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和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文本解读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一方面因为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能彰显语文教师的“功力”,另一方面文本解读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离开了对文本准确、深入、个性的解读,那些所谓的教学流程、方法和技巧等等,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文本解读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也有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拘泥于文本)以及可供参考的解读路径:从“点”出发,注重对文本中精妙的“点”的解读;把握全篇,注重对文本“篇”(整体)的把握;再整体提升,注重对文本“意”的领悟.三个层面,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切合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也能够给学生提供可供借鉴的鉴赏方法,帮助学生在文学文本学习中实现自身的丰富和提升.

一、对文学文本“点”的细读

文学类文本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文学作品,每个学期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必不待老师讲,便对文学类文本先睹为快.可学生读书,正如金圣叹所言,“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弄明白“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1]等,再引导学生,巧选鉴赏点,深入文学类文本,激发学生的鉴赏热情,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进而探寻到文学教育之真谛.

1.1细读文本的变化点

小说等文学类文本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种前后相同的情形,但人物在相同情形下前后的反应却有不同,这种不同就是一个变化点,这个变化的点就很可能蕴藏着深层信息.如鲁迅的小说《药》中“花白胡子”的语言变化,在向康大叔打听被处决的犯人时,他问道:“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2];而在听了康大叔对“案情”的介绍之后,“花白胡子”的话是“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3]同说夏瑜,但称呼却由“孩子”变成了“东西”,这变化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带着学生认真研读原文,就可以发现,在那个社会中,因犯死罪而被杀的情况是很普通的,人们对死刑犯的的议论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刻意的臧否褒贬,所以“花白胡子”刚开始只是想从康大叔那里打听到“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而一旦了解到这个孩子犯的是推翻大清、与众人共享天下的“谋逆之事”时,“花白胡子”的态度猛一下变了,你干什么坏事不行,干嘛偏偏要谋反呢?这根本不是人干的事啊!这种东西!“花白胡子”在夏瑜称谓上的巨变,不排除有附和康大叔的意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对革命的完全不理解,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旧秩序的极力维护者,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大清的天下那是大清的,你小子凭什么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就这么一个细小的环节,百姓的愚昧和革命者得不到理解的悲哀,就可以得到很深刻的体现.

进行了小说《药》中“变化点”的鉴赏,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了类似的“变化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也有体现,在回答贾母和贾宝玉问自己读了什么书这同一个问题时,林黛玉的回答是有变化的.回答贾母是“只刚念了《四书》”[4],回答贾宝玉的则变成“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5].林黛玉前后回答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贾母对女孩子读书的态度,“不作睁眼的瞎子罢了.”联系到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那种“时时留心,处处在意”的谨小慎微的心态.

1.2细读文本的重复点

一个优秀的作家对语言的驱使应该是时而惜墨如金,时而用墨如泼,而文本中重复点的设置当属后者.所谓重复点,即作者在文本的构建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语词、语句甚或语段.通常情况下,这些重复可能会给人以累赘的感觉,但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重复,不光不会让人感到累赘,还会给人别样的感受.《祝福》中的祥林嫂在儿子阿毛被狼叼走之后,重回鲁镇向人们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时有这么两段话:

(1)“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6]

(2)“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7]

引导学生认真比对文段(1)(2),就会发现:去掉一两片不是“完全相同的叶子”,两个文段几乎一模一样,开头都是“我真傻,真的”,后面讲述阿毛被狼叼走的经过.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多的笔墨去“重复昨天的故事”呢?回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一切都会真相大白.祥林嫂在失去儿子阿毛、“大伯又来收屋”之后,重新变得一无所有.尤其是失去阿毛这个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让祥林嫂痛苦、自责进而“喋喋不休”,她需要倾诉,需要用一遍又一遍的倾诉来“稀释”自己的痛苦,更是希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安慰.遗憾的是,鲁镇上那些曾经“眼圈有些红了”“陪出许多眼泪来”的人们,却开始对祥林嫂的“故事”“烦厌和唾弃”了,而祥林嫂也终于觉得“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至此,我们终于明白,鲁迅先生在这里不光是要浓墨描绘祥林嫂失去儿子的悲剧,更是要读者观众去观察这场悲剧里那些配角的表演.那些人看完“演出”,“眼圈有些红了”“陪出许多眼泪来”,只是一种自然反应,并非是对祥林嫂的真正同情;因为,祥林嫂在佣人最忙的时节却因“克夫丧子”的悲惨遭遇而“闲着了”,连做一个安稳的奴隶的权利都失去了.这里的重复,让亡夫丧子而无家可归的祥林嫂处于一个何等残酷的环境?冰冰样,透心凉.

