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新形势下健全高校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机制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为您写研究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新形势下健全高校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机制

彭蓓龚政镇学初汪维鹏黄小波

【摘 要】本论文针对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党员日常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基层党委实际和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梦”新视野下积极探索以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相结合、组织生活与学术活动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科研指导相结合等“三个结合”为抓手,不断创新研究生党员日常性教育工作机制.

【关键词】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研究

一、新形势下赋予研究生党员教育新内涵和新任务

(一)“四个全面”和“中国梦”赋予党员教育“新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推动其逐渐向基层延伸.同时,“中国梦”的提出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指引广大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断前行.

研究生党员教育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研究生群体中较为活跃、思想最为先进,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在“中国梦”新视野下,在“从严治党”要求下,健全加强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是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凝聚实现“中国梦”力量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面临“新的任务”

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如何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尤其是作为先进群体的研究生党员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时代任务与政治任务.

二、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创新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的内在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高校加大了党员队伍建设的投入,通过阶段性的主题教育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加强了党员日常教育的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殊性,党员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依然有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1)研究生党员入党时间短,且入党动机复杂,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下,部分研究生党员思想懈怠、行为放松,没有体现出一个员的先进性.(2)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日常学习科研任务繁重,与实际脱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组织生活无法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精力花在科研课题上,即使参加,学习教育的效果也不明显,学用两张皮现象突出.

(二)在新的形势下创新研究生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从研究生党员群体自身来看,虽然存在着入党动机复杂、理论学习不够系统与深入、党性修养与党员意识有待提高与锤炼、更多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价值标准趋向功利等等种种问题,但是他们毕竟我们高等教育学历最高的一个群体,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组织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能建设一支由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甚至研究生导师密切配合的教育队伍,学校、导师、基层支部三位一体,共同开展研究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

三、新形势下创新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工作机制

(一)增强研究生党员主体地位,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相结合

在以往的研究生党员教育环节,我们往往强调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与管理,党员被动地接受组织对其“填鸭式”的思想灌溉,教育内容、形式单一枯燥,忽视了研究生这个复杂群体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研究生党员作为教育主体的需要以及其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导致研究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同时也造成了支部组织活动推进困难、流于表面的客观局面.

因此,重视党员个体的发展,发展党员的潜能,将研究生党员政治要求以外的其他需求纳入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相结合,是创新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研究生年龄结构跨度较大,大部分思想较为成熟的特点,日常教育中关心党员作为个体人的需要,譬如如何提高专业素质素养、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发展、对社会特点问题的认知与评价、生活中家庭矛盾、集体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需要,组织开展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将对党员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综合素养、党性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激发研究生党员主体自我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组织形成良性互动.

(二)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组织生活与学术活动相结合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照年级横向设置,同一年级不同专业的党员划归同一支部.横向设置显而易见的优势是便于同一年级的统一教育和管理,其弊端也十分突出.因为专业差异,党支部书记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协调不同专业的支部成员组织开展活动;且研究生一般以课题组为学习、生活单位,专业之间的隔阂导致支部内交流偏少,更不用谈更深层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了.另一种是按照所学专业纵向设置,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党员划归同一支部.相对于横向设置模式,纵向模式的优势体现在老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新老交替有序,保证了支部工作的延续性,但也存在横向设置模式的同样的局限性.

鉴于上述两种普遍模式的利弊分析,药学院党委目前采用的是“网格式”支部设置模式,即横向在以年级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研究生方向纵向设置不同的研究生党支部.这种“网格式”的设置模式,不仅克服了同一年级不同专业间或者是同一专业不同年级间交流、工作协调的困难,还弥补了纵向设置党支部模式的不足,更加方便将组织生活与学术活动融合.但这种“网格式”设置模式也有一定限制条件.因此,探索设置“学生公寓党支部”“科研平台党支部”“创业就业临时党支部”等等新型党支部也是新形势下创新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探索党建导师制,思想教育与科研指导相结合

通常来说,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一般由相对熟悉党务工作的班干部担任,负责协调安排支部工作事宜.但是由于视野有限、威信不够等等限制,支部工作开展缓慢、实效不大;并且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流动性大,当培养了一名成熟的学生党员干部后,他们将面临毕业的现实,对支部的建设产生一定影响,而现行研究生教育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其为人为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且相对稳定.

因此在研究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实践中引入“导师制”.首先,导师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开展相关的政策学习和时事分析,开展理论研讨和讲座,以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和影响学生,有利于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思想理论教育效果.其次,导师利用自身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将专业元素融入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践,以专业实践为依托开展支部组织生活.在组织生活内容与形式上结合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长,有利于激发支部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从而加强支部建设.最后,导师深入学生基层中去,与学生一起组织参与活动,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导师在教学、科研指导过程中的原始反馈可以直接从学生中收集,及时修正;另一方面学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可以及时疏导,缓和生生之间、甚至是师生之间的一些矛盾.有利于整体提高党建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居怡,蒋鲁坚,陈燕.树立以党员为工作主体的理念积极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03):25~28.

[2]杨凤珠,张颖.浅析理工类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为例[J/OL].科技资讯,2015,13(28):189~19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大学2016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专项党建研究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彭蓓(1987-),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研究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