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里茨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吕德里茨,一段沙漠寻宝的传奇方面论文范例

本论文可用于吕德里茨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吕德里茨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吕德里茨,一段沙漠寻宝的传奇

吕德里茨位于纳米比亚西南部的海岸线上,是个港湾城市,也是一座历史名城.

早在1488 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斯在探险寻宝的旅途中发现了这个港湾.1883 年,德国商人阿尔道夫·吕德里茨用欺诈的手段从纳马人手里购买了这片土地,并命名为吕德里茨,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此开始.19 世纪下半叶,欧美商人沉浸在疯狂的淘宝热潮中,吕德里茨也幻想着能从这片土地上挖掘出铜矿、金矿或者银矿.可现实辜负了这位苦心的德国商人,除了沙子,这里别无他物,甚至连井水都未能挖出,维持生活的淡水需要用船只从更南部的开普敦经海上运来.生活的代价太大,资金很快用光了,吕德里茨绝望了.无奈之下,他把这片土地转卖给德国殖民协会,黯然离去,3 年后不幸溺水身亡.

人已去,城还在,吕德里茨会是一片怎样的景象?春节长假里,有朋友邀请我和队长去拜访这座小城.

我们驱车南行,在雷霍博特附近见到了南回归线标志牌.南回归线位于南纬23°26´,每年的12 月22 日前后,太阳会直射在这条线上,然后逐渐南移.理论上讲,回归线是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一步之遥,我们就从温带走进了热带.实际上,回归线只是个概念,现实中根本无法体会到它的存在.

转向西行时,我们途经一片稀稀落落的箭筒树林.箭筒树主干粗壮,枝杈蓬松着向空中伸展.

枝干摸起来有坚韧的肉质感,里面是轻软的海绵样组织,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叶子呈状,一团团地倒插在树干顶部;嫩的穗状花立在高高的枝头上,被尖锐的叶片簇拥着.树干粗、长叶尖、穗花黄,再配上深邃蔚蓝的天空,箭筒树显得妩媚又不失豪情.

箭筒树是稀有的芦荟植物,由于树干内部的海绵样组织在脱水后很容易腐烂被掏空,留下轻巧坚实的树皮,因此土著布须曼人常常截取一段树干,晾干后掏空,从而就得到了一根实用的长筒.他们用兽皮封牢一端,做成箭筒,倒背在身上,用来盛放毒箭,因此这种神奇的树就被叫作“箭筒树”.

继续西行, 景色逐渐荒凉起来.窗外,一处奇怪的景观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在远方的小山上,山脚下的沙地上一片光亮.车子在飞驰,沙地也在不停地变幻着,明明暗暗地有许多曲线在游走,仿佛那是一座被五彩斑斓的祥云围绕着的神山,在这人迹罕至的沙漠中悄悄地显现.很想走近前去看个究竟,却无路可寻,就这样遥遥相望,“神山”陪伴了我们很长一段路程.

下午两点多,我们看到了浅海养殖场.经过800 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终于赶到吕德里茨城.把车子停放好,我们四处走走,观赏这里的风光.

1884 年,吕德里茨城只有几座孤单的木屋和几间简陋的铁皮房子,居民很少.1908 年,由于的发现,小城魔幻般繁华起来,很快成了一座熙熙攘攘的热闹都市.现存的几处建筑气派、华丽,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后来,产量急剧下降,宝石商们陆续离开了这里.渐渐地,吕德里茨繁华落尽,风光不再.

城市依山而建,房屋高低起伏,或红或蓝,有青有白,呈规则的几何图形,犹如儿童的积木玩具.街道宽阔,行人稀少,我们由着兴致,信步街头.一座教堂吸引了我们,通过尖形的拱门,我们迈步走进,里面也是空荡荡的.正中供台后面有一扇色彩亮丽的玻璃窗,描绘着圣经故事.高耸的尖塔、狭长的尖形拱门、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我们走上鲨鱼岛,这里曾是集中营,过大批反抗德国殖民统治的纳马人和赫雷罗人,他们被强迫去建设吕德里茨城或者修建铁路,受尽折磨,有3000 多人因此丧生.现在,游客们可以自带帐篷在岛上过夜.小岛正对港湾,湾里有几艘渔船泊在水面上,随着海浪在轻轻摇摆.由于港湾水位浅、底面岩石坚硬光滑,此处不适合现代化的大型船只停泊.渐渐地,吕德里茨港被搁置在繁忙的海运之外,独守寂寞,仅有大型的捕鱼船到这里落脚停靠.

