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跟从道教文化看妈祖信仰的形成和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这篇妈祖信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从道教文化看妈祖信仰的形成和

我国宗教信仰中的许多神灵,皆有种种神奇的传说.而妈祖是中国乃至世界华人聚居区的民间信仰神祗,她的传说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关于妈祖的出身,或是官家、或是渔家,也有或是女巫的各种不同说法,甚至传下的最早最有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如宋代廖鹏飞、黄公度等有关碑记、诗文就记载了妈祖在世时是一个女巫.最早显出时代特征是元代出现了观音菩萨化身的说法.明代的《正统道藏》中的《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下文称《天妃经》)都说妈祖是奉太上老君之命降生于世,赐以封号、解救于民.也有像《三角搜神大全》一书说妈祖之母梦见南海观音赐予优钵花吞入而得孕的.明吴还初《天妃娘妈传》描写了南海观音等派遣所谓玄真女为妈祖下凡救民等.这些有关妈祖等的诸多神异传说,里面无不蕴涵着三教融合的因素.本文就妈祖信仰形成和发展过程与道教文化之关系略作论述.

0妈祖初期神迹传说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特征

妈祖,姓林名默,也是后来历代朝廷封赐的天后娘娘.妈祖一生充满了神奇,应该说首先与道教有密切的联系.因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方术神仙.道教是个多神教,凡是天神、地祗、仙真、精怪等,都在它的神谱系列之中.在道教里,人神之间是没有鲍对界限的,妈祖生活时代与空间是在宋代的莆田,那个时期道教风气十分浓厚.

据一些史书的记载,妈祖的生年竟有六种说法,卒年也有四种说法.后来约定俗成的说法是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据传说,妈祖生前,其母“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免(娩)身得妃,…..三月二十三日诞.诞之日异香里许,经旬不散.幼而颖异,甫周岁,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叉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如会稽吴望子、蒋子文事.然以衣冠族,不欲得此声于里制朗间,即妃亦且韬迹用晦,栉沐自兼而已”(明万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即生之后,却不见啼哭”“生弥月,不闻啼声,故名默娘”,一个满月婴儿,却从来不哭不闹,家里人都称她为“默娘”,学名林默,这就是林默之名的来历.正像别的许多由人成“仙”的神明一样,她的出生自然也被后人披上了神异的道家色彩,被后世人大大地神化了一番.

妈祖最初神明之灵的落脚点在航海上.因渔民与商人作业于海上,而大海惊涛骇浪乍起,风云变幻莫测,人们在当时无法抗拒大自然的威胁下,于是便寄托超自然的神明,这是人类的原始本能而所为,这时妈祖以海神身价便应需而生、应运而出.只有她的出生才能给大海作挑战,给渔人、商人作精神寄托.妈祖生前“驱邪救世,屡显神异,常乘席渡海,驾云游岛屿”.羽化升天之后,妈祖 “威灵屡显,护国庇民”.显然,历代对妈祖文献记载或文字记录已糅合大量神话传说的情节,这一切传奇故事带有老百姓的感彩.因老百姓把一切对死的恐惧、对生的渴望、对现实安乐生活的祈盼,都寄托在神化的妈祖身上,因此,妈祖越来越显伟大起来,越显得灵明起来,这是老百姓的坚定信念和深化信仰.

@宋代的“崇道”和造神大背景.促进了妈祖信仰的发展

北宋初期之宋太祖、宋太宗是非常崇信道教的.降至宋真宗时代,崇道更甚,简直把梦话当神话来说.所以,当时道教观念在宋朝是十分流行和受推崇的.

妈祖生长在北宋初期,由此自然造就了妈祖生前身后出现的不少传说并充满浓厚的道教色彩.妈祖在世时身为女巫, “平生不厌混巫媪”(黄公度诗句),实际说出妈祖与道教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引发广为流传的妈祖 “窥井得符”的民间传奇.当妈祖接手那神人授予的铜符后,从此神通广大,仙游四方,法力玄通,人称“神女”,这是个典型的由巫得道而成仙的道教造神故事.

南宋妈祖奉为“神”之位,以廖鹏飞撰《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之记载为最早.廖在文章中16次提到妈祖是 “神”.妈祖就是神,就是人格化之神,与道教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

其他宋代文献也多处将妈祖称为“神”.如宋楼钥 《玫瑰集》卷三十四《兴化军莆田县顺济庙灵惠昭应应崇 福善利夫人封灵惠妃制》中有“明神之祠,率加以爵;妇 人之爵,莫及于妃”;又南宋洪迈也有云: “每皮上皆写 ‘林夫人’三字,始悟神物所为.”(《夷坚志-林夫人庙》);诸如此类等等.

