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过山瑶婚俗音乐与其信仰体系以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嫁娶婚为例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婚俗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过山瑶婚俗音乐与其信仰体系以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嫁娶婚为例

摘 要:广西贺州瑶族(过山瑶)民间婚俗中,音乐起了主导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八音”乐班的唢呐吹打,构筑乐话空间,在迎宾等程序安排方面起着指挥作用;二是婚仪主持人的《拜堂歌》,引领新郎新娘行祖宗十二拜.音乐的背后,实际是以唢呐物神和祖宗神灵两大信仰体系来共同主导.

关键词:过山瑶;婚俗;音乐;信仰体系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八音”(唢呐)乐话空间研究》(20Y0446)的阶段性成果.

瑶族民间传统仪式充满着宗教信仰色彩,如还盘王愿、度戒、打醮、丧葬、安龙等仪式,都需要请来各类神灵,有祖宗家先、地方神灵、自然神灵等,还有大量的道教神仙、佛教神仙.各类神灵构成了过山瑶多重的、复杂的宗教信仰体系.瑶族婚俗,本来不属于宗教信仰范畴,但由于瑶族人民的祖宗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共同影响,也在婚仪做法中体现出浓郁的信仰色彩.具体说来,就是尊崇唢呐为首的物神,和敬奉祖宗家先.在尊奉唢呐等物神方面,除了摆放专门的“八音台”,称呼唢呐为笛神之外,还让唢呐吹打乐来指挥程序,譬如,吹奏《排位》、《安位》、《催官上饮》就是要求后勤人员为客人摆桌、上菜和请客人就座用餐.而在祖宗崇拜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清水翁1作法请来新郎新娘两家列祖列宗,祈求护佑和享用婚宴;二是在清水翁的歌声中接受新人的十二跪拜大礼,共同见证这段姻缘的确定.在瑶人观念中,即使有结婚证等法定手续,没有行过拜祖宗大礼,这段婚姻也是不算数的.所以,信仰在过山瑶婚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过山瑶婚仪程序介绍

在桂东地区,尤其是广西贺州地区,过山瑶的婚礼仪式还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样态.由于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导致传统婚礼期间的“歌堂夜”2现象消失.但是,涉及信仰方面的内容程序仍然保留完好.一般来说,过山瑶婚礼仪式举办时长为一天一夜,分别由以下程序内容组成.

1.告祖宗.由清水翁在祖宗神龛前吟诵请神并告知婚事.

2.开“八音台”.“八音台”一般安放在大门左内侧,唢呐吹打手围立在一个方桌边.吹《开台曲》后坐下.

3.迎客.吹《小开门》,迎接亲朋好友入屋就座.这个环节重复很多次,因为贺客先后到来.

4.接亲.“八音”乐队起身吹奏《长行曲》,到路口接迎新娘一行.吹打乐队边吹边围绕众人转圈,意味解除他们身上的浊气.吹《大开门》,领众人进屋.

5.迎外神.清水翁同时大门内右侧摆临时祭台,轻声诵请新娘方家先入坛安坐.

6.入宴.唢呐吹打乐吹《安位》《排位》《催官上饮》三首曲牌,指挥亲家客人入席宴饮.

7.挂贺.即将客人的贺词贺金用红布、红纸裱好,挂贴于墙上.

8.开拜堂酒席.新郎新娘方代表入席,其中,新郎方有清水翁、伯父等,新娘方则有舅舅、叔伯等.席间,酒席台代表与唢呐吹打乐队喊话逗趣,每说完一段话,唢呐手吹奏《喝酒调》一次,然后大家举杯齐声高喊“请”后畅饮一杯.

9.拜堂.清水翁依次诵唱《点祖宗烛歌》《点拜堂烛歌》两段“拜堂诗”;接着唱《贺敬歌》《拜堂歌》,新郎新娘要行拜堂礼.

10.喝分离酒.新郎新娘父母方代表先入座,唢呐吹奏《又十二拜?拜双亲用》,新郎新娘再行十二拜礼.之后是所有宾客分批入座.

11.收台.乐队吹奏《收台曲》,吹完,用脚踢翻“八音台”边的椅子,意味“八音台”拆除.

12.送神.清水翁代表家主在神龛前答谢和欢送众神离坛.至此,整个婚礼仪式结束.

二、婚仪中的用乐方式

过山瑶婚仪主要在声乐(清水翁)和器乐声(唢呐乐队)的共同主导下进行.其中,唢呐吹打乐主导婚礼宴饮的接待环节;声乐则主管新郎新娘拜堂、拜亲环节.二者的用乐方式及特点如下:

1.唢呐吹打乐

婚礼中,唢呐吹打乐有一整套曲牌,构筑出特殊的乐话空间,应用方式也形成自身特点.一是某个环节应用多个曲牌.如迎接新娘及亲家环节,唢呐吹打《大礼娘》为新娘父母及舅舅准备洗脸水;吹打《小礼娘》为媒人准备洗脸水;而吹打《天鹅下海》则是为亲家客准备洗脸水.二是同一首曲牌为了配合仪式程序进行而重复演奏.如迎接亲家客环节,乐队出门至接回新娘、亲家的过程中,一直反复吹奏《小长行》来配合,直到迎亲队伍回到婚宅大门前.

唢呐与锣鼓乐的结合采取“拍无定值+有板有眼”方式,即唢呐吹奏多用散板形式,节奏自由;而锣鼓乐则采用固定的节奏模式.另外,唢呐音乐在尾音结束方面也非常特别,属于我国民间音乐中比较少见的“旁煞”现象.即唢呐曲牌不论它的调式音列及旋律走向如何变化,最后的落音都归结在一个固定音上.广西贺州地区过山瑶婚礼唢呐音乐中“绝大多数乐曲最后都旁煞到商音上结束”.