在引导学生鉴赏《祝福》中的“重复点”后,学生自学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力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便可以理解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从语言到行为、从衣着到思想,没有不装在“套子”里的,尤其他的经典言论“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以不同的面目(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只求不出什么乱子、生怕会出什么事、以致闹出什么乱子、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重复出现了五次,有力地讽刺了这个保守、反动、想扼杀一切新思想而又极端虚弱的“套中人”.

1.3细读文本的矛盾点

学生在进入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矛盾的细节.这些细节,好像是作者在漫不经心中留下的“破绽”,仔细琢磨,我们才会发现,这些矛盾点其实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还是以《药》为例,小说开头写华老栓去买药,“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8],这里明显与生活场景不太相符,黑沉沉的街上,狗看见人会不叫吗?相信鲁迅先生有这个常识,可他为什么犯这种“错误”呢?解释恐怕只有一种,那就是这条街上的狗对夜里出行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在丁字街口,经常有杀人的事情,经常有像老栓一样的“买药人”,也经常有“一堆人”在夜里来看刽子手行刑,这种情况经常到连警惕性很高的狗都不以为意的程度.可见,杀人之事何其频繁,百姓又是何等的愚昧和麻木.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为小说的情节铺开设置了一个多么浓黑的背景啊!

同样是狗的反应,学生从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志》中读出了别样的感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9].“东犬西吠”是说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这也是一个很让人感觉矛盾的地方,本来住在一个院子中的一大家人,狗都是很熟悉的,怎会乱叫呢?仔细体会,就会明白,“诸父异爨”后,各自在院落中隔离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且是不相往来的,不仅人没有相互往来,连狗也被篱笆和墙隔开了,同住一院却不相识,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分家之后的隔膜,多么地让人悲哀!

再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也巧妙利用矛盾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小说写道,马蒂尔德特别渴望得到与上流社会人士接触的机会,可当她得到教育部舞会的请柬,“可以看见所有的官员”时,她却“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这一细节的设置非常有趣,本应满心欢喜的马蒂尔德表现出“懊恼”的情绪原因何在呢?是否她对舞会不感兴趣呢?当然不是,因为她没有把请柬丢进垃圾筒,而是“丢在桌上”,这就证明她还是愿意去的.不过,没有好衣服与漂亮首饰,怎么去参加舞会呢?马蒂尔德本该高兴实则懊恼的矛盾表现,生动展露了其性格中爱慕虚荣的一面,当然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4细读文本的荒诞点

作者在文本的构建过程中,有时会设置一些“极不真实、不近情理、虚妄不可信”叫读者几乎不能接受的情节,这里就是荒诞点.明明不合情理、不可信的东西,又怎样呈现呢?先看看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荒诞经历吧: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10]

稍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可以判断,这个情节是极其荒诞的.可格里高尔,对自己的荒诞变形几无恐惧,一句“我出了什么事啦”之后,他又像正常人似的想他的差事,想着他五点钟的火车.格里高尔的表现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小说的叙述风格,将小说的荒诞与现实的淡漠融为一体.这虚幻中的现实,现实里的荒诞,不得不让人产生强烈的震撼:人在那种环境中还是人吗?人即使成为“非人”也不能摆脱做人要面对的烦恼吗?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让人处于如此恶劣的生存状态呢?这所有一切的思考,都源自作者在文本中荒诞点的设置.

其实这种技法在中国古代诗歌、小说里可谓俯拾皆是,学生很容易就能举出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等例证,不夸张无以尽意.再比如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里那个顽皮的孩子,因为弄死了父亲的蟋蟀,不得不“身化促织”,以帮助父亲敷衍官责.我们如果轻易跳过这一点的话,是不会深入了解百姓因“天子偶用一物”而倾家荡产的深刻悲剧的,小说的结尾是美好的,可是,那美好的结局是建立在一个根本不可信的荒诞的基础上的.

二、对文学文本“篇”的把握

在文本解读与鉴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教育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人,人不离时.除了对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本人个性特征的“知人论世”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篇章意识,即文学教育中的整体意识.文学作品解读不能“肢解”,而应整体把握,刀之所向,目无全牛.对文学文本的整体把握也不是一段一段进行累计叠加,而是要选好角度,巧妙切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一点而得全篇的效果.本节选取“人物”和“片段”两个角度来说明.

