欣赏形式的多元化、各种文化娱乐形式的不断涌现,黄梅戏这一戏曲艺术形式已经在当今泛娱乐化的社会进程中逐渐被忽略和淡忘,如何让它重新进入人们的眼中,数字化传播将是黄梅戏戏曲今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

对于安徽黄梅戏数字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以及文献查询等途径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对安徽省黄梅戏的数字化传播现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一)数字化传播是黄梅戏传播的推动力.数字化与戏曲艺术的结合逐渐演变成热门话题,而现在的数字媒介又是重要的传播渠道,数字化传播是黄梅戏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相比于传统的下乡表演、穿街走巷的传播方式,现代化的数字传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打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得黄梅戏得到更大范围内的传播.从下图可以看出,现代人了解黄梅戏的途径大多是通过电视媒介和互联网平台,数字传播技术拓宽了黄梅戏的生存空间,新的传播形式如APP、戏曲微博、戏曲微信等,也加快了黄梅戏的现代化进程和传播速度,为人们了解和欣赏黄梅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使得黄梅戏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播方式上找到了与现代结合的一个支点.

(二)数字化传播体系和效果不明显.数字化传播是一个速度快、范围广的传播方式,可对于黄梅戏这一舞台呈现和现场体验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数字化传播需要做到舞台呈现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与现代数字传播手段的虚拟性体验的更好结合和融入.在现代泛娱乐化的社会中,虽然黄梅戏的现代化数字传播方式较多,但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黄梅戏进行影像化传播,做到内容和受众的针对性、准确性传播,优化传播方式和表现内容,充分发挥数字化传播的及时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更好地做到黄梅戏和现代数字传播手段的完美结合.从下图可以看出,虽然黄梅戏利用现代数字化传播手段进行传播,但它的传播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安徽省黄梅戏数字化传播问题

(一)区域问题.安庆黄梅戏这一区域性比较显著的戏曲艺术形式,是在安庆地区土生土长的,自带着浓郁独特的地方气息和生活气息,其本身的特色和风格是在安庆这一地方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孕育形成的.在数字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地方文化和区域审美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阻碍性.

(二)现代艺术审美的冲击.从下图可以看出,对黄梅戏了解的人群大多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对于现代的00后,黄梅戏好像是一个陌生的文化艺术形式.黄梅戏虽然是相对年轻的剧种,但黄梅戏的音乐节奏偏慢,音乐模式较古老,音乐元素也比较落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年轻人所追求的快节奏感、情趣化、抒情化、多元化、新颖化的视觉感和听觉感.黄梅戏的题材相比于现代流行文化来说,比较古老,黄梅戏的演出内容大多是古代人的故事和情节,和当代文化不能够产生共鸣.每种戏曲都有自身的特色,黄梅戏也是如此.可戏曲化的唱腔和陈旧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变化和跟得上现代人所追求的步伐.

(三)加大黄梅戏的推广力度.数字传播技术拓宽了黄梅戏的生存空间,新的传播形式如APP、戏曲微博、戏曲微信等,数字化传播通过各种数字平台,用平台的系统整合为黄梅戏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体现视觉媒介的超媒体化.黄梅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剧团演出和数字化的及时传播,剧团演出和多地区资源的及时共享相结合,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地区上进行进一步探究,使得黄梅戏戏曲资源做到及时、全面的共享和传播.

(四)耳熟能详的作品不足.通过调研发现,《天仙配》和《女驸马》是人们知道和了解得最多的黄梅戏剧目(如下图).这也折射出了人们的审美和需求,黄梅戏这一剧种在进行剧目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多创作出像《天仙配》和《女驸马》这样的剧目.黄梅戏不仅是安庆的名片,也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名片,然而,如今再难有突破《天仙配》之类的好剧本,创编黄梅戏剧本的大多是老一辈艺术家,年青创编人员非常少,黄梅戏再创作出喜闻乐见的剧目面临人员和时代的难题.

(五)黄梅戏发展的市场不景气.这不仅是黄梅戏这一剧种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大多数戏曲在现展中所要面临和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娱乐文化席卷文化市场,戏剧的发展已慢慢脱离城市和农村的观众,戏剧市场呈现相对萧条的局面.好的传播途径和好的市场相结合才能起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黄梅戏这一剧种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字化传播更好地在这个泛娱乐文化大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将是以后发展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安徽省黄梅戏数字化传播应对策略

戏曲与数字符号结合,所形成的新型戏曲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和了解安徽的黄梅戏艺术,使用更具时代性的数字艺术形式来传达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也更易于让年轻受众接受.

(一)开放性的资源共享平台.针对笔者团队的调研结果以及安徽省的本土情况,笔者认为在安徽省建立开放的黄梅戏资源共享平台是十分有效可行的.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受众对于移动终端的电子设备接受度较高,在时间空间上的匹配度也较高,重要的是,黄梅戏紧随科技发展而创新,可以吸引年轻受众这一广大的群体.首先,可以把一些脍炙人口的黄梅戏选段的历史、唱段、代表人物做成游戏或者微视频,让受众在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其次,可以分时段地让黄梅戏的戏曲表演艺术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观众交流互动,提升受众艺术品位的同时,减少与受众的生活距离感;最后,目前已有的“黄梅戏大剧场”“黄梅戏视频”等公众号与APP等内容杂而不全,没有搭建起成熟的平台,从而关注度较低,可以由政府或者戏曲协会出面搭建平台,组织专业人员维护管理,接收受众反馈等.

(二)巧用虚拟现实数字技术.维基百科里对虚拟现实的解释是:虚拟现实(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2013年,“虚拟邓丽君”首次亮相周杰伦台北小巨蛋演唱会,与周杰伦同台完成三曲跨时空对唱,让观众在享受音乐盛宴的同时,也感叹于全新的科技盛宴.黄梅戏传统的舞台传播已经渐渐不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抑制了黄梅戏的传统传播,音乐与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处,家庭版的VR眼镜也已渐渐普及,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广普及黄梅戏,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黄梅戏的魅力,与之交流互动,是十分可行的路径之一.

五、总结

黄梅戏作为安徽原生态剧种,其生存环境与传播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为了黄梅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黄梅戏的数字化创新是其必须转变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巧英,王似保.“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黄梅戏海外传播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1):15-18.

[2]曹锐.互联网时代下黄梅戏的变革与创新[J].魅力中国,2017(9).

黄梅戏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黄梅戏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黄梅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