2.声乐

在传统的过山瑶婚仪中,声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清水翁主持的“拜堂诗”“拜堂歌”之外,还有在夜晚举办的“歌堂夜”.歌堂由座地主方开设,对歌形式为主客之间的“问答”,对歌内容一般有:《问主歌》《起歌堂》《递茶歌》《接茶歌》《推歌》《接歌》《天亮歌》《洗脸歌》《收歌堂》《留客歌》《送客歌》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瑶山中的青年男女越来越多走出大山,加上科技手段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选择,歌堂夜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消失多年.

在拜堂仪式中,声乐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念诵式的“拜堂诗”,由《点祖宗烛歌》《点拜堂烛歌》两歌段组成,主要诵唱蜡烛等物神,属于平叙调,歌词一字一音,四句歌词为一段,属于“起承转合” 结构.二是赞颂式的《敬贺歌》,同样为四句歌词为一个基本段,旋律起伏悠扬,贺意洋溢.《敬贺歌》是整个婚礼仪式中最抒情的歌调.三是指挥式的《拜堂歌》,也是四句为一段,但每一句单独而缓慢地演唱,以配合新郎新娘拜堂环节.音乐与跪拜动作的配合模式是:拜跪礼以两句歌词为单位,唱第一句歌词时新郎向祖宗神坛下跪拜两次,新娘无需下跪,只要屈膝行礼两次;唱第二句歌词时新郎双手作揖两次,新娘不动.

三、音乐观念中的信仰体系

过山瑶婚仪中的唢呐乐与声乐都是各自应用与演绎,即唢呐乐与声乐没有交互式结合,也不存在一个程序当中同时出现两种音乐形态.究其原因,并不是唢呐乐与声乐在旋律风格方面的格格不入,而是因为音乐背后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配,即过山瑶的婚俗音乐观念中存在和执行着两套不同信仰体系.就是前文提及的唢呐物神和祖宗神灵两大信仰体系.过山瑶历代迁移,所到之处必然受到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如果不能牢固建构族群文化体系,民族文化和信仰观念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改.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富有禁忌力量的方式,如果能牢牢执行,是可以很好保存和传承自身文化艺术的.过山瑶正是将礼仪音乐的应用归入自身的多重信仰体系之中.

1.物神信仰体系

过山瑶带有浓郁的万物有灵观,尤其在仪式场景中所有的器物都有神灵居附,譬如婚礼中的“八音台”“红蜡烛”“唢呐”等.唢呐在吹奏前要请唢呐神,唢呐神还要喝酒,具体做法就是时不时用酒来冲润管哨,据说这样才能保持唢呐声音的清亮.唢呐作为物神信仰体系的代表,主要面向的是宾客,所有又有“唢呐迎宾”的说法.由于这些唢呐曲牌的“说话”功能已经约定俗成,人们一听到乐手吹什么曲调就知道进行什么仪式.尤其是后厨工作人员,听到唢呐吹奏《排位》就摆桌,听到《安位》就安排宾客入座,听到《催官上饮》就端茶倒酒;等等.因此,唢呐吹打乐形成的乐话空间,有效地指挥着婚礼仪式迎宾程序的有序进行.

2.祖宗信仰体系

过山瑶祖宗崇拜意识强烈,“还盘王愿”仪式便是代表.其实这种祖宗崇拜意识也深入他们的世俗观念之中,婚礼观就是最好的说明.前文提到,在瑶人观念中,即使有结婚证等法定手续,没有行过拜祖宗大礼,这段婚姻也是不算数的.而指导新郎新娘“拜祖宗”大礼的正是音乐——《点拜堂烛歌》《拜堂歌》.我们可以从音乐内容见出信仰的特点.如《点拜堂烛歌》中的一段内容:

“台头台尾一双龙,点起龙烛拜祖宗;拜得祖宗万万岁,十年耕种万年丰.”

又如《拜堂歌》中的“第三拜”内容:

“三拜先祖领三拜,夫妻前世好姻缘;前修共得双双拜,神仙赐福得周全.”

再如《拜堂歌》中的“第十一拜”内容:

“十一拜太祖亲受领,家神宽喜秀龙优;十字凶神急退位,十年耕种万年收.”

《拜堂歌》有十二段,因此也被俗称为《十二拜》,其中提及“祖宗”“先祖”“太祖”一词多达6次.可见祖宗神灵在见证婚仪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过山瑶婚俗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信仰文化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也形成了两套信仰体系.体系不同,神灵面向及功能作用也有所区别.唢呐代表的物神体系负责“迎宾”工作,清水翁代表的祖宗神灵体系主导“拜堂”环节,这都需要通过音乐来完成.所以,音乐的不同形态实际上也代表了不同神灵体系的执行方式和特点,使信仰观念与世俗行为有效地融合一起,达到人神共享共娱的效果.

注释:

1.清水翁是婚仪主持人与师公两种身份的合体.如“告祖宗”“迎外神”“送祖宗”环节是使用师公身份; “拜堂”则是使用婚持身份.2.“围歌堂”是婚仪期间衍生音乐行为,一般在晚上开设,是一种对歌形式,内容面较广,涉及爱情、生活、天文、地理等方面.对歌以比喻、暗喻为主,且有诗句穿插.

参考文献:

[1]杨秀昭,赵意明,莫莉婷.《广西八音》,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张国明.《唢呐迎宾》.《民族艺术》,1986(04).作者简介:

叶小惠(1978.7- ),汉族,广西贺州市人,四级演员,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声乐、合唱老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

婚俗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婚俗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婚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