在岛上,我们意外地发现了铸在岩石上的阿尔道夫·吕德里茨头像.吕德里茨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有资产,用1 万德国马克和260 支来复作为交换物资,购买了这片土地;他有魄力,到遥远的、陌生的、荒芜的非洲进行似的投资,这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出的决定.我注视着眼前的吕德里茨,高耸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小巧的眼镜,上唇蓄着一绺短短的髭须,头上戴着不知是帽子还是头巾,有宽宽的布料垂在脑后.这个奇特的造型很像卡通片里大耳朵哈巴狗的滑稽形象.

吕德里茨城不大,穿过几条大街道,我们就逛完了这个城市的主体.前面还有很大一片城区是贫民区,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只好望而却步,打道回府.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今天去游玩“ 鬼城” 克曼斯克普.资料上说,游客需要先在吕德里茨城的旅游中心购买门票,然后才能持票入城.早饭后,我们上街寻找,旅游中心恰巧就在朋友商铺的对面.迈步进去,发现这里同时还是工艺品商店.买好门票,我们随意观看了起来.一个石头盘子刻绘着非洲地图和大象、斑马、长颈鹿,样子不错,标签上写着350 纳元(合人民币165元).“你好!能打折吗?”我问店主人,这是一位胖胖的白人老太太.老太太没有回答,只是笑眯眯指了指店门.我们回头一看,店门上挂着一块木板,上面赫然写着:“Sorry ! Mr.Discountis not in today !(对不起,折扣先生今天不在!)”这话含蓄幽默,轻松地免去了许多无谓的口舌.我望着老人,心想:你老人家可真能忽悠!说不打折就算了,干吗还要煞有介事地搬出个“迪斯康特先生”来做幌子?我装作认真的样子,对她说:“迪斯康特先生回来时,请告诉我一声,我想跟他好好谈谈.”老人会心地大笑起来.

出城不过几里,我们在路边看到一块写有“ K o l m a n n s k u p p e ”的牌子,这就是“鬼城”克曼斯克普了.然而,这个鬼城没有阴森恐怖的鬼怪造型,只有一群空荡荡的房屋默默地伫立在荒凉的大漠里,它们的外形保持良好.是谁在这片不毛之地建起了小镇?是为了什么?小镇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又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突然拋弃这里?种种疑惑令人费解,“鬼”的念头悄然浮现在脑海里,难道是因为闹鬼?

克曼斯克普曾经异常富有、极度奢华,但这段辉煌被大漠的风沙无情地湮灭了.它艳丽地悄然登场,又转瞬间匆匆离去,犹如昙花一现,香气还未消散,花瓣早已飘零坠地.1908 年, 一个在此修建铁路的工人发现了.据说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这位名叫Zacharias Lewala的劳工正在铲沙,突然发现沙砾中有一颗小石头在皎洁的月光下泛着晶莹迷人的光彩.劳工惊叹不已,就把这块闪亮的小石头交给了监工——一位名叫AugustStauch 的德国人.后经权威鉴定,这就是!克曼斯克普盛产!这消息不胫而走,矿产主们蜂拥而至,到处抢占地盘,疯狂淘沙寻宝.不久,德国政府就宣布这里为“禁止区”,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德国殖民者得以全力开发这里的宝藏.有资料说,到“一战”结束,小镇克曼斯克普已经开采出1000公斤.

