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女校教育中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类论文范例

关于免费艺术概论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艺术概论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女校教育中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概要:女校教育要突出女性特色,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女性的特点,形成以“以学生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有效教学机制,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女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机制;感受美;鉴赏美;人文素养

一、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过去艺术概论的教学模式是单边的形式, 老师卖力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在这种单边的不可逆的教与学的二元结构中,教师是主体,以讲授为主.快速将艺术理论讲完,其间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更不用说课后师生间的交流.这种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它忽略了女性人才成长的规律,20岁左右的女大学生,她们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对抽象理论的兴趣相对比较低,而艺术概论主要介绍艺术学最基本的一些原理,主要是: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创作、作品和鉴赏,以及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等.因此,传统的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调动女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她们上课的热情不高,打嗑睡,讲话,根本无法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艺术原理,也不知区分艺术与非艺术,更不用提去慢慢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因为文化的积淀太少.根本无法实现艺术类的女性人才培养的目的——良好的女性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女校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女性教育,女性个体的特点不同于男性,而且每个女性个体的差异性,如她们的文化素养,艺术水平等也存在不同.女性人才作为女校教育活动的终端产品,虽没有统一的规格,但最终的目的是育人,努力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女性教育的三结合.因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思考并采取不同于传统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个理论武器.完成四个转换:

(一)转换教师与学生二元结构为多元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能力素养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策划者、教学环境的建构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它重点强调的是老师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多元关系,不再停留在教与学的二元结构中,而且还改变师生之间的角色.在女校教育中,尤其要强调女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我们要采取多种手段去刺激,调动女大生对抽象艺术原理,艺术现象等理论的兴趣,培养女大学生主动自学地学习、积极能动地学习、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探索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有学术研究的女性个性化人才,实现以创新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批评美的能力,并转化为对美的表达与写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声像结合的方式,调动女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打破单一的讲授黑板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1世纪后,网络,声频,音频,电脑PPT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PPT,创设情景,对女大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充分利用女大学生善联想,重感性直觉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多媒体有集声、像、文字、动画为一体的特点,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这样就更能激发女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艺术的起源”时,首先我就导入了西班牙阿尔卡米拉洞穴壁画,我国境内被发现的古遗址,各种陶器或生活器具,或酒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远古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从而进一步思考,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他们的创作观念等等,再讲解艺术史上不同的思想观点.通过这样的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理解关于艺术发生学上的种种观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转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女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女校教育的校园文化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综合类的本科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尽量规避过于抽象的理论要点,尽量地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考虑艺术概论不同的内容和女大学生实际,合理地利用与设计,有些偏重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将一些重点内容予以展示,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效率;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性,有的放矢地使用教学课件,适时适地地利用声像图文动画,将抽象与具像,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将艺术家的人格素养等等,生动而细致地展示出来,帮助女大学生一方面理解理论层面的东西,又去移情,又被感染,打动,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对美的鉴赏能力.艺术作品的赏析贯穿艺术概论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讲授“艺术的特点”三大特点——主体性,审美性,形象性时,我就大量使用了国内外的各种艺术作品,谈及主体性时,使用了中国画中画马的题材的作品.同是画马,却因着时代,因着艺术家不同的审美理想,观念而不同,如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近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马.具体而鲜活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直观地而深入地理解艺术的主体性.也同时展现国外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等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接受信息,从而被感染,被打动,从情感上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也同时接受了抽象的理论知识点,也被赋予了浓浓的艺术修养.让女大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接受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转变“重技能,轻人文”观念,整合资源,提高女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女校教育的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设置艺术概论课程,面对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比较低,学生或部分教师也存在对理论的一定程度的轻视,重技能性的操练,导致“匠人”氛围比较严重.女大学生严重缺少了人文素养的积淀,因此,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转变转变“重技能,轻人文”观念,整合资源,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校选课,公选课的人文知识,全面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授“艺术家、艺术创作”时,我就谈到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重点谈及我国汉魏六朝时的文学与艺术,汉魏风骨;谈及人与作品,人与时代背景等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让学生能认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能认知到艺术家的人文素养对其创作的重要作用,也才能摆脱匠人的气息,在深厚的人文素养里才能向艺术大师接近,今后从事艺术创作时,也才能走出复制雷同之窠臼,思想上才走得更高远,更深邃的境界.这也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三、结语

在传统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中,受旧的观念影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重技能,迫切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如视觉传达专业学的是包装,书籍装装帧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的是服装工艺,立体裁剪等等,但这其实是专业平台上的内容,它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柱,艺术理论与人文素养就是最强有力的支柱,这样才能由“匠”上升到“师”,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的也才可能发挥其支柱作用.

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艺术概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艺术概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艺术概论论文

2、艺术导论论文

3、领导艺术论文

4、土木工程概论论文3000字

5、艺术教育杂志

6、艺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