2.1从“人物”入手把握全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3单元是写人记事散文,单元学习要求,“看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11].本单元选取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是一篇有较大教学难度的写人散文.在所有涉及“三一八”惨案的文章中,鲁迅的文章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在鲁迅所写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文章中,《记念刘和珍君》无疑是学生最熟悉的;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中,刘和珍无疑又是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人物.把以上三句话换种说法,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用对刘和珍的记念写出了有关“三一八”惨案最有影响力的文章.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刘和珍是谁?为什么在死伤的二百余人中,鲁迅先生单单为她写了记念文章?单单记念她是否会削弱这篇杂文的战斗性、思想性呢?……

回答这些问题,决不能仅仅只了解课本上对刘和珍的注释——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也不可单纯解释为因为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而应该结合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对刘和珍的记叙,详加解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以下认识:

学生1:鲁迅先生运用文字是非常简洁凝练的,可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关刘和珍外貌的描写却达到五处之多:“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微笑的和蔼的旧影”.五处描写,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这样不断的重复,相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刘和珍是“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决不是段祺瑞政府所言的“暴徒”!

在学生1的基础上,学生2:可是,“始终微笑着的”、“和蔼”、“温和”的一心为了中国的中国青年刘和珍竟然被执政府以“暴徒”的名义虐杀!行文至此,再不用多说一句话、一个字,陈西滢之流的阴险论调便不攻自破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反动本质更是昭然于天下.(此为文本以刘和珍为记念对象的意图之一)

学生3:除了“始终微笑着”、“和蔼”、“温和”,刘和珍“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欣然前往”.在这几笔简单的勾勒中,一个热心学校事务、追求进步、关心国家大事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学生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尤其是刘和珍与张静淑、杨德群她们几个弱女子在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事更让人感慨不已:中国女子的“勇毅”、“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弱女子刘和珍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卑微,又照出了“无恶意的闲人”的庸俗,更照出了“有恶意的闲人”的无耻!!(此为文本以刘和珍为记念对象的意图之二)

分析至此,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较深的程度,但还没有说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4又有了更深的发现:

综合文中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曾经反抗过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应当是学生中的领袖、佼佼者,她对自身及时局的认识应该超过一般的学生.可即便如此,刘和珍也没能认清当局的反动本质,结果徒手、欣然前往,最终喋血于执政府门前!像刘和珍这样的杰出青年,尚且对当局的残忍性的认识还很幼稚,更何况普通的爱国青年学生呢?今后的斗争方式是得重新考虑了.(此为文本以刘和珍为记念对象的意图之三)

鲁迅先生的文章一向被誉为“”“投”,在怎样将“”“投”刺向敌人的心脏的问题上,《记念刘和珍君》借助刘和珍“这一个”具体形象,进而向敌人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又让自己人深思斗争得失,是值得借鉴的.

2.2从“片段”入手把握全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2单元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以文言形式呈现的古代记叙散文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学生刚上高中,文言基础还不够强,而先秦时的散文难度还比较大,教师往往在带领学生完成文言字词的梳理之后,基本就结束了教学任务,对文本的开掘是非常不够的.选择片段,联系全篇加以探究,是比较可行的做法.以《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为例,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教材编写者命制了四个问题.

这四个问题,分别涉及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文章情节、古今异义词、人物评价等方面,每个题目均可深入探讨,但选准角度,抓住“易水诀别”这个片段,定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析一段而知全篇,选择对第二个问题深入分析可达此效果.

课本当中“易水诀别”一段是这样表述的: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2]

“易水诀别”这一段确实太精彩了,读之不禁“悲”从中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易水诀别”.学生对这个观点很感兴趣,但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析“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士)”的表现:1.白衣冠以送之,2.士皆垂泪涕泣,3.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宾客与士”都是痛恨强秦的,这从“瞋目,发尽上指冠”可以看出,但是“宾客与士”也都知道荆轲此去恐怕凶多吉少,有去无回.而故事的主角荆轲在准备还没有充分(“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13])的情况下,仓促出征,看见大家来送自己的阵势,心中也不禁悲伤无比,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在这一探讨的过程中,荆轲对生与死、义与利、成与败的纠结必定在学生心中引起巨大激荡.但不管怎样悲伤,荆轲刺秦的任务是不能推脱的,危险性更是无法为外人言说,所以最终只能决绝地“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所幸他还有一个知己好友高渐离,也拼尽全力刺杀秦王事败而死,这都是后话了.