鼎盛时期,小镇克曼斯克普居住着300 多名德国人和800 多名黑人劳工.赚钱只是手段,享受才是目的.于是,一夜暴富的开发商们开始全方位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盖起了坚固的楼房,修建了齐全的所和公共设施.这里设有赌场、戏院、健身房、保龄球馆,以供富人们消遣娱乐;这里建有学校、医院、电厂、制冰厂、肉店、冷藏室,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有专供劳工使用的游泳池.你能相信,这里的戏院有专门从德国请来的交响乐队在演出吗?你能相信,这里的医院里配备了南半球第一台X 线摄片机吗?沙漠里缺水,而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能喝到从开普敦运来的新鲜淡水;沙漠里,而这里的家庭每天清晨都能得到一大块免费的;沙漠里风沙大,而这里的街道每天都被劳工打扫得干干净净.对有钱人来说,不论住在哪里,都是天堂般的生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三十多年的光景,小镇克曼斯克普的愈来愈少,更多的在更南部的奥兰治蒙德被发现.开发商们悄悄地运走了设备,带走了劳工.到1956 年,医院关闭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最后一家居民也收拾好行囊,熄灭灯火.他们心情沉重,几度回望,缓缓地离开了这里.小镇克曼斯克普恢复了远古的宁静,天高地远,风吹沙流,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月亮如期默默走来,洒落一片清辉.

我们走进鬼城,沿着路标逐个看去.只见房屋被高大的沙丘分割得稀稀落落,有的已被黄沙掩盖了半截;有的只剩下断垣残壁;还有的外形完好,门窗早已破烂,黄沙堆满房间地面.双层戏院依然结实,中心戏台设计得庄重典雅,两边墙壁上的图案仍旧清晰.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戏院的设计依然称得上精美.一栋豪宅里,墙壁斑驳脱落,木质楼梯却完好无损.我们登梯上楼,向外观看,远处是不见边际的沙漠,近处有浴缸躺在沙上,有房屋被掩埋在沙里.有的窗户破损得只剩下框子,有的窗户保存完整仅缺少玻璃,我喜欢把它们当成相框,把外面的风景镶嵌起来.

可惜,那天有些阴,又将近中午.如果是晴天,阳光透过破损的房顶投射下来,明暗相间的图案铺在堆满黄沙的房间里,这里会更有荒凉的气息.如果是清晨,昨夜凉风吹拂,抹去游客的踪迹,黄沙呈现一片丝丝缕缕的波纹,犹如微风轻抚的湖面,这里会更有幽古的韵味.

不一会儿,“鬼城”克曼斯克普就逛完了.返回吕德里茨城时,我再次回望这里,觉得小镇克曼斯克普真是一个传奇,一个沙漠寻宝的传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追求带来的利益,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带来了小镇克曼斯克普的繁华;同样为了追求带来的利益,人们悄悄离开这里,留下一座屹立在风沙中的“鬼城”.

午饭后,我们启程返回温得和克.这次游玩未能尽兴,因为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沙漠玫瑰.沙漠玫瑰是一种石膏类晶体.含水的硫酸钙在干热的强风吹打下和炙热的阳光暴晒下,水分被蒸发,再经过几千年大自然的精雕细刻,逐渐形成这种美丽的结晶体.沙漠玫瑰的硬度低,质地脆,容易被损坏,实用价值不高,但因为形态美丽,有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被当成是宝石来收藏.吕德里茨独特的环境适合沙漠玫瑰的形成,因此到这里采集几朵沙漠玫瑰就成了游客们的心愿.

沙漠玫瑰非常漂亮!它色彩绛褐,造型别致,由多片板状结晶交叉成群,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玫瑰花.没有枝叶,没有尖刺,只有最美丽的花瓣静静地舒展着.花瓣中间厚,四周薄,一片叠压着一片,聚拢成球形的一团.细小沙砾黏附在花瓣上,泛着银光,给沙漠玫瑰平添了许多妩媚迷人的风采.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去挖掘沙漠玫瑰.后来,同事们却有幸来这里采到了玫瑰.她们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来到吕徳里茨郊区的一片沙地.那里,无边的黄沙在沉睡,不尽的海风在低吟.导游拿出铁锹,在脚下的沙地上挖出一个1 米见深的小坑,从坑里搬出几块结实的沙泥块,放进备好清水的小桶里,轻轻地漂洗.像一个精彩的魔术,泥沙纷纷沉落水底,土块居然蜕变成一朵朵晶莹绽放的砂石花朵,这就是传说中的沙漠玫瑰.

后来,朋友送了我几朵沙漠玫瑰.但未能亲自采摘,我心中总感到有些遗憾.渐渐地,我学会了安慰自己:生活中不能如愿的事情总是太多,缺憾有时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

(摘自浙江摄影出版社《去!非洲! —— 援非医生的四年》作者:李新伟)

吕德里茨论文范文结:

关于吕德里茨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吕德里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