妈祖被道教奉为“神”的地位,主要是后世的信徒崇拜至极,便走上了神化的道路.历史人物由人而成神(还有一些自然神被人格化了而成为人格神),这是古代劳动人民从善的愿望而造神.宋廖鹏飞称妈祖为“神”,死后 “众为立庙于本屿”,世传为“通天神女也”,到丁伯桂时又称“通贤神女”.时间为元裙丙寅( 1086),即是妈祖在莆田涵江宁海镇显灵,也就是妈祖去世99年后才开始被民间视为神女而立祠祭祀的.而见之于志书《咸淳临安志》、丁伯桂《顺济圣妃庙祀》的记载,已是南宋度宗成淳四年( 1268),这与被作“里中巫”的绍熙初本(按:明代周瑛曾见过南宋绍熙初年的地方志),比《威淳临安志》要早七八十年,周瑛云: “予少时读宋郡志,得绍熙初本,亦稼妃为里中巫”,时间为绍熙年间( 1190-1194),又过了70多年.与民间视为神女开始立祠祭祀隔了将近二百年,妈祖完成了由人入神的全过程.

所以说,从自元裙丙寅( 1086)妈祖奉为“神”位的民间信仰开始形成至宣和五年( 1123)“诏以‘顺济’为庙额”,表明对妈祖信仰的认可,也可以说妈祖被奉为“神”的民间信仰形成后,仅仅过了37年便被接受,标志着历史上妈祖信仰的开始,皇家的赐额,说明皇家承认妈祖作为神女的地位,开了妈祖信仰的先例,其意义十分深远,以至影响南宋政权及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中国历史.首肯,无疑也是对民间信仰的巨大推动,从此带有道教色彩的神话日益增多,而愈演愈烈,使后人越来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知顶礼膜拜而崇仰有加.

@明代道教的发展,再塑了妈祖的形象

妈祖信仰自宋朝以来,虽有道教观念的色彩,但也融入多元文化.道教在明代中更竭力地将妈祖纳为本教之神,在《天妃经》中,将妈祖作成为“斗中有妙行玉女”,上天二十八宿之一的女神.“天尊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妈祖便是这“妙行玉女”的化身,是由道教最高三清尊神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也即太上老君派来人间的.所以,《天妃经》必然耐妈祖从形象、出身、封号、神职、神权以及经、符、咒、偈等全方位进行包装,使其彻底神化,抬进神仙殿堂.

《天妃经》原单独初刊于明永乐十四年( 1416),后来才收到《道藏·洞神部》.后在清末杨浚所编之《湄洲屿志略》中,此经略为修改后,改名《天后圣母真经》,其主要脉承精粹则没有变.《天妃经》是一篇以道教救世论观点,通过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命天妃降世,赐以封号,辅助帝王,传经符咒,解救于民,从而再塑妈祖形象的经文.道教本身为多神教,往往通过造神运动,把民间信仰之神纳入其神仙谱系.其中对妈祖的形象、出身、神号、神职、神权等进行一系列详细展开,重新塑造妈祖形象.

妈祖的身份便改为“北斗降生”(即“妙行玉女降生人间”)的神,妈祖“常衣朱衣”或“乘席渡海”的民间形象已经过时,代之是“赐珠冠云履,玉侧宝圭,绯衣青绶,龙车凤辇,佩剑持印”的“辅斗真人”和“齐天圣后”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出妈祖在道教诸神中登上显赫的高位.随着妈祖出身与形象的完善化,道教神界对妈祖的神号随之而来.《天妃经》中有:“老君闻天妃誓言,乃敕玄妙玉女,赐以无极辅斗助政普济天妃”之号.天界太上老君所赐神号与人间帝王封号之相比,妈祖由人间“护国庇民“而变为“辅斗助政”,更替天行道、普济众生,达到了很高的位置.

妈祖有了神号,当然要尽起神职与神权之责.《天妃经》里面赋予妈祖有十五条神职与神权,且内容很多.妈祖威力巨大,大爱无疆,无所不护,无所不管.特别是妈祖随着身份和职能的转变,妈祖列班配套更添诸多陪神.拥有一批人马,将兵济济.从上述所得《救苦灵验经》为妈祖传奇故事增添了许多道教色彩,在传奇故事为神魔化发展敞开了大门,这是《天妃经》问世对后来妈祖的信仰起了一个很大的影响.

明代崇道,尤其神仙妖魔之说繁盛,充满了各种书籍之中,尤其是在明代小说中屡见不鲜.如妈祖之陪神人物有千里眼、顺风耳.明万历罗懋登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吴还初著《天妃娘妈传》等小i兑中都有千里眼、顺风耳,他们是妈祖的“左膀右臂”之陪神或门神,职能分工为“千里眼之察奸、顺风耳之报事”.

总之,妈祖信仰作为民间信仰之一,一直有人去讨论其宗教属性,或认为道教,或认为佛教,或认为儒教,或认为儒道释合一,甚或有认为摩尼教等新说.然以产生条件来看,妈祖信仰始于民间,它最初同道教有密切关系.其实作为民间信仰,不必一边倒,强求妈祖信仰属于哪家宗教.妈祖信俗、妈祖文化已成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海峡两岸和世界华人的团结,是发展各地区和各国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现就职于泉州市博馆)

妈祖信仰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妈祖信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妈祖信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信仰的力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