经过此番分析,学生不但能说出荆轲是一个刚毅、智勇的英雄,学生也能说出荆轲是“士为知己者死”,学生更能够逐渐体会到荆轲的遭遇是一出悲剧,不仅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悲剧,而且是太子及宾客都知道可能有去无回的悲剧,更是荆轲自己明明知道“赴死”但义无反顾的悲剧,这是崇高的悲剧,悲剧的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易水诀别”,就没有荆轲这个传颂千古的英雄,没有“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文笔,连《战国策》也要逊色不少.就好像西甲宇宙战队巴萨的中场缺了灵魂人物梅西,巴萨还是那支巴萨吗?

三、对文学文本“意”的领悟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经说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自觉认识到文章不同于“年寿”“荣乐”的特点,可长久流传于后世.认真体会,不难理解,传于后世的可以是文章的样式、模型,更可能是文章中的“意”,或者说是文章中的“精神”.诗仙李白的浪漫飘逸,诗圣杜甫的沉郁悲吟,千古以来传诵不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挚爱的楚国没能统一中国,但屈原以他的创作,以他的“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14]的精神,“统一”了中国,带给后世知识分子无限影响.

文本的“意”从何处获得?通常意义上,我们可以找寻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名言警句等来直接获取,也可以在文本的比较中获得,当然,也可以像陶渊明说的那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1通过找关键词句把握文本的“意”

诗文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或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或“诗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郁达夫《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能帮助我们理清全文感情脉络;《项脊轩志》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则是解读全篇主题的钥匙.诗词当中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之“独”字,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应是绿肥红瘦”一句,都是透析文本的“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点化全篇,让人们千古传诵.再比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地亚哥的经历已经不可以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失败来简单评判,老人的经历给无数面对生活重压的人们以无限的鼓励——“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15],“你尽可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16].海明威自己说,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的是人的灵魂的尊严.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说: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这些都是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精神”或“立意”,也是对学生完善人格最宝贵的滋养.

拙文《怎一个“紧”字了得》[17]就从“紧”这个字入手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出了较为新颖的解读:

一个“紧”字,首先写出了天气条件的恶劣及其带给人的压迫感.那随风而行的大雪,如绳子,越缠越紧;如大网,越收越紧.“紧”字,又有效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小说展开过程中,一连三次写雪,两次着一“紧”字,精炼而又传神.故事情节由平缓走向,都得益于那雪下得越来越“紧”.“紧”字第三重妙境,象征着对林冲步步紧逼的险恶社会环境.雪从“正下得紧”到“越下得紧”,反映出压迫势力的步步紧逼,放肆猖獗.“在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的逼迫下,林冲的性格也从最初的软弱妥协到最后的奋起反抗、手刃仇敌,实现了突变,很好突出了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主题”[18].

3.2通过比较获得文本的“意”

千古名楼岳阳楼上有一副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这两句分别说的是哪两句诗?学生经常搞错.写不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深入全面了解杜少陵(杜甫)和范希文(范仲淹)关于岳阳楼的千古名篇以及名篇中的核心意蕴.

在唐人杜甫和宋人范仲淹前后,曾有很多人写过与岳阳楼有关的诗,比如有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还有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众多大诗人,也都写过与“岳阳楼”相关的诗.不难看出,上述唐宋大师们的诗作,从艺术成就来看,无疑都是很高的,但就其反映的情感来讲,更多的还停留在“小我”的层面,写个体的喜怒哀乐.

杜甫的《登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力压一众唐宋人诗文,成了这座人文之楼顶上最璀璨的明珠.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名句真正赋予了岳阳楼一种胸怀天下、先忧后乐的精神,让这座普通的楼拥有了足以跨越千古引起不同时代人们心灵共振的巨大魅力.

在这一对比鉴赏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熏染陶冶,进而也得以提升精神境界,忧乐思想家国情怀的种子也会在学生心中发芽长大.

参考文献:

[1]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第三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30.

[2][3][8]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四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第46页.第42-43页.

[4][5][6][7]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9.10.20.21页.

[9]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第96页.

[10]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第84页.

[11][12][13]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26.19页.

[14]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第17页.

[15][16]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27页.

[17][18]刘建功,侯艳玲.怎一个“紧”字了得[J].文学教育:2010年第3期(下),第102页.

文本解读论文范文结:

关于文本解读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本解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