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例谈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的构建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语文课堂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例谈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的构建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中心学校岑福周

【关键词】错误资源 思维空间 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75-0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出现一些解题和认知上的错误在所难免,也是常态.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由于过分注重结果,面对学生的错误常常无法释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众所周知,善于把学生的认知错误作为生成资源,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教师要善用错误资源, 根据学生错误中暴露出来的思维误区, 找准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既能够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 又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拓展课堂思维空间.那么,该如何利用错误资源展开教学呢? 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讨论错误,发现思维误区

在数学教材中, 有许多地方都容易引发学生的思维误区,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要敢于展示学生的错误, 带领学生讨论错误, 从而找到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发现学生的思维盲区,进而设计有关习题进行训练, 引领学生从错误中展开思考.

例如, 在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小芳、小东、小李、小强四个人站成一排唱歌,可以有多少种站法? 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如图1).

也有学生这样解答(如图2).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两个错误,笔者思考,到底是解答重要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要? 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因此,笔者将这些错误呈现出来让全班学生讨论, 看看到底错在哪.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应该把所有的情况排列出来,先用1、2、3、4 分别表示小芳、小冬、小李和小强,然后将这四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 这样就可以有以下多种排列方法:

1234 2134 3124 4123

1243 2143 3142 4132

1324 2314 3214 4213

1342 2341 3241 4231

1423 2413 3412 4312

1432 2431 3421 4321

由此得到的计算结果有24种排列方法.笔者追问:为什么不用连线的方式呢?学生指出,连线只能连接2 个点,和这里的4个数字不相匹配.笔者继续引导:什么情况下才能用连线法来解决问题? 何时才能用排列法? 学生认真审视这一错误之后, 认为需要根据两者关系进行解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连线法;反之,当题目中呈现出多个物体的关系时, 就要用排列法.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巧妙设计,借助学生的讨论, 将学生的解题错因直观呈现,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让他们自主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 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了数学能力.

二、利用错误,发展思维品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利用错误资源, 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契机, 带领学生登上成功的阶梯, 找到正确的解题之路.教学中,教师要把准时机,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纠错中培养兴趣,发展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的实践课之后,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果要打电话给129 个人,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最少需要8 分钟,但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至少需要7.5 分钟.到底是8分钟还是7.5 分钟呢? 为此,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持不同看法的学生都不肯向对方屈服.此时,笔者决定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将问题再次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消化, 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笔者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家想一想,7 分钟之后可以通知多少人? 还有多少人没有通知到?

大家可以用小组模拟演示, 看看结果如何.” 学生通过四人小组的集体演示,发现最终的正确答案是8 分钟.课堂教学并没有到此为止, 笔者又让那些认为答案是7.5 分钟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实践结果,学生也认为应该是8 分钟,原因在于,既然打给一个人为1 分钟,那么这个时间就是一个整数,无论打给多少个人,这个时间也只能是整数,而不是小数.以上教学环节,教师根据学生随机出现的数学错误, 将学生的错误当做一个有利的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引导,带领学生展开探究,从不同的角度修复错误,全方位审视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情况,从而有效突破了学生的思维误区.通过自主实践和演示, 学生从错误中获得启示,并由此进行推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制造错误,拓展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造错误,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带领学生全方位地审视问题和已有条件,以及结论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AB 两地相距1000 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村出发, 小明每分钟走100 米,小红每分钟走80 米,5 分钟之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动笔计算, 但很快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本题中缺少一个条件,因而无法解答.此时笔者借助学生的发现,继续追问:那么,你认为应该加上什么条件呢? 学生认为,本题缺少一个行走的方向问题,不知道小明和小红两个人怎么走.有的提出可以加上“相向而行”这个条件;也有的提出要加上“背向而行”这个条件.那么,加上了这些条件之后, 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继续探究, 得出相向而行可以列式为1000-(100+80)×5; 如果是背向而行,则可以列式为1000+(100+80)×5.还有学生提出同向而行, 则列式为1000-(100-80)×5.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巧妙设计了带有错误的数学练习, 通过故意制造的错误,带领学生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学会审视题目中的已有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而将所学内容拓展延伸,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生成了课堂的精彩,让数学课堂呈现了深度和高度.

四、将错就错,提升反思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认知是正常的.如果教师武断干涉, 硬是要学生改变原来的错误认知,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毕竟这需要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学生要在自我审视中完成对错误的纠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将错就错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错误过程,进而从错误中发现规律,经历一个自我否定、自我修正的过程,对已形成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审视,提升反思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提出问题:根据前面学过的计算图形的面积的方法,试想一下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提出用长乘宽,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来计算.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这一想法展开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但转化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笔者追问:你认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将平行四边形转变为长方形之后,两边的长度没变,但面积却变了.此时,学生这才意识到这是教师故意演示出来的错误.通过这个环节的引导, 学生不但学会了审视整个过程,而且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培养了数学反思能力,提升了思维水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 挖掘教材中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 捕捉学生错误中蕴含的数学思维.当学生经历了错误的整个过程, 也就有了辨析对错的能力,使得自身的数学思维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错误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有利平台, 教师只有牢牢把握这个有利条件, 才能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实现数学课堂的柳暗花明.

(责编林剑)

语文课堂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语文课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语文课堂方面论文范文。

1、语文论文范文

2、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3、语文天地杂志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5、语文天地杂志社

6、中学语文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